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官大贪是由公权监督失控导致的基层政府官员和公务员以权谋私、损公肥私、钱权交易等政治腐败现象,严重损害政府形象和政府公信力,损害国家利益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小官大贪的生成逻辑涉及人性逻辑、权力逻辑、制度逻辑和权利逻辑。小官大贪产生的本质原因是小官因人性弱点、民主缺失、制度漏洞而导致的权力滥用。治理小官大贪的实践进路主要有:加强对小官主体的思想改造,健全完善"不想腐"的廉能文化教育机制,把小官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健全完善"不能腐"的权力监督机制,实现基层的党内法治和行政法治,健全完善"不敢腐"的党纪国法反腐治理机制,认真对待民主权利,健全完善"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民主参与反腐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2.
制度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是预防和惩治腐败的主要途径.以权力制约权力和以权利制约权力的反腐治权机制已经在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以廉政教育为主要形式的思想道德反腐机制得到重视和研究.廉政教育具有反腐的根本性、预防性、全面性、导向性、继承性等方面的功效,能够消除腐败意愿,提升用权德性、加强权力监督,加强公职人员"不想腐"的自觉....  相似文献   

3.
在新的历史时期,党的领导集体已不再将腐败产生的原因简单归结为思想作风问题,而是基于权力的视角来认识腐败,认为腐败产生的根源是权力异化,并将遏制腐败的办法诉诸权力制约。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反腐倡廉建设中,围绕权力的制约、监督及问责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旨在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最终建构"不想腐"的标本兼治的"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的反腐机制。  相似文献   

4.
1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纪委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指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振聋发聩,一言中的,紧紧抓住了遏制腐败的牛鼻子,且非常形象生动,让人一下子就领会了反腐问题的本质所在。那么,怎样把权力关进笼子,关进什么样的笼子,我们也不妨展开想象的翅膀,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范丽荣 《当代党员》2014,(11):20-20
中央出台一系列反腐举措,全面加强督查、审计、巡视工作,为权力编织制度囚笼,铲除蒋败滋生土壤,使党员干部“不敢腐”“不能腐”,于是个别党员干部开始食不知味、唾不安寝起来。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结合人民军队发展实际,不断强力推进军队反腐,持续加大正风肃纪反腐力度,有效遏制了腐败问题的蔓延势头。习近平总书记以其高超的战略眼光构建出了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长效反腐机制,始终坚持反腐工作零容忍、全覆盖、高强度的基本要求,初步形成了不敢腐的高压治标的惩治机制;不断完善制度体系建设,建立了较为科学的管理、监督和问责机制,初步实现了不能腐的制度治本的防范机制;不断强化思想政治建设,加强廉政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初步实现了不想腐的固本清源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7.
一、对廉政风险防控机制的再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指出,要加强和改进监督工作,拓宽人民监督权力的渠道,抓紧形成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有效机制,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实践证明,建设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就是建立"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有效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比较已有机制来说,这是一种反腐新机制,能起到"不易腐"效果的新机制。  相似文献   

8.
反腐要"老虎"、"苍蝇"一起打从严治党,惩治这一手决不能放松。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既坚决查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又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要坚持党纪国法面前没有例外,不管涉及到谁,都要一查到底,决不姑息。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各级领导干部都要牢记,任何人都没有法律之外的绝对权力,任  相似文献   

9.
王春 《廉政瞭望》2010,(19):19-21
腐败大案频出,腐败高官纷纷落马。广东是越反越腐,还是反腐败越抓越紧?创新反腐机制制度,吸纳民意开门反腐,媒体舆论监督反腐败……“反腐书记”汪洋主政下的广东,使出了反腐败的十八般武器。  相似文献   

10.
庞坤缺 《世纪桥》2016,(10):44-46
在反腐问题上,反腐败需要"打老虎",也需要"拍苍蝇",二者不可偏废。从近来通报的群众身边腐败典型案例中可以看到,一些基层干部权力不大,但胃口很大,贪污受贿数额惊人,形成"小官巨腐"现象。这种现象的产生有多方面原因,诸如基层权力配置不合理、权力监管存在漏洞、群众参与监督渠道不畅等。我们应该针对这些问题,加大监管整治力度。本文从干部自身,制度建设,外界监督三个维度对"小官巨腐"的监管机制进行了剖析,并从六个要点给出了具体的监管机制,最大限度剜除基层腐败的"毒瘤",遏制"小官巨腐"。  相似文献   

