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920年秋天,邓小平乘船离开重庆,去法国勤工俭学.1949年秋天,时任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政治委员、前委书记的邓小平和他的亲密战友刘伯承率领刘邓大军进军大西南,挥师大西南的"重心"--四川.由西南山山水水养育出的、对西南情况较熟悉的刘伯承、邓小平率领二野去解放、经营大西南,是众望所归,是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英明决策.  相似文献   

2.
1955年,我国在借鉴苏联、朝鲜等国家管理模式和经验的基础上,开始在全军实行军衔制及行政级别工资制。毛泽东的工资定多少?将帅、大军区、省、部级正职的工资又怎么定?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初期西南地区的社会救济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49年,刘伯承、邓小平奉命进军大西南,西南局成立后,邓小平任第一书记,主持大西南的工作,包括四川、重庆、云南、西藏、贵州等地区,人口近七千万。大西南不仅面积辽阔,而且情况复杂。由于解放大西南的战争还在进行,军费开支浩大,  相似文献   

4.
<正>从1955年至1965年,被授衔的开国将帅共有一千六百一十三位。在这一千六百一十三位身经百战、为建立新中国立下不朽功勋的将帅中,就有九位独臂将军,他们是:彭绍辉上将、贺炳炎上将、余秋里中将、晏福生中将、左齐少将、彭清云少将、陈波少  相似文献   

5.
刘旭 《党史博览》2021,(6):41-45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始实行军衔制.截至1965年,共授予元帅10人,大将10人,上将57人(其中1956年和1958年各补授1名),中将177人(其中1956年和1958年各补授1名),少将1343人(其中1956年和1958年各补授4名,1961年至1964年由大校晋升少将533名).这1000多名将帅个个战功赫赫,身经百战,为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所以通常称他们为"开国将帅".这1000多名将帅无不经历了几十年革命斗争的风风雨雨,几乎人人都留下不少传奇和逸闻.在授衔时,他们彼此之间也存在不少趣事,如"一门三将军""父子将军""舅甥将军""连襟将军""夫妻将军"等.其中的7对"兄弟将军",在革命年代为了共同的信仰双双舍生忘死干革命,书写了一段段军史战史佳话,更以开国将军中的"双子星"而永载史册.  相似文献   

6.
在涉县城西南四公里处,有一个依山傍水的小山村,叫赤岸村。赤岸村前傍的水叫漳河水,赤岸村后依的山叫“将军岭”。 提到“将军岭”,许多朋友可能并不陌生,因为岭上撒放有刘伯承、徐向前等著名将帅的骨灰;提到刘伯承的墓碑铭文,到过此地的朋友一定很熟悉;“中国的布尔什维克刘伯承元帅英灵千古”。  相似文献   

7.
《孙子兵法》在论及将帅任职资格时,曾明确提出"将者,智信仁勇严也"的五大素质要求,认为将帅只有具备这五项条件,才可能在战争中决战决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各级领导干部重新认识"智信仁勇严"五大素质要求,对提升领导者的非权力领导力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水新营 《党史博采》2013,(11):34-37,42
1955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实行军衔制时,不少开国将帅的年轻在今天看来令人惊讶、其实,在人民军队的早期发展历史上,开国将帅以及那些未能授衔的革命前辈所创下的不少任职最年轻的纪录更是令人不可思议。“自古英雄出少年”这句名言尤其在红军各级军政干部身上得到充分的体现,在人民军队不断走向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的今天,那些任职纪录将可能成为后人永远无法超越的巅峰.  相似文献   

9.
博览之窗     
健在的10位 开国上将 1955年9月至1965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实行军衔制度。其间,授衔的元帅和将军的数目分别为:元帅10名,大将10名,上将57名,中将177名,少将1360名。将帅总数为1614名。 征途漫漫,岁月悠悠。40年过去,这些开国将帅大部分已离  相似文献   

