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代嘉庆十矩,四川总督勒保觐见皇帝。在君臣闲聊盼时候;皇帝问他:“以你历任督抚的经验,觉得在官员中间哪一类人最占便宜?”勒保回答说:“会说话的人最占便宜。”皇帝赞同道:“是啊。能干的人,因为善于说话而显得更加能干;不能干的人,也因为善于说话,使自己的毛病得到遮盖。”  相似文献   

2.
《先锋队》2010,(12):62-62
中国在3000多年前就建立了退休制度,不过只限于朝廷官员。古代官员退休,有一个非常文雅的称谓:“致仕”。此外,还有“致事”、“致政”等别称。“退休”一词最早出现于唐代。退休制度的核心是对退休年龄的界定,各朝代对此有不同的规定。  相似文献   

3.
梁发芾  散木 《廉政瞭望》2010,(17):23-23
古代官员普遍好读书,这是一个悠久的好传统。古代官员,大多自幼读经、史、子、集,经过若干年的训练,入仕时方能知晓为人处世之理和感悟治乱兴衰之道。  相似文献   

4.
衡洁 《廉政瞭望》2009,(10):14-16
一个时代接一个时代,中国官员在政坛上走完了一个甲子。 60年风云激荡,中国官员的形象变迁是中国政治文明不断发展的投影。本刊特梳理出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官员形象变化的几个侧面,以纪念时代的脉络和节点。  相似文献   

5.
沈栖 《党员文摘》2007,(7):24-24
清代大官李鸿章曾经说过,在中国最容易千的事就是做官。而在外国,做官并不容易,上至堂堂大总统(总理),下至区区公务员,多有难堪之事。笔者从报刊择取几则,略加点评。  相似文献   

6.
官员问责制:离长效机制有多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2003年“非典”事件为开端的官员问责制在我国的初步建立,表明“可问责政府”的理念已在中国的公共管理中得到推行。文章在分析官员问责制的理论依据的基础上,揭示了目前我国官员问责制存在的问题,提出要优化我国的官员问责制,应在问责对象、问责范围、问责主体和问责程序等方面建立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7.
李松在2009年第17期的《瞭望》上撰文指出:近年来,中央提出了推行干部任期制的要求,各地进行了不少有益探索。但在一些地方,领导干部调动过于频繁、任职难以届满  相似文献   

8.
蔡建军 《党课》2014,(24):106-110
翻开历史,晚清名臣张之洞的为官之道,可谓彪炳千秋,为时人所誉、为史家所赞、为后世所传。张之洞能在晚清险恶的局势中脱颖而出,励精图治,功垂青史,或许能给我们一些思考和启示——为官之首要:忠正张之洞(1837--1909),字孝达,号香涛。生于贵筑县(今贵阳市),出身于官宦之家。他由科举步入仕途,历经学政、翰林院京官、巡抚、总督、大学士、军机大臣,是晚清政坛上活跃了半个世纪的风云人物。  相似文献   

9.
石珉 《先锋队》2010,(1):58-59
俄罗斯:晒财产 钉照片 继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倡议建立官员财产年度申报制度,并带头在网上晒收入后,2009年6月10日莫斯科市又实施了一项监督官员腐败的措施——民众可将不满意官员的照片“钉”在政府网站的“耻辱板”上。这一招立竿见影——投诉马上得到解决。虽然不少人颇为担心此举可能导致公报私仇,但更多的人为俄政府惩治官员腐败又迈出一步叫好。  相似文献   

10.
现在干部的文化基础水涨船高,大学本科已是起码的门槛,硕研、博研比比皆是。不像解放初的工农干部,胼手胝足,只会闷头工作。于是除工作之外便有了才艺展示。  相似文献   

11.
魏信德 《实践》2007,(9):48-48
一个国家,总得有人来管理.管理国家的人,旧时称官吏,如今称公务员(或叫公仆).国家的各级管理者不可能从天上掉下来,而是都来自民间,从芸芸众生中产生,而芸芸众生又良莠不齐.  相似文献   

12.
张悦 《党员文摘》2007,(10):4-5
官员群体触网已由点到面,由个体到群体,由基层官员到中高层官员。  相似文献   

13.
最近,一些报刊、电视台多次报道有些地方的党政官员经常与烧香客混同一起,到什么"神山"、寺庙烧香拜佛,求得"神灵"的保佑,而且此风大有愈演愈烈之势.这一现象真令人担忧,必须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警觉和重视,尽早刹住此股歪风邪气.  相似文献   

14.
官员的职守     
尤梓 《廉政瞭望》2014,(14):2-2
“城市里已经发生了200起凶杀案,你怎么还好意思在这儿等着买手机?”  相似文献   

15.
政府官员政治责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俊生 《新视野》2003,6(1):45-47
政府官员手中握有公共权力,理应兢兢业业地为人民服务,否则就应该受到谴责或制裁,这就是责任。政府官员必须具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故政治责任而非行政责任应该成为政府官员的核心责任形式。本文试图在对政治责任的内涵和政治责任的追究机制进行深入剖析的基础上,构筑中国政府官员政治责任的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16.
i近日的“官员示弱”,让舆论普遍认为“官员自称弱势未免太矫情”。但矫情“矫”在何处,鲜有具体点击,剖解“弱势”的来由。  相似文献   

17.
廖雷 《求贤》2010,(10):56-56
上月,几名美国投资商人到苏北某地考察当地政府风力发电项目。两天内,这个主要农产区的各区县政府官员摆出美食、啤酒、红酒,还有大多数中国中年男人都喜欢喝的白酒,热情款待他们。  相似文献   

18.
孙雅彬 《廉政瞭望》2012,(22):64-64
明朝有个大臣姓周名忧,宣德年间曾巡抚江南。工作期间特别喜欢记日记。  相似文献   

19.
近日,针对游客徐先生反映他一家在海南省三亚市遭围攻的事件,三亚市专门成立工作组调查此事。在查实徐先生所陈述的事实后,三亚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严之尧专门  相似文献   

20.
周旋 《共产党人》2009,(1):52-52
一官员很投入地做了近两个小时的报告,令他没想到的是,秘书花了整整一星期为他准备的讲稿,两小时的报告结束后,几乎没给人们留下什么印象,恰恰在他即兴所至离开讲稿说的那几句,多年后人们还记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