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边沁的法哲学是一种承前启后的理论,它以"功利"这一具有实践性的标准取代自然法学说中的形而上学标准。他在法的"解释者"和"评论者"以及"实然法"和"应然法"二分的基础之上提出"法律是主权者的命令"这一分析法学的核心命题,无意中为分析法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尽管边沁的法哲学呈现出分析法学的倾向,但功利原理才是边沁整个法哲学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制度比较与语义分析,在考查德国民法制定时的历史背景的基础上对法律行为理论中的基本问题予以澄清,文章指出:"合法性"的争议,毋宁是源自对产生民事法律行为制度的德国社会思想背景的陌生和语言习惯上的差异;而独断地认为法律行为仅为民法的部门法范畴,则是对"意志自由""、私法自治"理念的误读与滥用所致;而意志自由与物权行为之间更是存在难以消弭的张力。  相似文献   

3.
当下中国司法实践中存在许多无法解释的悖论,尤其是近期在"司法为民"之下的许多改革被很多人视为司法改革的倒退。在国家转型过程中,改革与法治之间的内在张力使得司法政策需要在政治性和法律性之间求得平衡。这种内在张力只有主权行为才可以化解,通过"司法为民"的种种措施,司法一方面获取主权者和民意的支持,另一方面执政党可以通过司法汲取来自民众的正当性支持,这是中国式"司法为民"的背后逻辑所在。  相似文献   

4.
朗·L·富勒是新自然法学派的代表人物,其关于法律与道德的关系的论述是对实证主义与现实主义的批判,也是对传统自然法理论的突破。虽然富勒的法律与道德关系理论并未达到逻辑上的自洽,但其关于法律的内在道德与外在道德动态关系的论述切中了法律发展的轨迹与脉络,对于当前的立法与司法活动仍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当代法律实证主义内部的一大理论争议是排他性法律实证主义与包容性法律实证主义.对它们的介绍与研究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切出法律实证主义今日之脉动,而且可以帮助我们窥测其未来之风向.  相似文献   

6.
边沁的功利主义发端于对刑法的讨论,随后经密尔补充修正,影响深远,争议不断。二十世纪遭到了罗尔斯正义论,德沃金、诺齐克权利理论的轮番"攻击"、围追堵截。哈特承前启后适逢其会,不但对以上各家对边沁功利主义的补充和进攻都有所述评,而且哈特1982年为《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一书所作的导言对于边沁功利主义的解读大有裨益。边沁功利主义的谬误实际上源于法律层次的划分问题,哈特的错误在于他模糊了这种划分,局限于法律语境下的权利观。  相似文献   

7.
法律实证主义是现代法律哲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它包含的实在法理论、法律体系理论与法律效力理论对法制建设非常重要。当前我国对法律实证主义哲学包含的理念缺乏关注,导致在刑事诉讼法再修改问题上出现诸多弊端,如:诉求抽象人权过多,关注宪法基本权不够;关注法律原则或法律理念过多,关注法律规则和法律技术不够;关注规则设置过多,而关注规则效力不够。当前刑诉法修改在即,关注法律实证主义之于法制构建的理论贡献已成为刑诉法学人亟需面对的又一大课题。  相似文献   

8.
法律实证主义是现代法律哲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它包含的实在法理论、法律体系理论与法律效力理论对法制建设非常重要。当前我国对法律实证主义哲学包含的理念缺乏关注,导致在刑事诉讼法再修改问题上出现诸多弊端,如:诉求抽象人权过多,关注宪法基本权不够;关注法律原则或法律理念过多,关注法律规则和法律技术不够;关注规则设置过多,而关注规则效力不够。当前刑诉法修改在即,关注法律实证主义之于法制构建的理论贡献已成为刑诉法学人亟需面对的又一大课题。  相似文献   

9.
作为功利主义理论的创始人和分析法学的先驱,边沁构建了一套丰富的功利主义思想体系。其中,边沁对自然权利的大肆批判和对法律权利的情有独钟,使他关于权利的论述成为其思想体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当代中国法治实践和公民权利意识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启示意义。择取边沁功利主义理论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权利观念加以观察研究,分析边沁的权利观是如何在其提出的功利主义原则的基础上逐步展开的,功利之上的权利观具有何种价值,并对它的局限性进行粗浅的评价。  相似文献   

10.
作为政治变迁的基本形态,"政治发展"与"政治衰败"本为硬币之两面,但在理论研究中却呈现出重前者而轻后者的现象。政治发展研究笃信先发国家的成功经验,内在地认为可以凭此避免政治衰败,一枝独大的民主化范式即倾向于认为西方民主化道路是后发国家通向"善治"的唯一途径。民主化范式内含着经济发展、精英政治、民族国家建构、民主巩固及其与民主化关系等四大命题。然而,理论与现实的张力反映出该范式存在"线性发展观"和"政体二元论"两大内在局限,导致其愈来愈难以解释现实政治变迁的多样性与复杂性。  相似文献   