10.
1949年11月至1952年7月,邓小平担任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西南军区政委和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等职,主政大西南两年零八个月。西南五省(区)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最集中的地区,面对西南解放初期严峻、复杂的  相似文献   

11.
李军 《党史文汇》2012,(1):62-63
2011年12月20日,晋城市中共党史学会暨太行太岳将帅研究会举行成立大会.20多位革命将帅的子女及各界代表莅临大会,共同追忆和感怀父辈浴血奋战的革命岁月和老区人民血浓于水的深厚情感.  相似文献   

12.
战争时期,共和国将帅为人民打江山戎马倥偬、九死一生。他们的卓著功勋和传奇经历惊天动地;和平时期,面对地位和荣誉,这些身经百战的将士表现出的人格和品格,一样卓然而立,楷模万众。1955年9月27日,中央军委和国务院同时举行隆重授予元帅和将官军衔仪式。可是许多人并不知道,在此之前,有不少授衔将帅得到消息  相似文献   

13.
1949年,胡耀邦随贺龙率领的第18兵团进军并解放西南,此后至1952年秋,胡耀邦任中共川北区委书记兼川北军区政委、川北行政公署主任,由此与大西南结下深厚情缘。在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期间,胡耀邦又多次深入四川、贵州、云南考察,在此基础上,他从实际出发,提出了开发大西南的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14.
儒将徐文烈     
瞿定国 《党史博览》2011,(10):27-30
在1955年开国将帅的威武壮观行列中,少将徐文烈是一位独具特质的将军。  相似文献   

15.
正时下,以大西南为地理背景的卧底及剿匪为题材的影视剧屡见屏幕,吊起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胃口。那么,大西南地区都包括哪里呢?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曾按不同方位,设立东北、华北、西北、华东、中南、西南6大行政区,代表中央管辖所属的省级行政单位。1954年撤销大行政区。现在的西南地区泛指云、贵、川、渝,大西南主要包括云、贵、川、渝和藏、桂等地区。  相似文献   

16.
被毛泽东称为"有爱国心的国民党军政人员"的翁文灏,不仅是我国现代地质学的奠基人,而且对中国大西南的开发作出过重大的贡献.当抗战形势需要对大西南进行开发时,翁文灏临危受命,作出组织工矿企业内迁的决策,并领导了这次大迁移.翁文灏主持的资委会开发西南,为抗战胜利作出了很大贡献,给西南引入了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人才,对西南部地区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赶赴大西南实地视察指导大三线建设为了建设好西南大三线,1965年2月26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做出《关于西南三线建设体制问题的决定》,决定成立西南局三线建设委员会,以加强对整个大西南三线建设的领导。邓小平提议由中央政治局委员、西南局第一书记李井泉任  相似文献   

18.
1955年9月至1965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实行军衔制度。其间,授元帅和将军衔的数目分别为:元帅10名,大将10名,上将57名,中将177名,少将1360名。将帅总数为1614名。 征途漫漫,岁月悠悠。40年过去,这些开国将帅大部分已离我们而去,如今仍然健在的开国上将仅有10位,他们是: 王平,现年88岁,湖北省阳新县人。1926年参加革命,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  相似文献   

19.
孟平 《党的文献》2005,(6):10-11
1949年11月,邓小平和刘伯承、贺龙率部解放了大西南.作为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西南军区政治委员,邓小平在主政大西南期间,对西南地区的军事、政治、经济,特别是党的建设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其中一些富有创见性的思想,对我们今天都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党的文献>本期首次公开发表的<永远记取党的斗争经验和教训>一文,就是一篇很有思想深度的文献.  相似文献   

20.
湖南一向被称作人杰地灵之地.自辛亥革命之后,就产生了如毛泽东、刘少奇、任弼时、李富春、蔡和森、向警予、邓中夏等一批对中国革命做出过杰出贡献的领袖人物.在开国将帅中,湖南人占了相当大的比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