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在马克思的劳动人道主义的基础上 ,概括出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本质 ,这就是 :在建立并逐步完善内在统一的公有制与民主制的过程中 ,保证并促进文明的进步和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和恩格斯发展了传统空想社会主义的价值理想,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列宁及其后的马克思主义者在探索社会主义的实践中留下了丰富经验和深刻教训。党的新一代领导集体在继承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等,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社会主义实践中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更高领悟和理论升华。  相似文献   

3.
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虽然“文化”概念的使用频率很低,但这并不意味着马克思、恩格斯文化思想的缺位,并不意味着马克思、恩格斯没有关于文化的思考与研究。马克思、恩格斯以他们创立的“新唯物主义”为基础,对文化的含义、本质、特性等相关问题进行了科学的探讨,形成了极其丰富和深邃的文化思想,对我们当前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黄生鹏 《求实》2004,2(4):4-7
邓小平从 1980年论及“社会主义的本质” ,到 1992年南方谈话对“社会主义的本质”作概括 ,其中“社会主义”一词都是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意义上使用的 ,都是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功能角度思考、分析和界定社会主义本质的 ,邓小平透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本质具有结构和功能的二重视角。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为人们提供了一种从功能过程来建构和创新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方法论原则 ,以上诠释为解决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思想研究中的分歧和争论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5.
本文认为邓小平理论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是在前人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上,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公有制)的条件下,对“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问题的再认识。这种认识突出强调了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体现了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统一;体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现了现实任务和最终目标的统一。它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澄清了理论界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模糊认识.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相似文献   

6.
刘永鹏 《世纪桥》2009,(15):5-5,17
邓小平理论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包括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即列宁所阐述的社会主义社会理论前提下,回答了“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新问题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邓小平揭示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亦即中国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的特殊本质,但它又包含有社会主义公有制和共同富裕这一“典型形态社会主义”的共同本质。  相似文献   

7.
资料库     
《军队党的生活》2008,(7):90-91
共产党名称的提出共产党这一名称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最先提出的。1843年,恩格斯的《大陆上社会改革运动的进展》一文中第一次出现了"共产党"这个词。1847年年底,马克思、恩格斯在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  相似文献   

8.
19世纪,马克思、恩格斯在科学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原则构想;马克思、恩格斯把研究的视点转向东方时,又提出了“社会主义在世界凯歌行进中能把落后国家带到新世界中来”,以及俄国农村公社“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直接进入新社会的思想。在已经过去的20世纪和崭新的21世纪,社会主义在世界的东方和西方得到了实践,但其路径和成效迥异,一方面是西欧社会民主党蜕变为资本主义的政权党、改良党,另一方面是苏东剧变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伟大成就。100多年来东西方社会主义实践形成的强烈对比表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有模式,但没有固定的模式,这是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理论原则给予我们新世纪的最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是对马克思共产主义理论的重大创新和发展。邓小平在建构社会主义本质的过程中,逻辑主线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视角是发展生产力,思维支点是初级阶段国情,制度规定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价值期待是实现共同富裕。科学把握这一思维脉络,对于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推进现代化建设实践,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恩格斯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奠定了后人认识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背景下,邓小平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出发,对社会主义本质作了概括。这一概括,代表着当时我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最新水平,解决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问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本质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1.
高放 《学习导报》2013,(19):44-46
《正道沧桑——社会主义五百年》大型电视政论片,内容丰富多彩,画面形象逼真,思想性和故事性都很强,引起大家关注。由于许多人不是从第一集起开始收看,所以不明白社会主义为何有长达五百年的历史,不禁提出这样的疑问:社会主义如果从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算起,才有约170年的历史,如果从俄国十月革命创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算起,才有将近100年的历史,怎么会有社会主义五百年之说呢?  相似文献   

12.
苏东剧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到了严重的挫折。然而,从人类文明演进的实际进程来看,社会主义正以其内在的必然逻辑蓬勃地向前发展着,并且面临着空前的机遇。一、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这是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历史进程的首要的理论前提。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里明确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后来,在1894年,恩格斯在答复意大利社会主义者朱·卡内帕请求为《新纪…  相似文献   

13.
列宁与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与探索都建丘在以实践为基石的科学认识之上。列宁对于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现从全盘接受到推陈出新,邓小平对于列宁的社会主义观从继承发展到不断升华的过程说明,在认识和理解“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上,列宁和邓小平的探索为我们作出了榜样,它启示我们必须立足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实践,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不断认识社会主义,不断发展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4.
谢宏 《党的文献》2015,(2):94-100
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中的科学社会主义是以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为前提的;而现实中的社会主义,毫无例外地发生在经济文化欠发达的国家。如何认识这种"理论断层"现象,关乎人们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确立。马克思主义揭示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推动人类更加自觉地去创造历史。资本主义全球化进程提供了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一些经济文化欠发达国家首先步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条件。这个"历史条件",不仅涉及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具体状况,同时涉及阶级矛盾、阶级斗争的形势。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的强弱,甚至和国际大环境有关,是"历史条件的总和"。经济文化欠发达国家创建社会主义社会,要紧紧抓住社会主义的本质。邓小平正是紧紧抓住生产力这个经典社会主义的内核,对社会主义本质进行了新的概括,认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理论概括,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的定义,在理论和实践上都称得上是一场革命,大大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  相似文献   

15.
记者:近年来,关于社会主义的一些问题又引起了学界的争论,这集中体现在对瑞典民主社会主义、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认识上。那么,究竞什么是社会主义?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包含哪些最基本的原理?如何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给予评价?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的宗教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马克思和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考察宗教问题,科学揭示了宗教的本质、社会作用及其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规律,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20世纪初,在俄国工人阶级争取社会主义胜利的重要历史时刻,列宁的《社会主义和宗教》就提出了一个重大政治问题:坚持唯物主义和无神论的工人阶级政党如何对待宗教?如何处理社会主义和宗教的关系?列宁运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结合俄国革命实际,确立了工人阶级政党对待宗教的正确态度和原则。但是,后来的社会主义国家虽然基本上贯彻了这些原则,积累了一些经验,但由于不能与时俱进地发展马克思主义宗教…  相似文献   

17.
董欢 《理论建设》2007,(1):40-42
实现社会公正,既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根本条件之一,又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总结、梳理和研究马克思、恩格斯有关公正的思想,对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从树立基本理念、建立基本原则、健全具体制度三个方面,深入探讨马克思、恩格斯的公正观当前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邓小平全面总结了20世纪社会主义运动的经验教训,从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与"左"和右两种倾向、社会主义与民主法制、社会主义与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的模式五方面提出了高屋建瓴的科学结论,解决了社会主义实践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化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基础.这一思想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中已有萌芽,列宁则明确提出了"一切民族都将走向社会主义,但是一切民族的走法却不会完全一样"的观点.世界共产主义运动中各社会主义国家的艰辛探索,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都是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化思想的具体体现和实践应用.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这一重要论断,体现了我们党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性的认识和把握,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历史观,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新境界。一、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基本出发点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看来,所谓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