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纪念我国经济体制改革30年的最好行动,就是运用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回顾和总结30年来改革的成绩与缺点、经验与教训.事实雄辩地证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客观上存在着两种对立的经济改革观,改革过程充满着两种改革观的斗争.两种改革观的较量,已经和正在影响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走向和前途.  相似文献   

2.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偏离了西方主流经济学首肯并得到国际社会和国际组织推崇的"标准"改革方式——激进式改革,却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绩效,这被称为"中国之谜"。对"中国之谜"的诠释主要有四种观点:初始条件说、双轨制说、发展战略说及自由改革说,这四种观点分别从初始条件、改革策略、发展战略及改革方式的视角刻画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为破解"中国之谜"提供了有价值的理论分析,但又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遗漏和不足。事实上,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之所以取得巨大的成功,根本原因在于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找到一条切合自己实际的改革道路。  相似文献   

3.
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实质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励精图治、开拓创新,在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的经济发展与改革工作面临着理论匮乏与经验不足的困境,为此,中国共产党通过不同渠道、方式有组织地邀请外国专家来华讲学座谈,系统学习与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来自日本、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与地区的经济专家,向中国介绍了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与方法,带来了西方现代化的发展策略与战略,推动中国的经济工作者向现代经济学者转型;来自社会主义阵营的东欧改革专家,为中国改革者提供了改革的新思路、新理念与新理论。他们共同推动着中共对中国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的认识走向深化。  相似文献   

5.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相对成功,为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我们经济改革成功有三条根本的经验:第一是坚持"实事求是",从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出发,而不是从一个完美的理想设计出发;第二是循序渐进,不断试验,摸着石头过河,逐步地推动体制转型;第三是拿来主义,非送来主义,也就是说,学习别人的一切长处,但以我为主,绝不盲从。这种成功的思路也可以大致勾勒  相似文献   

6.
李凯林 《新视野》2006,1(6):17-19
公有资本是中国改革实践中的创新,正式提出见于党的十五大报告。从《资本论》的逻辑看,公有资本是中国社会主义实践对(私有)资本的扬弃。从今日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看,公有资本对我内政、外交、经济、政治等多方面有重要意义。公有资本的建构是一复杂的社会工程,既实现于最后完成之时,又存在于建构过程之中。该过程充满矛盾和风险,需要相关操作者高度的责任感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7.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界的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两个30年或前后30年.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然而。“很多人在强调中国经济改革高度成功的时候.总是首先隐含着一个对新中国前三十年的否定.似乎只有全面否定前三十年才能够解释后三十年中国的改革成功.  相似文献   

8.
胡鞍纲在《北京日报》撰文指出。中国的经济腾飞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现象.必须瑁政治经济学,或从政治学和经济学两个视角、两个维度来观察中国的经济发展及原因。政治原因是中国经济改革成功的最重要的原因。中国的改革开放并不是外界或外部强加的,而是内部改革型,是领导人自身根据内外部挑战主动提出、主动发动、主动推动的,因而这种改革是自我改革、自我完善,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中国农村经济改革与政治民主建设互动关系的视角,探讨了中国村民自治发生、发展的经济历史根源;村民自治过程中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关的村民心态、行为及利益取向;村民自治的经济、政治绩效及前景。  相似文献   

10.
辜胜阻 《奋斗》2008,(7):56-56
一是渐进性改革与激进性改革相结合.以渐进式改革为主.学术界普遍认为.前苏联东欧国家的改革是激进式改革.而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则是渐进式改革。事实上.中国的改革同样存在非渐进性的一面。如果说对中国国有企业的改革是渐进性的.那么中国农村经济改革则是“快步走”的形式。中国的改革设计者在很短时间内完成了以家庭生产组织为特征的农村生产责任制代替人民公社。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中,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于民族危亡中救国、一穷二白中兴国、改革开放中富国、新时代中强国,是爱国主义精神最坚定的实践者和弘扬者,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始终如一的爱国报国境界。爱国主义精神在中国不同历史阶段产生了强大的凝聚、激励与感召效应,是中国共产党推动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伟大实践的精神优势。  相似文献   

12.
迄今为止,中外大多数经济学家仍将中国经济改革视为“渐进式改革”并取得成功的典型。但实际上,“渐进”既不是中国经济改革的本质特征,也不能揭示中国经济改革实践的内在逻辑。深化对中国经济改革道路认识的关键,在于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13.
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决定者是创造了历史的人民群众。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的人民主体思想,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下为公”理念和民本思想中汲取营养,在不同历史时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人民主体思想。它贯穿在社会发展的整个过程之中并成为国家和社会各项事业建设的思想引领。新时代的人民主体思想对于举全国各族人民之力于中国梦的实现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对解决人类所面临的共同性问题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4.
经济转型时期党的队伍中利益关系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分化。党内利益关系的变化是经济转型过程中共产党受到的最重大的影响。虽然允许其存在和发展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对市场经济体制取向改革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但是,能否正确认识和处理党内利益关系问题,也成为党领导改革这场自我挑战、自我革命中最严峻的考验。  相似文献   

15.
《红岩春秋》2014,(7):77-78
本书是在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深入讨论中国经济改革的难点与进程。是吴敬琏对经济改革的重要论述著作。全书共分五辑,分别为“让历史照亮未来的道路”“中国经济面临的短期问题和长期问题”“呼吁重启改革”“如何重启改革”“知识分子的责任、追求与情怀”,  相似文献   

16.
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证 中国的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从建立的那一天起就确立了其为中国革命事业和经济建设事业的核心地位。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党的十四大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是涉及到经济领域,同时也是涉及到政治、文化各个领域的事关全局的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17.
"变"贯穿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总过程中,是当代中国历史进程的显著特征和鲜明主题。中国社会取得的变革与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基于广泛的改革试验逐渐积累起来的。当代中国的"试点",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体现了合法性、规范性、灵活性、整体性相统一的中国逻辑,既是实践创新的表现形式,也是理论创新的客观载体。试点在中国成功应用的意义已经超出了改革形式本身,立足试点的中国经验、重构中国的改革理论同样重要。  相似文献   

18.
潘妍妍 《理论学刊》2020,(5):102-110
实现社会主义经济现代化需要守正创新的理论指导和求真务实的实践探索。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经济现代化建设的理论内核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蕴,是对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的扬弃;其理论创新继承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以及对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理论的学习与发展,并对西方经济思想进行了批判性借鉴吸收;其实践创新经验形成于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探索。从思想溯源和实践观察的视角凝练和阐释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具有开创性成就的理论创新成果和实践经验启示,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和广大发展中国家探求经济现代化道路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自20世纪70年代末推行的改革开放迄今已走过了30多年的历程,在这段历史时期,中国法治的各个领域都取得了长足进步。在一系列调研数据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可以总结出中国法制改革与法治发展始终贯穿的七条主线:中国社会法制化进程不断加快;中国法律职业者素质日益专业化;中国司法独立公正原则以及党与司法关系初步法定;党和政府各项制度改革措施更加人性化;法律资源配置和法治发展水平加剧非均衡化;民众权利意识和维权行动更加显性化;国家政法意识形态与改革路径选择的争论尖锐化。通过这七条主线,可以总结和分析中国特色法治道路正反两方面经验、取得的成就与存在的问题,从而对法治中国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0.
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本书从历史与逻辑、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论述了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土义运动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关系,阐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开辟、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和经验,分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及其意义。特别强调,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为一条指引中国改革和发展的总道路,不仅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要坚持不懈地探索科学发展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