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前沿画苑     
《前沿》2012,(8):1+201
谷庆巍谷庆巍(1969—),男,满族,辽宁鞍山人,2005年韩国东西大学数字化设计研究生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毕业,获设计学硕士学位,燕山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专业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视觉传达艺术设计。自幼深爱书法艺术,多年坚持临池摹贴,情钟行草,兼习隶楷。2010年参加清华美院全国首届书法高研班学习,蒙张旭光、刘洪彪等老师亲点,收益颇丰。现正在潜心努力,近墨不疲。2004年在韩国举办个人"行草书展"。  相似文献   

2.
袁清秀     
《前沿》2012,(4):F0003-F0003
袁清秀,设计师,2008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专业,专业研究方向为符号学理论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现任教于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设计学院.主要教授平面设计相关课程。  相似文献   

3.
谢喜梅  韦嘉 《传承》2010,(33):142-145
从教育经济学的视角分析当前艺术专业教育需求旺盛的原因,明确指出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必将促进艺术专业教育规模的扩张与门类的多样化,同时认清艺术类专业教育的发展趋势,通过扩大艺术教育供给以平衡扩张的需求、转变毕业生的就业观念、重视与优化中小学艺术教育课程的设置等途径,促使高校艺术专业教育的配备和设置与当前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版式设计艺术形式的探讨 ,从多角度、多层面论述了如何理解和把握版式设计艺术形式的规律。编辑在版式设计工作中 ,要全面提高专业的综合素质 ,成为新世纪合格的编辑工作者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高校艺术专业的人文素养缺失已成为困扰高校艺术专业发展的重要问题。要加强艺术类学生的人文素质,高校艺术专业教育有必要做好以下四项工作:第一,转变重技能、轻理论的观念,加强大学生理论修养和人文通识教育;第二,艺术教育要与人文教育有机融合,使人文教育成为提高艺术技能的有效手段;第三,针对现有艺术教育课程设置作适当改革;第四,高校艺术专业的人文教育需要有“大师讲堂”,以高雅的人文内涵感染人,用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人,防止人文教育形式与内容的分离。  相似文献   

6.
应用写作是一门目前高职院校普遍开设的公共基础课.本文针对应用写作课程的特点,结合高职院校专业特色,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新教学思路,以期能通过与不同专业需求相结合的教学设计,唤起不同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进一步提高应用写作教学的课堂效率,实现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谷庆巍     
《前沿》2012,(8):F0002-F0002
谷庆巍(1969-),男,满族,辽宁鞍山人,2005年韩国东西大学数字化设计研究生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毕业,  相似文献   

8.
艺术教育在理工类高校分为公共艺术教育和专业艺术教育。不同高校的艺术教育在教育的方法与目的上虽各有侧重,但育人的目标是一致的。新的时代赋予艺术教育新的内涵,作为艺术教育工作主要承担者的艺术专业教师,只有着力提高自身素质,加强道德修养,才能提升其育人水平。  相似文献   

9.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今社会的时代命题。对于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而言,中国传统艺术课程主要围绕学习传统和设计创新两个方面展开,如何平衡两者关系一直是教学中的难点。成都大学中国传统艺术课程的教学团队基于视觉传达设计人才培养目标设计了“中国气派”“魅力纹样”“斑斓民艺”“现代演绎”四大教学模块,是对现有中国传统艺术课程的一种创新性教学实践探讨。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书记官专业《中文速录》课程的分析,阐述了目前书记官专业《中文速录》课程教学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以期为《中文速录》课程教学改革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谢征 《前沿》2010,(4):187-189
高师艺术院系的音乐学专业是培养合格的中等学校音乐教师的摇篮。今日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就是明日基础教育战线上的艺术教育主力军,他们综合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未来音乐基础教育的质量。本文针对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学生的素质进行分析,对其素质体系的构建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产业发展如何做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能,最为关键的是提升“创新设计能力”。福建应该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整合台湾设计的产、学、研资源优势,共同推进海峡两岸区域产业。建议在“十二五”规划纲要的指导和海西先行先试政策的支持下,建立第一所由台商与台湾专业设计大学合办的专业设计高等院校,并配套提供能吸引专...  相似文献   

