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辉 《法制与社会》2015,(4):169-170
我国早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数量大,老龄化发展速度快,“未富先老”现象明显.我国当前最基本的养老模式大致有家庭养老、机构养老和社区居家养老三种.应提供家庭养老保障,提供社会养老保障,加强老年人自我养老保障,促进我国养老模式发展.  相似文献   

2.
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多是个不争的事实。自实行计划生育以来,“未富先老”的特殊国情使养老这个社会问题显得异常的严峻。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种以社区为依托的新型养老模式———社区居家养老,正在我国推行。文章从我国的情况入手进行分析,实地调研X社区,通过与服务对象的交谈,分析居家养老服务对象的服务需求以及反映出来的问题,并根据省情、事情、区情提出改善和提高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中国已经出现了整体社会“未富先老”的情况,而等到未来不少老年人可能会出现“无钱养老”和“无人养老”相结合的情况。本文认为,一方面,通过智慧科技,把那些人力做不到的、做不好的或者是不愿意做的事情交给机器或者系统去完成,可以提升老年人的满意度;另一方面,通过利用老年人的智慧(经验和知识),去帮助解决一些企业中遇到的难题,发挥老年人的作用,可以提升老年人的价值。本文探讨了智慧养老的含义和模式,对智慧养老发展的机遇和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未富先老”的特殊国情,使养老这个社会问题显得异常的严峻.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适应这个老龄化的浪潮,我国正在推行一种以社区为依托的新型养老模式——社区居家养老.本文从我国的情况入手进行分析,实地调研X社区,分析居家养老服务对象的服务需求以及反映的问题,根据省情、市情提出改善和提高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居、老有所医、老有所乐”不仅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更是加快福利句邑建设进程的关键。为了切实解决广大农村五保老人的养老难题,旬邑县民政局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高质量服务,倾力将甸邑县中心敬老院打造成五保老人安享晚年的幸福之家。  相似文献   

6.
胡明玉 《行政与法》2013,(4):122-125
赡养义务是一种法定义务,赡养协议是对赡养义务的具体化。赡养协议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随着老年人社会地位和家庭地位的下降、青年人赡老养老意识的淡化以及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不健全.使家庭养老仍占重要地位。赡养协议作为一种新型的温和的预防和解决农村养老纠纷的方式。它有利于切实实现“老有所养”。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能够为养老纠纷的解决提供一种温和的非诉讼的求解模式,有助于减少或化解赡养人之间,以及赡养人与被赡养人之间的矛盾;有利于家庭养老机制的巩固和完善。  相似文献   

7.
国外发达国家养老服务实践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速老龄化、数量庞大的老龄人口和未富先老的现实,养老问题将是中国未来长期存在社会问题,发展养老服务是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必然产物。老龄人口的养老服务是一项社会事业,需要政府、社区、非盈利组织等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和建设,已逐渐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共识。国外一些发达国家比我国较早进入老龄化社会,我国需要借鉴和吸收发达国家养老服务的有益经验,促进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本文对日本、美国、英国、瑞典等发达国家养老服务的实践与现状做了深入的剖析,对我国养老服务的研究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8.
《政府法制》2011,(20):12-12
通常,如果65岁以上人口占比超过7%,我们就称之为“老龄化社会”。根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我国目前65岁以上人口约1.19亿人,占总人口的8.87%。可以说,我们是“未富先老”。这无论是对社会养老能力、养老保障体系,还是对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都带来了严峻的考验。  相似文献   

9.
今年,中央1号文件连续11年聚焦“三农”,并首次提出赋予农民对承包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这是农村土地改革制度的首次突破,意味着土地制度改革迎来了历史性节点。激活土地这一农民最大资产,必将唤起沉睡的巨量资本,给农民、农村及相关产业带来无穷的想象力。今起,本报推出“聚焦新疆土地制度改革”系列报道,先将镜头对准土地确权后,新疆农民的生活改变;再让我们剖开一个横断面,描述特色农业的发展;最后拉近距离,透视农业现代化中先发展起来的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兴农业经营主体所面临的难题。  相似文献   

10.
在老龄化和独生子女的双重压力下,传统养老方式让越来越多的人心有余而力不足。“未富先老”的现实难题已经涉及到了目前中国的敏感部分——养老问题期待合理且有效的出口。  相似文献   

