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魏秀斌 《辽宁人大》2008,(10):25-25
自2007年10月份担任铁岭市清河区聂家乡人大主席以来,我总是在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怎样做才能完成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呢?怎样才能做一名称职的乡镇人大主席呢?虽然始终没有得到标准的答案,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后,感觉到:也许从来就没有过标准答案,但我觉得只有做好以下几点,才能算是一个称职的乡镇人大主席。  相似文献   

2.
什么是富?这个答案假如问中学生,他会怎么答?很有钱叫富。他的答案为什么这么标准?谁给他的影响?我们要引导孩子,富绝对不是因为钱很多谓之富。假如他不知足,纵使给他再多钱他也不会觉得快乐和满足;一个人真正知足,他内心常常觉得很充裕,知足者才能常乐。所以真正的富在于知足。不知道诸位朋友身旁有没有很有钱的人,他们有没有觉得他很够了?  相似文献   

3.
安勇 《传承》2008,(23):53-53
老师在书上看到一道分析题,觉得很适合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自己也没有看答案,就出给了学生。题目是这样的:大雨天,一个走在路上的男人,看见前  相似文献   

4.
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降临到16岁的花季女孩儿李野的身上。如果她没有拼死搏斗,女孩儿可能早已命丧歹徒的刀下;如果她不强迫自己保持清醒,身中几十刀的女孩儿可能睡去而永远醒不过来了;如果她没有强烈的求生欲望,手术的痛苦、1000多针的拆线将令女孩儿痛不欲生。然而,好女孩儿李野却用行动将“如果”击碎,她冷静机智地应对,凭借坚强的信念、顽强的毅力、乐观的精神,不仅战胜了死神,捍卫了生命,更奏响了战胜灾难的最强音。人活在世界上,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艰难困苦,甚至天灾人祸……战胜自然,固然是人们的一种奢望,但战胜自己,则是人们摆脱困…  相似文献   

5.
友凡 《今日广西》2010,(9):48-48
当今职场中,总是少不了繁忙的身影和迷茫的眼神。假如突然间叫职员们停下,问一句:“你为什么工作?”不少人都难免哑然。他们也许根本没有想到这也是一个问题——工作嘛,就是必须要做的事情,没有为什么。也许觉得这虽说是个问题,可答案是明摆着的——养家糊口呗!  相似文献   

6.
一个 13岁的北京小女孩儿,居然生下了个足月婴儿,这个消息让所有父母大吃一惊。   北京某妇产医院的医生说,今年春天,一个刚满 13岁的小女孩儿,在该医院产下一个足月婴儿,也就是说,在她怀孕的 9个月中,老师和家长乃至她自己都没有察觉,以致没有采取终止妊娠的措施。学校在反复调查之后得知,这个婴儿的“父亲”是女孩儿的同班同学,也只有 13岁。医生介绍说,也曾有妊娠的少女到医院做人工流产或中期引产,但像这样能够像成人一样,顺顺当当地过完整个孕期的绝对少见。   北京市妇产医院的陈院长说,根据我国女性的生长发育规…  相似文献   

7.
什么是好的教育低竞争、低控制、低评价,是我个人崇尚的教育生态。教师和学生都有充分的学习自由,没有评价,没有"特级教师",没有高级职称。我们会觉得很奇怪:如果没有这些评价,老师能好好干活吗?芬兰就创造了这样一种教育。好在什么地方?第一,高幸福感;第二,高创造力。当生活环境是有尊严的、文明的、没有压力的、没有竞争的,人会变得更懒,还是更有创造力?北欧国家已经用事实回答了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6月16日中午,在宁波市的一个公交站台上,一名身穿校服的十三四岁女孩子,为了要回被小偷偷去的手机,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向小偷下跪。拿回手机后,小女孩哭着离开了公交车站。当我看到这个消息时,似乎觉得心里某个柔软的地方被猛击了一下,思绪久久不能平静。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女孩儿,脸皮多薄,自尊心多强,为了讨回属于自己的手机,她不得不给小偷下跪。我不知道她跪在地下时,鼓起了多大的勇气,心灵遭受着怎样的煎熬以致摧残。  相似文献   

9.
刘芳  陈文奇 《人民公安》2007,(10):26-29
实施一种贪欲,用了20年的时间,贪婪的他觉得时间太短,因为他还有更险恶的目标没有实现;终结一场罪恶,耗尽了8个春夏秋冬,睿智的他觉得时间好长,因为他遗憾一支枪流失社会那么久,有那么多无辜的人受伤。  相似文献   

10.
工作狂基因 是否觉得自己工作起来犹如猛虎下山,抑或像一台“永动机”——一旦开动便没有停歇。如果你的答案是yes.那我可能会给你一种全新的解读:你的基因很好很强大。换言之,你之所以成为办公室里的高效工作狂,业务指标No1,可能仰仗了体内特殊的基因——奴隶基因和疲劳基因。  相似文献   

