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建国以来,我国社会阶层以及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一个14亿人口的大国,社会治理没有现成经验可以遵循.近年来,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桔子洲街道学堂坡社区坚持党建引领,整合社会资源,创新方式方法,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用实践经验回答了新时期党建如何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创新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2.
本文界定了公民治理的核心概念,以治理理论、多中心治理理论、公民自治理论等为基础,用六个分析指标分析了当前中国社区治理的情况,提出了公民治理的分析框架,得出了只要能够克服一些局限性,中国社区治理的发展趋向就是公民治理模式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张成 《政法学刊》2009,26(6):101-105
基层警察位于公安组织架构最底层,在一线或现场,直接与群众打交道。他们执行上级的决策,同时又有自己选择和决策过程,拥有自由裁量权,现场工作场景中处于信息有利方,而且与群众之间也存在着不对称的权力关系。其所处的特殊行政生态使得他们表现出以庸碌无为追求“闲暇效用最大化”、在规则依赖中寻求责任免除、在利害权衡中选择行为等典型的行动逻辑。故此,对于基层警察的管理应通过公安信息化建设促进基层警务规范化、通过法律责任控制加大对基层警察的监督、通过警务社会化实现对基层警务工作的政治控制、用提高职业道德来实现基层警察的自我控制。  相似文献   

4.
城市社区治理法治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环节。当前,在推进城市社区治理法治化的进程中却面临着诸多现实困境。文章以社会治理现代化为视角,剖析城市社区治理法治化建设存在的困境,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城市社区治理法治化道路。  相似文献   

5.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区建设已成为城市社会管理的关键所在。近年来.成都市在城市社区建设中对城市社区“合作治理”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由于受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城市社区“合作治理”在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从改革城市社区“合作治理”体制、培育社区民间组织、强化市场化运作、建立有效对接机制等方面推进城市社区建设。  相似文献   

6.
以篱笆、围墙、安全设备为明确标识的隔离社区实质上代表着一种城市空间私有化的生活方式。隔离社区的形成机理可以归纳为:城市公共物品供给压力下的“隔离生成”;市场趋利行为下的“隔离扩张”以及全球化推动下的“隔离蔓延”。隔离社区导致了城市空间分异,这种在居住空间的聚集和隔离也会带来一些不可预见的外部负效应,包括:城市不安全感外溢、城市公共物品消费不均衡、城市空间碎片化、城市社会分化与城市公共政策失败。隔离社区对后工业化社会的城市治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必须实现城市治理转型,才可能避免“破碎城市”加剧,走向“重整城市”。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社区党组织建设历经探索、形成、发展、提升四个阶段。相较于其他类型基层党组织,城市社区党组织有其自身的特性。新时期,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是巩固城市之基的重要内容。应以党支部建设为基础,以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为重点,以协商议事平台为载体,以共建共治共享为途径,持续提升城市社区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  相似文献   

8.
90年代前后,新疆迎来大批进疆务工人员,乌鲁木齐作为新疆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不但是内地进疆流动人口工作生活的首选,亦是疆内地州外出务工人员的聚居与集散地。2009年以后,乌鲁木齐市以城市社区为单位,对乌市流动人口进行四化治理,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相似文献   

9.
城市治理是当前中国社会治理最重要的一环,它的基础和逻辑起点是城市基层治理,其治理逻辑体现为国家的逻辑与市场的逻辑。国家的逻辑有助于将国家的政策意志贯彻执行,但却阻碍了基层社会自主治理与提供服务的活力与创造性;市场的逻辑发挥了治理主体的积极性,但是各主体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往往导致了整体利益的最小化。以N市"仙林模式"为例,本案例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基层治理必须要跳出国家—市场非此即彼的"一元治理"逻辑,转向国家、市场与社会多元主体边界清晰且合理互动的"复合治理"逻辑。在这种尊重自发的制度设计中,基层社会场域不是只有一个单一的权威中心,而是通过民主的协商与沟通机制,保障各自的权益,实现治理绩效的优化与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0.
付红 《行政与法》2023,(4):66-73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为新时代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指明了方向。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工程。近年来,白山市江源区通过城市社区、乡村、机关、企业、学校、医院“六域”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推动卫生城、园林城、文明城创建,促进了党的组织力、治理力、公信力,建设探索出了一条高度契合“两山”转化的全员、全域、全周期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路径。  相似文献   

11.
城市社区具有丰富的积极分子资源,他们是社区治理中的关键少数。社区通过“熟人圈子”党支部、党支部实体化、党支部功能扩张和组织生活特色化等方式动员与吸纳党员积极分子,以及通过人情动员、选举吸纳与激励等半正式治理机制,社区将积极分子动员起来并吸纳到社区治理体系中,能有效缓解社区治理的资源困境,提高社区治理成效。为提升积极分子参与社区治理的程度和效果,社区在动员积极分子的同时,还需要通过营造保护积极分子的舆论氛围,构建组织网络,完善对社区内破坏公共秩序、损害公共利益行为的制裁机制,增强法律与制度执行力等方面加强积极分子参与社区治理保护机制建设,提高积极分子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增强他们参与的荣誉感、获得感和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运用CiteSpace和Vosviewer绘制新时代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研究的知识图谱,对该领域的研究概况、热点和趋势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显示,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研究呈快速增长态势,研究主要集中于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属性与逻辑、内在本质、共同体建设、具体实践等方面。未来,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研究需从完善基层党组织体系、理顺党社关系、构建中国特色治理话语体系、推进社区治理与乡村治理有效衔接等方面发力,以更好地服务于中国特色基层治理。  相似文献   

