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以情感人和以理服人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最主要的方法。然而,一些同志只注重“以情感人”,忽略了“以理服人”;也有一些同志只讲大道理,忽略了“以情感人”,二者都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弄清思想政治工作中“情”与“理”的辩证关系,真正做到以“情”为基础,以“理”为导向,寓情于理,对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们”与“理”的辩证统一性以情感人,其核心是一个“情”字。做好思想政治工作需要一定的感情基础,只有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才能形成共同的语言,产生真正的共识,在感情融洽时你讲的…  相似文献   

2.
一生的谈判,周恩来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赢得了成功与未来;谈判的一生,周恩来又将对立双方的谈判演化为一门极富表现力和感染力的艺术。富辩于理,以理服人。’‘事实”胜于“雄辩”,“以理”才能“服人”,在谈判中,周恩来“摆事实”实事求是而又层次分明,“讲道理”寓碑于理而又逻辑严谨,言与群自然成了“持之有故”、“言之成理”的力吉雄辩。当然,这并不是说只要“有理”、“讲理”、“讲透了理”,就可以“以理服人”了。“以理服(’只是周恩来的谈判作风,并不是他在每一次谈判中都能达到的谈判结果.眼蒋介石还有中印边境…  相似文献   

3.
赵国付 《世纪桥》2013,(14):37-39
周恩来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注重运用科学的方法,他坚持说服教育、以理服人法,民主讨论法,耐心等待法,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法,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方法,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法等方法体现了对人的思想规律和主体价值的尊重,展现了他的崇高人格精神。研究周恩来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方法对于今天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寓情于理、沟通心灵,是使领导者和下属之间打破“情感障碍”,在思想上坦诚相见、互相理解和行为上协同一致、密切配合的重要一着。这就需要做到情理交融,以情感人。凡是这样做了的,其威必崇、事必成、业必兴;反之则从者寡、力度弱、令难行。因此,领导者必须注重以情感人,善于感情投资,与下属建立良好的感情联系,使之把完成领导交给的任务作为感情的自觉补偿,从而表现出高度的负责精神、无私的献身精神和忘我的实干精神。以情感人,首先在诚。诚者,诚实无欺、可信无讹是也。古人讲:  相似文献   

5.
赵国付 《世纪桥》2013,(10):37-39
周恩来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注重运用科学的方法,他坚持说服教育、以理服人法,民主讨论法,耐心等待法,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法,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方法,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法等方法体现了对人的思想规律和主体价值的尊重,展现了他的崇高人格精神。研究周恩来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方法对于今天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周恩来同志一生鞠躬尽瘁 ,为党和人民建树了光辉的业绩 ,同时 ,还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十分宝贵的著作 ,其中也包括一些思想性、艺术性很高的佳对妙联。这些对联从不同侧面体现了他的思想风范。一、自勉联与有肝胆人共事 ;从无字句处读书。这是周恩来同志在南开学校读书时所写的一副自勉联。联中既指出了应与什么样的人结交 ,又说明了社会实践的重要性 ,寓理于情 ,发人深省。二、赠联周恩来同志早在中学读书时 ,就有抗御外侮 ,振兴中华的雄心壮志。当时 ,有一位叫王朴山的同学去日本留学 ,他写了一副对联相赠 ,联曰 :浮舟沧海 ;立马昆仑。此联虽…  相似文献   

7.
正抗战时期,周恩来同志根据党的指示,领导中共代表团和中共中央南方局,日夜奋战在国民党统治区的战时首都重庆。他积极团结民主党派人士和各阶层人民,壮大了革命力量,巩固并发展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中共的统战工作作出了巨大贡献。他率先垂范,求同存异,以情感人,以诚待人,以理服人,善于将党的方针政策与个人的人格魅力有机地结合起来,呈现出高超的统战艺术。礼待黄炎培买下题诗画作战时的重庆虽然物资匮乏,但文化生活却十分丰富,文艺家们常常举办专场演出或个人作品  相似文献   

8.
付镭 《山西青年》2024,(5):169-171
高校学籍管理工作具有很强的政策性和可操作性。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和大学生在校数量的不断增加,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越来越多的法律与情感问题,处理不好就会产生诸多纠纷。在依法治国的时代背景下,对学生进行学籍管理,既要兼顾学生的心理特征,又要“情法两尽”。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坚持法与情相结合的原则,把维护和保障学生合法权益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制度上体现以人为本、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力求达到依法管理和以情管理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思想政治工作的说服力在哪里?笔者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讲透理论才有说服力 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内心世界的工作,其关键是讲明道理,以理服人。用道理启迪愚昧,纠正错误,对事情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不千第一律,不牵强附会,不小题大作,做到小中见大、事中见理,达到以理服人的目的。凭借权势和地位居高临下压人、花言巧语哄人以及丧失原则不负责任的许诺,不但不会使受教育者信服,反而会激发他们的逆反心理。 说服力的核心是心服,只有心服,才能使受教育者思想通、情绪顺、行动明。这就需要思想政治工作者首先要做到“知书达理”。要有渊博的知识,扎实的理论功底,以及把道理讲透说活的过硬本领,做到“给人一碗,己有一桶”。其次,要敢于面对现实、实事求是地讲“理”。一是敢于用道理批评错误的东西,通过批评明辨是非,划清正确与错误的界限;二是敢于肯定积极的一面,一个人或一件事,总是或多或少有其积极的成份,对此应充分肯定,并从理性上加以提高,使其在认识上得到升华;第三,要坚持调查研究。教育者应注意倾听被教育者的各种意见,注重调查研究,及时掌握受教育者的思想情况和产生问题的原因,从而看准“理”、讲出“理”、评出“理”。讲透道理是思想政治工作具有说服力的基石。 二、以情感人  相似文献   

