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三同时期,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写道:“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这是诸葛亮一生的体会,今天读来,还是那么发人深省,让人备受启迪,它充分说明了一个人平心静气对于修身治学的重要意义。修身治学需要平心静气,对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而言,干事创业也同样需要平心静气。不平心静气,不仅不能成就事业,甚至还会贻误事业。  相似文献   

2.
谢清泉 《党课》2011,(18):69-69
“静”是一个人品性修养、道德水准的“试金石”。三国时期诸葛亮曾在《诫子书》中写过一段话:“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什么是“静”?“静”是一种理智,是自我克制、自我提高的“法宝”。“守静”就是保持无贪、无欲、无求,心静如水,平淡、淡泊。  相似文献   

3.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写道:“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修身治学需要平心静气,对党员领导干部而言,干事创业也同样需要平心静气;不平心静气,不仅不能成就事业,甚至会贻误事业,正如《菜根谭》中所说:“性躁粗心者一事无成,心和气平者百福自集。”  相似文献   

4.
一位哲人说:人生要“知足、知不足、不知足”。只有达到“三知”的人生才是完整的人生。俗话说:“知足常乐。”世间的财富、名利等给人们带来的快乐,实际上非常少。我们每个人都要辩证地看待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现状,不要站在这山,  相似文献   

5.
快乐大叔 《党课》2011,(21):98-100
说到新婚姻法司法解释三(以下简称“解释三”),快乐大叔就想起了一个笑话。有一个富翁要给太太买生日礼物,问:“你是想要一条船呢,还是想要一架直升机?”太太想了想说:“我什么都不要,我想离婚。”富翁愣了一下,说:“对不起,我还不打算送这么贵重的礼物。”  相似文献   

6.
裴多菲对诗人有种极妙的诠释:“诗人是苦恼的夜莺,不要让他有太多幸福,他才因此有甜美的歌声。”倘若把这一警句,引用到为官者身上,也应该是一种最好的鼓励和科学定位。“心中装着群众,唯独没有自己”的焦裕禄,担任兰考县委书记后,整日想的是如何治理兰考的风沙,带领兰考人民早日摆脱贫穷的面貌,连自己孩子想吃一碗肉都吃不上。正因为他如此严格要求自己,才有那辉煌的一生。到今天,兰考人民一看到泡桐树就会想起当年的焦书记。孔繁森把为百姓服务看作自己的天职,时时处处想的是阿里人民,也正因为他有如此崇高的境界,才留下人…  相似文献   

7.
《党课》2006,(6):78-79
1,常吃宵夜,会得胃癌,因为胃得不到休息。2.一个星期只能吃四个鸡蛋,吃太多对身体不好。3.鸡屁股含有致癌物,最好不吃。4.饭后吃水果是错误的观念,应是饭前吃水果。5.正确饮食习惯:早上吃得像皇帝,中午吃得像平民;晚上吃得像乞丐。6.喝豆浆时,不要加鸡蛋及糖,也不要喝太多。  相似文献   

8.
面子问题     
快乐大叔 《党课》2012,(15):95-96
中国人办事讲究面子,而面子最初代表的其实就是人的一张脸,因而才有了所谓脸面一说。综合词典以及“百度百科”中对面子的解释有以下几种:脸;面颜体面;光彩照人;情面、情分;物体的表面;事情或道理的外表;中国社会中存在并运行的“潜规则”……面子还指在人生过程中步步高升,借由自身成功和他人夸耀而获取的名声,也是借由个人努力或刻意经营而积累起来的声望。在具体表现方面,往往给了一个人面子,就是尊重了这个人的人格;而扫了一个人的面子,就是无视了这个人的自尊心,实际上等同于一种轻视乃至于蔑视。  相似文献   

9.
一九四四年正月十四日,毛泽东在延园 (今枣园 )外散步,看到几位老人正坐在一起聊天,就走过去和他们打招呼,一一问了他们的年纪。有两个老汉告诉他,枣园乡一共有二十四个像我们这么大年纪的人。我俩是同年同月同日生的。明天正月十五是我们俩的生日。毛泽东同志笑着说:那很好啊 !你们都是年高有德的人,应该给你们贺寿才好。一个老汉叹了口气说:“唉 !咱们这些受苦人哪能过生日呢。”毛主席说:“咱们如今翻了身,生产搞得好,真是人寿年丰啊 !明天是元宵节,请你们都到我那里坐坐,咱们大家一起贺个寿,一定要来,不要客气。”  正…  相似文献   

10.
恩来有十条“家规”:一、晚辈不准丢下工作专程来看望他,只能出差顺路时去看看;二、来者一律住国务院招待所;三、一律到食堂排队买饭菜,有工作的自己买饭菜票,无工作的由总理代付伙食费;四、看戏以家属身份买票入场,不得用招待券;五、不许请客送礼;六、不许动用公家的车子;七、凡是自己能做的事,不要别人代办;八、生活要艰苦朴素;九、在任何场合都不要说出与总理的关系,不能炫耀自己;十、不谋私利,不搞特殊化。刘伯承夫人汪荣华在家里贴了一张“告示”:儿女们,这部电话是党和国家给你爸爸办公用的,你们有私事绝对不许用…  相似文献   

