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5 毫秒
1.
高层点击     
《人大论坛》2008,(7):M0002-M0002
胡锦涛6月30日下午在中共中央抗震救灾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代表座谈会上说,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和新的发展,是我们党和军队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集中体现和新的发展,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在当代中国的集中体现和新的发展。我们要在全党全社会大力弘扬抗震救灾精神,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2.
表示要为灾后恢复重建作出更大的贡献本刊讯在"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一周年之际,为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深切缅怀遇难同胞,见证四川灾后恢复重建取得的巨大成就和灾区人民良好的精神风貌,4月28日,省委统战部组织四川统一战线各界人士共  相似文献   

3.
《精神文明导刊》2011,(7):22-23
在抗震救灾中,中华民族万众一心、不屈不挠、友爱互助、自强不息,表现出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这种精神,是民族精神的一次大洗礼、集体主义精神的大检阅、爱国主义精神的大弘扬,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上中华民族面对灾难奏出的时代最强音。  相似文献   

4.
今年,我们要大力学习和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和锲而不舍的奥运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是以人为本、珍爱生命的人本精神;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团结精神;恪尽职守、勇于担当的负责精神;守望相助、超越亲情的大爱精神;舍己为人、不怕牺牲的奉献精神;百折不挠、永不放弃的拼搏精神。奥运精神,即“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胜不骄、败不馁,顽强拼搏、积极向上、重在参与、团结友善的精神。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7月10日,由成都市统战系统各部门联合举办的啊!我们的家园——成都市统一战线抗震救灾美术展览在四川美术展览馆开幕。此次美术展览是成都统一战线以实际行动参与抗震救灾、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的重要举措。展览共展出作品114件。据悉,该展览在成都展出后,还将到灾区巡展。之后,其中的一部分作品将捐赠博物  相似文献   

6.
四川省汶川地震强烈地震发生后,党中央迅速反应、果断处理,指挥领导了一场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伟大斗争.最大限度地缓解了灾区人民的损失和创痛,赢得了全世界的关注与赞扬.抗震救灾是历练民族精神的大课堂,是培养教育官兵的教科书,用好抗震救灾斗争蕴涵的丰富教育资源.充分发挥抗震救灾实践的特殊教育功能.及时从这场伟大斗争中汲取政治营养和精神动力.既是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的难得机遇.也是部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7.
《精神文明导刊》2008,(8):64-64
6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北京参观了“抗震救灾众志成城-2008中国抗震救灾大型新闻图片展”。他强调,在抗震救灾斗争中展现出来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进行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抗震救灾精神,进一步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开拓奋进,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谱写美好生活新篇章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8.
姚金清 《人民政坛》2008,(8):F0003-F0003
【本刊讯】“我们要以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契机,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进人大工作的动力,按照省委部署,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加强省人大常委会党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为人大常委会履职提供坚强组织保障,推动人大工作取得新进展。”这是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刘德章7月9日在常委会党组专题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抗震救灾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代表座谈会上重要讲话时强调的。  相似文献   

9.
华瑞兴 《群众》2008,(10):94-95
压力与磨难催生伟大的精神,考验和挑战锤炼民族的品格。我国人民在5.12汶川大地震面前所表现出来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崇高精神,给这场气壮山河的抗震救灾斗争注入了强大的力量,这种伟大的精神已经成为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0.
汶川抗震救灾极大地释放和升华了伟大的民族精神,我们更加真切地感受到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是多么的不可或缺。探讨中华民族精神的历史发展,即对中华民族精神的深厚历史基础进行分析,特别是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化代国家的战略高度,探讨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意义,对于当代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对于中国文化的创新,对于教育青少年,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闻学良 《群众》2008,(10):92-93
面对四川汶川特大地震造成的巨大灾难,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奋起抗震救灾,谱写了一曲惊天动地、气势磅礴的时代壮歌,创造了人类救灾史上的奇迹,形成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限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特别是“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精神,是抗震救灾精神的核心和旗帜,是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  相似文献   

12.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自汶川大地震骤降的那一刻起,全世界见证了十三亿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迎难而上、百折不挠的精神伟力,上下一心、干群一心、军民一心、前方后方一心,气壮山河,势不可挡。这种惊人的、巨大的凝聚力,在地震的废墟上筑起了一座新的伟大的精神长城。我们要把这笔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化作打赢抗震救灾及灾后重建这场硬仗的强大动力,化作坚定不移抓科学发展、在各自岗位上做好本职工作的实际行动。  相似文献   

13.
青评 《中国减灾》2012,(5):26-27
国之命脉在于精神。“汶川精神”就是温家宝总理所说的“多难兴邦”,“玉树精神”就是“大爱同心、坚韧不拔、挑战极限、感恩奋进”。抗震救灾精神不仅是夺取玉树抗震救灾全面胜利的坚强支撑力量,更是推进玉树灾后重建的巨大奋进动力。  相似文献   

14.
真正能够堪称历史性伟大变迁并被世人赞誉的事件,往往是在对极端厄运的征服中出现的,中国四川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当数其中一颗闪亮的星星  相似文献   

15.
<正>当前,我市正处于经济发展转型升级、城市建设跨越提升、社会事业全面突破的关键时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风险和挑战。我们要大力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把在援川工作中形成的宝贵经验和奋斗精神转化为推动省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
《精神文明导刊》2010,(12):63-63
10月26日,青海玉树抗震救灾先进事迹报告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会见报告团全体成员并讲话。他强调,要结合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宣传抗震救灾英雄模范的先进事迹,大力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凝聚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强大精神力量,激励全国各族人民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为全面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开创“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而不懈奋斗。  相似文献   

17.
在这次抗震救灾斗争中,全国各地大力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为抗震救灾作出了突出贡献。实行对口支援灾区恢复重建,是举全国之力支援抗震救灾的有力举措,同时也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和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对口支援既是责任更是考验。承担对口支援重任的地区要继续弘扬一方有  相似文献   

18.
决策者说     
《今日浙江》2008,(13):4-4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和新的发展,是我们党和军队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集中体现和新的发展,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在当代中国的集中体现和新的发展。 ——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7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出席座谈会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  相似文献   

19.
在此次抗震救灾工作中,思想政治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为稳定灾区形势、推动救援进度、开展灾后重建提供了坚强的思想保证和强大的精神动力。同时,抗震救灾工作也给予我们诸多启示,对于如何做好重大突发事件中的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在灾后重建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研究与实践》2008,(4):4-5
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7周年之际.中共中央在中南海怀仁堂召开抗震救灾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代表座谈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出席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和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