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萧仁武 《公民导刊》2005,(11):45-46
短短十年时间,两次修订一部法律,而且是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刑事诉讼法》!有人问,朝令夕改,岂不是视法律为儿戏?在法学专家们看来,正是因为《刑事诉讼法》直接事关犯罪嫌疑人的生死与自由,才不得不慎之又慎。  相似文献   

2.
论实施城镇化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的一个突出特点是连续提出了要实施五大战略,即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城镇化战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走出去”战略。实施城镇化战略是《建议》面向新世纪提出的一个全新的大战略。《建议》写道:“随着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推进城镇化条件已渐成熟,要不失时机地实施城镇化战略”。实施城镇化战略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一、单项选择题1.拾金不昧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修订后的新刑法根据社会情况的变化,把这一要求上升到了法律的高度,增加了一项“非法侵占罪”,即指捡拾他人财物拒不返还,情节严重的即为犯罪。这段材料是在说明()A.国家制定法律B.国家认可法律C.法律的要求都是由道德转化而来的D.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2.在环保工作中,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法律是()A.《宪法》B.《环境保护法》C.《土地管理法》D.《水法》3.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世界趋势,人们把我们共处的地球叫做“全球经济村”。在这种环境下,与…  相似文献   

4.
《人大论坛》2007,(7):45-45
江平教授在作专题讲座时指出,物权法要避免三个误读。第一个误读,是认为物权法是一个完全新的法律。“‘物权’是一个崭新的字眼,直接以此作为一部法律,以前从未出现过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这就是一部全新的法律。”江平称,其实物权法里的很多内容都是与原有法律的衔接、移植。如《土地承包经营法》、《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以前都是有的。概括起来,物权法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原有法律的移植、原有法律的改变、全新的制度。  相似文献   

5.
国家卫生与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去年9月发布的《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3》显示,2012年全年我国流动人口达2.36亿,流动人口大多流入发达地区的大中城市。长期以来,这些流动人口一直作为城市的“二等公民”,无法真正融人当地城市,出现了所谓的“半城镇化”“浅层城镇化”,甚至是“伪城镇化”现象,使我国的城镇化质量大打折扣,新型城镇化建设面临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公安研究》2011,(2):92-92
黄学贤、陈峰在《学习论坛》2010年第8期撰文认为,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因土地征收、房屋拆迁以及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利益冲突引发了大量群体性事件,并且规模和表现形式不断升级,成为影响农村稳定、制约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因素。引起农村群体性事件的原因主要有: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利益受损,相关法律的缺失与不完善,执法部门不依法行政、滥用权力,农民合法的利益诉求、权利救济受阻,信息不公开、沟通渠道不畅,广大农民法治意识相对淡薄等。  相似文献   

7.
关于不服行政裁决的复议与诉讼问题吉雅行政裁决是作为国家行政机关根据法律、法规的授权,依照一定程序受理和解决平等主体之间与行政管理相关的民事争议的一项行政法律制度,目前我国已有不少法律、法规对之作出了具体规定。如《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土地管理法》、《...  相似文献   

8.
编读互动     
《民主与法制》2011,(27):41-41
《民主与法制·财经评论》,法律与财经完美结合作为《民主与法制》杂志的一名忠实读者,笔者发现从7月下旬起每月一期的《民主与法制·新天地》改为《民主与法制·财经评论》。新版将财经内容与法制特色结合起来,充分体现“从法律视角评析财经热点”的办刊理念,定位更准,可读性更强。  相似文献   

9.
贺光辉 《人权》2009,(1):49-53
一、未成年人隐私权与相关权利人知情权概说 我国《民法通则》中虽然未对隐私权进行独立立法,但隐私权作为一项重要的人格权已得到了我国法律实务界和法学理论界的普遍认同,最高人民法院在一系列的相关《意见》、《解答》中对隐私权的保护作了明确规定^1。但什么是隐私权,我国现行法律却从未有明确界定,法学理论界也是众说纷纭。  相似文献   

10.
中国法律思想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书是“21世纪法学规划教材”中的一部。著者在《序言》中介绍说:“这本《中国法律思想史》在以下几方面做了尝试性的新探索:其一,在绪论中较为集中地论述了研究方法;其二,增加了中国古代社会与中国法律思想史专题性文字;其三,增加了传说时代与法的起源一章,把中国法律思想史的上限前伸了;  相似文献   

