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7 毫秒
1.
《法人》2008,(1):5-5
美国耶鲁法学院教授蔡美儿(Amy Chua)在其最近出版的著作中断言:中国崛起成为超级大国基本已成定局。这位华裔美女学者的断言绝非感情用事,太多的关于中国经济发展的数据正在力挺她的观点——2006年中国经济规模已经超越英国,2008年将超越德国。其实,面对“中国崛起”的速度,国人们从一开始的血脉贲张已经慢慢感觉到稀松平常。中国的崛起那是当然的事情,谁也遏制不了。刺激国人神经的倒是海外舆论针对“中国制造”一波又一波的质疑和攻击,在刚刚过去的2007,这种情绪形成了一个阶段性的高潮。可以预见,这场围绕着“中国制造”的信誉危机还将持续。  相似文献   

2.
燕继荣 《政府法制》2011,(23):10-10
当前,中国经济总量跃升世界第二的事实,向世人展现了“中国式赶超”的奇特效应。在“中国崛起”似乎成为国际社会主流判断的情况下,何时超越美国成为国内外热议的焦点。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综合国力大大提高,"中国崛起"这个问题日益进入人们的视野之中,本文论述中国崛起的表现,国内存在的问题,然后阐明和分析如何呵护、对待这种崛起与力量,以便对内保证国内社会与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对外处理好与各国关系,创造有利于我国发展的国际环境。  相似文献   

4.
李海彬 《法人》2006,(1):120-121
目前,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几乎没有谁会怀疑中国正在崛起这个事实。但是显然许多人对“中国崛起”这一正在进行和即将对世界格局与进程有重大的影响的历史时间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和清醒的理性认识。在国际视野及人类文明的大背景下,在《中国崛起:通向大国之路的中国策》一书中,围绕“中国崛起这一新兴力量对国际体系的意义”、“中国自身如何对待和驾御使用自己所  相似文献   

5.
风云书签     
《检察风云》2011,(13):7
《中国震撼》作者/张维为出版/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中国崛起"不仅震撼了全世界,也使得"中国模式"成为了国际社会研究的热点话题。用事实说话,用数据说话,是本书的一大特点。作者通过自身在一百多个国家的见闻所感,以其独到的视角与分析,揭示出"中国模式"背后的本质内涵。作者的核心观点认为,中国的崛起并不是  相似文献   

6.
在大国角逐的国际大环境之下,中国综合国力渐强,"中国威胁论"亦甚嚣尘上。本文对此提出质疑,论述朝贡体系鲜明的和平主义性质和再构的不可能性,通过对比论述"中国威胁论"的不合理性和中国崛起的和平性,并以孔子学院分析朝贡体系的丰厚文化遗产,强调中国应注重弘扬独特的中华文化,以柔力强势与西方世界进行观念博弈,打破"中国威胁论",并在世界舞台上真正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7.
电影"小康时代"超越"大片情结" 毫无疑问,谈论中国电影无法避开"大片"的话题. 经过整整5年坚持不懈的努力,由<英雄>发轫的中国商业"大片"创作,以<集结号>为标志开始进入成熟期,经过2006年的跟风沉迷,在2007年步入反思纠偏,到2008年,中国电影呈现出明显的螺旋式上升态势--电影生产突破"大片思维",在新的层次上重返文化创作的基本路径,产生了多部优秀作品.不难看出,2008年的中国电影已经开始尝试超越"大片情结".  相似文献   

8.
中国法学受着一种源自西方的"现代化范式"支配,只有充分、坚实地证明当下中国法学已经从根本上无力解释和解决中国法律实践中所存在的基本问题或关键问题,才能断言中国法学存在着总体性危机.邓正来先生并没有有效进行这种证明,无法断言中国法学存在着总体性危机,"中国法学向何处去"就是"无问而问",即便不是一个假问题,在它的提出理路里也很难被认为是一个真问题.邓正来先生并没有给出"中国法律理想图景"或"邓正来的中国法律理想图景",他并没有真正回答"中国法学向何处去"这一问题,但是在他的论述中给出了一个问题解决套路.因种种原因,该问题解决套路的有效性十分可疑.经过邓先生的立论和笔者的驳论,显示出一些对中国法学发展可能有意义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形成了成文法与判例法互相结合、相辅相成的混合法,自汉代定型之后历代沿袭相随.武树臣教授发现并提出了中国"混合法"的概念,断言"混合法"是中国数千年法律实践的最大特征,也是祖先奉献给全人类的伟大宝藏,还是西方两大法系未来发展的共同趋向.  相似文献   

10.
《中国监狱学刊》2010,(1):97-97
丁刚在2009年11月25日的《东方早报》上著文《中国思想输出的困局》说,讨论中国思想和文化的输出开始成为一个有关中国崛起的话题。但是,中国的软实力要走向世界,要让别人相信和理解我们的理念,首先应当让这些理念成为我们自己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  相似文献   

11.
在全球化经济中日益重要的文化产业在现阶段中国崛起的战略中有着特殊的意义。在这个过程中,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资源既给文化产业提供了大量的机会,又是中国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传统文化的误用现象已日见增加。典型反映了误用现象的耐克广告争议表明,误用的发生,牵涉传统文化产业化、文化安全、人格物理论、文化自由和文化多样性等重要理论问题。因此,文化法律政策要对此作出及时、有力的反应,必须首先在中国崛起的语境中全面理解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2.
鉴于当代严峻的生态危机,近年来以小约翰·B·柯布、菲利普·克莱顿等为代表的有机马克思主义者提出了生态文明发展的"中国引领论",强调中国最有希望引领生态文明,中国应当担此拯救人类文明的全球责任。可是,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自身环境问题突出,经济发展任务也很重,所以国际社会对其可行性表示质疑。实际上,"中国引领论"固然存在种种不足,但其核心主张仍然可以成立,因为这对中国来说既是一种不可推卸的国际责任,也是中国崛起的一个难得机遇,不可错过。我们需要做的是进一步对其内涵、理论缺陷及其可行性与实施策略等进行辨析与论证,为提升中国的引领能力服务。  相似文献   

