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命的高度即生命的限度,越逾了高度即超越了限度,超越了限度就会断送自己的性命。这是人生的辩证法则。近读一则寓言叫《生命高度》,说的是一只饿极了的老鼠跳上一个盛满白米的大缸。面对意想不到的口福,饿鼠自然不会放过,饱餐一顿之后仍不知足,本想跳出这口米缸,但一看到这么多白花花的大米,加上又无什么外来惊忧,也就贪婪地舍不得离开,每天吃了睡,睡了吃,直到有一天米缸见底。这时,老鼠才发现缸底到缸口的高度自己难以跨越,缸壁又是滑溜溜的,且养得肥胖的躯体已使自己失去弹跳力,最后只得饿死缸中。应该说,这只老鼠能够…  相似文献   

2.
跳出米缸     
秦极 《当代工人》2011,(17):25-25
在一个青黄不接的初夏,一只在农家仑库觅食的老鼠,意外掉进一个装了一半米的缸里。老鼠并没有害怕,它先是警惕地环顾了一下四周,确定没有危险之后,接下来便是一通猛吃。然后倒头便睡。就这样,老鼠在米缸里吃了睡,睡了吃,日子在无忧无虑中一天天消逝。老鼠偶尔也为是否跳出米缸进行痛苦的思想斗争,但终究未能摆脱大米的诱惑。直到有一天1...  相似文献   

3.
世间生灵。无不珍爱生命。然而,一旦失去自己生命的高度。势必将要失去生命。寓言故事《生命高度》说,在一个青黄不接的初夏,一只老鼠掉进了一个半满的米缸里,饿慌神了的老鼠大喜过望。一通饱吃之后便倒头大睡。再无觅食之忧。不知不觉。饱食终日地过了好长一段时间。直到有一天,它发现米缸见底了,才意识到该另觅食物了,可惜它距离缸口的高度早已超过了自己跳出的能力,任凭它使出浑身解数,也没能跳出缸来。  相似文献   

4.
青黄不接的初夏,一只饿昏了的老鼠找到了一口盛满大米的缸.面对这难得的收获,老鼠自然不会放过,但想起自己被毒死的三个孩子,它仍然十分警惕,先用舌头舔了舔表层的米粒.几个时辰以后,老鼠发现自己依然口不干舌不燥头不疼,反倒觉得有点多虑了.接下来自然是一通饱吃,吃完倒头便睡.不知不觉中这位老鼠就这样丰衣足食地过了好长一段时间.有时,它也想跳出来算了,但一想到这么多这么好的白米,心里就直发痒痒.直到有一天,它发现米缸见了底,再想跳出来也越不过那样的高度了.更要命的是此刻的它已经肥得像一只笨拙的猫,没有多大弹跳力了.以下的结果必然只有两个:不是被粮主人打死,就是饿死在缸中.  相似文献   

5.
有则寓言说的是、在一个青黄不接的初夏,一只老鼠掉进了一个盛得半满的米缸里,这飞来的口福老鼠自然不会放过,但饿慌了的它仍是十分警惕的。先用舌头舔一舔表层的米粒,几个时辰以后,发现自己依然口不干舌不燥头不疼,接下来自然是一通饱吃,吃完倒头便睡,不知不觉中这样丰衣足食地过了好长一段时间。有时,它也想跳出来,但一想到这么多这么好的白米,嘴里便直发痒痒,直到有一天,它发现米缸见了底,才觉得现在这样的高度是自己难以企及的了。此刻的它已肥得没有弹跳力了,结果不是成为主人的棒下鬼就是饿死缸中。原因何在?贪心使然…  相似文献   

6.
“我爱你爱着你,就像老鼠爱大米……”这是当今最受年轻人宠爱的网络歌曲《老鼠爱大米》的歌词。据报道,这首歌一问世,“一夜之间传遍大街小巷,红遍大中小学校园”,“种种迹象显示,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很难有一首歌能越过《老鼠爱大米》的‘霸主’地位”。全球最大中文搜索引擎“百度”最近的统计资料显示,《老鼠爱大米》成为点击率最高的搜索词。  相似文献   

7.
近读寓言《生命高度》,感触颇深。寓言说的是一只老鼠掉进盛得半满的米缸里,这飞来的口福老鼠自然不会放过,但饿慌了的它仍是十分警惕的。先用舌头舔一舔表层的米粒,几个时辰以后,发现自己依然口不干、舌不燥、头不疼,接下来自然是一通饱吃,吃完倒头便睡,不知不觉,这样丰衣足食  相似文献   

