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郭乾 《理论与当代》2010,(10):27-27
<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而作为人民公朴的党员干部,不能当官老爷,拿着纳税人的薪酬混日子。平时要多想人民群众之所想、急人民群众之所急、干人民群众之所干  相似文献   

2.
作为农村党员,实践江总书记提出的“三个代表”,必须身体力行地做好以下几点:   一、植根群众、心系群众   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我们每一位农村党员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必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时刻挂在心上,深入群众、植根群众、心系群众,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帮群众之所需,为群众脱贫致富,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尽实心、办实事、谋实利。   二、淡泊名利、无私奉献   面对汹涌澎湃的市场经济大潮,我们每位农村党员,都必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做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  相似文献   

3.
文慧 《奋斗》2005,(10):46-47
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王忠勋,以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他在双城市朝阳乡党委书记的岗位上充分尊重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人所急,行群众之所需,赢得了广大群众的拥戴。  相似文献   

4.
霍庆涛 《当代贵州》2010,(14):36-37
我省"忠实践行宗旨,勤政廉政为民"教育开展以来,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增强宗旨意识,真正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难、谋群众之所求,密切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真正做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相似文献   

5.
谁都怕麻烦,特别是怕被"找麻烦",但政府和公务员不仅不应该怕,而且应该对"找麻烦"的群众表示欢迎。一则因为政府和公务员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群众利益无小事,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做群众之所需,是政府和公务员的本职所在;二则群众还愿意找政府的"麻烦",说明群众依然是信任政府的,是理性的,政府应该珍视,进一步架起和畅通政府和群众的沟通桥梁,在相互信任中,谋社会发展之大局。  相似文献   

6.
永仁县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落实“执政为民”本质要求,组织开展“换位想、找差距,谋民利、办实事”的主题实践活动。“换位想、找差距”就是要解决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问题,站在老百姓的角度设身处地看问题,体察群众所急所需,对照党章、党员标准,查找自己在信念、宗旨、作风、纪律、素质和形象方面的差距,明确努力方向;“谋民利、办实事”就是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利益,一心一意为群众谋利益,让人民群众得到实惠,让群众满意。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各级干部必须时时处处重实际、求实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忠诚地为群众谋利益。”作为一名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实践“三个代表”,必须有求实之责,务实之情,落实之风,在言论和行动上切实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把对人民负责作为工作的最高标准,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最大追求,把造福百姓作为自身价值的最大体现。  相似文献   

8.
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担负着保障宪法和法律统一正确实施、惩治犯罪、保护人民的重任。检察权来源于人民,也必须用来服务人民。评判检察工作的一个重要标准是群众的满意度如何,要获得大多数群众对检察工作的认可和满意,就必须怀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执法,就必须以对人民利益高度负责的精神办案,就必须始终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牢固树立群众意识、大局意识、和谐意识,坚持“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工作主题,不断实现检察工作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9.
声音     
<正>德阳市委书记蒲波:严以修身就是要带头践行宗旨、心中有民。要树立群众观点、站稳群众立场,想问题、作决策、抓工作,都要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出发。要坚持密切联系群众,沉下身子,深入基层,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忧群众之所忧,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不断增进与群众的感情。广安市委书记侯晓春:党员干部  相似文献   

10.
付松 《当代贵州》2010,(14):40-40
<正>广大党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只有心里想着群众,时刻装着群众,一切为了群众,从人民群众关心的小事做起,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分群众之所忧,解群众之所困,踏踏实实做群众的贴心人,这样才能建立起和谐的干群关系,也才能"忠实践行宗旨,勤政廉政为民"。贴心,不能只挂在嘴上,行动,  相似文献   

11.
孟红 《广东党史》2015,(1):17-22
<正>"民以食为天。"而其中最基本的水,更是人们须臾离不开的生命之源。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战火纷飞、血雨腥风和艰难困苦的革命战争年代,领导广大军民为建立新中国和为人民谋幸福而运筹帷幄、浴血奋战的同时,时刻不忘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真切关心群众冷暖疾苦,积极热心替广大群众排忧解难。这一点,仅从他们所到之处始终关心并热心  相似文献   

12.
时下,在干部队伍中,积极为群众办事者为数不少。他们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帮群众之所需,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深受广大群众的爱戴。但也有少数党员干部,面对群众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不能持积极的态度去解决,而是不厌其烦地反复给群众做解释工作,用"解释"来推卸责任,用"解释"来拖延困难和问题的解决。这种变"解决"为"解释"的做法,实不可取。其结果是不仅伤害了群众的感情,而且也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破坏了党群、干群关系。  相似文献   

13.
《党课》2013,(15):50-50
要下基层、体民情、解民意。农村基层干部要了解所处一方百姓的生存环境、生活现状,首先必须迈开步子、沉下身子,走进田间地头、村舍民宅,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通过大量的实地考察和走访,想法子、探路子,积极为地区发展建设寻找突破点。要通过与基层群众面对面的交流,了解群众疾苦,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解群众之所忧。  相似文献   

14.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党中央根据新世纪、新阶段党所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而做出的一项战略决策。根据多年从事农村工作的实践,我认为,坚持“以民声为令”是基层党组织落实这一战略决策的切入点和归结点,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以拳拳之心,赤子之情,公仆之责,倾身之力,关心群众疾苦,为民排忧解难。以民声为令,就要树立群众观点。要真正做到以民声为令,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基层领导干部必须树立群众观点,强化党的宗旨观念。去年6月2日,我们平遥县岳壁乡新的一届党委、政府组建后,集中两个月的时…  相似文献   

15.
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精神,光有“嘴功”不行,还要有“做功、干功”,必须扑下身子抓落实。要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必须着力研究解决改革和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实现创新和突破;要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必须努力掌握思想动态,把握时代脉搏,有的放矢地开展思想文化建设;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必须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努力实现好、发展好和维护好人民的利益,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总之,要实现“三个代表”,关键在务实。作为一名领导干部,怎样才能务实呢?  相似文献   

16.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做好新时代的首都城市管理工作,必须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首都城市战略定位,落实首都城市总体规划,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想群众之所忧、急群众之所难、谋群众之所需,从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表里兼顾、内外  相似文献   

17.
民声·民生     
民声是风向标,执政要听民声;民生是落脚点,执政要为民生。民声和民生素来密不可分。民生的落实需要倾听民声,只有倾听民声,才能使民生建设的决策符合群众的需要,才能检验民生建设的成效;民声的最终落脚点在于解决民生,只有解决民生,才能得到群众拥护和赞成,才能筑牢执政根基。作为领导干部,要把民声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要广泛开展"领导干部下基层"活动,扎根基层、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办民之所需,干民之所盼;做  相似文献   

18.
爱民要诚。与群众相处一定要以诚相待、以诚待人,才能取信于民,得到群众的拥护。在工作中,把群众当成自家兄弟姐妹,想他之所想,急他之所急,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没有什么工作做不走的。  相似文献   

19.
“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这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工作的出发点,也是对各级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说到底,我们工作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人民群众服好务,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为他们排忧  相似文献   

20.
“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这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工作的出发点,也是对各级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说到底,我们工作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人民群众服好务,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为他们排忧解难,解决工作、生产、生活中的各种问题。这一切就是要视人民群众为父母、把人民当亲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赢得民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