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延期,是劳教人员延长劳动教养期限的简称。它既是劳教人员因严重违反所规纪律而受到的处罚,又是劳动教养机关教育改造劳教人员的一种手段。  受虫害侵蚀的苗木需要园丁的精心护理,受延期处罚的劳教人员更需要民警的耐心帮教。  袁某,今年26岁,浙江省余姚市人。1993年10月,因流氓罪被判2年,1996年9月,因盗窃罪错被劳动教养2年6个月,1999年7月,因扒窃罪错又被劳动教养2年6个月。他投教以来,改造表现尚可。2001年2月,为提高袁某改造积极性,经队部研究决定,让他参加纪律维护组维护车间纪律。严…  相似文献   

2.
郑州市白庙劳教所是目前郑州市唯一收容“法轮功”劳教人员的劳教场所,自2000年1月开始收容“法轮功”劳教人员以来,在艰巨繁重的教育转化工作中,民警们认真学习,努力钻研,苦苦探索教育转化“法轮功”劳教人员的有效途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高度重视“法轮功”劳教人员的管理教育工作从指导思想和领导组织机构上确立教育转化“法轮功”劳教人员工作的突出地位,是白庙劳教所做好“法轮功”劳教人员教育转化工作的前提和保障。在收容、管理“法轮功”劳教人员之初,所党委就要求民警充分认识到同“法轮功”邪教组织的斗争是一…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完善管理工作,方便劳教人员与亲属的联系,进一步调动劳教人员的改造积极性,根据《浙江省劳动教养人员考核办法》的有关精神,结合本所实际,以《浙江省劳教系统所务公开规范》中的《劳教人员使用亲情电话》为指导,莫干山劳教所于1998年出台了有关亲情电话管理制度,并于当年5月1日在各大队劳教宿舍开设了劳教人员与其亲属联系的电话。3年多的实践证明,开通亲情电话为教育改造工作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产生了良好的效果。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有待进一步完善制度和加强管理,使其发挥更好的作用。一、开通亲情电…  相似文献   

4.
在新春来临之际,1月25日上午,司法部刘副部长在陕西省政法委书记赵正永、陕西省司法厅长赵郭海、政治部主任董应生,陕西省劳教局党委书记雷志锋、局长孙忠臣等领导的陪同下,视察慰问了陕西省戒毒劳教所。刘副部长一到所里就直接来到劳教人员生活和教育改造场所,认真查看,仔细询问。当她看到劳教人员灶房干净的灶台上摆着回锅肉和烩菜时说:“你们的条件不错,这样的营养搭配很科学,你们要想办法把戒毒劳教人员伙食搞好,稳定戒毒劳教人员的思想”。随后,刘部长一行和全所中层以上民警进行了座谈。所长张迎喜汇报了戒毒所筹建和基…  相似文献   

5.
潘剑平 《中国司法》2002,(12):21-22
奖惩是劳教机关对劳教人员在改造过程中,实行区别对待的一个手段,对劳教人员的改造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要想更好地发挥这一手段的作用,就必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对劳教人员的依法奖惩的监督机制。主要问题1999年,司法部提出了“两公开、一监督”措施。所谓“两公开、一监督”制度,即奖惩条件公开,奖惩结果公开,接受有关方面的监督。“接受有关方面和人的监督”是指奖惩结果公开后,接受检察机关、社会各界、劳教人员及其亲属的监督。这一制度的提出,对依法实施奖惩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它仅是一个原则性指导思想,并没有…  相似文献   

6.
为体现“教育、感化、挽救”的劳教工作方针,用亲情的力量加速劳教人员的改造。2001年11月27日,郑州市白庙劳教所邀请部分劳教人员的家属来所,共同召开了“亲人在呼唤”帮教大会。“法轮功”劳教人员王某的儿子向劳教人员讲述了几年来“法轮功”对其家庭的危害:在其父逐渐沉迷于“法轮功”并动员全家全部参与的时候,他惊诧于“法轮功”的“魔力”,翻阅了一些“法轮功”的经文。在看过这些书后,他感到其中的内容都是一些莫名其妙的东西,通篇上下不过是以“人通过修练法轮大法能够成仙成佛、走向圆满”为诱饵而设下的充满诱惑…  相似文献   

7.
一、问题的提出 盗窃是最古老的违法犯罪形式之一,也是劳教人员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2010年对我所劳教人员收容构成统计分析,盗窃类劳教人员222人,占到普通劳教人员总数的半数以上;多进宫184人,占到盗窃类劳教人员的83%,常习性盗窃类劳教人员已经成为盗窃类劳教人员群体的主体,同期滋扰类劳教人员多进宫比例仅为40%,从中可以看出盗窃类多进宫人员更成为重新违法犯罪的高发群体,存在着人员数量大、结构复杂、违法手段多元化、常习化的突出特点,是新时期盗窃类劳教人员矫治的重点,也是提高教育矫治质量的关键因素,落实首要标准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8.
新千年的第一个春天到来之际,河南省齐礼阎劳教所在一年一度的全民植树节期间。组织劳教人员义务营造“新生林”。投身城市建设,共建美好家园,以培养劳教人员热爱劳动。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及集体荣誉感。3月9日上午。齐礼阎劳教所部分劳教人员在干警带领下,乘车来到位于107国道附近的郑州国家森林公园。挖坑、培土、浇水。一道道工序,劳教人员都是那样的投入。50棵银杏、松树一棵棵扶直栽下去。劳教人员站在“新生林”上,寄托着自己对新生的美好憧憬。他们纷纷表示要做对社会有益的人。从现在做起,从绿化美化周围的环境…  相似文献   

