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社会转型推动了整个社会资源和利益的重新分配,由此带动了更深层次的社会结构变革和制度变迁。中国农民的基层民主伟大创造——村民自治制度的诞生及其制度化就是社会转型期体制变迁、利益重组、观念转变催生下的产物。而转型期村民自治制度的运行中存在诸多问题的根源在于农村基层“价值民主”与“程序民主”建设的错位。  相似文献   

2.
我国村级民主建设经过近三十年的探索和实践,走出一条以“村民自治”制度为核心的道路,促进了村级民主建设的快速发展。但由于受到历史和现实条件的影响,村级民主建设在民主选举、民主决策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为此,我们要通过完善有关法制、积极进行体制创新、健全村级民主监督体系等加快和推进村级民主建设。  相似文献   

3.
村民选举与民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农村所实行的村民选举与自治制度中的民主性是国家、地方政府与村民三方相互作用的结果。村民选举的实践表明,村民的民主意识、选举热情和参选率与村民的文化素质没有直接关系,而与他们的切身利益直接相连。不能忽视的是村民选举中还存在着民主的变形,特别是贿选问题。贿选的背后是巨大的利益支撑,而这巨大利益则来自中国不合理的土地所有制度。因此,不确认农民对于土地的分散的物权,就绝没有村民的自治。  相似文献   

4.
乌苏市自1984年在全市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为了适应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需要,解决农村社会矛盾、解决三农问题、提高政府管理水平和农民素质。建立了村民委员会,落实村民自治制度,探索和实践“四个民主”,农民的法制意识、参与村级事务管理的理念和能力都明显增强。面对农村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应进一步探索村民自治实现的途径.使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大局中更好地发挥基础性作用。  相似文献   

5.
村级民主发展的路径、障碍及对策思考——以四川省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村民自治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萌芽、试验和推进三个阶段,并在其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从个别试点到全面展开,从着重强调民主选举到全面关注"四个民主"(即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从人民民主延伸到党内民主,从农村村民自治推进到城市社区自治等基本特点,从而使村级民主建设得到了蓬勃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近年来村级民主建设面临一些新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基层民主发展不平衡,基层自治组织作用发挥不充分,基层群众参与自治的积极性不高,现有法律和制度建设滞后于基层民主发展的要求,基层组织开展自治工作的条件不足。显然,基层民主的发展已经迫切要求深入推进上层民主,实现上层民主与基层民主的上下联动、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6.
村民自治是我国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村民自治在出现河北“青县模式”、浙江“温岭模式”后,近期又出现了广东“蕉岭模式”。这三种主要模式既有共性,又各有特色。这三种主要模式对推进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启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一定条件下,我国民主政治采取自下而上、渐进、增量发展的模式是可行的。(2)在社会转型期间,只有顺势而为地推进民主实践,才能确保社会和谐发展。(3)党委领导的作用不容忽视,同时要处理好加强党的领导和引导满足村民积极合理的民主诉求之间的关系。(4)只有建立和完善充分体现人民当家做主的民主选举制度和运行机制以及对公权力行使的公开监督机制,才能有效推进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5)只有建立公权力之间的平衡和制约机制、创新对公权力的有效监督制度体制,才能遏制腐败、提高政府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7.
杨波 《奋斗》2003,(8):36-36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扩大基层民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健全基层自治组织和民主管理制度,完善公开办事制度,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完善村民自治,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广大农村开展了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为主要内容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相似文献   

8.
村民自治是我国人民民主生活的一件大事。随着村民自治工作的不断推进,现行村民自治制度暴露出许多问题,本文就此展开分析,并结合作者多年的基层工作经验,提出做好村民自治的“五个加强”工作。  相似文献   

9.
村民自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在总结村民自治发展中累积的经验和对其规律进行探讨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逻辑,即民主政治要与民众的利益诉求相结合;要从典型示范到全面推广;要通过制度实践推动制度创新;要通过政治实践实现政治启蒙;要坚持原则的统一性和形式的多样化。  相似文献   

10.
自基层民主自治实践以来,村民自治中的贿选、两委矛盾一直存在.在推进村民自治中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思路,一种是以草根民主推动村民自治;另一种是以党内民主推动村民自治.通过对河南村民自治中"四议两公开"经验的总结,可见以党内民主推动村民自治更符合现阶段实情,即通过赋予党员大会和全体村民这两个上位权利主体审议权和决议权,能有效解决"两委会"决策中可能存在的争议,引导村民从"法制-遵守"模式走向"权利-表达"模式,建立起民主的利益协商机制,盘活既有权力结构,重塑基层利益整合机制.  相似文献   

