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妍  牟岱 《人民论坛》2010,(11):52-53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但是,以人为本不是没有界限,我们在社会问题上要坚持以人为本,在自然问题上还是要坚持以自然规律为本。当前,以人为本的适用性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这不仅涉及到指导思想问题,也涉及到发展方式问题,更涉及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问题。  相似文献   

2.
“五本”论     
弓克 《今日浙江》2006,(16):35-38
人贵务本。务本之要,在务“五本”(这里的本,指“根本”,乃哲学价值论概念,而非哲学本体论概念):世以人为本,人以德为本,德以善为本,善以诚为本,诚以真为本。“五本”乃人生之本。世以人为本“世以人为本”之“世”,乃世界之“世”,乃为人世界之“世”。世界,可分为“自在世界”和“为人世界”。为人世界,应以人为本,应以人为主体。过去我们往往较多地关注人以外的世界,而对人本身的世界关注不够,人总是为人之外的某种东西而存在着,而不是为自己而存在。当代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进一步要求关注人的生活世界,关注人本身生存和发展的命运。这意味…  相似文献   

3.
包容性发展作为一个有社会影响的概念,反映了当代的重要经济关系:经济上的包容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必然有包容主体和被包容的对象。一定包容关系的发生,既决定于包容主体的发展价值和发展程度,也取决于包容主体在一定时期对被包容对象的包容度。只有领会这些意蕴,才能正确地理解包容性发展,才不会奢谈包容、包容无度。  相似文献   

4.
"以人为本"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是针对"以神为本"的,在当代中国是针对"以物为本"的。在这两种场合,都不涉及在人的内部以哪个特殊部分为本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时下,以人为本作为一个词语、口号,在我国出现的频率很高。但我怀疑对以人为本做到真懂、深解的人未必很多。什么是真正的以人为本?要明白这一点,首先要明白不能以什么为本,而且要切实做到。例如,不能以物为本,不能以头衔、名号、地位、级别为本,另外不能以权力、权势为本。什么叫以物为本?举些小例子:一些家庭中,最受宠的是狗,全家都围着它转,百般伺候和养护,这就叫以狗为本,即以物为本。  相似文献   

6.
张妍  牟岱 《前沿》2011,(1):14-17
以人为本突出强调了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人,但是,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以人为本不能忽视人从属于自然这个特点而单纯强调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必须在满足人的需要诉求的同时也符合自然规律的需要,否则就会导致违背客观规律地实现以人为本。现实中很多打着"以人为本"的旗号,在实践操作上违背自然规律地求得发展,其结果是人的需要与自然规律的需要分离,从而导致生态恶化、社会矛盾加重等问题,其实质就是忽视了以人为本的客观基础。为此,在实践中需要将以自然为本作为以人为本的基础,正确认识人在自然中的地位,合理发挥人的主体性,科学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葛剑雄 《传承》2012,(23):94-96
中国的传统文化里有一个很好的原则,那就是“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发展到了今天,在这个基础上,还要进一步形成一个新的观念,那就是“己所欲,如何予人”。我们以前往往认为,我认为好的,你也必须认为好,所以我要把它推广给你,要你学我,这是我的一种好意。其实这种心态是不正确的,为什么呢?因为你认为好的,人家不一定以为好。如果人家以为好,也要考虑人家该怎么样向你学习。所以,不要急于把你自己认为好的文化去推广,更不能够强制推广。  相似文献   

8.
余戎 《理论月刊》2015,(2):12-18
本文认为典型的传统城市化模式是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主流城市化模式。马克思曾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武器,对这种城市化模式进行过全面、深刻的辩证分析。马克思认为,这种城市化是资本主义工业化过程的必然产物,它的根本特性是以物为本,即以资本积累和发财致富为根本目的。它一方面为物质生产力和人的生产力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另一方面又具有加深城乡对立、扩大贫富差距以及使生态环境恶化等历史局限性。坚持以人为本,吸取和利用传统城市化模式的一切积极成果,批判和避免传统城市化模式的消极影响,是我国沿着新型城镇化道路前进中一项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9.
杨秀萍  马云泽 《桂海论丛》2011,27(4):103-107
经济发展是指经济由不发达状态向发达状态的转变,包括数量的增长和质量的提高两个方面。一个国家的经济能否可持续发展主要由其发展模式决定。以物为本的经济发展模式虽然带来了财富的增加,但引发的社会问题已成为我国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必须转向以人为本的发展模式,注重技术进步和知识创新,强调经济运行的协调性和人的全面发展。通过转变经济结构,改革分配制度,完善社保体系和创新体制、机制来实现发展模式由以物为本到以人为本的根本转型。  相似文献   

