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当代社会中,媒体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改变甚至重塑着人们的生活。传统意义上的媒体包括报纸、广播、电视等,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互联网的兴起,网络已成为第四大媒体。其中,作为最主要的大众媒体,电视对大选的影响几乎到了举足轻重的地步。在现代西方民主制度的政治生活中,任何一个政党都无法避开如何应对媒体的挑战这一课题,社会民主党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2.
李靖堃 《人民论坛》2020,(9):126-128
近年来,社交媒体不仅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在政治宣传与政治动员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欧洲民粹主义政党充分利用社交媒体,有效提升了其关注度和影响力。但社交媒体是一把"双刃剑",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进民众的参与,有助于改善民主;但如果不能给予正确的引导和监督,则有可能加剧社会的极端化和分裂。  相似文献   

3.
在香港地区,强势媒体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政党作用,成为市民代议的主要渠道。认同政治填补了政治发展真空,成为重要的社会分化和凝聚力量。媒体在政治中心和读者市场的压力下,力图构建一种平衡兼顾、相对独立而静态的本地认同。这一媒体化认同成为香港地区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4.
台湾媒体市场发达,立场不一,成为岛内各种政治势力竞相控制的重要资源。2008年政党轮替后,台湾媒体有了新的变化,势将对岛内政局及选举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5.
台湾新闻自由实践在其政党角力中扮演着工具角色。换言之,新闻自由从来就不是政党角力的目的,只是权力斗争的工具。多党纷争时期,在野党高举“新闻自由”旗帜,与国民党争夺媒体资源。政党轮替后,对峙的国民两党都是表面附和“新闻自由”,实际上却采用隐性、间接的方式操控媒体。政党竞争带来了广电媒体的解禁、新闻自由法律法规的修正、新闻自由观念的成熟等正面效应。但政党对媒体的变相操控却让新闻自由异化,“只问政党,不问事实”的蓝绿媒体难以承担“第四权”责任。  相似文献   

6.
数月前,一场围绕着印美核协议的政治风波在印度政坛暴发。在这场风波中,以印共(马)为代表的左翼政党要求政府放弃印美核协议,否则他们将会采取倒阁行动,退出执政的“团结进步联盟”。此举一出,许多西方媒体在第一时间进行了报道与分析,印共(马)的影响力也为许多人所关注。  相似文献   

7.
高层点击     
《人大论坛》2009,(11):M0002-M0002
胡锦涛10月9日在世界媒体峰会开幕式上说,中国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媒体发展,支持中国媒体同外国媒体在新闻传播、人力资源、信息技术、业务发展等方面加强交流、深化合作。  相似文献   

8.
面对日益复杂的工作环境和不断变化的媒体生态,一些基层干部在日常工作过程中,缺乏应有的媒体素养,不擅长应对媒体,影响了工作效果;个别基层干部甚至由于应对媒体时行为失当而被“妖魔化”,影响了党委政府的形象。在新的媒体环境下,基层领导干部应从四个方面切实增强媒体意识。  相似文献   

9.
刘晓丽 《求索》2007,(12):192-193
媒体的飞速发展影响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语言也毫不例外受到其深刻影响。在人们的语言生活中,媒体的影响力不容置疑。本文通过对语言实际生活的考察,从媒体对语言规范、词汇发展变化和语言流行趋势的影响三方面对媒体的语言影响力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
陆东红 《两岸关系》2013,(11):35-36
金秋时节,景色宜人的井冈山迎来了参加海峡媒体井冈山峰会的两岸嘉宾。两年前,江西曾举办两岸媒体庐山峰会,两岸嘉宾曾在庐山聚首,畅叙友情,共谋发展。此次海峡媒体峰会是第二届,会议主题是‘携手合作共筑梦想”,以深入探讨华文媒体如何融合中华文化,实现互惠互通,强化合作共赢,实现美好梦想为主旨。来自台湾16家主流媒体的负责人和记者、大陆15家中央和省级媒体的负责人,以及江西省内部分媒体代表出席峰会。  相似文献   

11.
黄艳 《前沿》2014,(7):149-152
危机管理过程通常伴有媒体的参与,在新媒体面前,政府必须及时公布事实真相,避免媒体所获信息不准致流言产生及传播。应对危机管理中的媒体,要能够掌握危机信息真实内容传播的话语权和主导权,控制危机范围,转危为安。媒体效应给公共危机治理带来了挑战,把握危机管理的媒体效应是新媒体环境下检验现代政府应对危机事件能力的新维度。正确把握危机管理中的媒体,善用、善管媒体,对于塑造政府形象和提高政府公信力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执政形象建设研究是一个历久弥新的问题,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执政形象建设重要论述为指导,依据心理学、管理学探寻新时代党的形象建设规律,无疑是一个崭新的视角。新时代党的执政形象建设可从八大效应来思考:发挥头雁效应,领导干部率先垂范,打造先进纯洁的政党形象;坚守飞轮效应,持之以恒攻坚克难,锻造苦干实干型政党形象;强化热炉效应,推动制度治党,构建民主法治的政党形象;巧用南风效应,密切党群关系,打造爱民亲民惠民的政党形象;警惕破窗效应,对待腐败零容忍,塑造清正廉洁的政党形象;防范青蛙效应,增强忧患意识,构筑踔厉奋发的政党形象;避免晕轮效应,加强媒体治理,捍卫伟大光辉的政党形象;力戒鸵鸟效应,勇于面对风险挑战,塑造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政党形象。  相似文献   