9.
桂劳 《中国司法》2000,(8):25-25
广西壮族自治区强制戒毒劳教所筹建于1992年底,1994年开始收容劳教人员,是专门收容吸毒型劳教人员的劳教所。随着广西区打击吸贩毒工作力度的加大,被送劳动教养的吸毒人员逐年增加,年龄结构也日渐年轻化。据统计,截至1999年2月底,该所收容在所的劳教人员中,16-29岁的占全所劳教人员的60.4%,30-39岁的占全所劳教人员的354%,而40岁以上的仅占4、2%。可见,该所的青少年劳教人员已占90%以上。如何做好这些劳教人员的教育改造工作,使他们脱离毒品、重归社会,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为此,该所干警认真执行“教育、感化、挽救…  相似文献   

10.
确认并保障被矫治人员依法享有权利已经成为现代各国矫正法律制度和实践中共同遵循的一条基本准则。中国的劳动教养工作也不例外。劳动教养制度创建五十年来,一直非常重视维护劳教人员的人权。将劳教人员教育改造成为自食其力、遵纪守法的公民,是我国劳教机关的根本任务。把劳教人员当人看,尊重他们的人格,给予劳教人员以人道主义待遇,依法保障他们的合法权利,  相似文献   

11.
劳教人员逃跑是指劳教人员为逃避行政处罚,逃避监管,非法获得人身自由的一种继续违法的行为。这是劳教人员反社会性的心理在特殊情况下的延续和发展。以去年广东省逃跑劳教人员的年龄来看,均为21~25岁的年轻劳教人员。因此,研究劳教人员逃跑的心理变化规律,对做好劳教人员的思想转化,实现场所的安全稳定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劳教人员逃跑的心理基础 劳教人员逃跑的心理基础,同其所处的宏观社会环境和微观心理环境有紧密的联系。另外,造成劳教人员逃跑的外在因素,即逃跑的机遇,一般是由于劳教机关管理上的过失所造成的。 尽…  相似文献   

12.
大连市教养院与大连信诚设备安装工程公司联合创办的全国首家劳教人员院外试工基地,经过半年来的运行,已取得可喜成果。截至目前,参加试工的劳教人员无一例违纪行为发生,首批试工的部分劳教人员已按期解教,实现了试工单位、试工劳教人员和家属三满意。上级有关部门充...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随着毒品的泛滥和禁毒工作的深入,河南省女子劳教所收容吸毒型女劳教人员从1995年底的39人猛增到1999年4月208人,占劳教人员总数的40.4%,目前仍呈上升趋势。因此,有必要就有关问题作一探讨。吸毒型女劳教人员的构成特点调查结果表明,2088女吸毒劳教人员呈“...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司法》2005,(2):111-111
在我国,劳教人员的合法权益能否得到有效保障,其保障措施有哪些?劳教人员的合法权益能够得到有效的保障。我国一直非常重视维护劳教人员的合法权益。将劳教人员教育矫治成为自食其力、尊重劳教人员的人格,  相似文献   

15.
运用邓小平理论去解决实际工作问题,是我们劳教工作干警落实十五大精神的必然要求,这对于不断推动劳教工作向前发展,具有深远的政治意义和现实意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观点,推动劳教工作的改革。中山市劳教所创建军于1993年5月,1997年6月开始收容劳教人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作为新建单位,我们把邓小平理论作为一切工作的指导方针。我所地处珠江三角洲的中心,如何与中山文明相适应,创出一条具有中山特色的新路子?在深刻领会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我们制定了“实事求是、务实求新”的发…  相似文献   

16.
一劳教人员的妻子怀孕7月胎儿死于腹中。当无依无靠身无分文的她濒临绝境时,劳教干警伸出援助之手,使其脱离了危险。她激动地说──  相似文献   

17.
周成武 《中国司法》2002,(10):26-26
“你看山那边那棵榕树下,那是可怜天下父母心,有多少寒冷的夜晚里,多少母亲在流泪……”还没迈入阿克苏劳教二大队的大门,就听到劳教人员正齐声地唱着这首感人肺腑的歌。笔者于4月26日来到位于温宿县恰格拉克乡的这个劳教大队时雨后初晴、阳光明媚、空气清新,大地生机勃勃。伴着《大榕树》的旋律,我们来到了劳教人员学习生活的地方。宿舍里,每床被子有棱有角;教室里课桌上的书横看竖看一条线;食堂里,饭菜隔日一翻新花样……让人感到进的不是劳教队、而是纪律严明的军营。经大队长赛买提·买皮孜介绍,劳教人员虽然负罪在身、可…  相似文献   

18.
开展劳教人员职业技能培训是当前教育矫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落实“首要标准”,架设劳教人员回归社会、就业谋生桥梁和降低解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率的重要途径。2008年5月12日,我所承办的团河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正式揭牌成立后,按照上级“高质量办学、高标准服务”的指导方针,我所坚持以落实“首要标准”、提高劳教人员教育挽救质量为中心,帮助劳教人员解教后再就业,促进劳教人员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认真开展教学研究,  相似文献   

19.
山东省第二劳教所(以下简称山东省二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以人为本,紧紧围绕提高教育挽救质量这个中心,积极探索心理矫治工作模式,于2004年7月在劳教人员中成立了心理互助志愿者组织。在近8个月时间内,累计有100多人次心理互助志愿者向劳教人员提供400多小时的志愿服务,开通了一条启迪劳教人员心灵的绿色通道。  相似文献   

20.
一、劳教人员惩处案件听证制度的依据及概念 劳教工作法制化是劳教工作适应我国法制建设的必然要求,根据《司法部关于深入开展劳教工作办特色的意见(试行)》,在决定给予劳教人员处分等执法活动中采取听证制,变书面审核为公开审核,让劳教人员享有充分的陈述和申辩权利是推进劳教执法工作规范化的有利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