10.
王学川 《长白学刊》2011,(2):127-131
社会包容是指社会的制度体系对具有不同社会特征的社会成员及其所表现的各种社会行为的吸纳和认同。社会包容是中国社会和谐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全球化时代对执政党提出的客观要求,是减缓社会矛盾和冲突的一条重要途径。社会排斥是威胁社会和谐发展的高危因素之一。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来看,社会排斥有悖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终极价值取向;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来看,社会排斥有碍于社会主义本质的客观要求;从共产党执政规律来看,社会排斥不利于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创新和提升。要真正实现社会包容,政府、社会组织和社会成员个人都还要做出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1.
包容作为价值取向,具有丰富的内涵。下面从一致而百虑、承认差异性、化解社会矛盾、有限度的自由等四个角度探讨包容的多重内涵。从字面上看,包容一词由包和容两个字组成。它的含义可以从容和包两个方面来界定。第一是要容。容指两个意思:一是承认多样性和差异性,宽容差异性,容忍多样性;二是要让这些多  相似文献   

12.
吴德群 《传承》2012,(2):72-73,95
壮族山歌交往的显著特征是包容。具体而言,就是熟人与陌生人共融的交往结构;竞争与合作相济的交往关系;理性与情感并重的交往基础。这种包容性的交往由壮族社会的文化价值所决定。  相似文献   

13.
14.
“以学生为本”作为一种教育理念 ,已被人们普遍接受 ,在具体工作中要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引导学生、激励学生、服务学生。  相似文献   

15.
吕芳 《传承》2014,(8):54-55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根本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是我党在长期革命实践中形成的宝贵的历史经验和总结。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纷繁复杂的局面。面对思政工作面临的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努力践行群众路线,这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赵增全  艾虹 《人民论坛》2012,(8):134-135
哲学家在从事政治哲学研究工作的时候,应当从一种具有包容性的公民权利、政治权利的契约式观念出发进行理论构造,着力阐发公民社会组织作为公民之间横向互动的组织结构,有助于促进互惠、信任等合作规范的产生,以便既突出政治哲学思考的核心,同时又回应价值的多元性。  相似文献   

17.
公安文化建设要把引导和激励民警"努力工作、快乐生活"作为重要使命,确立"以警为本"作为基本原则和要求。要坚持"以警为本"推进公安文化建设,必须以面向民警、服务民警为第一任务,以民警为第一主体,以民警的喜怒哀乐为第一聚焦点,以民警的全面发展为第一目的。  相似文献   

18.
当今,包容甚至比自由更重要。这不是说自由不重要,而是说自由极富歧义性,在缺少启蒙的环境中有可能被理解成为所欲为、巧取豪夺,进而导致社会的普遍冲突。若无包容,何来自由,何来和谐?在此意义上,须化自由为包容。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当我们提倡包容时,意味着社会的某种不包容,亟需包容。事实上,经  相似文献   

19.
面对人口结构持续向老与统筹推进数字中国建设整体规划布局的社会事实,提供包容性的政策与服务,将游离于数字社会之外的老年群体纳入其中,使其在信息化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目标任务已愈发迫切。研究发现,政府负责任创新与数字包容在结构、过程、目标上正相耦合,从政府负责任创新视角切入分析数字包容型老龄社会建设的供需状况可知,政府行为在供需时序、供需传递、供需参与、供需回应四个维度上存在时序倒挂、传递异化、回应不足与协同乏力的问题。为化解政府行为的供需非均衡困境,积极应对人口结构新势态下的挑战与要求,数字包容型老龄社会的构建应遵循以人为本的价值逻辑、可持续发展的构建理念,并采纳具备预期性、反身性、响应性与包容性的行为要素。  相似文献   

20.
社会道德如果没有信仰的支撑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信仰可以为道德的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当然,对道德的高扬,也可以让相关道德原则在人们的心目中升华为信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