13.
警察公共关系是以提高自身影响力为基点的促进警察组织和公众良性互动,争取最大社会效益的一种管理职能和活动过程。对公安机关来说,以媒体为媒介来联系公众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日益突出。然而.在实践过程中,公安机关和媒体的良性沟通合作尚存在制约因素。为此,公安机关要树立科学公关理念,构建与媒体的理性关系,充分借助媒体的力量来改善与发展警察公共关系。  相似文献   

14.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将自身建设成为一个“为人民服务”的政党.但在国民党当局严苛的信息封锁和舆论歪曲下,共产党的形象传播受到很大的限制.针对不同传播对象,共产党智慧地采取多种策略,通过本党、国内和国际相关媒体力量,运用报刊、图书等各种媒介形式,把共产党的良好形象有效地传播给全国人民和国际社会,在舆论上获得了多方支持.  相似文献   

15.
年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强调,要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努力提高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切实做到善待媒体、善用媒体、善管媒体,而与之相悖的是,现在一些官员却对媒体抱以蔑视、敌对、抵抗态度,让人颇为不理解。  相似文献   

16.
周琼 《创造》2001,(12):30-31
随着国外资本的大规模进入,中国的市场经济将会出现一个新的竞争态势,媒体市场和媒体产业的竞争也将更加激烈。为在竞争中站稳脚根,电视媒体必须实行品牌化经营。一、品牌化经营实现媒体形象与广告收益的双赢电视媒体面临着两个主要的市场:受众市场和广告市场。赢得市场的关键是提高节目质量,进行品牌化经营。但是,当前我国电视节目总体水平不尽如人意,就其内容来说,题材的重复或模仿已成为一种通病,看似步调一致,其实简单乏味。表面上看电视节目很多,但实际上观众获得的信息量却很少。久而久之,观众对电视节目自然会产生一种厌…  相似文献   

17.
随着大众传播媒体的迅速发展,因其所具有的传播速度快、受众面广、公开及时等特点,已经越来越深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刑事司法领域,媒体介入,特别是刑事侦查和审判阶段的介入,已然成为社会所热议的焦点和专家学者所研究的热点。媒体介入是一把双刃剑,在刑事诉讼活动中既能表现出监督司法机关诉讼活动、培养民众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等有利的一面,又能体现出阻碍侦查活动、妨碍诉讼活动的正常进行,甚至出现"媒体审判"等不利的一方面。必须通过重点分析媒体介入对刑事诉讼的影响,才能提出媒体介入刑事诉讼所应坚持的原则,以便协调舆论媒体与司法机关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领导者媒体形象是领导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行政传播视阈下,领导者媒体形象不仅具有表象性,还具有公共性、代表性、广延性、透明性。在组织识别系统理论(CIS)透视下,领导者媒体形象有其独特的内容、形式与要义。领导者媒体形象塑造应该在嵌入形象意识、实施公关传播、把握塑造时机、借用外脑设计方面下功夫,以提高领导者媒体形象的合拍性、合“情”性、合时性与合理性。  相似文献   

19.
虞航 《公安研究》2009,(3):65-68
公安机关形象建设是促进警民关系和谐的前提。长期以来,由于警务工作透明度低,公安机关在形象建设中应对媒体有不少误区,给公安形象造成了一定损害。公安机关应对媒体应该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和策略,突发事件中的媒体应对应以真实坦诚为原则,出现负面报道时的媒体应对应表现出勇于承担责任的态度,常态下的媒体应对应主动吸引社会的关注,努力扩大正面评价,及时化解或减弱负面评价,塑造公安队伍的良好形象。  相似文献   

20.
媒体作为信息载体,能够通过形成社会舆论来影响行为体(即政府)的政治倾向,同时政府也可以利用媒体宣传自己的观点,来营造有利的决策氛围。在国际社会中,各国都在利用国际媒体,试图形成与己有利的国际舆论和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各跨国媒体也试图通过自身的传播,对政府决策作出影响。国际媒体的竞争体现为对传播媒介、传播内容和时效性的竞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