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九九二年,在我省基本建设快速发展的高潮中,一组数字引起了我们的沉思。省属30家国有建筑施工企业中,有14家亏损,占40.6%,亏损额1401万。其中,省级6家施工企业全部亏损,亏损额达1056万。人们说,“国营不如集体,集体不如个体。”到底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建筑施工企业还要不要搞活,能不能搞活?系统地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后,可以毫不犹豫地作出答案:国有施工企业必须搞活,也一定能搞活。 国有施工企业必须搞活,首先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政治任务、政治使命。  相似文献   

2.
“债转股”政策,是党中央、国务院化解金融风险、减轻企业债务负担、促进国有企业三年脱困的一项重大战略措施。本文仅从“债转股”提出的政策背景和“债转股”政策的内容分析中提出一些质疑,目的是使“债转股”政策得到更好的贯彻实施。   一、“债转股”提出的政策背景   1.国有企业长期亏损,债务负担沉重,加重了完成三年脱困目标的难度。据中国企业联合会调查组公布的数据,我国国有企业总体亏损额, 1997年为 293亿元, 1998年为 558亿元。在 14923家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中, 1997年亏损的企业有 6039家,亏损面为 40.4%,亏损…  相似文献   

3.
我国独立核算的工业企业,到1986年底共有42.2万个,其中亏损企业有5.5万个。亏损面为13.2%,亏损额共72.4亿元。在亏损额中,全民所有制企业亏54.5亿元,占亏损总额的75.%。1986年是工业企业亏损的一个新的高峰,亏损额比上年猛增78.7%。今年上半年,亏损仍有增无减。  相似文献   

4.
吉林造纸集团有限公司原名吉林造纸厂,始建于1940年。建国后50年来,这个企业累计形成固定资产近10亿元,上缴利税26亿元,一直是我省和国家的重点企业。从1996年开始,作为吉林省“老字号”的国有企业,吉林造纸厂陷入亏损的泥潭之中。1997年、1998年连续两年亏损严重,亏损额高达2.2亿元,企业生产和经营几乎陷入了绝境。但是,许多职工对企业面临的困境,竟十分淡漠。甚至有人说,即使企业亏的再多,也不能让我们饿死。针对职工的这种心态,领导班子认为,企业要脱困,先要让职工思想“脱困”。因此,他们对全…  相似文献   

5.
绵阳市市属预算内工业企业共34户,这些企业围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通过开展转机制、抓管理、练内功、增效益活动,工业生产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单从效益来看,全市纺织、轻化、丝绸等行业仍呈缓慢增长或负增长趋势,相当一部分企业经济效益下降,1994年1至6月,亏损企业17户,亏损面达50%,截止去年9月底,虽然已有4户企业扭亏,但仍有14户企业出现亏损,亏损面达41.18%,比上年同期增加40%,亏损额为3621万元,比上年同期净增亏损2889万元,增亏幅度达394. 67%。  相似文献   

6.
水城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三线建设时期经国务院批准,1966年建成的一个国家大I型钢铁联合企业,是大西南重要的钢铁生产基地之一;现有职工3.万人,总资产41.39亿元,为贵州地方经济的发展作出过积极贡献。在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企业陷入亏损,1995年亏损9494万元,1996年亏损额高达29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91.5%,成为贵州第一亏损大户。1997年初,企业濒临崩溃边缘。在水钢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原国家冶金部与贵州省委、省政府联合组成水钢情况调研组,对水钢进行综合诊断,并果断作出决定,立即更新水钢领…  相似文献   

7.
湖北万宝粮油工贸集团公司双沟粮油工业分公司(以下简称“万宝”)是襄阳县一个以加工大米、面粉、油脂为主的综合企业。这些年来,“万宝”始终把“抓管理,降成本,增效益”作为企业经营的指导思想,使生产发展速度和效益快速同步增长。“八五”期间,“万宝”工业总值、销售收入、利税总额三项主要指标平均增长速度分别为82.5%、88.89%和85.51%。1991年到1996年,“万宝”上交国家利税、基建投资和企业自我积累达1亿多元。“万宝”多次被国内贸易部、国家科委和省、市、县委、政府授予红旗单位、科技型企业,创税先进单位和双文明单位等光荣称号。1990年5月晋升为省级先进企业,1997年2月被评为全省30家“创效增税明星企业”之一,名列第9位。  相似文献   

8.
资料显示,全国国有企业固定资产原值15,352.2亿元,净值10,835.9亿元,若按重置价计算,约为3万亿元。这笔巨大资产的产出效益,很不理想。1992年,全国预算内工业企业潜亏相加,已近1,500亿,在全部国有企业中,潜亏、明亏和盈利的企业各占三分之一。地处祖国西陲的新疆,情况又怎样呢?1993年1—10月份,全疆524户预算内工业企业亏损面和亏损额逐渐加大,亏损户达201户,亏损面为38.4%;亏损总额达17,613万元,为同期赢利企业利润总额的59.9%。一、问题的症结由传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工业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工业…  相似文献   

