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当阶级还没有消灭的时候,就有阶级斗争;不同的阶级对于同样的问题,都有不同的立场和观点,观察和处理问题不能离开阶级分析方法,这是一条真理。依靠贫农,团结中农,是我们党在农村工作中一贯坚持的阶级路线。贫农、下中农是农村的半无产阶级。他们革命最坚决,拥护党的领导,  相似文献   

2.
坚决贯彻依靠贫农、下中农,团结最大多数的阶级路线实现农业合作化和农村人民公社化是农村经济战线上的大革命,充满着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斗争。由于农村社会各阶级阶层的经济地位不同,对革命的态度也不同,无产阶级政党必须制定正确的阶级政策,组织阶级队伍,解决依靠谁、团结  相似文献   

3.
1964年6月,中共中央以中发[64]393号文件的形式,下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贫下中农协会组织条例(草案)》。《条例(草案)》规定:“贫下中农协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由贫农、下中农自愿组成的,革命的群众性的阶级组织。”中共中央在《条例(草案)》中指示到:县和公社的党委,大队和生产队的党组织,都必须采取有效的办法,帮助贫农、下中农组织把《条例(草案)》中的规定切实地贯彻执行,使它们能在生产建设、巩固集体经济和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工作中,充分地发挥作用。在党中央的要求下,全国各地贫下中农组织迅速蓬勃发展起来了。  相似文献   

4.
第一节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作用一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是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无产阶级要完成自己的伟大历史使命,必须有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其根据:  相似文献   

5.
1964年6月,中共中央以中发[64]393号文件的形式,下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贫下中农协会组织条例(草案)>.<条例(草案)>规定:"贫下中农协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由贫农、下中农自愿组成的,革命的群众性的阶级组织."中共中央在<条例(草案)>中指示到:县和公社的党委,大队和生产队的党组织,都必须采取有效的办法,帮助贫农、下中农组织把<条例(草案)>中的规定切实地贯彻执行,使它们能在生产建设、巩固集体经济和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工作中,充分地发挥作用.在党中央的要求下,全国各地贫下中农组织迅速蓬勃发展起来了.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大决议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来看,它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伟大创新。 怎样认识这个伟大的理论创新呢? 第一,从党建思想史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关于党的先进性的新观念。马克思主义讲党的先进性,根据党的建设的传统理论,一直是从阶级与政党、阶级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这个方面来讲的。我们党从1922年的二大开始讲这个问题。党的二大通过的《关于共产党组织章程决议案》的原始说法是:我们共产党“应当是无产阶级中最有革命精神的群众组织起来为无产阶级之利益而奋斗的政党,为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急先锋”。在另一个文件《关于议会行动的决案》中写道:“中国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科学的政治革命理论,从其产生之始,就非常重视无产阶级政党在凝聚阶级力量,宣传、鼓动、组织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过程中的领导作用。马克思关于政党的理论和思想,不仅体现在他本人关于政党理论的理论论述中,还体现在马克思本人参与的改组共产主义同盟、创立第一国际、指导欧洲各国建立工人阶级政党的实践中。进入20世纪,随着俄国等国家中无产阶级革命的成功,列宁、斯大林等进一步发展和阐述了无产阶级政党在社会主义国家中领导地位和作用的无产阶级政党理论。  相似文献   

8.
无产阶级政党的作用阶级通常是由政党来领导的政党是阶级斗争的产物,是阶级斗争的工具。在阶级社会里,各阶级由于经济地位不同,利益和要求不同,存在着阶级斗争。随着阶级斗争的发展,走上政治舞台的各阶级,在进行阶级斗争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组织自己的阶级队伍,领导本阶级进行斗争,以便在斗争中取得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的思想理论巨作《资本论》中所论述的社会关系的实质是一种阶级关系。马克思关于阶级斗争的理论和方法论述在当代依然不会过时。认清形势,承认阶级存在的事实,有利于在中国全面深化改革时期,更好的坚持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关于中国资产阶级理论基本形成的标志是什么?近几年史学界对这一问题有所讨论。有同志认为:1926年7月召开的中共中央第四届第三次扩大会议文件对中国资产阶级的分析“基本上是正确的”,或者是认识“比较透彻的”。有同志认为:这次扩大会议的文件。全面论述了资产阶级问题,可以说基本上形成了我党关于中国资产阶级的理论”。有同志还将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和这次扩大会议对中国资产阶级的分析相提并论,认为毛泽东的文章和这次扩大会议的决议表明,我党“对中国资产阶级进行了全面考察,提出了独特的适合中国情况的理论和政策,标志着我党关于中国资产阶级理论的基本形成”。我认为中共中央第四届第三次扩大会议不能作为我党关于中国资产阶级理论基本形成的标志,因为这次会议对中国资产阶级的分析在根本上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11.
陈君 《学习月刊》2013,(20):9-10
马克思在工人运动的实践中.发现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并在总结无产阶级斗争实践的经验教训基础上形成了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科学理论.而这一标志性文献即是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在《宣言》中,马克思深刻阐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先锋队性质。无产阶级政党是具有先进性、权威性、斗争性的阶级的先锋队组织.在其具体的革命运动中形成了一定的政治纲领并具有严密的组织性和纪律性。因而无产阶级政党是国家权威建设实践活动中当之无愧的领导力量。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我国农村中的雇农、贫农、下中农是农村中的无产阶级和半无产阶级。现在有的同志认为这种看法是不对的,我国没有农村无产阶级和半无产阶级。主要理由:(1)中国农村不存在资本主义大农业生产方式。在漫长的中国社会中,以家庭为  相似文献   

