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每个人都渴望成功,然而成功绝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古今中外的伟人、名人的成功之路大多是一个博览群书、厚积薄发的过程。回顾我的青少年时代,好书是我最亲密的朋友。幼时家贫,无钱读书,就借书来读。从邻居家那儿我认识了《辽宁青年》、《中国青年》、《时代青年》、《读者文摘》、《青年文摘》等一大批"好朋友",真正领略了"书非借不能读也"的内涵。因为书是别人的,害  相似文献   

2.
王茂华 《学习月刊》2010,(14):24-24
工作是忙碌的,但这不是影响我读书的理由。我喜欢读书,读几本有益的书反而可以给忙碌的工作减压,调整一下我的工作思路。今年上半年,我断断续续地读完了《曾国藩》、《曾国藩家书》,感觉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3.
《当代贵州》2008,(7):44-44
钱穆《论语新解》:戴着脚镣起舞!南怀瑾《论语别裁》:深入浅出;于丹《论语心得》:兴也勃焉,亡也忽焉。《论语》到底怎么读?《论语》这部书,是两千五百多年前,由孔子的学生们分别记录下来的老师的谈话构成的,很多都是当时的口语,生动活泼而富有人间情趣,今天我们读起来也并不特别难懂。倒是后人的许多解释,给《论语》戴了一顶又一顶高帽子,使我们如坠云雾之中,辨不清它的真相了。  相似文献   

4.
邓世友 《当代党员》2009,(10):61-61
一方面鼓励民警多读书、会读书、读好书,专门购置综合图书四百余本充实各大队的阅览室,给民警发放《细节决定成败》、《读点经典》等丛书;另一方面,给劳教、戒毒人员发放《架起希望的桥梁》、《善事父母》等丛书,  相似文献   

5.
我是个读书爱挑剔的老年人,一般的杂志我很难读下去,然而,《当代党员》却让我读出了一些味道。感慨之余,就想拿起笔谈谈读你的感觉。  相似文献   

6.
《理论与当代》2009,(6):54-54
王国华在4月17日的《羊城晚报》上撰文指出:1931年初,任教于燕京大学的钱穆完成了自己的代表作《先秦诸子系年》。顾颉刚认为这是一部很好的作品,遂推荐给清华大学编辑的“清华丛书”。当时审查该书的陈寅恪后来告诉别人:王国维以后,再也没见过此等作品了;另一位审查者冯友兰则认为,此书应该改变体裁,以方便读者阅读。自然,钱穆不会去“改变体裁”,审查未获通过。后来,钱穆将此书交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到台湾后,孔孟学会邀钱穆写孔子和孟子的传记。  相似文献   

7.
明代吴从先的读书小品《赏心乐事》里说:“读史宜映雪,以莹玄鉴。读子宜伴月,以寄远神。读佛书宜对美人,以免堕空。”  相似文献   

8.
据记载,毛泽东要读的最后一部书是《容斋随笔》,时间是1976年8月26日。"活到老,学到老","生命不息,读书不止","决心学习,至死方休"的思想、理念、精神一直是毛泽东读书的自然驱动力。读《容斋随笔》如同读故事,读轶闻和趣事,可以缓解寂寞、孤独、苦闷的心情。  相似文献   

9.
英国作家阿斯查姆在《校长》一书中讲到,他最后一次拜访简·格雷夫人时,夫人不是陪伴父母在花园里游猎,而是在阅读柏拉图的一篇精彩文章,并满不在乎地说:“他们在花园里得到的全部快乐,远远不及我在柏拉图的书里享受的快乐。”可见,好的书籍有着无穷的魅力,能给人丰富的精神财富。读好书可以获得正确的思想,汲取知识,增长才干。读好书的过程就是一个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和增长才学的过程,其益处正如培根在《论读书》中所言:“读书足以怡情,足以传采,足以长才。”  相似文献   

10.
1917年8月1日《新青年》第8卷第1号中,陈独秀在《三答钱玄同》的信里写道:中国小说,有两大毛病:第一是描写淫态,过于显露;第二是过贪冗长(《金瓶梅》、《红楼梦》细细说那饮食、衣服、装饰、摆设,实在讨厌!)。至于普通青年读物,自以时人译著为宜。若多读旧时小说、弹词,不能用文学的眼光去研究,却是徒耗光阴,有损无益。  相似文献   