11.
《党课》2013,(14):57-58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强调指出,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就是实现权力运行制度化,关键是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发挥“一岗双责”的牵头作用,突出解决好怎样建好笼子、怎样关进笼子、怎样管住笼子三个层面的问题,确保权力行使者不敢腐败、不能腐败、不易腐败。能不能关住权力,根本在于制度笼子自身是否坚实、严密。重点要把好设计关、建造关、质量关,  相似文献   

12.
李法泉 《求是》2013,(9):34-35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会上强调,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制约监督权力的基本路径,凸显了制度建设在规范权力运  相似文献   

13.
吕元礼  李超 《学习论坛》2006,22(6):67-69
反对腐败必须以法制权,从权力反腐走向制度反腐。首先,制度反腐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内在要求,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是建设现代政治文化的客观要求,从权力反腐走向制度反腐具有必然性。其次,制度反腐具有普适性、稳定性、科学性,从权力反腐走向制度反腐具有必要性。再次,公民社会的兴起是制度反腐的社会基础,多层监督网络的形成是制度反腐的技术基础,日趋完备的法律制度是制度反腐的法律基础。从权力反腐走向制度反腐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彰显出新一届党的领导集体从权力反腐向制度反腐的思路转变。适应这一转变,亟需加强制度的建设,然而,腐败案件的频发凸显出“制度的笼子”固然重要,有无制度意识却直接影响制度反腐的实际效果。因此,培养对制度规则的尊重、信任、遵守和维护的制度意识将成为制度反腐的重要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5.
要保持反腐高压态势,建立健全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敢腐,就是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严惩那些胆大妄为、无所顾忌、不收敛不收手、敢于顶风而上的"霸气官员",从而形成强大震慑。要约束规范权力运行,建立健全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能腐,就是要严格执行党的纪律和规矩,铲除产生腐败的土壤,通过建立健全不能腐的防范机制,让那些手握重权的领导干部无机会贪腐。要完善配套改革制度,建立健全不想腐的保障机制。不想腐,就是使掌握公权力的党员干部在良好政治生态下,在公开透明的施政环境中,从主观上自觉放弃贪污腐败,坚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做到慎权、慎独、慎微、慎初。  相似文献   

16.
"三不腐"机制是中国特色制度反腐模式的具体体现,问责机制作为制度反腐的重要工具,对推进"三不腐"机制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其作用机理在于,以充分发挥问责机制的惩戒与威慑功能来形成"不敢腐"的高压态势,以健全问责体系及其配套制度来扎紧"不能腐"的制度笼子,以问责文化的价值引导来构筑"不想腐"的精神堤坝。目前以问责机制推动"三不腐"建设的实践存在着"问责超载"给"不敢腐"带来负外部性、重问责文化轻物质激励影响"不想腐"的效果和"重执行轻决策"的问责导向制约政策腐败治理的及时性等现实梗阻。鉴于此,各级党委和政府在以问责机制推动"三不腐"建设向纵深发展时,可以把以问责与容错的均衡发展将"不敢腐"与"敢作为"统一起来、以问责文化与物质激励双管齐下来全方位构建"不想腐"机制、以健全问责机制来提升政策腐败治理的及时性作为三条发展进路。  相似文献   

17.
邓冰 《党史博采》2013,(3):22-24
习主席在十八届中纪委二次全体会议上指出:"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1]这一重要论断深刻揭示了制度建设对反腐倡廉建设的重大意义,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为推动权力科学、规范运行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8.
习主席指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做好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不仅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而且要将“笼子”扎实扎紧。只有进一步完善监督机制,发挥各监督主体的积极作用,使权力受到有效的监督制约,保证权力沿着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轨道运行,才能确保预防实效。  相似文献   

19.
杨伟民 《学习论坛》2003,2(10):67-68
制度反腐已成为我国最根本的反腐手段。我国社会制度的性质、所处的体制转换期、当前腐败呈现出的新特点 ,以及反腐败斗争的正反经验表明 ,体制创新是制度反腐的突破口。当前要进行的体制创新主要包括权力制约机制、用人制度和审批制度的创新  相似文献   

20.
坚持“三不腐”一体推进是新时代腐败治理的重要遵循,大数据驱动“三不腐”一体推进是推进国家廉政治理现代化、实现“三不腐”全周期管理的重要途径,也是高质量一体推进“三不腐”的实践要求。当前,运用大数据进行腐败治理仍面临着数据安全风险、“数据孤岛”现象突出、大数据人才缺乏、反腐机制体制不成熟等问题。高质量一体推进“三不腐”需要通过完善大数据反腐体制机制、加强大数据反腐人才引育与多元参与、推进大数据反腐与先进技术深度融合、建立融通共享的廉政大数据平台,以此实现制度、人才、技术和平台方面的保障,从而有利于提升国家廉政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推动“三不腐”一体推进的常态化、高效化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