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做大做强福州省会中心城市,必须研究人口资源环境承载力问题,进行科学分析、找准症结、对症下药,以促进福州省会中心城市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本文就福州省会中心城市人口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预测,提出了福州省会中心城市的合理人口规模和提高福州人口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主要途径和对策。  相似文献   

2.
福州要建设成现代化沿江滨海港口型生态城市、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首位城市,必须进一步扩大城市空间和城市人口规模,必须研究人口资源环境承载力问题,进行科学分析,采取措施,以促进福州省会中心城市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张炜 《前线》2014,(4):103-105
为认真落实中央关于“特大城市要严格控制口规模”要求,北京市委、市政府迅速进行了筹划部署,纳入重要日程。2013年12月,在市委十一届三次全会上,郭金龙在作工作报告时,就治理“城市病”强调指出对人口无序过快增长须痛下决心治理。王安顺在作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报告时,就破解人口资源环境矛盾明确提出“坚持打持久战、攻坚战,  相似文献   

4.
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的战略,这是我们党和政府走向21世纪作出的重大选择.在制约可持续发展的诸因素中,人口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文章详尽阐述了人口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强调指出必须通过拉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办法,使人口与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5.
王鸿春  鹿春江 《前线》2011,(10):37-38
人均GDP1万美元喜哉悲哉? 200年前,世界上只有3%的人口居住在城市,预计到2050年居住在城市的人将超过世界人口的70%。城市化是建立在传统工业化基础上的。它的迅速发展,一方面促进了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另一方面也给城市的资源环境造成巨大压力.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如人口膨胀、环境污染、交通拥堵、住房紧张、资源短缺等,这对人的生理心理健康产生了巨大威胁,使人类的疾病病谱发生了较大变化。  相似文献   

6.
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坚持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新疆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正确认识人口、资源、环境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努力推进人口、资源、环境的协同共生.  相似文献   

7.
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过程中 ,要特别注意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要根据我国国情 ,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 ,促使我国经济及社会的发展同人口增长、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适应。要把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等结合起来 ,统筹安排 ,综合协调 ,从而使可持续发展战略取得良好成效。  相似文献   

8.
实现湖南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努力解决好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切实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根据湖南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们必须在人口资源环境方面把握以下三个着力点:  相似文献   

9.
李国平 《前线》2014,(3):90-92
随着中国的经济社会转型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中国的人口问题变得更加复杂。这些问题不仅表现为人口自身发展的失衡,也表现为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之间关系的失衡。在此背景下,“人口均衡发展”的理念被提出来。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逐步完善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将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确立为我国人口发展的核心目标。北京作为中国首都和常住人口超过2100万的特大城市,人口内部以及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同样是摆在北京当前以及未来相当长时期内的重大政策课题。  相似文献   

10.
贾玉梅 《奋斗》2010,(5):27-28
<正>人口是经济社会活动的主体。人口发展功能区,是根据人居环境适宜性、资源环境承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确定了特定的人口数量、质量、结构、分布和迁移方向,并完善了相关的人口规划与政策体系,有利于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区域格局。省委提出建设"八大经济区"和实施"十大工程"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按照人口问题要实施"两个统筹"的要求,应该把人口发展功能分区与  相似文献   

11.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吴志勇 《奋斗》2008,(9):52-52
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在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发展中具有突出的战略位置。强调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要求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各个方面的需求,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如果片面追求经济发展,导致经济发展与能源资源供应矛盾尖锐,导致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人们的生活环境恶化和生活质量下降,就背离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强调,要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这是我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又一重大举措。本文从影响可持续发展的三个根本的因素人口、资源、环境及其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阐述了以人力资本为核心的资本的积聚和增长,是构成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阐述了人口、资源、环境因素之间的协调发展和良性循环,是总体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阐述了人口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总体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并根据安徽省情围绕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总目标的实现,提出一些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14.
最近,江泽民同志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实现可持续发展,核心的问题是实现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发展不仅要看经济增长指标,还要看人文指标、资源指标、环境指标。江泽民同志的讲话,把资源工作提到同经济增长的同等地位来对待,对我们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做好自然资源的管理、保护和利用,提高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一、当前资源危机及其表现自然资源是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但长期以来,由于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忽视了对资源和环境的保护,我国资源减少和环境恶化日趋严重,正演化为一种危机…  相似文献   

15.
吴洁生 《探索》2002,(3):131-134
对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中国古代近代学者曾提出不少精辟见解.为搞好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学习历史、以史为鉴是十分必要的.为此,作者在文中全面论述了中国古代人口资源环境思想,并提出中国古代人口增减与王朝兴衰规律的有关看法.  相似文献   

16.
欧阳慧 《先锋》2016,(12):25-28
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就是要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强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谋划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确定不同区域的主体功能,并据此明确开发方向,完善开发政策,控制开发强度,规范开发秩序,逐步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不仅有利于推进形成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增强成都国家中心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7.
实施三个《办法》强力推动“双降” 人口问题是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全而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在贵州更具特殊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是在 1972年斯德哥尔摩世界环境大会上正式提出的 ,1987年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在《我们的共同未来》文件中 ,将其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 ,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要求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 ,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 ,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使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相统一 ,实现良性循环。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 :“我国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 ,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这是我们党和国家在新的历史…  相似文献   

19.
吕兴久 《奋斗》2002,(1):16-17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资源、环境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以高消耗追求高增长和“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发展模式已不再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人们正在努力寻求和探索人与自然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农业发展先进地区的经验表明,建设生态农业,发展生态经济,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相协调,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冀晓翀 《共产党人》2008,(21):36-38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群众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