11.
民主管理是近现代合作制理论的一个基本原则,也是现代合作制实践中的一项基本的制度安排.合作制的这种民主原则具有深刻的多方面的意义.首先它保证了合作社内部能够实行经济民主,使合作社的管理模式在现代企业制度的发展史上实现了一场巨大的革命,具有实现劳动解放、消除资本剥削等重要意义.更重要的是,它还为将这种企业的经济民主原则延伸扩展到社会政治生活之中、实现普遍的社会平等和政治民主提供了有利的基础,成为建立真正的属于"自由人联合体"的社会合作共同体的一条可行道路.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民主和党内民主是两种不同而又密切联系的民主。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社会主义民主和党内民主的内涵及其差异,正确地理解和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更好地行使民主监督的权利,我们特约山西大学徐久刚教授、中共山西省委党校省直分校校长冯进成教授为本刊撰写了《社会主义民主和党内民主》专稿,并从本期陆续刊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3.
以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主体的票决民主形式和以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为主体的协商民主形式,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基本形式。两种基本民主形式的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鲜明特色和突出优点。两种基本民主形式的形成和完善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实践的重要成果,两种基本民主形式的新论断丰富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理论。  相似文献   

14.
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关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虞崇胜 《学习论坛》2010,26(7):23-25
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是中国式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在社会主义中国,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然而,要有效地推进中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就必须准确把握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的关系,始终抓住人民民主这个本质和核心.必须明确,民主的本意是主权在民(在中国即人民民主),党内民主不能单独推进,而必须与人民民主协同推进.执政党的党内民主不仅需要通过人民民主的制度载体来实现,而且需要与人民民主结合起来.唯有如此,中国式民主才能真正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15.
发展党内民主能够增强党内和谐,遏制党内权力异化,促进党的科学决策,推进党的依法执政。实现党内民主要创新党内民主规范和制度,确立党内协商机制和程序,拓宽党内民主途径和渠道,发挥网络民主效应和功能。扩大党内民主应防止党内产生明显的派系,防止强化党内精英的权力,防止推进速度过热过快,防止照抄西方的民主模式。  相似文献   

16.
李凯林 《新视野》2007,(6):48-50
民主在中国备受关注,对民主地位的理解常有对立。本文基于对中国现当代历史事实的反思,循唯物史观原理,论证了"第二性,民主"。提出:民族高于民主,民生高于民主,发展高于民主。民主进步的合理性不能仅由民主自身定,而应置于社会整体发展的参照系中观察。中国共产党提出"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民主政治建设的绩优框架,它是中国经验的总结,也是对西方民主理念进行"颠覆"性"落实"的后现代思维。  相似文献   

17.
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最深刻的民主实践,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重视基层民主建设。发展基层民主,有利于提高全民民主素养,有利于化解人民内部矛盾,有利于对基层干部的有效监督。发展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实践中,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始终注意保持稳定,避免为民主而民主的偏差。  相似文献   

18.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提出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协商民主是中国人民对民主形式的伟大创造,是对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合”思想的继承。我国协商民主主要体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有四种实现途径:政治协商、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合作共事。协商民主的优点在于有利于实现最广泛的政治参与、最广泛地包容和吸纳各种利益诉求、体现社会主义民主的真实性。进一步完善协商民主形式,需要加强党的领导、不断推进制度化规范化建设、营造宽松和谐的政治环境、充分发挥其它民主形式的互朴作用。  相似文献   

19.
民主政治,实质就是法治政治,有诸多的法治特征。首先,民主政治必须要程序法治;其次,民主政治必须要权责法治;再次,民主政治必须要人事法治;最后,民主政治必须要监督法治。只有民主政治过程的各个方面都有了法治作保证,民主政治才能实现其民有、民治、民享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在一个异质社会中,传统的多数民主往往会产生集团冲突和不稳定。自由主义主张采取消除异质社会结构、建立同质社会的方式来解决此类问题;社群主义提倡的协合民主则是在保留社会异质性的基础上,让居于少数地位的集团参与政权、分享权力。协合民主虽然不能保证消除异质社会的冲突,但相对而言却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