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1985年4~12月用杭州兽药分厂生产的丙硫苯咪唑粉剂与片剂治疗囊虫猪38头。 治法 注射剂:无菌条件下,将西硫苯咪唑1份与液体石蜡5份放乳钵中研磨均匀,于臀部深层肌肉作多点注射。每公斤体重65毫克,一次用药。片剂:每天早空腹喂给,连服3天,每公斤体重40毫克。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和建立了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丙硫苯咪唑及其代谢物丙硫苯咪唑亚砜,丙硫苯咪唑砜的血药浓度和方法,并测定了6头健康猪口服25mg/kg丙硫苯咪唑后的亚砜和砜的血药浓度和有关药代动力学参数,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的结果,6头猪血中,丙硫苯咪唑原形药均来检出。给药后20min采血,血中扰以丙硫苯咪唑亚砜和丙硫苯味唑砜的形式出现。以Nava Pack C18 4μ 0.39×15cm为固定相,测定丙硫苯咪唑亚砜和砜。紫外检测器波长为290nm,以甲为内标物,血清中本法最低检测亚砜含量为23.56ng/ml血清,砜为16.54ng/ml血清。亚砜平均回收率为93.73±6.75%,砜平均回收率为90.044±5.33%,不同浓度水平测定结果的日内和日间变动系数均在1.0%以下,丙硫味唑亚砜和丙硫咪唑砜的药代动力学符合有吸收因素二室模型,健康猪口服丙硫味唑后亚砜半表期t_(1/2β)为12.6466±1.8494h,血浆清除率CLB为0.1364±0.0921(L/kg·h),血药浓度达峰时间为10h;峰浓度为11.919±1.382μg/ml血清;药时曲线下面积AUC为1156.69±742.52μg·h/ml,各参数表现较大的个体差异。  相似文献   

3.
有关旋毛虫治疗方法,历年来国内外均推荐使用甲苯咪唑和噻苯咪唑,我们1981年首次应用丙硫苯咪唑治疗猪旋毛虫病,取得了十分满意的效果,在多次实验中,发现甲苯咪唑和噻苯咪唑两药,并不象以往报导的那样可以杀灭旋毛虫。1984年在云南大理州应用丙硫苯咪唑治疗人体旋毛虫病127例中,追访了过去使用甲苯咪唑“治愈”的旋毛虫病患者25例,经活体采样镜检,发现“治愈者”肌肉中仍全部存有活虫。为了进一步再论证甲苯咪唑和噻苯咪唑两药对旋毛虫的杀灭作用,以杜绝无效药物的续继使用,1984年12月至1985年3月在本院  相似文献   

4.
1976年,丙硫苯咪唑(Albendazole)作为一种新的高效、低毒、广谱抗蠕虫药问世,颇受重视。国内外学者在其药效学上做了许多有意义的工作,证实丙硫苯咪唑对畜禽及人体寄生绦虫的成虫有很好的疗效。最近有人研究了其对绦虫蚴的作用,取得可观的结果。Saimot(1983)和Morris(1983)将其用于人体棘球蚴(Echinococcus)病的治疗;韩宇等(1683)用其治疗人工和自然感染的猪囊尾蚴(Cysticerus cellulosae)病。丙硫苯咪唑对绦虫童虫的药效研究尚未见报道。本试验以绵羊为实验对象,旨在观察丙硫苯咪唑对人工感染不同日龄贝氏莫尼茨绦虫(Moniezia benedeni)童虫驱虫效果。  相似文献   