11.
英国作家阿斯查姆在《校长》一书中讲到,他最后一次拜访简·格雷夫人时,夫人不是陪伴父母在花园里游猎,而是在阅读柏拉图的一篇精彩文章,并满不在乎地说:“他们在花园里得到的全部快乐,远远不及我在柏拉图的书里享受的快乐。”可见,好的书籍有着无穷的魅力,能给人丰富的精神财富。读好书可以获得正确的思想,汲取知识,增长才干。读好书的过程就是一个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和增长才学的过程,其益处正如培根在《论读书》中所言:“读书足以怡情,足以传采,足以长才。”  相似文献   

12.
在当代卓越的政治领袖中,毛泽东属读书大家。别的不说,一部武英殿本《二十四史》,三千多卷,洋洋四千余万言,他不仅通读了一遍,而且对重点史册、篇章反复读了三四遍。他强调,研究中国历史,“必须扎扎实实地把《二十四史》学好”。毛泽东读书,一是兴趣使然,二是为现实计。  相似文献   

13.
《当代贵州》2012,(13):63
文化震(1902--1927),字雨龙,贵阳人。1919年入贵阳模范中学,读书期间积极参加学生爱国运动。1922年考入东南大学预科班,受《向导》、《中国青年》等进步书刊影响,决心走改造社会之路,并先后参加党领导的反对“学阀”的斗争、国民会议运动、声援“五卅”斗争等。1925年底加入共青团,  相似文献   

14.
饱学与忧心     
梁衡 《学习导报》2010,(22):22-23
我用这个题目,是因为范敬宜同志送我一本《敬宜笔记续编》,读罢颇多联想。我们亦熟,读书之前,实际早就在读其人。现掩卷再思,想到老范与两个人可比。  相似文献   

15.
《人民日报》2010年11月12日发表了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陈晋研究员《读〈毛泽东传〉,读什么?》的文章,指出《毛泽东传》可有三读:第一读党史;第二读经验;第三读个性,并说《毛泽东传》有此三读即可。笔者读后很受启发,并由此联想到《陈云传》应该读什么的问题。经过思考,我认为《陈云传》可有以下五读:  相似文献   

16.
《党史文汇》2008,(11):46-47
《党史文汇》编辑部: 我是贵刊的一名读者,读了2007年第11期《临汾、晋中、太原三大战役解放军干部英名录》一文,感慨万千。时间已经过去将近60年了,当年的小青年,如今健在者也都近耄耋之年,能够联系到的人为数较少,  相似文献   

17.
陈晋 《新湘评论》2014,(1):39-41
“读书要为天下奇” 出身农家的毛泽东,在韶山发蒙之初,和其他农家孩子没有两样,不过是略识之无,为谋生之备。他当时的读物,无非是私塾必教的《三字经》《幼学琼林》等蒙学读本,《论语》《孟子》《诗经》等经学典籍,以及《左传》《纲鉴易知录》等史传著述。在韶山纪念馆,  相似文献   

18.
陈晋 《学习导报》2014,(1):39-41
“读书要为天下奇” 出身农家的毛泽东,在韶山发蒙之初,和其他农家孩子没有两样,不过是略识之无,为谋生之备。他当时的读物,无非是私塾必教的《三字经》《幼学琼林》等蒙学读本,《论语》《孟子》《诗经》等经学典籍,以及《左传》《纲鉴易知录》等史传著述。在韶山纪念馆,  相似文献   

19.
成路 《党建文汇》2009,(8):F0004-F0004
福州邮联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是以发行党刊、团刊、党建学习材料为重点的专业发行公司,现已。代理发行《党建文汇》、《共产党员》、《党支部书记》、《领导文萃》、《支部生活》、《党课》、《中国青年》、《中国共青团》、《青春潮》、《青年博览》等30余种党刊团刊,总发行量达50万份。  相似文献   

20.
成路 《党建文汇》2009,(4):F0003-F0003
福州邮联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是以发行党刊、团刊、党建学习材料为重点的专业发行公司,现已代理发行《党建文汇》、《共产党员》、《党支部书记》、《领导文萃》、《支部生活》、《党课》、《中国青年》、《中国共青团》、《青春潮》、《青年博览》等30余种党刊团刊,总发行量达50万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