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新中国成立不久,中国共产党成功地领导了我国宗教制度民主改革,清除了教会中的帝国主义势力,使基督教、天主教由帝国主义的侵略工具变为中国教徒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宗教事业;废除了宗教封建特权和封建压迫剥削制度,使佛教、道教和伊斯兰教摆脱了反动阶级的控制和利用。我国宗教制度的改革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它对于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不断开创宗教工作新局面具有重要的历史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才春 《党课》2008,(12):87-90
今年10月12日,中共中央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明确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和战略举措,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行动纲领。《决定》做出的一个重大决策是关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规定。  相似文献   

3.
《军队党的生活》2011,(4):86-86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在国家机构体系中只设立了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未设国家主席。1954年起草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时,中共中央决定设立国家主席,毛泽东成为第一任国家主席。1959年刘少奇当选为第二任国家主席。1970年,毛泽东建议取消国家主席,1975年颁布的宪法中正式取消了国家主席这一建制。1978年国家政治生活步入正轨后,  相似文献   

4.
中国农地制度变迁的历史考察与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邵彦敏 《理论学刊》2005,2(10):90-93
土地制度是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内生变量,其作用至关重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分析法,结合我国农地制度改革的实践,在系统地阐述了我国农地制度变迁的基础上,科学归纳与概括其中蕴含的启示,从而为我国农地制度进一步创新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近代以来,俄罗斯的政党制度大体经历了从沙皇专制到多党制,再到一党制,并最终又回复到多党制的历史变迁。考察俄罗斯政党制度的变迁历程,有助于我们准确地认识和把握现代社会政党制度建设的内在规律。本文拟对俄罗斯政  相似文献   

6.
用制度均衡模型无法解释国家长期制度变迁,只适合解释单项制度变化.我们对用渐进式制度变迁解释中国30多年改革开放历史提出质疑,认为应该采用经济变迁范畴描述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国家的经济组织演化、管理体制变化、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根据中国的历史与现实,我们提出了一个体现整体性、动态性和历史特性的组织演进的经济变迁解释框架,认为中国经济变迁过程从企业改革发端、新型经济组织兴起,造成竞争性领域国有企业的退出、农村刺余劳动力转移、农业和工业部门经济增长、国家为适应新兴经济组织的效率而逐项调整基础性制度安排.经济变迁过程是一系列次级制度变化带来经济绩效之后推动基础性制度变化的过程,是对不适应治理制度的制度环境不断改良,以保证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由农村土地经营制度变迁引发了中国农村、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增长的制度扩张效应,影响着中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方方面面。现行的家庭联产承包制度的边际效用递减,已呈现出许多问题,细碎化的土地经营限制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土地制度变迁,通过对阜阳市的实地调研,分析影响土地流转种种因素,提出完善土地流转制度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8.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初级行动团体(资产阶级)从近代中国土地制度非均衡状态中预见到土地制度变迁的潜在的利益,提出了平均地权、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变革方案。然而,当国民党取得政权后,南京国民政府作为次级行动团体在强制性地推行土地制度变迁过程中,因为其统治集团自身的利益偏好、官僚机构问题、集团利益的冲突等因素,使土地政策、法规在制定中偏离方向,在执行过程中扭曲变形,从而导致土地制度改革在实践中最终失败。  相似文献   

9.
胡子欢 《学习月刊》2012,(20):116-116
西方经济学从学派上可分为主流经济学和非主流经济学两大派别。由制度学派所创立的制度经济学属于非主流经济学。制度学派是德国历史学派在美国的变种。一、新制度经济学之制度变迁制度变迁理论是新制度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其代表人物有诺斯、戴维斯和拉坦等人。制度变迁理论涉及制度变迁的原因或制度的起源问题、制度变迁的动力、制度变迁的过程、制度变迁的形式、制度移植、路径依赖等。制度变迁的分类及特点:依据制度变迁的理论,制度变迁包括自下而上的诱致性制度变迁(也称需求主导型制度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以来,中国农村政治和社会发展经历了几次大的社会历史变迁,中国农民的命运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在探讨农村政治和社会的发展历程,预测农村政治和社会发展的未来情况时,一定要考虑农村发展的历史延续性。  相似文献   