13.
公共行政学发展绕不开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行政学在中国恢复发展已经历了30年。"三十而立"之际,需要认真地回顾、总结和反思,才能图谋大的发展。正如林肯所言:"如果我们知道了我们在哪里,要走向哪里,我们就能更好地判断要做什么,如何做。"本文对21世纪中国公共行政学进行展望,重点关注涉及学科发展的几个超越具体分支和研究领域的普遍性问题。  相似文献   

14.
郑智航 《河北法学》2006,24(11):160-164
邓正来先生认为,从1978年至2004年,中国法学在取得很大成就的同时也暴露了它所承在的一些问题,而其根本的问题就是未能为评价、批判和指引中国法制/法律发展提供作为理论判准和方向的"中国法律理想图景".因此,邓正来先生主张建构"中国法律理想图景".但是邓正来先生并没有直接回答"中国法律理想图景"是什么这一问题,而是采取了一种"否定性"的建构方式.邓正来先生之所以采取"否定性"的建构策略,在我看来是因为其受哈耶克的"无知"的知识论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哈耶克的这一知识观.  相似文献   

15.
好书推荐     
《江淮法治》2008,(8):59-59
超越当事人/职权主义——底线正义视野下的审判程序万毅著中国检察出版社2008年1月定价:36元中国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理想图景应当是转型为宪政型刑事诉讼制度,其现实路径不应当是片面追求英美对抗制诉讼的"高价正义",而是不断吸纳那些为各法治国家所低调持守的"底线正义"。  相似文献   

16.
随着北京奥运会临近,西方就达尔富尔、西藏等问题掀起抵制浪潮。由于西方对中国崛起的担忧及其中心主义的影响,奥运政治化在中国主要表现为民族问题国际化、统一问题集中化以及人权问题焦点化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
章夫 《法治与社会》2001,(10):38-40
这是一个特殊的家庭,可以断言,在中国大地上这样的家庭也极其罕见,甚至可以说绝无仅有.……  相似文献   

18.
在目前对新时期文学30年所进行的研究中,有一些学者将这一阶段的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30年加以比较,对其成就持批评或否定姿态.王晖、谢泳和樊星等学者从不同侧面表达了他们对于这种姿态的回应,以及对近30年文学的基本认知.反思过去,前瞻未来,立足建设,推进前行,是他们对新时期30年文学进行研究的基本态度.王晖主要从历史意识和历史书写的角度观察近30年文学的流变,认为中国当代作家并非缺乏直面历史的勇气和书写"大历史"的力量,他们的历史意识和历史书写呈现出阶段性,即"新时期文学"的初中期,大多呈现出历史意识的重新觉醒以及对"大历史"的直接表达;1990年代之后,则主要致力于"小历史"的书写,对于"大历史"的展现显得更加多元,甚至更加隐晦.对中国当代作家而言,更重要的是如何具有深广度地去形象化地诠释历史,如何以人类的终极关怀之心去叩问和反思历史,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掘历史的真相、以思想和艺术的亮度去烛照历史.谢泳将新时期30年文学放入思想解放的大背景中来考察,认为观察新时期文学的发生,要注意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十七年文学的定型和文革文学的时代特征等三个时代背景.这样才会对这一时期文学更具"了解之同情".新时文学是中国思想解放运动最重要的构成部分,它承担了相当繁重的历史责任,离开思想解放运动谈新时期文学,不可能理解其贡献和意义.樊星则通过对新时期30年和现代文学30年的比较,阐释了前者独具超越价值的"当代性",认为新时期文学对现代文学的超越体现在:现代文学多是从"思想启蒙"方面呼唤"改造国民性",新时期文学则更集中于对政治痼疾的深入探讨,并因此而产生了成就超过现代文学的"政治小说"、"长篇历史小说"和"政治性报告文学",现代"改造国民性"的文学也渐渐被"重新认识民间"的文学所取代.这些重要的超越显示了新时期文学的某些"当代性".  相似文献   

19.
正十多年前,针对世纪之交中国法学的发展,我概括并粗略分析了当时中国三种比较显著的法学研究传统:注重政治意识形态话语的政法法学,注重法律适用、解决具体法律纠纷的注释法学,以及借鉴社会科学的经验研究方法、试图发现制度或规则与社会生活诸多因素之间相互影响和制约的社科法学。我断言:"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变化……政法法学在狭义上的法学研究中的显赫地位会逐步被替代……在未来中  相似文献   

20.
李玉峰 《法治与社会》2020,(2):F0003-F0003
中国体育彩票是国务院批准在全国发行的合法彩票,作为国家公益彩票,中国体育彩票始终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全国统一发行25年来,体育彩票已累计筹集公益金超过5000亿元,公益金广泛用于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助学、全民健身等社会公益事业。聚力陕西体育"1155"发展战略在省体育局的正确领导下,陕西体彩紧抓机遇,夯实工作,聚力陕西体育"1155"发展战略,以追赶超越为主题,以建设体育强省为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