11.
中国人讲究“老有所依”,古人对于孝道的推崇便是养老文化的一种反映。追古思今,现在的国人们却有可能面临着“老无所依”,传统金字塔的三级养老体系中存在着各种问题。未来,养老或许将以更加多元化的形式存在。揭秘现行养老体系如果把现行的养老体系比成一座金字塔,那么塔底是大家熟知的基础养老金,塔身是企业年金,塔尖是个人养老储蓄。不过,这个金字塔型的三级体系并不牢固,甚至可以说根本无法支撑未来养老。  相似文献   

12.
杨雪 《中国律师》2023,(4):42-43
<正>幼有所育、老有所养,向来是事关千家万户的民生大事,也是涉及生育、教育、医疗、养老等诸多领域的改革难事。今年全国两会上,律师行业代表委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顺应百姓期待,聚焦“一老一小”民生保障重点,为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建言献策。一老:提高养老服务水平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目前,我国65岁以上老龄人口数量已经超过2亿人,占全国人口的14.2%。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面对“谁来养老”“怎么养老”的现实矛盾,养老已超越家庭范畴,成为了必须应对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3.
“孝”的文化理念始终贯穿于中国社会历史文化发展进程之中,随着2000年我国正式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社会不仅要为老年人提供社会保障金,更要为老年人提供必要的养老服务。然而从目前我国现有的社会保障体系及养老体系来看,存在着国家养老保障体系覆盖率低、财政负担日益加重、专业服务人员匮乏、社会机构参与程度低等问题。问题的日趋严重性,更是引起了今年两会代表的极大关注。面对这种情况,加强政府监管,尝试引进商业运作实现资金的多元化。扩展保障体系覆盖范围,培养专业的养老服务人员等等措施便日益显现其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张克 《检察风云》2012,(12):10-12
未富而先老——养老保险备受冲击 近日,媒体报道,家住浙江台州的黄大伯17年前花200元“巨资”给老伴和儿子入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如今,却每个月只能领到2元的养老金。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未富先老的现状已经成为一大社会难题。而农民所面临的主要社会风险也渐渐发生变化,在传统的养老模式下,农民主要担心的社会风险是因病返贫,而现在他们所面临的风险还增加了养老没有保障。  相似文献   

16.
人口老龄化这个谈论多年的老话题,正在变成真真切切的现实,摆在我们面前。、现在,中国正全面迎来“421”家庭时代、“空巢”时代。正在以跑步的速度进入老龄社会。然而,一方面是养老形势的万分急迫,另一方面却是养老瓶颈的日益凸显。中国老人正在面临的局面用水深火热来形容也许并不夸张:养老院,住不进或住不起;“421”家庭模式(4位老人,2名年轻夫妇,1个孩子)让中国传统的“养儿防老”成为空谈;对比身体的衰老病痛,越来越多的“空巢”老人罹患“孤独”绝症;而贫瘠的老年用品市场让中国老人的自我养老难以实现……  相似文献   

17.
潘跃 《公民与法治》2013,(20):20-21
近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35号,以下简称《意见》),其中有关“以房养老”内容,引发舆论关注。发展养老服务就是只发展“以房养老”吗?政府对发展养老服务不管了吗?《意见》对加快养老服务业发展有无系统安排和全面部署?就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民政部有关负责人。  相似文献   

18.
王玮  赵琼 《法制与经济》2009,(8):128-129
至2000年前后,中国正式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问题、老年人养老成为社会普遍的话题,特别是农村养老问题引起广泛关注。本文深入分析了我国农村养老的现状与困境,本着“以家庭养老为主导、强化社会养老保险、引进商业养老保险,建立多种形式并存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农村养老立法价值取向,为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养老责任逐渐从家庭转向社会,养老服务社会化的趋势不断加强。养老服务社会化以其参与主体的多元化为显著特征,政府、市场、非营利组织、社区、家庭均在养老服务社会化中承担着一定的发展责任。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1.94亿,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老年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也是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面临挑战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老龄化社会的形成让我们面对严峻的养老现状,"未富先老"加之人口众多、发展差异大的基本国情,使得我国养老问题更为复杂,解决困难也更大。传统观念主导下的居家养老模式已然不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转变传统养老观念,创建并完善新型社会养老体系则是当下改善我国养老现状、解决养老问题的关键之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