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无罪推定原则是我国刑事诉讼法所确立的一条重要原则,在司法实践中有助于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如何贯彻和运用好这一原则成为司法实践者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无罪推定原则的内涵及对立法、司法产生的影响进行论证,以便更有利这一重要原则的贯彻执行.  相似文献   

2.
我国对行政规则拘束力的制度设计忽视了风险规制中权力配置的特殊性。无论预测性与平等保障,还是风险规制的专业知识与功能主义考量,都不足以构成司法对风险规则领域行政规则尊重的理由。我国实践与学说所推崇的司法对该类行政规则高度尊重的主张不仅误解了行政规则拘束力的内涵,还将严重地损害立法对行政的合法性控制,使得风险规制的立法目的和规制原则无法得以贯彻。考察该类行政规则对司法的拘束力应当从法律授权的意涵出发,既要保障风险规制中的合法性约束,又要避免司法陷入专业判断的漩涡。  相似文献   

3.
本文就刑事司法中如何准确贯彻罪刑法定原则提出了司法消化的新概念,并阐述了司法消化与实现司法公正的价值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4.
法治社会是我国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目标,刑事司法更文明、人道、民主是我国法制建设的目的,尤其是无罪推定原则因其为国际刑事司法最低标准之一而成为诸多国际公约与法律文件所规定的原则,而这些公约与国际法律文件中,有不少是我国已加入或即将加入的,根据国际条约必须信守的原则,我国没有理由拒绝无罪推定原则。我们应当在《刑事诉讼法》的再修改中确立完整的无罪推定原则。  相似文献   

5.
无罪推定原则以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为宗旨,已经为现代法治国家所普遍实行,并成为现代刑事司法的理论基石,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保护人权的基本原则。该原则在我国的贯彻实施还存在诸多不足和急需改进的地方。为更好地贯彻这一原则建议将无罪推定原则写进宪法中,建立适合我国的沉默权制度和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加强对犯罪嫌歉人,被告人辩护权的保护。  相似文献   

6.
司法公正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应当具备的基本特征。实现司法公正首先要树立崇高的司法精神,确立法律至高无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使法官真正成为公平正义的象征。实现司法公正需要有良好的法治环境。法院独立与法官独立,改革法院人事管理制度和经费供给制度是司法独立的重要保证。实现司法公正还需对我国现行司法制度进行改革和完善。  相似文献   

7.
论沉默权的确立与限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没有沉默就不可能贯彻无罪推定原则 ,建立沉默权制度符合我国法制建设的需要。权衡设立沉默权制度的利弊 ,应当从大局着眼。限制沉默权是沉默本身与国家司法权力充分行使存在冲突的属性所决定 ,但在作出限制时 ,应防止沉默权刑同虚设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我国刑事诉讼中对无罪推定原则的贯彻与背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1996年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确立了无罪推定原则,从法理上明确否认了过去长期实行的有罪推定做法。但是,由于司法人员在执法理念、执法作风等方面存在问题,在司法实践中贯彻无罪推定原则还具有不完整性。司法人员要牢固树立起人权理念,对无罪推定具备正确而深刻的认识,这样才会在刑事审判整个过程中体现公正审判的原则。  相似文献   