10.
李瑞环在全国思想政治工作研讨会上曾讲过:思想政治工作应坚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激励人的原则。这条原则体现了职工群众在我国社会中的主体地位,这也是体谅群众、帮助群众、信任群众的根本态度。一、尊重人是执行这条原则的前提尊重人就是平等待人,就是尊重职工群众的意见、合法权利和主人翁地位,让职工感到有家可当,有主可做,有事可定。要做到以诚相待,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从而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活生生的,是有血有肉的,而人的行动往往是受感情支配的。列宁曾经说过:“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列宁全集》第20卷,第255页)。实践证明:情是理论的基础,理  相似文献   

11.
周恩来的优秀品质、伟大人格、革命精神是一代楷模。他一切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为祖国、为人民无私地奉献了自己的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周恩来的精神风范为我们中华民族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体现在周恩来一生中的许多革命精神风范中,最集中一点,就是他的献身精神。  相似文献   

12.
与发展对象谈话,是党委组织员办公室工作人员做发展新党员工作中的一项主要工作。要高质量地做好这项工作,仅依据一般的规则是不够的,还必须熟练地运用语言艺术,善于把握心理因素,注意思想引导,做到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循循善诱,不留纰漏,才能全面了解发展对象的...  相似文献   

13.
陈慧  江涛 《党史文汇》2018,(3):34-36
正周恩来从小接受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并深受其影响。他既是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也是情同常人的普通人,更是一个充满人情味的人。他有着普通人的亲情友情、乡情和师生情。他的人情味中既有与我们每个人相同的地方,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关爱晚辈,  相似文献   

14.
新时期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应当坚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从哲学角度说,晓之以理,应当处理好讲大道理与讲小道理、以理服人与以情感人、对群体的宣传教育与对个体的谈心疏导、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与客体等四个方面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5.
在一代伟人周恩来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应有的品质、作风、情怀和风范。周恩来的伟大和崇高恰恰是通过心细如发的“小”的积淀赢得党心、军心、民心,与“大”的作为相映成辉,进而成为震今烁古的“完人”。可以说,通过“大”见识到周恩来的大智、大勇和大才,通过“小”感受到他的大仁、大义和大爱!周恩来在情系民生上可以说是“大”到保护着一个森林.  相似文献   

16.
陈永红 《广东党史》2011,(10):13-17
周恩来与邓颖超相识于1919年领导天津学生五四爱国运动期间。他们于1925年在广州结婚后整整半个世纪的恩爱之情,真正为世人留下了一段举世传颂的爱情佳话。今天我们满怀景仰和怀念之情,向读者讲述周恩来与邓颖超建国前在广东的故事。  相似文献   

17.
翻开中国的大地图,这三个地方分属于江苏省、陕西省和河北省。可是,您知道吗?这三个地方都与开国总理周恩来有着不解的情结。对淮安的故土之情淮安,是座位于苏北腹地的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伟人周恩来的诞生地,自1898年的3月5日出生,他在这儿生活了十二个春秋,直到1910年春天才离开。1964年8月日2,周恩来利用星期天,召来他的在京亲属到西花厅谈家史。周恩来深情地说:“我生在淮安,满嘴的淮安口音,所以我不能不承认自己是淮安人。”抗战胜利后,周恩来在重庆接受一位新闻记者采访时感慨地说:“38年了,我没有回过淮安,想来母亲坟上已白杨萧萧,可我…  相似文献   

18.
唐代诗人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于情。”“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所作出的一种心理反映。”(王朝闻《美学概论》) 纵观新闻摄影佳作,凡是具有生命力的作品,它必定传递着当时当地特定环境中典型人物的思想情感,通过艺术手段以情感人,以情达意,动读者和观众的心弦,令人难以忘怀。当前世界新闻摄影发展显示着这样一种趋向:在注重对新闻事件、新闻人物深度刻划的同时,十分注重人物的情感表现。我们从“荷赛”的评选中,可以见到国门之外的新闻摄影同行,已不仅仅客观地去反映事件本身,而是注重通过事件中人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来表现人的真实处境、真实情感、内心世界和独特的性格,以强烈的  相似文献   

19.
杨飞  樊静 《党史纵览》2010,(10):37-41
吴忠与周恩来.一位是战功赫赫的共和国开国少将.一位是为党和人民事业鞠躬尽瘁的共和国总理.两人相识于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相知于携手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的革命行动中。其后.周恩来病逝.吴忠又与百般阻挠悼念活动的“四人帮”展开了激烈斗争。吴忠对周恩来的爱戴之情和赤胆忠心.铸就了中国革命史上一段传奇佳话。  相似文献   

20.
为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进一步深化检务公开,北京市检察机关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释法说理工作的规定》,要求检察人员在履行检察职能时,将法、理、情统一体现于执法办案的过程中,通过释法说理,架起执法工作与民众生活之间的桥梁,引导和帮助当事人化解矛盾。全市各检察机关在执法工作中采取各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