5.
宁夏羊胃肠道线虫对现行驱虫药的抗药性调查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采用粪便虫卵减少试验对宁夏地区所属灵武、贺兰、盐池、吴忠、中宁、中卫、永宁和银川市郊8个县(市)的12个绵羊场、6个山羊场进行了丙硫苯咪唑和阿维菌素抗药性的随机调查。结果表明:在用丙硫苯咪唑调查的10个绵羊场和6个山羊场中,虫卵减少率在95%以下和95%的置信域下限在90%以下的有山羊场2个、绵羊场2个,证明对丙硫苯咪唑有抗药性;1个绵羊场和1个山羊场的虫卵减少率是96.3%、95.9%,但95%置信域的下限在90%以下,具有抗药性可疑;山羊群中丙硫苯咪唑的抗药性为33.3%,绵羊群为20.0%。用同样的方法调查了1个山羊场和5个绵羊场(其中有4个羊场曾执行了丙硫苯咪唑的试验),查出1个山羊场和1个绵羊场对阿维菌素具有抗药性可疑,其虫卵减少率分别为97.3%和95.5%,置信域下限在90%以下。揭示了宁夏地区羊消化道线虫对现行驱虫药的抗药状态,为今后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用丙硫苯咪唑进行体外虫卵孵化试验检测羊线虫对苯并咪唑类药物的抗药性,对23个羊场的25份田间样品用丙硫苯咪唑和噻苯咪唑进行了虫卵孵化试验并与先前减卵试验(faecal egg count re-duction test,FECRT)的结果比较。结果表明,25份样品中,丙硫苯咪唑和噻苯咪唑对受检虫卵的半数致死量(LD50)均值分别为0.050 1和0.054 0μg/mL,差异不显著。FECRT检测有抗药性的4个羊场,75%的样品对丙硫苯咪唑和噻苯咪唑的LD50均值均在0.1μg/mL以上,只有1个羊场的的LD50值分别为0.068 9μg/mL(丙硫苯咪唑)和0.071 2μg/mL(噻苯咪唑)。检测为可疑的2个羊场,其样品的LD50值为0.04~0.07μg/mL;FECRT检测敏感的蠕虫群体的LD50均在0.04μg/mL以下。此外,丙硫苯咪唑用纯的二甲基亚砜溶解和稀释后于4℃保存7 d,LD50值变化不大,提示药效无明显下降,而保存14 d后药效有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7.
中国兽药监察所于1979年合成丙硫苯咪唑(Albendazole),并应用于临床试验,证明该药对牛、马、猪、羊、家禽及野生动物的线虫、吸虫、绦虫和绦虫蚴有良好的驱除效果。是一种广谱、高效、低毒的抗蠕虫新药。但该药对犬蠕虫的驱除效果如何,资料甚少。本文报道了国产丙硫苯咪唑对犬蛔虫的驱除效果。  相似文献   

8.
棘球蚴(又名包囊虫)系细粒棘球绦虫的中绦期,寄生于哺乳动物的肝、肺和脾脏,引起棘球蚴病。本病为人畜共患疾病。 丙硫苯咪唑(Acbenzole)为广谱抗蠕虫新药。对猪囊虫及细颈囊尾蚴有杀死能力,国外已有报道。对棘球蚴除英国Morrs等1983年报道有效外,国内尚无报道。我们予1984年6~10月在乾宁种畜场用丙硫苯咪唑对绵羊棘球蚴病进行了治疗试验。  相似文献   

9.
许壳属各种绦虫(Hsuolepis spp.)是我国学者定名的。关于许壳绦虫的治疗方法尚未见到正式报道。1980年本文的部分作者曾以国产丙硫苯咪唑进行过驱除猪许壳绦虫的试验,结果只能驱除颈以后的链体,不能驱除头节和颈,判为无效。为了探索国产吡喹酮对猪许壳绦虫的驱除效果和适宜剂量特进行了本试验。  相似文献   

10.
用丙硫苯咪唑和阿维菌素对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巨蜥进行驱虫试验 ,每种药物设 2个剂量组 ,每组 6个重复。口服丙硫苯咪唑 4 0 .0mg/kg剂量组的胃肠道线虫虫卵减少率和虫卵转阴率分别为 91.4 9%和 83.33% ,2 0 .0mg/kg的剂量无效。皮下注射阿维菌素 0 .3mg/kg和0 .6mg/kg 剂量组的胃肠道线虫虫卵减少率和虫卵转阴率均达 10 0 %。试验结果表明 ,用丙硫苯咪唑驱除巨蜥消化道线虫需较高剂量 ,较小剂量的阿维菌素对驱除巨蜥消化道线虫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1.
目前新筛选的苯并咪唑类化合物丙硫苯咪唑是一种广谱、高效、低毒、较理想的驱蠕虫药物,据国内外有关资料报道,此药对自然感染和人工感染的猪、鼠肠旋毛虫有良好的驱杀作用,但对犬肠旋毛虫的作用如何,资料甚少。笔者于1983年6月对犬进行了旋毛虫人工感染,并用丙硫苯眯唑作驱虫试验,获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棘球蚴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畜健康的世界性分布的寄生虫病,迄今还未找到一种有特效的治疗药物。但在体外培养系统中,已有许多学者证实吡喹酮、甲苯咪唑、丙硫苯咪唑以及紫堇属植物的提取物对细粒棘球蚴原头蚴(以下简称原头蚴)有杀灭作用。至于莫能菌素(Monensin)对原头蚴的作用,国内还未见报道。本文系报道莫能菌素对体外细粒棘球蚴原头蚴杀灭作用初步观察结果。(一)材料和方法1.原头蚴:从甘肃夏河县获得刚宰杀的绵羊肝、肺棘球蚴包囊,冷藏条件下带回实验室后以无  相似文献   

13.
为了降低用药成本、提高治疗效率,于1985年我们采用穿心莲和黄连素注射液交巢穴注射,对患仔猪白痢的498头病猪进行治疗对比试验。 药物 穿心莲注射液:邛崃兽药厂生产,批号850129。每1毫升相当于原生药1克。1%硫酸黄连素注射液:邛崃兽药厂生产,批号840716;江苏省武进县兽药厂生产,批号840720。 病猪选择 用6个地方农户饲养的自然发病仔猪,病期一般为1~7天,分穿心莲治疗组和黄连素治疗组,未设对照组。 方法 对自然发病仔猪不论日龄与体重的大小,病期长短、症状轻重均按1头猪穿心莲或黄连素注射  相似文献   

