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78年的高考,我考取县文科状元,一个人离开山寨去大城市。父老乡亲不放心,送了一程又一程,一再叮嘱:城里的人心眼歪,出卖朋友;凡事要多忍让;万一欺侮得紧,这鸟大学不读也没什么,只要人勤劳,山里人饿不死,等等。那时大家都要在生产队出工,非公事外出半天都得请假。没有公社的介绍信,到三四十里内的亲戚家,大家都认识,住一两天还没问题,再远就不行了。县城的旅社、招待所,没有公  相似文献   

2.
筱青 《新青年》2004,(4):33-34
就在今天我要嫁人了,我的心里有几许的激动,也有不安,但更多的时候,我觉得我的脑中一片空白。满屋子都是人,父母的朋友亲戚,还有我自己的一帮朋友,他们一人一句,都围着我,弄得我真的不知如何面对他们才好,同时,我也不知道该如何面对我自己才好。好不容易,头发弄好了,妆上好了,朋友们把闲杂的人赶出了我的小  相似文献   

3.
在美国耶鲁大学的入学典礼上,校长每年都要向全体师生特别介绍一位新生。去年,校长隆重推出的,是一个自称会做苹果饼的女同学。大家都感到奇怪,耶鲁不乏多才多艺之人,怎么只推荐一个特长是做苹果饼的人呢?最后校长自己揭开了谜底。原来,每年的新生都要填写自己的特长,而几乎所有的同学都选择诸如运动、音乐、绘画等,从来没有人以擅做苹果饼为卖点。因此,这位同学便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4.
特殊的招聘     
广州著名的外资企业“爱芙丝”化妆品公司要招聘一名总经理助理,报名参加应聘的有1000多人。经过严格的笔试和能力测试,赵杰、刘伟、张诚3个小伙子脱颖而出。论学历、才能、外语水平甚至长相,3个人都难分伯仲,到底谁能“执牛耳”,就看这最后一关,与总经理史密思先生的面谈了。坐在豪华的会议厅里,3个人都紧  相似文献   

5.
我终于要结婚了!这些天来我一直在这样告诉人们.我不说我终于"又"要结婚了,因为在准备第二次婚礼的时候谈论第一次婚姻,对所有的人来说都是一件尴尬的事.  相似文献   

6.
攀登     
登山是一项奢侈的运动,不仅需要大量的物力、财力,更要有超常的体力,所以,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去征服世界第一高峰。但是,只要有信心和毅力,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征服自己人生路上的一座座山峰。——译者  相似文献   

7.
难垒的墙壁     
王明忠 《新青年》2013,(6):12-13
白天垒砌的前墙又倒塌的一塌糊涂,此时每个人都心怀忐忑,他们都不敢远走,于是三人紧挨着围着临时办公室转了一圈,见四周依然死一般的寂静,就连那些虫叫与蛙鸣的声音也没有了……【一】某建筑公司在城乡结合部要建造一个娱乐中心,经公司研究决定,由公司副经理、兼质检科科长李奇主抓这个工程。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许多国家都出现离婚率上升趋势。结婚才两三年就说“拜拜”的事屡见不鲜。要想营造美满婚姻,中国象棋中的八个不同棋子是必备的要素; 将 言行要一致,不能人前说一套,人后做一套,这样官兵才会信服。经营婚姻也是如此,要注意婚前与婚后态度如一,不要在情人变成妻子后,心态就不一样了。  相似文献   

9.
去年10月,我到加拿大温哥华去探望儿子,一住就是十个月,平时儿子和儿媳要上班,白天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在加拿大,人们很少走亲戚串门的,一人在家闷得很,到外边与其它老年人聊天,语言又不通,有什么办法消磨时光呢?家里的几份中文报纸和几本杂志,都翻烂了。听儿子说,加拿大借阅书很方便,而且什么书都有。去看看吧。  相似文献   

10.
澜涛 《新青年》2004,(6):28
这是一家跨国公司策划总监的招聘,应聘者云集,考核也异常严格。层层筛选后,最后只剩下3个佼佼者。最后一次考核前,3个应聘者被分别封闭在一间被监控的房间内,房间内各种生活用品、家用电器一应俱全,但没有电话,不能上网,3人的手机也都被收走。考核方没有告知3个人具体要做什么,只是说,让几个人耐心等待考题的送达。最初的一天,3个人都在略显兴奋中度过,看看书报,看看电视,听听音乐,只是在做饭的时候,因为都不太擅长出现了一些小问题,但手忙脚乱中3个人还都快乐地把饭吃到了嘴里。第二天,情况开始出现了不同。因为迟迟等不到考题,有人变得浮…  相似文献   

11.
正我不坐公共汽车,公共汽车曾经给我留下恶印象。人与人就那样在上边拥挤着,漫骂着,上车时要抢,要争,要往上冲。在车上要伸长胳膊买票,任人推搡而不能吭声,有人曾形容连脸都没地方搁。手最合适的位置是往上伸,拉住车顶的把手,放在下面不小心碰到谁,轻了轻蔑地瞥你一眼,再摸摸自己放钱的口袋,或把背着的包搂到胸前,一点情面不给,重了则视你  相似文献   