13.
领导权问题一直是无产阶级政党学说的重要问题。在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时期、社会主义建设初期,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探索并回答了如何坚持无产阶级政党领导权的问题。他们认为,无产阶级政党是无产者阶级联合的最高形式,无产阶级政党的先进性和革命彻底性决定了其对革命的领导权。因此,无产阶级政党要在革命中坚持独立的领导地位,在无产阶级政党成为执政党后,更要强调无产阶级政党对社会主义事业各项工作的充分领导。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坚持无产阶级政党领导权的重要思想,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重要理论来源。  相似文献   

14.
无产阶级专政就是无产阶级一个阶级掌握国家政权,或者说,这个政权的领导权完全掌握在无产阶级一个阶级手中,它绝不与其他任何阶级分享国家领导权。(有的同志说,无产阶级专政就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以消灭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为使命的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有的同志说,无  相似文献   

15.
晓涛 《前线》1963,(18)
贫农、下中农,是我们党在农村中,进行一切工作的依靠力量。不断地启发和提高贫农、下中农的阶级觉悟,是依靠他们做好一切工作的首要问题。任何事情,没有群众的自觉自愿的行动,都是办不好的。在农村中,无论办什么事情,没有农民群众积极支持和参加,同样是办不好的。而群众自觉自愿的行动,是建立在阶级利益和阶级  相似文献   

16.
“下中农”的概念是何时提出的?近年出版的大多数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教科书在使用这一概念时,均将时间提前了近三年。如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共产党历史讲义》(第4版第41页)指出:“我国个体农民,特别是在土地改革中新获得土地而缺少其他生产资料的贫农下中农,为了避免重新借高利贷甚至典让和出卖土地,产生两极分化,……确有走互助合作道路的要求”(引文中着重号为笔者所加)。笔者近查有关资料,认为在土地改革时期,尚未形成“下中农”的概念,为此,特作如下考证,以就教于党史界同仁。中国共产党最早关于划分阶级成份的文件是1933年制定的。当时的瑞金中央民主政府为纠正土改工作中的偏向,正确解决土地问题,颁布了《怎样分析阶级》和《关于土  相似文献   

17.
劳动者联盟是无产阶级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各个历史阶段,为实现一定的战略任务,而同本阶级群众,以及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等一切从事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人们在共同利益基础上结成的政治联盟。过去,我党曾依靠这个联盟,团结民族资产阶级和其他可以合作的非劳动者,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夺取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今天,也就是在社会主  相似文献   

18.
一、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军建设的根本规律江泽民主席指出: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军的“根本政治原则”,“是我们军队的军魂”。他强调,军队讲政治,“最核心、最根本的就是要保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军队讲政治,首先要讲“军魂”。(一)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实现无产阶级领导权的必然要求。按照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领导权的理论,在当今时代无产阶级是代表社会发展方向的进步阶级。而无产阶级的领导权,只能由无产阶级政党来实现。同时又因为无产阶级专政的首要条件是无产阶级的军队,所以坚持党对军队的绝…  相似文献   

19.
《共产党宣言》关于"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的命题,蕴含着深邃的民主思想,系统阐发了社会主义民主理论的基本问题。它包括了无产阶级为什么要争得民主,无产阶级争得的是什么样的民主,无产阶级应该通过怎样的方式才能争得民主。无产阶级要争得民主,是无产阶级的阶级属性和历史使命决定的;社会主义民主,是对资产阶级民主的彻底否定,所有的人民群众能够享有充分的民主权利;无产阶级要在共产党的领导下,通过暴力革命和合法斗争的策略手段争得民主、发展民主。  相似文献   

20.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政关系的发展,可以分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三个阶段。一、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和苏维埃工农政权的关系问题苏维埃政权是我党独立领导和创立的最早的工农政权,党和苏维埃政权的关系是党政关系的发端。那时,我党就提出了处理党政关系的思想原则、组织设施和具体政策。1.关于解决党政关系的思想基础我党解决党政关系的思想是建立在列宁关于苏维埃国家学说的基础之上的。列宁关于苏维埃国家的学说,发展了巴黎公社的原则,最突出的是,在坚持政权的人民民主性质的前提下,明确提出了无产阶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