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泽东的一生,是孜孜不倦地学习、领会、掌握、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一生。在不同历史时期,他总是坚持不懈地把马克思主义运用到中国、并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加以发展和创新。本期所选经典文献《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辩证法》,就是由毛泽东在1963年至1965年间写的有关这一问题的七段论述集纳而成的。  相似文献   

2.
张砥 《学习导报》2014,(3):15-16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党90多年的奋斗史充分证明,什么时候我们能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自觉将其与中国实际相结合,革命就成功,发展就顺利;反之,党和人民的事业就会受到损失甚至严重挫折。  相似文献   

3.
2013年12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进行第十一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推动全党学习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更好认识国情,更好认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势,更好认识历史发展规律,更加能动地推进各项工作。在此背景下,回顾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和发展,研究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的当代价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记者:陈主任,2013年12月3日,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的主题是“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您认为这个主题在当前对我们党有什么样的重要意义?为什么要学习这个主题?  相似文献   

5.
学习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是“三型”执政党建设的基础,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重要前提,反映了党对执政规律的把握和执政理念的提升。回顾我们党探索学习型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历程,分析存在的问题,找寻解决问题的路径,对于进一步推进党的建设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6.
国家问题是资本逻辑下影响民生和社会的核心问题.长期以来,人们是在国家与市民社会(经济社会)框架内讨论国家问题的,由于忽视了生活世界或人类社会这一合法性基础,因而从根本上扭曲了马克思的国家理论,助长了钱权勾结和资本形而上学.本文分三个阶段,分别讨论了西方马克思主义主要代表人物的国家理论,以说明他们虽然侧重点不同,但围绕着一个核心问题,即国家的合法性基础,从总体上展开了国家与市民社会,国家与人类社会的关系,尤其是公共领域和生活世界的探讨,成为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在当代的新的生长点.  相似文献   

7.
龚云 《前线》2014,(1):27-29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本文着重论述如何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相似文献   

8.
当人类的历史的列车驶入20世纪的末期,苏联解体,东欧社会主义阵营瓦解。苏东剧变后.对马克思主义认识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认为马克思主义的时代价值不复存在:另一种则认为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的原因是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9.
关茜 《前线》2014,(3):57-58
《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继《神圣家族》之后共同携手撰写的第二部著作,是对《神圣家族》中所初步阐述的唯物史观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形态》内容共分两卷,每卷各包含三章。第一卷在批判费尔巴哈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青年黑格尔派主要代表人物鲍威尔和施蒂纳的唯心主义哲学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第二卷主要是对所谓的“真正的社会主义”的批判。  相似文献   

10.
聂锦芳 《前线》2014,(2):35-38
马克思虽然零星地用“新哲学”、“新唯物主义”、“现代唯物主义”等称谓过自己的哲学形态,但他并没有非常明确、系统地将其表述出来,本文试图对马克思“新哲学”新在何处做一些阐释。  相似文献   

11.
凌河 《学习导报》2014,(3):16-17
当前,放在我们面前一个重大任务,就是学习好习近平同志的系列重要讲话。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形势下与时俱进的创新成果,是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再出发”的基本遵循。  相似文献   

12.
刘子赫 《世纪桥》2014,(1):66-68
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全球化日益深入,当今世界机遇与挑战并存,整个人类面临能源危机、环境危机以及金融危机等各种困境,需要世界各国通过对话、交流来协商解决。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理论为这种对话、交流提供了理论指导,从作为个体的个人出发,对人类的实践活动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进行了研究分析,使得交往实践理论从理论转向了现实,为人类面临的各种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指导方法。本文从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对传统形而上学交往观的突破展开论述,界定了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是现实生活世界的交往实践观,最后论述了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的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13.
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高度强调了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他指出,“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  相似文献   

14.
徐志栋 《前线》2014,(2):19-21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创造性地运用它们分析当今世界和中国的实际,从党肩负的历史使命出发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这些重要讲话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内容十分丰富,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根本遵循。学习这些重要讲话,关键是要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真正理解和深入把握其中的深刻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切实增强在实践中贯彻落实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相似文献   

15.
黄安 《学习导报》2014,(3):62-63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人们的精神家园。2013年12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着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而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有一个很独特的现象,就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都很关心文化建设。他们虽然没有直接使用过文化软实力这样的概念,但确实有这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特别是周恩来,对此更有系统探索。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学者关于如何读书有不少论述,其中讲得最亲切有味的无过于朱熹。《朱子语类》专门讲了读书之法,对当代领导干部的读书学习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7.
綦玉帅 《世纪桥》2014,(1):58-59
为了克服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不确定因素,需要制定一系列的规则体系来调整和规范人们的行为和关系,这就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制度建设。加强制度建设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客观要求,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更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韩冰 《世纪桥》2014,(1):60-61
儒家思想通过学校、家庭、民间艺术等传播途径使其传播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这些传播途径对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有一定的启示意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人民群众的对接融合,当代马克思主义教育主要以学校授课为主,其他多种形式宣传为补充。但在学校教育中仍存在体制机制不完善问题,在社会生活中其他宣传形式没有的到充分发挥,儒家思想累积的优秀传播经验对进加快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起到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20.
1我们现在还有一些处在领导工作岗位的同志和许多从事一般工作的同志,并不懂得或者不甚懂得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革命的认识论,他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还是资产阶级的,或者还有资产阶级思想的残余。他们常常自觉地或者不自觉地以主观主义(唯心主义)代替唯物主义,以形而上学代替辩证法。既然这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