14.
绵羊360只,分三组。试验组投放丙硫苯咪唑瘤胃控释剂1枚/只,阳性药物对照组一次口服丙硫苯咪唑10mg/kg体重,空白对照组不给任何驱虫剂,分别于投药前及投药后7、30、100和170天进行虫卵计数,称取体重和毛量。结果表明,投药后7和30天,试验组与阳性药物对照组均有良好的驱虫效果。投药后100天,试验组驱净率为85.5%,阳性药物对照组驱净率为26.4%。给药后170天,试验组、阳性药物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羊只平均体重差异显著(P<0.05),平均剪毛量也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5.
我所“包虫病”课题组从1981年起,选择对棘球蚴有肯定驱杀效果的三种化学药物:甲苯咪唑、吡喹酮和丙硫苯咪唑,及根据中兽医对包囊的认识所制备的中药丸剂,进行治疗绵羊棘球蚴病的比较试验,以期筛选一种适合本地区治疗该病的药物。 (一)材料和方法 1.供试药物 (1)甲苯咪唑:系南宁制药厂产品,用前制成5%的水混悬液,灭菌后注射用。在道孚县乾宁种畜场选择经IHA诊断为棘球蚴阳性的茨盖绵羊,胸腹腔内给药。  相似文献   

16.
笔者1984年10月~1985年5月统计,用盐酸左旋咪唑给猪驱虫时,在注射的258头小架子猪中,于注射后10~25分钟出现过敏反应4头,占1.55%,经用肾上腺素等药物抢救恢复正常。 病例 1985年2月9日,友爱乡张某养的7头78日龄的小架子猪,经检查猪只精神不振,身体消瘦、被毛逆立无光,平均体重25斤左右。随用5%兽用盐酸左旋咪唑(四川省国营彭县兽药厂生产,批号:  相似文献   

17.
绵羊150只,分三组进行春季驱虫试验。试验组羊投放丙硫苯咪唑瘤胃控释剂1枚/只,阳性药物对照组羊一次口服丙硫苯咪唑10mg/kg体重,空白对照组不给任何驱虫药物。分别于投药前和投药后15,30、45、66、86,120和140天进行粪便虫卵计数,称取体重和剪毛。结果表明,试验组在给药后86天时,虫卵减少率为93.7%,驱净率为88%;阳性药物对照组在给药后45天时,虫卵减少率已降至77.4%,驱净率42%。平均体重和平均剪毛量,试验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8.
Marrinor(1980)首先研究了丙硫苯咪唑(Albendazole)的药物代谢动力学,而后Fetterer和Saimot等分别测定了连续给药后绵羊、犊牛和人体血清及病变部位丙硫苯咪唑及其代谢物的浓度。认为对驱除寄生虫起功能作用的,并非丙硫苯咪唑本身,而是它的二种中间代谢产物——亚砜(sulfonide)和砜(sulfone)。其最终代谢产物是二氧基砜(2-aminv5-propylsulfonyl-1H-benzimidazole)。但是并没有获得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系统参数。未能从现代药理学的角度来阐明该药在实验对象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规律。本试验应用原子示踪法,旨在研究[~(35)S]丙硫苯咪唑在大白鼠体内的吸收,分布和排泄。  相似文献   

19.
应用清虫佳口服液、丙硫苯咪唑、左旋咪唑对绵羊进行了驱虫效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 ,3种药物间隔 7d分 2次用药后 ,对羊线虫均表现出明显驱虫效果 ,但清虫佳组粪便虫卵转阴率(90 % )要高于丙硫苯咪唑组 (80 % )和左旋咪唑组 (80 % ) ;就对羊肝片吸虫的驱除效果而言 ,丙硫苯咪唑要好于清虫佳 ,而左旋咪唑的效果则很差。  相似文献   

20.
猪黄、白痢是哺乳仔猪最常见的传染病之一 ,往往导致成群仔猪发病 ,大量死亡 ,耐过猪生长缓慢 ,发育受阻 ,甚至形成僵猪。为有效地防治本病 ,笔者在某专业养猪场进行了泻痢王、痢菌净、环丙沙星、氯霉素等药物对仔猪黄、白痢治疗的比较试验 ,以探讨其临床应用效果。1 材料与方法1.1 药物 泻痢王 :系加味白头翁汤的浓缩制剂 ,江西中兽药厂生产 ;痢菌净 :汉川市兽药厂生产 ;氯霉素 :华中农业大学兽药厂生产 ;环丙沙星 :天门市兽药厂生产。1.2 动物 试验猪为某养猪场发生仔猪黄、白痢的 1— 3 0日龄仔猪 2 6 4头。1.3 分组 试验分为 4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