11.
经营者陈述人郑贵森(甘肃省卫生厅卫生法制与监督处处长)首先打响第一炮。抛出“经营与消费”这一特殊的法律关系与“医患”这一特殊的民事法律关系在法律结构体系中属于平等的、互不涵盖的法律关系这一观点。《消保法》是在《民法通则》的精神原则下制定的保护经营者与消费者这一特殊民事法律关系的法律,而《执业医师法》、《药品管理法》、《传染病防治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众多关于医疗行为的法律法规也是在《民法通则》原则下,为规范“医疗机构与患者”的关系以及医疗行为的法律关系这一特定民事法律关系…  相似文献   

12.
《人民政坛》2009,(12):36-36
许娟在《法律科学》2009年第5期上载文《法律何以能被信仰?——兼与法律信仰不可能论者商榷》认为,社会的转型期法律与现实的不相适应甚至相互矛盾确实存在,这使人们往往对法律的权威性产生怀疑和重新审视的、心理,而法律信仰作为法律权威的主观心理机制,在中国语境下也因此被视为了一种“善良的杜撰”。  相似文献   

13.
《法学概论》重点难点问题解答法学,顾名思义,是法律学或者法律科学的简称,它是研究法律这一特定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一门古老的社会科学。《法学概论》是一门概要论述法学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的课程,它是为高等教育非法律专业大专所设的一门必修课,学习这门课程是...  相似文献   

14.
《公安研究》2010,(4):62-62
贺建林、李慢在《理论与改革》2009年第5期撰文认为,由于金融危机的深入蔓延,我国在外部需求萎缩的情况下如何扩大国内需求成为当务之急。结合我国当前实际背景,城镇化是我国扩大内需的必然选择。分析研究城镇化扩大内需的机理,会发现城镇化的发展可以创造生产性需求和生活性需求,并为三次产业的协调发展提供历史机遇。因此,应该积极加快我国特色城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5.
这是葛剑雄主编的《制度文明与中国社会》丛书中的一部。著者在该书《前言》中说:“从现在的眼光来看,中国古人对于法律性质的认定是相当科学的,远远领先于世界其他古老文化。这是中华法律文化的一个突出的特点。然而在人们还普遍相信神灵的时代,这种超前的思想也是一把双刃剑,既为皇帝的专制集权统治找到了合适的工具,同时也就因为法律完全摆脱了神灵性而使得普通民众逐渐对法律失去了兴趣。  相似文献   

16.
看了《民主与法制》第18期《“公众人物”,你是谁?》一组报道,对“公众人物”的概念有了法律上的认识和理解。也对公共知情权、隐私权等法律概念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特别是读到公众人物的“忍受义务”,深受启发。但我最喜欢的还是开篇《“公众人物”:监督与被监督的文化思辩》,想从这方面谈几句感想。  相似文献   

17.
江海 《中国民政》2009,(12):30-31
收养行为在我国民间由来已久,《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以下简称《收养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国家通过法律形式规范民间自发的收养行为。收养工作走上了法制化轨道,既是一项严肃的法律工作,又是一项管理与服务并存的政府工作。  相似文献   

18.
本刊讯[孟凡征方劲松报道]要正确认识当前高速城镇化的基本特征,把握城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加强城市规划对城镇化的调控和引导,这是仇保兴副部长1月10日至11日在合肥考察时对城市规划工作提出的要求。在皖期间,仇保兴副部长考察了城市规划、建设工作,慰问了生产一线的建设职工,并为出席安徽省全省建设工作会议的全体代表作了题为《我国城镇化的特征、动力与规划调控》的报告。仇保兴指出,当前,我国城镇化正处在加速发展时期,城镇化发展呈现持续的加速性、极度的不平衡性、与经济发展的相互依存性、与市场化相伴随性及城镇化过程中…  相似文献   

19.
全国城镇化会议原定今年3月召开,会后拟发布《城镇化总体规划纲要》,对未来10#-的城镇化发展作出战略部署,但此次会议并未如期召开。  相似文献   

20.
《人民政坛》2011,(4):35-35
关保英在《比较法研究》2011年第1期载文《公民法律素质的测评指标研究》认为,衡量法治国家的最高标准是一国公民法律素质的整体情况。公民法律素质的测评指标是指对一国公民认知法律、运用法律、遵守法律、信仰法律等心理机制和行为机制进行综合考察和把握的整套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