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代青年的特点我们现在主要的工作对象是七、八十年代的青年。青年思想政治工作者首先要了解自己的工作对象。当代青年是大变革时期的青年,他们有些什么特点呢?我概括有九点: 第一,青年永远代表着未来,是永远向前看的。他们不滿足于现状,充滿理想,思想活跃,追求改革。这些都是优点。青年人纯洁,但是單纯;青年人锐进,但是简單;  相似文献   

2.
田夫 《民主》2004,(1):41-41
上世纪五十年代,胡耀邦同志在视察江西德安县共青垦殖场时,看到青年们住茅棚,吃稀饭,就咸菜,喝碱水,“从鸡叫到鬼叫”拼命地干,高度赞扬了他们的艰苦奋斗精神。但当他听到有些青年表示愿意永远住在茅棚时,胡耀邦同志连连摆手说:“茅棚只能三岁,可不能万岁。你们将来要建设得像上海一样。”胡耀邦同志的话,生动地道出了“艰苦奋斗”和“美好生活”的辩证关系。今天读来,仍有教益。  相似文献   

3.
李倩 《学理论》2013,(23):193-194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面向未来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对未来的青年工作提出了如何引导青年树立正确"三观",如何教育青年做到三个"永远热爱",如何带领青年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三个新命题。这是我们党对广大青年提出的殷切期望。广大青年要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让青春焕发出绚丽的光彩。  相似文献   

4.
抗日战争中培育的太行精神,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凝聚着中国人民的奋斗精神,永远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这个精神同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时代精神结合在一起,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5.
习惯冷战思维,总是用暧昧和阴暗的心理揣测别人。往坏处思考,没有永远的朋友,只相信永远的利益。  相似文献   

6.
张蕾蕾  王飞 《学理论》2013,(21):391-392
当前,青年官兵对艰苦奋斗精神的理解存在着思想认识、心理感受和生活观念上的误区。其原因主要是青年官兵在艰苦奋斗精神时代内涵的理解上、具体落实和实施中这三个方面存在严重不足。加强青年官兵艰苦奋斗精神培育就需要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监督机制上着力加强。  相似文献   

7.
上世纪初爆发的五四运动,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开启了中国青年运动的先河。五四运动所昭示的爱国主义的精神激励、马克思主义的方向指引以及与人民群众实践相结合的路径选择,构成了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成长进步的思想导航。尽管五四运动已经过去了90年,但五四精神跨越厉史时空,在今天依然是开展思想教育的重要资源。引导当代青年大力弘扬五四精神,努力把五四青年梦想和追求的民族复兴事业推向前进,是青年思想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8.
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五四”以来,中国革命的每一个重大历史转折,青年都发挥了先锋队的作用。八十年代的中国青年,更以其崭新的面貌,鲜明的个性,时代的风采,活跃在中国大地上。中国社会一切领域中的佼佼者,都有青年。青年的身上,永远寄寓着上一代人的希望。如今,对青年的研究在不断深入,人们将他们分门别类:农村青年、企业青年、部队青年、财贸青年、文坛青年、特区青年,甚至港台青年,从不同的层次和构成去发现他们各自的特点和作用。然而,在这繁多的类别中,我们看到,缺少一个构成当代中国青年的重要群体——机关青年。  相似文献   

9.
正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工作的生命线,也是我国高校的传统政治优势。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坚持正确方向、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持续开拓创新,不断增强针对性实效性。一、在思想引领中彰显时代内涵立德树人关键在于教育引导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人民,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坚定跟着党走中  相似文献   

10.
当前,在我国青年中出现了积极参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热潮。这种参与不仅仅是工业、农业、商业战线上的青年,就是广大学生也不同程度地转进发展市场经济大潮。其动力是十分强大。 第一、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青年提供了广阔的实践舞台 众所周知,在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青年只能按既定计划参与经济活动。青年农民只能种地,青年工人只能做工,在这样的状况下,基本上没有青年自由参与的舞台。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则完全不同,打破计划,根据市场需求来组织社会生产。同时,国家还允许发展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合资经济等等。这就为青年提供了广阔的实践舞台。青年农民不再永远是农民,他们可以外出当工人,可以经商办企业、从事第三产业。青年工人队伍也在发生流动,  相似文献   

11.
黄河水波涛汹涌,奔腾到海不复回。 在黄河入海处——胜利油田,汇集了许多有志青年,他们把澎湃的热情、火热的青春,都奉献给了祖国的石油事业。 33岁的廖永远,就是他们的优秀代表。 在荒原野滩上扎根 廖永远1982年毕业于江汉石油学  相似文献   