9.
变动中的媒体角色与司法--媒体与司法关系的现实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法公正是现实生活中人们直感司法应当具备的素质,同时也是近年来法学界、司法实务界甚至执政党力推的司法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为实现司法公正,人们在寄期望于司法制度改革的同时,还试图从外部寻求一些方案,其中就包括探讨理顺司法与媒体关系的问题,二者之间存在着理性互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无罪推定原则是国际社会承认的庇护基本人权的一项准则,是法治国家广泛认同并确认的刑事诉讼原则,是现代刑事诉讼的基础。国际社会高度重视人权的保障和司法公正的维护,许多国家为了凸显无罪推定这一刑事诉讼基本原则的重要性,将其纳入宪法的条文中去。作为许多国家保障个人权利和维护法治原则的重要手段的无罪推定原则,具有重要法律价值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1.
无罪推定是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它是指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不得确定有罪。无罪推定原则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且得到国际社会普遍认可。无罪推定虽然已经在我国刑事诉讼法上得到体现,但我国目前离无罪推定的实现和完善距离尚远。本文论述了无罪推定的由来、含义,及我国无罪推定的确定意义和特点,且从其立法及实践等方面存在的欠缺着手,就我国如何全面贯彻无罪推定原则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2.
司法是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以国家权力为依托,依照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具体运用法律处理案件的活动,是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是法治国家的保障性权力,而媒体作为监督司法的一种重要方式,对司法权的运作正在产生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在现代法治国家,媒体与司法、媒体监督与司法公正息息相关,可以说,作为监督司法的重要渠道,媒体在自由、民主、公开的道路上比司法走的更远,媒体监督在促进司法公正、遏制司法腐败方面确实发挥了其他监督形式无法替代的积极作用;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媒体就像雅典娜赐与我们的一柄双刃剑,用之得当,则有利于司法公正,而一旦缺乏制约则会给司法公正造成负面的影响,从而妨碍或破坏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13.
随着传媒技术发展,尤其是微博、微信等网络自媒体平台的出现,很多刑事案件中的律师于庭审程序之外发布的各类言论获得了比其庭内言论更加广泛的关注,这一现象在近年来的热点刑事案件中频频出现。针对刑事案件中律师庭外言论,无论是域外法治发达国家还是我国司法界都在讨论和探索如何规制律师庭外言论,但规制的逻辑前提是律师庭外言论需要被规制,这也应当是所有讨论的出发点和逻辑起点。从司法实践的典型案例和法益冲突的视角探究律师庭外言论的规制依据应当是一项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4.
无罪推定原则已经成为现代国家的一项刑事诉讼法原则乃至宪法原则,具有深厚的社会哲学基础和重要的政治法律意义。无罪推定原则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成为当代中国刑事诉讼法制现代化的迫切需要和时代课题。刑诉法修改在即,进一步贯彻落实无罪推定原则必定是此次刑诉法修改的重头戏。文章从无罪推定原则的内涵和要求入手,结合我国无罪推定原则的法律实践,对无罪推定原则如何在新刑诉法中的进一步贯彻和落实提出几点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5.
疑罪之司法抉择的学理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疑罪是指司法机关对被告人是否犯罪、罪行轻重疑惑不决、难以确证的情况,是司法实践中客观存在的常见现象。对疑罪的之司法抉择原则,在人类社会刑事司法史上,有“疑罪从有”与“疑罪从无”的对立立场。“疑罪从无”的法律思想和司法原则被现代文明国家的刑事立法与司法普遍认可,是现代刑事司法文明与进步的标志之一。“疑罪从无原则”,是现代刑事法律“有利被告”思想的表现,是无罪推定原则的具体内容之一,具有丰富的内涵。本文拟立足于我国刑事立法和司法实践,从法哲学、刑法学、经济学、社会心理、诉讼制度等多角度对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司法裁判压力与日俱增,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司法裁判找到了新的出路,其具有客观性、高效性等优势,但可能面临与法官独立审判原则相冲突、损害当事人诉讼权利、冲击司法公正原则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作为“燃料”的数据在应用中存在障碍、核心算法技术存在风险、人工智能与司法裁判的融合存在不适性。进行规制时,应当明确人工智能技术的角色定位,将其作为法官进行司法裁判的工具,增强人工智能在司法应用过程中的透明度,合理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以实现人工智能在司法裁判中的有效运用。  相似文献   

17.
新闻媒体对司法的监督不仅十分必要,而且在现实情况下也显得非常紧迫。在我国司法公信力不高的情况下,加强新闻媒体对司法的监督,保障司法公正已逐步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司法公正以司法独立为前提,而司法独立却难以避免公权力的滥用。司法权本身需要监督,这样才能防止司法腐败并最终促进公正司法。因此,媒体在促进司法公正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西方国家的经验表明,对媒体介入司法持宽容态度是世界主流发展趋势。我国当务之急是加强对媒体报道司法的保障与规范,以更好地促进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18.
司法公正是指在司法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中坚持和体现公平与正义的原则,其本质是评价主体对司法是否能够满足社会成员的需要这种价值关系的反映与认识的观念性活动。当前,深化对司法公正问题的研究对促进社会安定有序、推动依法行政、确保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及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学术探讨司法公正是司法活动的一项基本原则,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内在要求。在我国,由于历史的原因,司法制度建设几经波折,使司法公正问题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和深入研究。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现行的司法运行模式在很多方面已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的需要,由于种种原因,在一部分司法人员中,执法不严、裁判不公,甚至以权谋私、枉法裁判的现象时有发生,司法腐败现象日益严重,使得公众对司法的公正性产生“信任危机”。在这种情况下,要实现司法公正,保证司法清廉,首先必须改革和完善现行的司法体制。本文拟就影响司法公正的体制上的原…  相似文献   

20.
浙江张氏叔侄冤案的发生,表明我国的刑事诉讼程序尚存在程序法定原则阙如、无罪推定原则和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贯彻不力,定罪标准、侦查模式以及公检法机关工作机制某些环节不够完善等问题。对此,应当在强化相关立法的基础上,通过队伍建设和工作机制的改进,不断促进执法、司法能力的提高,从而保障司法的公正及高效,降低刑事错案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