13.
【问题】社区治理日益成为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的关键场域,然而真正实现社区有效治理的情形并不多见。纵观上海梅村30年治理变迁,其从效果不彰转向治理成功,论文将这种转变视作有组织的合作行动所致,进而探究社区治理中有组织的合作行动何以可能、如何可能。【方法】通过5年非连续时间对梅村治理实践及变迁进行的长时段观察,以及对各类人员进行深度访谈,借助个案研究法对梅村治理变迁的内在机制进行了多维度分析。【发现】上海梅村治理的转型体现出政党激活社会、社会助推治理效能的双向运作机理,促进了社区从治理失败到治理成功的转变。一方面,社区党组织通过规则制定和组织观念塑造,以再组织化机制将原先隐蔽的社会力量激活;另一方面,社区居民借助党组织搭建的项目化平台,以自组织化机制参与到社区公共事务治理之中,提升了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效能。【贡献】论文批判性地反思了集体行动的经典理论命题,结合特定社区治理情境提出了“政党激活社会”的本土解释框架;从再组织化和自组织化两个方面阐释了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有效运作机制,对目前意义宽泛的党建引领机制进行了学理建构,为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制度优势转化为实践效能提供了创新视角。  相似文献   

14.
在“单位中国”向“社区中国”的转型中,如何解决社区公共性衰微是新时代社区治理面临的重要课题。红色文化作为社区治理的宝贵资源,在基层治理体系中蕴含重要的理论源泉和实践价值。立足于人文治理视角,从党建引领、社会资本和公共价值中发掘红色文化融入社区治理的理论逻辑,在此基础上构建“心理变量-实践载体-治理维度”的分析框架,通过对延安市B街道的个案分析进一步探讨红色文化融入社区治理的实践机制。红色文化作为一种非制度化的因素融入社区治理的逻辑和体系中,既能优化社区制度建设和权力运行秩序,又能推动社区人文滋养、关系结构和服务传递维度的建构与发展,是实现社区善治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5.
商巍 《法制与社会》2015,(8):201-202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我国社会治理模式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社会治理模式是政府对社会系统各领域的一种调节方式,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其调节原则、途径、程序和方式存在较大差异.我国自计划经济阶段开始,一直实施行政全能主义的管理模式,而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的今天,这种管理模式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对于基层社会管理而言,行政全能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基层社会生活管理的需求,为此,要对行政主导的管理模式进行根本性改革,而社区自治是较为合理的管理模式.为此,本文从社区自治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基层社会治理的新模式,旨在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政府在城市社区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伴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我国城市已全面进入社区时代。城市社区的发展,直接制约着城市的进程和社会的进步。本文通过对我国政府在社区治理中存在问题的全面分析,探讨了政府的角色转换及定位思路,以实现社区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  相似文献   

17.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既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也是维护和保障农民发展权的必然要求。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基层政府围绕如何培育农业产业,形成“差序治理模式”的行动逻辑,即基层政府依据村庄间实际条件的差异确定优先扶持的秩序,并据此提供种类和数量不同的扶持政策。从提升农业产业扶持资源的使用效率来讲,差序治理模式具有一定合理性。但是,这种模式也易造成产业扶持和培育资源的非均衡分配,导致不同权利目标间的失衡和农民发展权的不平等对待。基于法治视角的分层治理模式,应当遵循公平与效率相兼顾的原则,采取法治化的分类治理策略,扩大农民参与权,促进农民发展权的平等保护。  相似文献   

18.
新时代,“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成为国家治理的重要政策议题和现实要求。基层是国家治理、社会治理的基础场域,也是社会治理的重要着力点。基于此,本文拟在“国家-社会”关系范式下探讨基层治理场域内政党逻辑与治理逻辑的耦合机理,并从政治统领、思想引领、组织夯基、作风和纪律护航、制度贯穿五个方面来阐述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实践路径,以期对全面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能力和水平、推动“党建+基层治理”的深度融合和良性互动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9.
城市社区是公共事物治理中一个亟需改善的领域,也是一个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的复杂治理区域。早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奥斯特罗姆及其同事就设计出了用于公共事物治理实践分析的制度分析与发展分析框架。论文在介绍这一框架的基础上,归纳和整合出一个适用于中国实践的城市社区治理分析框架。这一分析框架认为,社区的产权结构、产品属性和社群属性等是影响社区治理政策选择的重要变量。具体的社区治理政策应当根据社区的产权结构、产品属性和社群属性等变量的不同而在市场机制、自组织机制、非营利机制和政府保障机制及其不同的组合等众多的治理策略中进行选择。只有这样,才能够避免对不同的治理情境开出万应灵药,也才能避免在市场化运作和政府大包大揽两者之间来回摇摆。  相似文献   

20.
《刑警与科技》2014,(23):113-115
随着知识经济和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人们对衣、食、住、行、娱乐、购物的品质及随之而来的服务也有了更加多元化的需求,相较之下物管企业却面临着艰巨的挑战和管理方面的种种问题:规模、效益和成本的增长关系并不成正比、经营意识和管理能力薄弱、业务结构单一、管理上形成信息孤岛,数据无法实时共享……如何有效地组织智能化的社区管理,为物业服务提供有效的平台,促进物业服务的高效化、智慧化,成为物管企业发展过程中必须突破的“瓶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