11.
杨兴林 《实事求是》2006,191(4):17-19
近代中国城乡发展极不平衡。新中国上个世纪50年代确立的以工业为主导,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发展战略,成就是有目共睹的。20多年内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奠定了综合国力的基础和改革开放后快速发展的基础,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城乡的进一步分离,形成了典型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新世纪,党中央提出的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旨在实现从城乡分割、二元社会结构到城乡一体化发展。这是一个巨大的制度变迁,意蕴了丰富的理论和历史内涵。  相似文献   

12.
文隽 《前线》2009,(12):54-56
说起闻名中外的中关村,可谓历史悠久,春秋战国时地属燕国,汉时属渔阳郡,唐代属顺洲,明初改为中关村县。在新中国成立之前,这里只是一个小村庄,寂寂无闻;到了上世纪50年代,风云际会,这里被打造成为实现“强国之梦”的科学城;改革开放以后,中关村又成为中国高新技术革命的一面旗帜。  相似文献   

13.
制度在经济增长中有重要作用,北魏均田制的土地制度改革对提高当时社会生产力起到了积极作用.我国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农地只有同劳动力、资金、技术等其他要素一样流动,才能实现土地的有效利用,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14.
秦岭 《唯实》2012,(4):82-86
党的一系列惠农政策,诱发农民对现有土地承包制度进行必要调整的强烈诉求,广大农民的恋土情结被重新唤醒。土地调整在现阶段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限制了对土地资源的保护以及对土地的投入。应强化和稳定农户承包权,建立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完善土地使用权分配制度。  相似文献   

15.
从高校辅导员建构的历程来看,高校辅导员经历了继承与建构、规范与整合、转型与创新的制度化过程,逐步向规范化、科学化发展。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制度建设既要依赖传统制度,又要正确看待高校辅导员发展的制度困境,从制度供给与需求的矛盾与张力中,探究高校辅导员制度建设的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16.
<正>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中国政府已经颁布实施了四部宪法。它们是1954年宪法、1975年宪法、1978年宪法和1982年宪法。由于时代背景的不同和各自的政治环境的迥异,这四部宪法对于新中国国家建设的一些重大问题的规定各不相  相似文献   

17.
迄今为止,中外大多数经济学家仍将中国经济改革视为“渐进式改革”并取得成功的典型。但实际上,“渐进”既不是中国经济改革的本质特征,也不能揭示中国经济改革实践的内在逻辑。深化对中国经济改革道路认识的关键,在于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18.
杨明 《红岩春秋》2008,(6):17-20
刚刚落下帷幕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农村土地制度的调整再次闻人人们的视野。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的变革在其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历史上,女性曾经占据过生产和生活的主导地位。在由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的转变中,女性逐步由主导变为男性的附庸。随着历史的发展,女性的地位并不仅仅与男女两性的生瑶与生产活动相联系,而更多地是受到文化因素的影响。在男性为主导的社会中,逐步形成了一整套关于性别的价值观和形而上的哲学观,由此设定了女性的行为规范,框定了女性的卑贱地位,女性被排斥于公共领域之外,成为历史幕后失声的群体。  相似文献   

20.
自单位研究作为一个学术话题进入学界视阈以来,多数学者都强调单位制度的中国特性和本土意义,认为无论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社会,还是在其他社会主义再分配经济社会,都不存在“单位现象”,“单位体制是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的一个独特和关键的方面。”这样,单位制度及其运行过程中衍生出的单位现象,便成为中国社会走向现代化进程中独有的产物。笔者认为单位制度固然具有极强的中国特色,但如果我们过分强调其特殊性,则很容易将其“另类化”,进而导致我们对单位性质的误解。事实上,如果我们将单位制度置于工业主义、民族国家、意识形态建构的历史背景下进行考察,便会发现单位制度与现代性间天然的内在关联。“现代性带来了集体和集体认同边界建构的独特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