12.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之源,是中国共产党砥砺前行的精神动力。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支撑,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历史伟业。在新时代,要传承伟大建党精神,教育时代青年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程中贡献青春的力量。  相似文献   

13.
出差归来见到天津寄来讣告,惊闻李霁野前辈仙逝不胜悲痛。他把毕生的精力都献给了祖国的文化、教育事业。他爱护青年、奖掖后学,诲人不倦、语重心长。我就是他教诲的千千万万青年中的一个。老人家的逝世,是中国文化界、教育界、翻译界的巨大损失。他老人家和我们永别了,但他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家居塞北山城承德的我赶不及再见老人家最后一面,只有把《风吹年华的梦》这篇没来得及呈给老人家看的散文在《民主》上发表,寄托一位后生永远的追思。  相似文献   

14.
李东园 《学理论》2010,(25):276-277
大学生是青年中的优秀群体,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主流价值观的集中体现,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提供了正确导向。要把握时代的特点,结合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把握加强中华民族精神培育的重点,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相似文献   

15.
从相关电视新闻报道的内容分析媒体中精神残障青年的形象及其受"污名化"的基本过程和机理。研究发现,大众传播媒体中的精神残障青年形象大致划分为越轨者的形象、边缘化的形象、不名誉的形象以及工具化的形象四种类别;媒体中精神残障青年的形象大多偏向于负面,精神残障青年不同程度上受"污名化"。建议采取适当措施,消除对精神残障青年的"污名化",帮助他们同其他社会成员一样融入社会并参与正常的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16.
欣赏所得     
“你是天空啊,我是你的白鸽,在你春风里飞翔,在你阳光下诉说,我的美丽,我的爱恋,都是祝福你的歌……”“你是大地啊,我是你的花朵,在你幸福中幸福,在你欢乐中欢乐,我的芬芳,我的蓬勃,都是祝福你的歌……”“祝福你啊,永远祝福你,你的天空,风清气朗,平安祥和;祝福你啊,永远祝福你,你的大地春育希望,秋收硕果。我亲爱的祖国,祝福你啊,永远祝福你……”这是我最近去北京开会时,同高占祥、李媛媛、梦鸽等同志在一起相聚时,听解放军总政歌舞团青年歌唱家梦鸽即兴演唱的歌曲《祖国,永远祝福你》的歌词大意。她声情并茂,…  相似文献   

17.
当代部分青年的生活呈现出悖论化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他们的适度休闲实现度与效率提升有待协调、精神丰盈度与物质条件改善有待同频、价值意义感与受教育程度提高有待共振以及良好心态形塑与信息加速供给有待平衡。效率对欲望存在助推作用的可能性、物质与精神存在对冲效应的可能性、知识对信仰存在解构作用的可能性以及信息供给与接收存在张力的可能性,是造成“生活悖论”现象的主要原因。应对“生活悖论”现象,要区分效率导向的应用场景以保障青年的适度闲暇、提炼物质文明的意义内涵以丰富青年的精神世界、挖掘知识教育的价值意蕴以增强青年的信仰力量、加强信息供给与接收治理以培育青年的良好心态。  相似文献   

18.
五四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思想启蒙运动。90年来,五四精神一直激励着中华民族特别是爱国青年为中华崛起而奋斗,弘扬五四精神对于当代青年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值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之际,本刊推出“弘扬五四精神与当代青年正确价值观”特别策划,以深入探讨五四精神对当代青年价值观教育的深刻意义和内涵。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 分析了新时期军校青年学员政治追求的变化及其特点, 并着眼未来, 站在永远保持人民军队政治本色的战略高度, 提出了加强军队院校学员政治思想教育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20.
唐松  韩玲 《理论导刊》2023,(8):57-64
作为一种“次生文化现象”,“饭圈文化”源于青年粉丝面对“内卷化”社会舆论构境的精神能动反映,是粉丝在“理想化”生活“求不得”后对现实的柔性妥协。因此,应从马克思精神生产的哲学立场出发,基于“以人为本”的治理原则和政治要求,积极引导青年粉丝个性与精神的全面发展。“饭圈”乱象治理有助于扫清文娱领域的“尘土污垢”,引导青年粉丝实现“破圈”转型,实现粉丝与娱乐精神产品、“饭圈文化”与主流文化、资本话语与公共话语的和谐共生,合力推动青年粉丝成为具有强大精神力和坚定文化认同感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