11.
评法律实证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实证主义是西方一种源远流长、影响深广的法理学学说。当代政治哲学家、法理学家哈耶克、德沃金对法律实证主义、尤其是对凯尔森和哈特的法律实证主义观点进行了严厉地批判。在中国,虽然法律实证主义没有正式存在和流传,但类似的观点却广有影响。为了把中国建成现代化的法治国,应当借鉴、学习先进法治国的经验,肃清法律实证主义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哈耶克的法治观是由自发秩序理论衍生而来的,法治原理的根基在于建立在无知论之上的自生秩序理论。由此法治之法才是真正的法律,即保障自由的法律。于是,没有法治也就没有真正的自由。哈耶克法治理论的局限性首先在于,它误解了法实证主义的社会命题与分离命题,对法实证主义的法治观进行了极端的解读;其次,他的法治三原则无法直面真实的法律实践,而且排除了权利,也无法有效实现控制权力之专断行使的目的。因此,这种古老而空泛的法治理论也许只能作为一种政治理想而存在。  相似文献   

13.
贯穿边沁著作始终的功利主义思想影响深远,其立法理论中提出的犯罪补偿理论对当今社会仍有现实的借鉴意义。我国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存在诸多弊端,归根结底体现在作为犯罪被害人的权益难以通过此制度得到有效救济和恢复,许多被害人受犯罪侵害后终身处于贫困境地,身心极度痛苦,而我国又没有建立国家补偿制度。因此,在此背景下有必要借鉴边沁的理论,建立起补偿内容多元化、方式多样化的犯罪补偿机制,完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14.
论边沁犯罪补偿理论对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贯穿边沁著作始终的功利主义思想影响深远,其立法理论中提出的犯罪补偿理论对当今社会仍有现实的借鉴意义。我国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存在诸多弊端,归根结底体现在作为犯罪被害人的权益难以通过此制度得到有效救济和恢复,许多被害人受犯罪侵害后终身处于贫困境地,身心极度痛苦,而我国又没有建立国家补偿制度。因此,在此背景下有必要借鉴边沁的理论,建立起补偿内容多元化、方式多样化的犯罪补偿机制,完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15.
英美法与大陆法之间的差异已为我们所熟知,然而对于英美法内部的差异事实上缺乏系统的研究,一方面由于资料的匮乏,另一方面由于外部视角的局限。本文则试图在英美法的内部,以一种内在视角来审视英国法和美国法的若干差异,同时对目前关于这一论题的研究进行检讨,指出他们的理论观点及论证所可能存在的缺陷。本人采概念分析的描述进路,首先廓清了形式与实质以及与之关联的几组概念,通过对法律推理和法律理论两个维度的探讨,指出了英国法律人在法律推理方面更加注重形式而美国法律人在法律推理方面更加注重实质,英国长期占统治地位的法实证主义传统也加剧了英国法的形式性色彩,美国的新自然法理论、实用主义法理论、法律经济学及现实主义法学共同导致了美国法的实质主义取向。  相似文献   

16.
分析法学的分析方法有其独立的起源和特征,随着分析哲学的兴起,分析法学的分析方法受到了后者概念分析的影响。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分析方法的出现与实证主义、语言的意义等问题联系在一起,理解语言哲学中的意义理论是理解新分析法学分析方法的关键之一。分析哲学的概念分析方法对于理解法学理论的内在概念框架有非常大的助益,同时这种取向也内在的排斥规范性问题的存在。但随着分析哲学与分析法学的融合,分析哲学也为分析法学的这类倾向提供了更多的反驳工具和更大的讨论空间。  相似文献   

17.
霍布斯将正义的评判标准转化为具体的形式规则,他认为由授权而产生的契约具有绝对的正义性,政治权力由此获得正当性资源。契约正义的理论溯源包括:激情与理性观、契约观和法律观。但契约正义下的利维坦在主权者的权力、形象及主权者与契约的关系等方面存在着逻辑上的困境。此外,契约正义下的利维坦形成的政治秩序侧重于主权者的权威塑造,遵循着"秩序建构"的逻辑,其反向逻辑则是"秩序生成",它强调的是个人理性和个人自由,后者才是保证政治秩序持久稳定的最佳逻辑。  相似文献   

18.
法律实证主义实现了法学对哲学笼罩的脱离,建立了逻辑自洽的理论家族,构成了法律解释、法律推理等一系列法律活动的出发点。法律实证主义秉持法律与道德的概念性分离、坚守价值中立的立场本身就是一种价值选择,它的产生是对现代性的呼应。法律实证主义之所以尽量不触及法律的基础,悬置正当性这样的重大问题,不是为了保证研究的科学性,而是为了在一个现代性的社会中给予个人以安全感、赋予人们一个自由主义的批判平台。  相似文献   

19.
利科的早期哲学以意志为主题,试图将法国的反思哲学、马塞尔和雅斯贝斯的生存哲学与胡塞尔的描述现象学结合起来,以期探讨人的意志的内在结构和现实展示。他的象征概念就是在《意志哲学》的整体框架内提出的,并基于意志哲学的发展要求和恶的象征现象的引入,这一概念蕴含在从描述现象学向解释学现象学的转换过程之中。由此,他对象征的考察及恶的象征动力学的分析都是在现象学的意向性范畴下进行的。  相似文献   

20.
哈特以“更多的社会学”倾向的语义分析学为自己的法律实证主义容纳了更多的思想从而体现出博大的理论体系。哈特的法律规则说一方面以规则为核心为分析实证法学张目,另一方面其阐述的基本理论问题所承负的社会学内容已大大流溢于规则之外。在哈特理论以规则为中心的语汇与语汇背后的社会学内容之间存在的紧张关系,表明其法律规则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