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黄倩 《新长征》2009,(10):22-24
华夏古国,悠悠历史,包括甘肃、陕西在内的黄河流域,更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曾经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华夏文明,堪称一片神奇的土地。而今,伴随西部大开发的东风,曾经神奇的西部再现神奇。  相似文献   

2.
物华天宝古常山,人杰地灵今正足,活瀚历史眷顾并厚爱着这片土地,成就了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佛刹之首闻名华夏.临济祖庭享誉中外。  相似文献   

3.
军垦魂     
正公园似的小城,隐藏了昨日的记忆。高楼林立,地窝子成为了历史的陈迹。沙漠变绿洲。绿洲处处吹拂和谐的清风,军垦人的青春早已被岁月染红!在这一方神圣的沃土,我听到土地唱出属于你的歌声。脚下的这片土地,从他们的名字里,我读出多少曾经的荒凉——下野地、西戈壁、莫索湾……一个名字写满一个过往的沧桑!曾经是野兔黄羊的故乡!石河子、铁门关、阿拉尔……一座座军垦名城拔地而起,焕发出耀眼的星辉,那是  相似文献   

4.
如果由炎帝或蚩尤来统一华夏,也有可能实行与黄帝差不多的策略。蚩尤,也是黄河文明的伟大创建者。这片土地上曾经出现过男耕女织、无刑无战的“神农之世”,这个时代终究被部落间的征战所替代。每个部落为了避免灭亡必然会谋求以氏族血缘为基础的联合,而为了扩大力量又必然发生互相之间的战争。因此,我愿意相信长久对立的黄帝和炎帝有可能是远缘亲族,而蚩尤也有可能是炎帝之后。  相似文献   

5.
探源石家庄,可以发现,这是块热土。这块土地是富饶的,更是古老的,这是悠久、文化灿烂的文明之区,这里是华夏文明的源头之一,我们可以自豪地说:石家庄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正是在华辽文明的发展史中,产生了石家庄区域的中心城市。  相似文献   

6.
这一段黄河,水流平缓、婉蜒曲折;两岸沃野千里、田间如织;地下资源富集、品种多样。黄河以母亲般的乳汁孕育了这片土地,一个新型的工矿城市乌海在短短的几十年便神奇般矗立在这里。黄河遥对的桌子山无言地诉说着乌海的历史。它脚下的岩画昭示着:早在人类的童年时代,文明的曙光便照射到这里。牧业文明的灿烂之火曾在这里燃烧化作永恒。然后寂寞无言地期待着这片土地再度辉煌。岁月的长河流到了公元1958年,工业文明的圣火在黄河这一段点燃。光与热的开采者来到这里,拉开了全面开发乌海的序幕。从此浩浩黄河不再沉寂,广袤的戈壁不再荒…  相似文献   

7.
这里,原是一片乱石荒坟、杂草丛生的地方。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时期,这里曾是通往省苏和中央苏区首府长汀、瑞金的主要通道,是红色苏区的重要门户之一。这里的人民在血与火的年代,曾同国民党反动派作过拼死的战斗,无数的先烈用鲜血染红了这片土地!如今,在这块光荣的土地上,又绽开出一朵绚  相似文献   

8.
探源石家庄,可以发现,这是块热土。这块土地是富饶的,更是古老的,这是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文明之区,这里是华夏文明的源头之一,我们可以自豪的说:石家庄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正是在华夏文明的发展史中,产生了石家庄区域的中心城市。  相似文献   

9.
探源石家庄,可以发现,这是块热土。这块土地是富饶的,更是古老的,这是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文明之区,这里是华夏文明的源头之一,我们可以自豪地说,石家庄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正是在华夏文明的发展历史中,产生了石家庄区域的中心城市。  相似文献   

10.
这是一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屈子行吟至此,禁不住捋须长叹:“若在此结庐,不枉也!”欧阳修曾在此为官,公余之暇,写下了许多瑰丽诗篇。  相似文献   

11.
探源石家庄,可以发现,这是块热土。这块土地是富饶的,更是古老的,这是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文明之区,这里是华夏文明的源头之一,我们可以自豪地说:石家庄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正是在华夏文明的发展史中,产生了石家庄区域的中心城市。高邑地处华北平原西部边缘,北距省会石家庄50公里,南  相似文献   

12.
章立  李萧 《共产党人》2004,(13):38-40
这是一片光荣的土地:上个世纪30年代,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西征曾驻扎这里,播下了革命的火种。毛泽东参观清真寺,与阿訇、群众促膝谈心,传播革命道理。  相似文献   