8.
《党风与廉政》2000,(5):31-32
“吱吱吱……吱吱吱……”一到夜晚 ,烦人的老鼠就钻出洞来作怪 ,不是咬碎我的衣服鞋袜 ,就是偷吃家里人给我送的食品。我入狱后本来就睡不好觉 ,有老鼠捣乱 ,更搅得心烦意乱。终于有一天 ,我同号子的狱友一起动手 ,把老鼠倾巢覆灭。从此 ,晚上号子内安静了许多。尽管如此 ,每到夜晚 ,我躺在冰冷的床上 ,好像耳边又响起老鼠“吱吱吱”的嘶叫声 ,眼前浮现出老鼠钻出洞口偷吃东西的贼相。想着想着 ,“人为什么会变成‘鼠’”的问题在大脑中盘旋开来。思维像长了翅膀 ,飞过铁窗、电网、高墙 ,沿着我戴手铐坐警车被押进监狱的路,寻觅着我由财务…  相似文献   

9.
贪心是祸     
有一则题为<贪心的老鼠>的寓言故事:一只老鼠在墙脚下,偷听到人的谈话:要开展一次大规模的灭鼠活动……老鼠听罢,吃了一惊,它想:"人灭鼠,还不是因为鼠贪心."老鼠告诫自己:从此不再贪心,次日老鼠见桌上有块肉,便馋涎欲滴,心想:"只贪一次,下不为例."便吃掉那块肉.隔日,老鼠见碗里有条鱼,又想:无人知道,绝对保险,于是美餐一顿.又一日,老鼠在洞边发现两只散发着油香的虾,便急不可待:"送到嘴里的美餐,不贪白不贪."三下五除二便又吃饱了.没想到,虾是毒饵,老鼠一命呜呼.  相似文献   

10.
鼠猫交易     
花猫吃老鼠吃腻了,想换换口味。一日,它寻见一棵大树枝上挂着一条鱼,垂涎三尺,但又懒得爬上树偷食。怎么办呢?逮老鼠是它的看家本领,它终于在老鼠身上想到了办法。 天黑时分,花猫隐藏在暗处,见到有两只大老鼠探头探脑地出了洞,于是冷不防扑了上去,将它们逮获。两只老鼠“吱吱”直叫,花猫不耐烦地训斥道:“叫什么?今天我还不想吃你们呢!”老鼠一听连忙求饶:“猫大爷,那你就放了我们吧?”“放你们  相似文献   

11.
近日,看了一幅题为《一场虚惊》的漫画,颇有感受。画上,一只老鼠给猫送去了一只肥美的大鱼,猫看到老鼠和鱼之后,扑了过来,吓得老鼠瑟瑟发抖。但猫扑过来后,没有捉老鼠,而是叼起了鱼,扬长而去,老鼠受了一场虚惊。原来,天职抓鼠的猫也有弱点,即嘴馋,爱吃鱼。从猫的眼光来看,鼠,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有鼠送鱼,舍鼠而取鱼也。如果鼠鱼并吃,那么下一次哪一只老鼠再敢送鱼来解馋。正因为猫有吃鱼的嗜好,老鼠们便乐得投其所好。一来可以保命;二来可以继续为害人类。于是乎,作为老鼠天敌的猫,就变成了老鼠的好友。写到这里…  相似文献   

12.
陈忠实 《党建》2013,(2):55-57
交上农历腊月,在冰雪和凛冽的西风中紧缩了一个冬天的心,就开始不安生地蹦跳了。我的家乡灞河腊月初五吃"五豆",整个村子家家户户都吃用红豆绿豆黄豆黑豆豌豆和包谷或小米熬烧的稀饭。腊月初八吃"腊八",在用大米熬烧的稀饭里煮上手擀的一指宽的面条,名曰"腊八面",不仅一家大小吃得热气腾腾,而且要给果树吃。我便端着半碗腊八面,先给屋院过道里的柿子树吃,即用筷子把面条挑起来挂到树枝上,口里诵唱着"柿树柿树吃腊八,明年结得疙瘩瘩"。  相似文献   