11.
黄明哲 《党课》2013,(8):63-65
我们关注了太多的事物和情感,但我们最容易忽视的,往往也是对我们最重要的——一颗感恩的心。当你拥有一颗感恩之心,你就能够战胜一切闲难,不断进步;你就能珍惜听有真情,捌有亲情、友情和爱情;你就是一个决乐的人、幸福的人。  相似文献   

12.
人们常说,“有为方有位,有位才有为。”意思是,一个人,有了作为,才会有位子;有了位子,才会更好地发挥作用。应该说,“有为”的人,给予一个适当的位子,这既是对人才的一种尊重和激励,也可给一些人提供更好的施展才能的舞台。但如果把两者的联系看得过于紧密,则难免又会走入误区。如今许多地方的情况是,有人“有为”了,组织就要考虑其“位”,甚至连这些人自身也在考虑“位”的问题。给人的感觉是,“有为”之后一定要“有位”,“有  相似文献   

13.
用人八忌     
重视人才、合理使用人才,是领导者成功实施领导行为、全面实现组织目标的基本保证。领导者用人有八忌:一忌求全责备。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即使是世界上最优秀的人才,也难免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和不足,如果求全责备,抓住人之短处不放而无视人之长处,必然导致人才的闲置、浪费和流失。“用人当取其长而舍其短,若求全于一人,则世无可用之才”,古人尚知如此,作为新时期的领导者,更应洞悉事理,抛开求全心,巧用济世才。二忌重才轻德。德与才,是“德才兼备”这个人才标准统一体中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才者,德之资也;德者,…  相似文献   

14.
完美旅伴     
皓月 《廉政瞭望》2012,(1):73-73
我几乎总是独自旅行。按理说,这不是个好主意:别的且不说,光说花费一项,一个人旅行就不是聪明人的办法:一个房间一个人住那么多钱,两个人住也那么多钱;一辆车一个人坐那么多钱,两个人坐也那么多钱……还不谈那份寂寞:等你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总要身边有个人理会得你的“登临意”,才不辜负良辰美景。  相似文献   

15.
王玉堂 《党课》2014,(14):74-75
容人是一种美德、一种修养、一种境界。俗话说:“将军额上能跑马,宰相肚里好撑船。”这是容人的最高境界。心有多宽,舞台就有多阔。一个人的心胸、气量决定一个人的成就空间;有多大的胸怀,就能成就多大的事业。作为党员干部应该具有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能装事、能容人、能吃气;既要能容人之短,又要能容人之长;既要能容人之过,又要能容人之功。  相似文献   

16.
郭庆晨 《党课》2006,(11):64-65
朋友,是一个温馨的字眼儿。什么是朋友?按郑玄的说法:“同师曰朋,同志曰友。”自古以来,“亲朋好友”就成为—体,分不清亲人和朋友哪一个更亲近。难怪《论语》中有“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感慨和“朋友信之”的教诲。大概正是这一儒家文化根深蒂固的影响,中国才有了“多个朋友多条路”、“为朋友两肋插刀”、“宁让朋友负我,我决不负朋友”之类令人动容的“朋友情结”;难怪人们会将“重朋友、重感情”的赞语郑重地送给“朋友情结”深厚的人。  相似文献   

17.
《党课》2012,(8):49-50
近年来,一种群体情绪逐渐显现,就是“群体性怨恨”。分析近年来民众的不满情绪,存在几个基本指向:一是贪污腐败、不作为的官员;二是“为富不仁”的富人;三是具有一定特权的人;四是造成不公平事件的公共权力机构。群体性怨恨产生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民怨,民愤,民恨。特别是到了第三阶段的时候,会对社会的发展造成巨大危害。  相似文献   

18.
“三项指示为纲”是邓小平在1975年的工作整顿中使用的一个提法。如何看待毛泽东学习理论反修防修、安定团结和把国民经济搞上去这三项指示与1975年工作整顿的关系,是人们谈论这段历史时常会遇到的一个问题。还在1975年9月底至11月初,毛远新向毛泽东汇报情况时,曾经这样说:“对文化大革命,有股风,似乎比七二年批极左还凶些。对文化革命怎么看,成绩是七还是错误是七,有分歧。刘少奇还要不要批了”;“现在不大提了,一讲就是三项指示为纲,我不同意,阶段斗争,路线斗争是纲。其实只剩下一项指示,即生产搞上去了。”他还说:“我很…  相似文献   

19.
家规、家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一种特定的社会文化现象,既蕴含着有益的伦理道德滋养,同时也有其局限性。本文对《了凡四训》的文本及其内容展开了分析,概述了其所蕴含的三个方面有益的文化滋养,即:意在“安身立命”,倡导“治心为上”;强调“自省自律”,主张“三心具备”;施以“道德教化”,敦促“努力向善”。同时,也剖析了其自身存在的因果报应与功名导向、克己内求与宽恕邪恶、神佛点化与鬼魅相参等价值缺陷之处。据此,进一步提出并简要阐释了“价值辨识是传承弘扬优秀家训文化”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5月23日凌晨,韩国前总统卢武铉从山崖上,纵身跳下,结束了其62岁的生命。一个被誉为“草根总统”的乡下人乘着东方第一抹晨光,随风而逝。在其留下的遗书中称:“受惠于很多人,却让很多人因我而受难……不要道歉,也不要埋怨谁,都是命……在遥远的未来,历史会给我一个公正的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