13.
彭德怀异常严肃地对杨勇说:“杨勇同志!张国焘闹上了,他要南下,让我们也跟他走,那不成!中央已经决定我们单独北上,你们团的任务,就是掩护中央机关,保卫他们的安全!”  在杨勇将军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中,曾两次执行护卫任务:一次是红军时期,任团政委的杨勇奉彭德怀之命,率部护卫毛泽东和中央机关走过长征路;另一次是解放战争时期,任纵队司令员的杨勇奉邓小平之命,率部护卫刘伯承司令员和中原局机关北渡淮河,开辟淮西根据地。这两次非同寻常的经历,既是杨勇将军革命生涯中不平凡的一笔,也有一些刻骨铭心的教训深深地印刻在…  相似文献   

14.
说炎黄     
范震威 《奋斗》2007,(6):61-62
我们中华民族.都自称是炎黄的子孙.那么炎黄到底是怎样的人呢?今天,中华土地上生活着56个兄弟民族,自古以来这些兄弟民族的先人们就在这片土地上生活劳作,繁衍子孙.他们有时为了某些既得的集团利益也曾大动干戈,经过数千年的演变.有些啸傲一时的民族如匈奴等.后来消失了,一部分远徙,一部分融为华夏民族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5.
李瑞琴 《求贤》2008,(7):22-23
一场四川大地震,让我又一次感受灾难骤然间降临时灵魂中渺小与悲壮间的碰撞,如同海浪冲到沙滩上的贝壳,让人在玩味中领悟平凡生命的光辉。因为,32年前,我作为天津列车段的教导员好像捉迷藏般地躲过了唐山大地震的劫难。而16位天津列车乘务员却永远地埋在了唐山的土地上。如今.已很少有人记起他们的名字。因为.即使在他们生前的工作中,他们也显得那么平常。  相似文献   

16.
当你搏击在经济建设的大潮中,当你沐浴在改革开放的春风里,当你沉浸在反腐败斗争捷报频传的胜利中的时候,你可曾想到,那些奋斗在反腐败斗争第一线的党的忠诚卫士——纪检监察干部。是他们挥起反腐的重拳,扬起党纪的利剑 !是他们履行党纪监督的职责,维护党纪国法的尊严;是他们用高尚的情操和品德顶住来自权与情的压力,用不屈不挠的精神支撑党纪国法这个倚天长剑不倒。是他们通过艰苦卓绝的拼搏与付出,用心血和汗水弘扬了人间正气,扫出了一片净土,献出了一片蓝天 !这就是纪检监察干部选择的人生之路。   选择了这条人生之路,就…  相似文献   

17.
赵幸福、徐永兰家庭,是六师新湖农场新野社区八连一个普通家庭,多年来,他们凭着自己勤劳的双手和智慧辛勤耕耘,依靠党的好政策,合理运用科学技术,在农场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率先脱贫致富,奔上了小康生活。赵幸福、徐永兰家庭曾连续多年被连队、社区、农场评为"五好文明家庭"和"和谐小康家庭"荣誉称号。1989年,刚结婚的赵幸福、徐永兰由于是头一年承包土地,不懂生产  相似文献   

18.
<正>贵州是阳明心学的发源地。500多年前,王阳明被贬谪居贵州龙场驿(今修文县城)。在人生困顿至极、别无出路的时候,他在贵州这片大地上种下了文化之根,他所创立的阳明心学不仅影响了华夏文明的历史进程、推动了日本的明治维新,甚至在东亚乃至整个世界范围内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宋鲁郑 《廉政瞭望》2010,(19):58-58
卡梅伦成为英国两百年来最为年轻的首相之后,曾宣布要和印度建立“新的特殊关系”。近日,担任首相后第一次出访亚洲的卡梅伦就来到了前大英帝国的殖民地印度——而且还率领了一个十分豪华的号称“现代史上规模最庞大的英国访印代表团”:既有财长、外长,也有50名企业高管,甚至还有奥运会冠军和学术人员。这也是10年来英国首相再次踏足这片土地,实在是给足了印度面子。  相似文献   

20.
“洪湖水浪打浪,洪湖岸边是家乡。”乘着那耳熟能详的优美韵律,位于江汉平原腹地、洪湖西岸的湖北省监利县也因此蜚声华夏。“长叹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在这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曾留下伟大爱国诗人屈原流放的足迹,催生了传颂千古的饱含忧国之思的爱国主义诗篇《离骚》。诞生于此的春秋名相伍子胥、四君子之一的春申君黄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