11.
雷锋为什么成为一个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世人学习的榜样,答案会有多种多样:学领袖教诲,学全国人民,学英雄模范……这些答案当然都没错,但还有一个答案:雷锋学的是他的领导。近读《雷锋的故事》、《雷锋日记》等书籍,深感雷锋的领导言传身教,对雷锋成长进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雷锋在县政府当公务员时,经常跟县委张光玉书记下乡。一次,在路上雷锋看见一颗螺丝钉,上去踢了一脚就走开了。张书记却不声不响地走过去,弯下身子把螺丝钉捡起来,抹去尘土装进口袋里。雷锋当时觉得很奇怪:一个县委书记捡颗螺丝钉干什么?过了几天,…  相似文献   

12.
正今年,中国的改革开放,走过了整整四十个年头。短短的四十年,我们的物质财富有了飞速增长,大家同意吗?国家安全没有外敌入侵,大家同意吗?我们的自由度、各种生活条件,有了巨大改善,大家同意吗?好。如果我们同时拥有了财富、安全、自由,我们是不是应该生活得非常开心?但是为什么会有很多人现在老说我不大开心呢?甚至有点觉得心里上上下下、不太安宁呢?为什么?那我们做文化学研究的人就在思考这个问题,我们的答案是:大概,我们的现代化走了一条非常  相似文献   

13.
凡是与王受涛交往过的人,都觉得王受涛这人“实”得很,上面觉得他没有花架子,群众觉得他没有官架子。1984年4月当上乡镇聘任制干部至今。他前后到过两乡16村工作,任过司法员、公安干譬、副镇长、乡党委副书记。无论到哪里,无论在什么岗位上,他总是以脚踏实地的作风,踩一路  相似文献   

14.
和我同一个办公室的女孩儿新婚不久,向我抱怨对她老公的各种不满。我听了半天,问她一个问题:你结婚前都在干些什么?婚前就是谈恋爱啊。女孩儿说。女孩儿所说的谈恋爱,也就是一周约会三四次,一起出去吃饭一起出去玩——那时候一起玩得挺高兴,女孩儿说。那后来呢?  相似文献   

15.
农田的旁边有三丛灌木,每丛灌木中都居住着一群蜜蜂。农夫觉得,这些矮矮的灌木没有多大的用处,心想,还不如砍掉了当柴烧。当农夫动手砍第一丛灌木时,住在  相似文献   

16.
闲言碎语     
人们生活习惯了的东西,好像就是真理,其实也未必然。咱中国人世世代代就有个习惯,在孩子懵懂之中,便要其立志将来,当大官、读大书、做大老板,女孩儿长像稍稍水灵点,左看右看都像演员。所以三岁背诗百首,数数千余,人前背后夸赞孩子聪明有佳。在大人的诱导下,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问他们将来志向是什么时,得到回答几乎是千篇一律的当大官、大科学家、大老板或演员,没有几个孩子说将来当个好工人或厨师的。如果那个小孩真的这样说,不仅是丢了小孩本人的面子,也丢了家长及老师的面子。  相似文献   

17.
1、总觉得自己不够好 这种人虽然聪明、有历练。但是一旦被提拔,反而毫无自信,觉得自己不胜任。此外,他没有往上爬的野心,总觉得自己的职位已经太高。或许低一两级可能还比较适合。  相似文献   

18.
一项调查表明,国民的幸福指数普遍较低,而且城市人感受到幸福的指数远远低于农村人,这个调查结果虽然不能说明农村人的生存环境比城里人更好,但幸福与金钱、地位以及其他社会环境都没有太大关系的说法得到了最好的诠释。对于幸福的念想,一千个人可能会有一千种答案。我觉得,幸福的概念是抽象的、不可捉摸的,是存在于个人内心的一种感悟。中央电视台《艺术人生》栏目曾做过一期节目——采访2005年春节晚会《千手观音》节目领舞邰丽华。邰丽华是个聋哑人,全靠手语与人交流,当主持人朱军问她今后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时,这个美丽的女孩打着手语告…  相似文献   

19.
现实生活中,常有一些人会犯这样的毛病:盲目地崇尚一种职业,没有达到目的时,千方百计想得到,但当真正从事这个职业时,又觉得这也不适应,那也受不了,打起退堂鼓来;有的顺心顺劲儿时干得很起劲,遇到挫折和矛盾就摇摆不定,这山望着那山高,觉得无用武之地。这种态度是不足取的。  相似文献   

20.
过节的烦恼     
编辑老师:新年好!我是一名最普通的保安员,过节了,“每逢佳节倍思亲”,这时,我除了想念远方的亲人,再有就是抱着《中国保安》不断地翻看,它已经成了我们离不开的真挚“老友”。既是朋友,有些心里话就想说出来。我们都是来自不同的地方,有的还是老乡或朋友介绍来当保安的,来了以后,自然少不了常联系。今年元旦,我一想过节了,就给和我一起当保安的老乡和朋友写贺卡、发祝贺的短信,而这些人中又多是女孩儿,队友们一看我写她们的名字就开玩笑说,我和那么多女孩儿联系也不怕累,甚至还有一些过分的话。我听到后,也知道他们并无恶意。本来过节是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