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态政治浮现中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南风窗》2005,(4)
“如果中国不迅速转变生产与生活方式,人类历史上突发性环境危机对经济、社会体系的最大摧毁,将出现在中国。”2005年春天,一位科学家如是危言。“在水电问题上,媒体报道出现多元化视角,无形中敦促着多方参与公共事务的新决策机制。”2005年春天,一位电台记者如是断言。  相似文献   

2.
塔什干峰会的召开,标志着上海合作组织结束初创阶段,进入全面发展、各成员国务实合作的新时期。  相似文献   

3.
陈统奎 《南风窗》2011,(18):52-55
中国将要成为全球的战略中心,包括研发。跨国企业在中国经历三个阶段,早期是市场中心,其次是研发中心,再次就是战略中心,从研发、人才、市场、投资到制造,都汇集在中国。  相似文献   

4.
目前美国大选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双方旗鼓相当,不分上下,鹿死谁手不久便可见分晓.新政府上台后,将依惯例重新审议和调整全球战略和对外政策.因此,有必要及早对两党的全球战略进行深入研究,以准确把握美今后的全球战略走向.笔者认为,无论布什抑或克里赢得今年大选,新政府都会从美国家利益和面临的主要威胁出发,继续奉行如下"反恐谋霸"的全球战略.  相似文献   

5.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从5月26日开始的欧亚之行,包括了对俄罗斯联邦、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和蒙古国的国事访问,出席上海合作组织莫斯科峰会、圣彼得堡建市300周年庆典,参加在法国埃维昂举行的南北领导人非正式对话会议。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在吹风会上评价说,胡锦涛主席此行“意义重大”。 中国新领导人欧亚之行可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地缘战略层面,即增进与俄、哈、蒙的合作关系并巩固上海合作组织机制,另个层面是与八国集团对话,这个对话会表明中国总体的对外政策和国际战略思维正处于积极、明智的转型过程中。  相似文献   

6.
与200多年前不同,拉丁美洲国家不是沉溺于反殖民求独立的枪炮革命中,而是纠缠在欲罢不能的“去美国化”烟雾革命里。对于墨西哥与中美洲国家而言,一波又一波的非法移民潮正穿越美墨绵延的边境线,形成一支令美国人胆寒的“去美国”大军。而对于南美洲来说,左派政治旗帜时隐时现,正在或明或暗地疏离与美国的关系,形成另一种“去美国化”蓝色革命。都在“去”美国,方向却截然不同,拉美似乎形成了“一分为二”的撕裂状态,并且随着美国保守派政客对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  相似文献   

7.
重申中国的经济地理常识中国的面积与美国或欧洲差不多大,但可耕地面积只有人家的一半。其原因是中国拥有世界上的“第三极”——青藏高原。它决定了中国的地势西高东低,“一江春水向东流”;它将东亚季风的作用限制于中国东部地区,导致了夏季雨热集中,年  相似文献   

8.
去年11月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拉美四国之行和今年1月国家副主席曾庆红对拉美五国的访问均取得圆满成功.从而推动了中国拉美经贸关系的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9.
傅丽 《当代世界》2010,(1):28-30
应古巴共产党、委内瑞拉统一社会主义党、厄瓜多尔主权祖国联盟运动和玻利维亚争取社会主义运动邀请,中联部副部长陈凤翔率中共友好代表团于2009年11月24日至12月7日,对上述四国进行了友好访问。  相似文献   

10.
世纪末的美国日渐强硬。10月14日美国参议院拒绝签署《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加上此前执意在全球推行导弹防御系统计划,试图修改1972年制定的《反弹道导弹条约》,其咄咄逼人、试图一统天下的姿态逐渐令全球大国不安。对美国参议院的表决结  相似文献   

11.
美国http://www.bu.edu/pardee/网站2010年10月8日刊登了科芬·P·盖拉格尔题为《中国与拉美工业化的未来》的文章,认为中国的崛起为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出口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市场需求,并帮助和促进了该地区近10年的经济增长。但是,这样的出口增长最终可能导致这些地区出现  相似文献   

12.
向骏 《南风窗》2014,(26):95-96
区外大国“地缘政治重返”背景下,中拉关系已步入危险性较大的“深水区”;由“贸易先导”转向贸易与投资、金融合作并行,需要更审慎地出牌。  相似文献   