9.
1996年,我省工业经济在偏紧的经济环境下,克服了许多困难,实现了15.7%的增长速度,确保了财政收入的增长,为整个经济和各项事业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但是从工业经济的效益情况来看,形势是非常严峻的。全省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实现利润盈亏相抵后,净亏损10.34亿元,亏损额高居全国第二位,亏损面达24.1%。国有企业亏损问题更加突出,亏损面达45.2%,亏损额达40.2亿元,已成为我省经济工作中需要解决的最为紧迫的问题。造成我省工业经济效益大幅度下滑,亏损增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国家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蚌埠市工业企业亏损逐年增加,亏损原因也十分复杂,如何把亏损额压低到最小程度,对于提高经济效益,改善蚌埠市的财政状况,具有重要意义。亏损情况蚌埠市全民所有制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到1989年底共有186个,其中亏损企业37个  相似文献   

11.
目前,乡镇企业的隐性亏损问题比较突出。所谓隐性亏损,是指企业由于存货贬值或报废、库存物资成本大于售价、应收账款中发生呆账、坏账以及有关费用应摊未摊等原因而形成的潜在性亏损。由于隐性亏损在企业的会计报表中一般没有直接反映,在企业的财务报告中也往往很少述及,因此,这种亏损常常不容易被人们发现和暴露出来。它的危害性更是不容易被一般人所认识和了解。其实,隐性亏损的危害性是非常大的,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隐性亏损会虚化企业的利润,导致乡镇企业明盈实亏。从表面上看,一个企业在某一个时期的“利润”可能相当可观,但由于这种利润在计算时没有考虑企业那些隐性的、潜在的费用和损失,因此,这种利润是虚假的、有“水分”的。特别是当一个企业  相似文献   

12.
图说经济     
《党的建设》2014,(6):36-36
近七成企业认为化解产能过剩需3年以上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3545家企业的一项调查显示。67.7%的企业认为,要消化目前的过剩产能,需要“3年以上”的时间,其中认为需要“5年及以上”的企业占到22.7%。这意味着化解产能过剩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内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3.
目前企业较大的亏损面和亏损额,已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一大障碍,而亏损的深层原因又在于利益机制和管理水平问题,所以,要扭亏增盈,既要企业外部环境的改善,也需要企业内部潜力的挖掘。  相似文献   

14.
从绩效管理体系看日本企业成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10年日本的经济和企业出现了比较大的问题,日本第一大家电企业松下电器出现48年来首度亏损,亏损额高达4310亿日元。而日本七大电子企业中,只有索尼保持盈利。日本企业到底怎么了?日本  相似文献   

15.
辽阳晶体管总厂是一个有30年历史的老企业。现有职工850人,离退休职工240人。该厂在改革初期经济效益还比较好,但是,随着电子工业的迅猛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使该厂适应外部环境的能力越来越差,经济效益每况愈下。从1986年至1993年连续七年亏损,累计亏损600多万元,资产负债率已达到100%,出现了帐户无资金、库存无原料、设备不运转、现场脏乱差的严峻形势,企业面临着破产的危险。人们不免发出了这个厂来个神仙也治不好的慨叹。  相似文献   

16.
脱困是“用三年左右的时间,通过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的简略说法。如何理解脱困?一些人把国有企业脱困理解为扭亏为盈。不少国有企业亏损,这是事实,也是它所面临的一个巨大困难。据统计,截止1998年10月底,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的亏损面为49%,其中大中型企业的亏损面为55%,小型企业的亏损面为47%。在国有企业总计800亿元的亏损中,国有大中型企业的亏损占600多亿元,即3/4强,我省国有企业的亏损情况还要更严重些。从亏损的状况看,国有企业的确相当困难,从…  相似文献   

17.
在已故全国文联主席阳翰笙的故乡罗场镇,有家知名企业——罗场纸厂。这是一家靠依法治厂起家的企业。凡熟悉其“发家”轨迹的人,无不异口同声:是法律救活了这个厂。 1988年,这家企业几乎濒临倒闭:帐本上只有0.17元,欠外债、银行贷款和农民土地赔偿费687万元,亏损200万元;厂房破  相似文献   

18.
贵阳公交公司属国家大型二类企业,现有职工6300多人,是政策性亏损企业,每年仅发售月票一项,就要亏损1440万元。从1995年以来,该公司解放思想,大胆改革,遵循“乘客至上,服务为本”的宗旨,弘扬“团结奉献,开拓创新”的精神,坚持“两手抓、两手硬”的工作方针,外树形象,内抓管理,依托主业,多种经营,使企业迅速扭转了连年亏损的被动局面。经过4年多的努力,不仅填补了亏损,从1998年起  相似文献   

19.
国有物资系统自1994年以来,至今已连续四年大规模全行业亏损,据内贸部报表显示:目前全系统亏损额累计已达200多亿元,企业亏损面在70%左右,一部分亏损严重已资不抵债的物资企业被迫进入停业、破产状态,下岗、待岗的职工比例在逐步上升.国有物资企业经营萎缩,市场占有率下降,毋庸置疑的现状,这已引进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如何认清国有物资企业出路,已是一个十分重要而紧迫的问题.“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  相似文献   

20.
企业戴上“亏损”的帽子,按理说并不是件光彩的事。然而时下,有些实际盈利的企业却心甘情愿地戴上“亏损”的帽子。少数企业的厂长、经理不仅对扭亏增盈持无所谓的态度,甚至刻意将企业维持在盈亏的边缘上。出现这类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七点:一是怕摊派伸手。企业效益好了,有盈利了,各方面的捐款、集资、摊派就蜂拥而至,而亏损企业这方面的麻烦就少得多。二是怕名目繁多的检查、评比和会议。现在各种名目的检查、评比频繁,企业疲于应付。特别是那些效益好的企业,前来检查工作和参观学习者络绎不绝,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