12.
播送钟声送平安。在日本,守岁至午夜,寺庙要鸣钟108响,钟声通过电台,播送到全国各地,预祝人、畜在新的一年里平安无事。 杯盘碎片送朋友。丹麦人在除夕的晚上,家家户户都要将平时打碎的杯盘碎片收集起来,待夜深人静时偷偷地送到朋友家的门  相似文献   

13.
看地     
早些年在生产队的时候,看地是一项经常要做的工作。山上的树木要看,洼地的柳条通要看,庄稼地从下来青苞米时开始看,直到收割后,满野的庄稼都要看。这也不是当时的人品行格外差,一则是当时的人确实穷,常挨饿,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嘛,贫穷自然容易起盗心;二则,当时人们的观念是拿生产队的东西,不算偷。  相似文献   

14.
素问 《新青年》2005,(12):7
妈妈应该算是个天真烂漫的人……对不起,这个词一向用来形容小朋友,可是我忍不住要这么想。她的性格很像小孩子。证据如下:1、有人说我妈妈很小气,这人妈妈肯定不喜欢。她对不喜欢的人连敷衍都懒得敷衍,她要喜欢你,就拼命对你好,什么好东西都留着分一份给你。她最喜欢我小姑姑。从前她还在开诊所的时候,得了很多装药的搪瓷钵盆,外面印着些漂亮的图案花朵,做汤盆果盘都很好。她就挑了她最喜欢的大朵牡丹图案的藏起来,等小姑姑来了都送给她,还要嘱咐一句:“别跟她们说啊,没有那么多……”“她们”指的是我别的姑姑婶子们。2、妈妈不会做菜,不…  相似文献   

15.
我会说法语     
在巴黎呆了6个月后,我就从法语学校退学了.自作主张决定在学法语这件事儿上,要另辟捷径.我学了这么长时间法语,就只会说一句话:"你能再重复一遍吗?"这又有什么用呢?再说一遍我也是基本上什么都听不懂,而且我用得着这句话的时候,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譬如说那位对我说话的人想知道我觉得这面包烤得火候如何?或者是要告诉我这家商店20分钟后就要关门了.  相似文献   

16.
两伙人在拔河。裁判员一声哨响,立刻烟尘四起,喊声震天。红方黑方各把一头,都使出了吃奶的劲。绳标一会儿移向红方,一会又挪到黑方,围观的人发出阵阵惊呼!对阵的人都使劲后仰,有的甚至已经躺倒在地上,还有的人把鞋子都踩脱了,但他们仍在拼命地发力、呐喊!双方势均力敌,一直僵持了将近5分钟,绳标猛地移向红方!比赛结束,红方胜利了!主持人让胜方队长谈一下比赛的感受,那个人气喘吁吁地说道:“告诉你实话,我以为最终失败的会是我们。就在我们马上要放弃的时候,对方却突然挺不住了。哪怕对方再挺3秒钟,最后夺冠的将会是他们!”主持人转头问黑方…  相似文献   

17.
肖峰 《新青年》2004,(7):40
老师:你好!我是一名女职员,进公司以后,我一直表现很出色。谁知这时我身边又新来了一个女同事,她的表现更出色,一下子就抢了我的风采。我不甘人后,更容不得别人比我更出彩,所以我就把她当作了自己必须打败的竞争对手,无论做什么事情,我都要和她一争高低。每天我们俩都想出风头,  相似文献   

18.
孟加拉国人在历史上曾长期向阿萨姆移民,但与非法扯上关系则是在印度独立后.大量孟加拉国移民的涌人给阿萨姆各方面都带来了巨大影响,阿萨姆当地人与移民经常发生冲突.印度中央政府和阿萨姆政府都表示要尽快解决非法移民问题,但由于遣返制度设计不严密、阿萨姆邦政党玩弄选票政治、具体防范措施不力以及孟加拉国不承认有非法移民,这一问题不可能在短期内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19.
上了几年的网,都没有见过网友,因为几乎没有人能和我聊很长时间,更别提见面了。网友们大多没聊上几句就开始问我的长相,“我很丑的。”“有多丑?”“动物园的大猩猩见了我都吓得吱吱叫。”只这一句话,就吓退了无数的想见面的网友,只有“改变自己”一人不见棺材不落泪,勇敢地说了句“那我也要见。”“你为什么要见我呢?”“不知道。”“我不能做你的女朋友,不能做你的情人,你还见吗?”“见。”  相似文献   

20.
曾樾 《海内与海外》2012,(11):75-77
北京人说话是很有讲究的,讲究什么?概括说就是两个字:"礼"和"理"。前一个礼指的是礼数,即讲话时要懂得尊重对方,特别是在和长辈讲话时,更要讲究有礼貌,要有大有小,有长有尊,有内有外,有时有会儿,绝不能失了礼。第二个理,说的是要讲道理,说话办事都要讲个理,以理为据,以理服人,正像有句俗话说的:"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走在北京的大街上,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两个人为了一件事发生了争执,如果其中一方在话语交锋中突然情绪激动、提高了声调,另一方马上便会抓住这一点,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