13.
正虽然难以用定量分析方法来界定中拉关系的亲疏远近,但随着中拉政治、经贸、人文呈现出全面开花的特点,中拉关系的发展并非处于困难时期,而是处于194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以来的最佳时期。美国学者陈懋修认为,中国与拉美国家的关系正在从比较轻松、比较容易的一段时期进入困难时期。他之所以称前一段时期为轻松、容易,是因为中拉贸易出现了爆  相似文献   

14.
苗吉 《当代世界》2014,(12):25-28
<正>2014年9月,印度新总理莫迪访问日本,双方签署《日印特殊全球战略伙伴关系东京宣言》,宣布将两国关系由全球战略伙伴关系提升至特殊全球战略伙伴关系。《宣言》指出,彼此交融的利益、密切的海洋事务联动和不断增大的国际责任将作为亚洲最大、最古老民主国家的日印紧密相连,两国对和平、稳定、国际法及开放的全球贸易制度负有重大责任。[1]日印关系再度升温。实际上,进入21世纪以来,日印关  相似文献   

15.
在刚刚过去的2004年里,拉美地区政治形势总体稳定,但在海地等局部地区出现动荡.拉美左翼力量呈上升趋势,古巴社会主义政权继续巩固和发展;查韦斯在委内瑞拉全民公决中获胜,继续执政.  相似文献   

16.
岳云霞 《南风窗》2010,(5):33-35
中国未来短缺和严重短缺的19种主要矿产资源中,有17种以拉美的储量最为领先。随着中拉贸易经过5年爆发式增长后达到某种程度的饱和,直接投资拉美正当时。除了资源型产业,中国还可向拉美转移边际产值下降且竞争冲突明显的产业,以充分利用其内部化优势,但不要忽略拉美在基础设施、融资环境、企业税负、政府效率等方面的欠缺。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拉美研究在过去60多年间取得了不少令人瞩目的成绩,同时亦存在着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以日本和韩国的拉美研究作为参照,通过对中日韩三国拉美研究的源起与发展、高校课程设置、研究人员构成、学术平台及其作用、重点议题分布等进行比较后发现,中国的拉美研究当前面临着语言学习与地区研究联系不紧,多领域、跨学科研究未获应有重视,研究中偏地区轻国别、偏政策轻基础的取向明显等结构性问题。加强研究人员西葡语语言能力建设、提升研究人员综合学科知识素养,细化拉美地区国别研究与增强针对拉美地区的基础性研究,应是当前推进国内拉美研究纵深发展的优先选项。  相似文献   

18.
<正>当前,国际格局演变正进入关键阶段,新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正在加速形成。由西方单方面主导的国际体系遭到严重冲击,共商共建的全球体系正成为新的时代潮流。中国是新兴全球体系的积极推动者和塑造者。  相似文献   

19.
在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两大背景下,中国外交的全球战略环境自2015年以来呈现某些新特点和新趋势。具体来说,经济全球化在受到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重创后,又遭遇逆全球化现象蔓延、地区一体化受挫,治理与发展两大赤字尚未根本改善;全球政治生态因西方发达国家政治稳定性下降、一些发展中国家政治衰败、民粹主义影响急剧上升而趋于恶化;主要大国围绕国际领导权、全球关键地区以及新疆域等问题的战略博弈异常激烈,全球战略平衡和稳定遭到严重破坏;全球安全形势因军费总额持续增加、军控体系遭遇重大挑战、国内冲突频发以及恐怖主义进一步蔓延等问题而更为严峻,和平赤字有所扩大;全球思想文化领域则日益呈现出既互学互鉴又相互激荡的复杂局面。面对全球战略环境的新特点与新趋势,新时代的中国外交必须勇于面对复杂局面,辩证看待现实状况,始终保持信心,并在此基础不断开拓创新,在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发展、为人类谋大同上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拉美左翼国家经济困难,美国加速对拉美政策进行调整,意图重塑美国在拉美的领导地位。但美拉关系没有美国所说的那么乐观,由于奥巴马政府对拉美政策调整起步较晚,很多政策还未调整到位,美国又临近大选,未知变数太多。美国对拉政策是否会延续,仍不确定,但奥巴马政府对拉美政策的战略性调整动向依然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