13.
制止公款吃喝,一场多么艰难的持久战。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政府象中国政府这样为吃喝问题下发那么多的红头文件,可是,几十个红头文件竟管不住一张嘴,“公款吃喝”愈演愈烈,到了泛滥疯狂的程度。外出办事吃,参观旅游吃,来家陪着吃,开会过节借口吃,有机会就吃。越吃越想吃,越吃越会吃,越吃越敢吃,越吃越能吃,“感情深,一口闷”,闷得烂醉如泥,口里这念念有词;“你不醉,我不醉,马路旁边谁去睡?你喝醉,我喝醉,医院里头来相会。不必担心不必悔,反正医疗是公费”。在尚有3000万人民还未脱贫,在一些地方单位职工发不出工…  相似文献   

14.
李斯原先是楚国上蔡的平民百姓,他在郡里当小吏时,见官舍厕所中的老鼠吃的污秽东西,有人或狗进去就惊慌恐惧,而仓库里面的老鼠,吃的是仓中粟米,还不受人和狗的惊吓,于是感叹说:“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后来李斯跟荀子学习,学成后在秦国受到了重用,担任丞相30多年。秦始皇出游会稽途中突然病逝后,李斯赞同赵高的阴谋,伪造遗诏害死扶苏,立胡亥为二世皇帝,没想到第二年赵高就以谋反的罪名加害他,执行死刑的那天,李斯对同时被执行的儿子说:“吾欲与若复牵黄尤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此时想的,…  相似文献   

15.
幸福     
幸福就是,生活中不必时时恐惧。 开店铺的人天亮时打开大门,不会想到是否有人来抢劫。走在街上的人不必把背包护在前胸,时时刻刻戒备。睡在屋里的人可以酣睡,不担心自己一醒来发现屋子已经被强制拆除,家具像破烂一样丢在街上。到杂货店里买婴儿奶粉的妇人不必想奶粉会不会是假的,婴儿吃了会不会死。  相似文献   

16.
医学专家指出,赖床有损健康,久睡当心睡出毛病。 室内空气污染不容忽视据测定,环境污染最为严重的地方,是人们的卧室,尤其是在早晨。卧室的空气早晨最浑浊,即使虚掩窗户,也有23%的空气未能流通。不洁的空气中会有大量细菌、病毒、二氧化碳和尘粒,这对呼吸道的抗病能力有影响,因而那些闭窗贪睡的人经常患感冒、咳嗽、咽炎等疾病。 越睡越困的原因生理学家发现,人在睡眠时呼吸变慢,血液中二氧化碳积蓄增多。如果每天睡上十几个小时,血液中积蓄的二氧化碳就会变成人体内的麻醉剂,使人昏昏沉沉的,这就是人们为什么越睡越想睡的原因。同时。睡眠时间过长还会使人的大脑皮层因为抑  相似文献   

17.
“菜子开花黄咪咪,榨油不成换大米。种了菜子收入少,种了洋芋价格低。梁王山上的庄稼人,守着青山不富裕。”这苍凉的歌,唱的是嵩明县菜子地人那“春夏秋冬四季寒,苦荞洋芋半年粮”的艰辛生活。  相似文献   

18.
正傍晚下班,并不急于回家,而是转到小区后面的菜市场,想看看有无新奇独特好吃的东西卖。也巧了,还没等走进菜市场,我就看到一辆脚踩三轮车停在大门口外,一位脸颊冻得彤红,模样30多岁的女人在卖爆米花。有玉米的,也有大米的。我心里一阵窃喜,这不就是小时候吃的那个爆米花吗?于是买了一大提兜大米爆米花回家。  相似文献   

19.
饭桶     
<正>杨沁州在《今晚报》上撰文介绍说,苏东坡《志林》有"措大吃饭"一文,讲两个穷酸的小公务员坐在一起,各自谈起将来的志向,一个说:"我平生不足的就是吃饭和睡觉,以后得志了,就要吃饱了就睡,睡醒了再吃。"另一个说:"我的志向和你不一样,当吃了又吃,吃了再吃,为了吃饭哪还顾得上去睡觉!"现代人一成小官吏,就专门谋划着吃饭:一等官,送着吃;二等官,寻着吃;三等官,要着吃。哪怕是小小  相似文献   

20.
正常吃米饭的人可能比爱吃面食的人更苗条。根据《食物与营养科学》期刊最近一份研究报告显示,每天都吃大米和糙米的人,钾、镁等营养元素摄入非常充足。以大米为主食的人,摄入的饱和脂肪和糖类也更少。大米不是什么罕见的食物,但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