13.
《北京观察》2007,(3):13-13
目前,在北京创业、就业的设计创意专业人员正在形成一个结构特征比较明显的职业群,他们平均年龄较低,20~30年龄段占80%以上,88%以上受过大专以上专业教育,主要从事的专业为视觉传达设计、工业设计、媒体设计、娱乐设计、服饰设计、网络设计、动漫设计、建筑与景观设计、规划设计等;在所从事专业分布的排序中,平面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工业设计、多媒体设计以及建筑(规划)设计四种专业占前四名;而在2003年KIDP的调查中,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设置数最多,其他则是工业设计、平面设计与多媒体设计;从事的业务类型则包括独立研发、设计代工、资讯服务、设计发布、设计培训、设计管理等各种职位。  相似文献   

14.
周倩 《重庆行政》2014,(1):84-86
正企业的竞争关键是人才的竞争。企业核心竞争力重要组成,来源于科研攻关和技术创新,来源于专业技术人员的能力水平与积极创造。专业技术人员能否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和作用,能否自觉加强素质能力建设、紧跟科技步伐不断成长,与企业对专业技术人员实施管理的水平和艺术息息相关。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中推进人才梯队建设,有利于指明技  相似文献   

15.
余涛 《传承》2014,(3):92-93
艺术专业大学生不论在思想上、情感上和学习上都与普通专业大学生有很大的差别,有其自身的特点。我们对这类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要有针对性,必须制定行之有效的教育管理的措施,只有如此,才能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6.
张佳维 《前沿》2012,(7):195-196
本文通过对现代设计艺术的起源、发展及其属性诸要素的回顾、分析及探讨,揭示了现代设计艺术的学科特征,并指出这个艺术与科学密切结合的交叉学科具有审美性和实用性的特点,从而对现代设计艺术的设计思想提出了自己的主张。  相似文献   

17.
《台声》2017,(22)
正日前,由广东设计师联盟、饰界网,联合全台湾唯一一所专业设计类高等院校——东方设计大学、台湾云林县空间艺术交流协会等共同举办的"2017东方设计之星——两岸空间设计名师论坛暨金牌导师薪传典礼"圆满落幕!两岸三地的设计名师们与校方通过"金牌导师、薪传典礼、高峰论坛"等零距离互动交流,让双方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也对促进两岸室内设计  相似文献   

18.
设计艺术的审美心理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龙生 《理论月刊》2006,(3):128-130
设计艺术的审美体验有别于纯粹艺术,设计艺术的审美体验更丰富、更复杂。纯艺术的感知往往以视觉或听觉为主,而设计艺术中的审美感知是视、听、触、味、嗅等感觉器官的综合体验;设计艺术的审美想象是创造性与适应性的统一;设计艺术的审美情感不囿于“小我”的满足,而是直接指向“大我”与社会;设计艺术的审美理解不是“距离”的设定,而是审美信息的有效传达。  相似文献   

19.
高职高专培养的学生是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高职院校动漫专业学生需要具备夯实的造型能力,才能胜任繁复的各项工作。设计素描与动漫速写是动漫专业的造型基础课程,可以提高对动漫形象的掌控能力及表现力,为动漫创作奠定基础,在动漫专业课程结构中必不可少。笔者就两门课程的教学方式,立足于高职艺术教育对动漫人才的创新思维、创造能力、独立思想的多方面培养要求,对高职动漫专业造型基础课程教学方法进行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20.
高职高专职业教育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发挥着引领作用,其人才培养方式为国家的建设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但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如何更好地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创新能力以满足就业需要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文章以设计专业为例,从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教师队伍建设、社会服务、校企合作等方面探究对高职院校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