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娱乐化主要从其内容和形式上表现出来。它产生的原因,可以从市场化因素、文化因素和社会体系认可这三方面来阐述。对新闻娱乐化还能走多远的讨论,可通过以下三个角度:历史角度、受众角度、媒介角度来说明。从中得出结论:新闻娱乐化不会走得太远。  相似文献   

2.
公众的利益表达,已成为现代民主国家不可忽视的问题。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大众传媒以其自身的优势已成为一个新的利益表达渠道。但媒体对经济利益的追逐、记者的专业素养、百姓的媒介素养及法律制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都对大众传媒的利益表达作用造成负面影响。只有增强媒体责任感、培育记者职业素养、提高百姓媒介素养、健全法律制度,大众传媒才能成为一个强有力的利益表达渠道,从而实现畅通公众利益表达渠道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传媒素养教育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媒素养教育旨在通过引导人们了解基础的媒介知识、学习判断媒介信息的意义和价值、欣赏和评析媒介产品、了解媒介的性质、学习信息传播技巧、了解受众与媒介的关系等内容 ,致力于培养公众在信息社会能够有效利用媒介 ,与媒介、信息之间形成平等、互利的关系 ,从而具备正确使用传媒和抵御传媒不良影响以及对传媒认识、识别和运用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社会,负面涉警报道屡见不鲜,公安机关一般都能正确对待,积极应对。但也有一部分干警不能以积极、平和的心态去对待新闻机构和媒体报道,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体现了警察媒介素养的缺失。公安院校应该准确定位警察媒介教育的培养目标,明确警察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和途径,指导干警进行媒体应对能力训练。  相似文献   

5.
犯罪嫌疑人享有公民应该享有的一切权利,包括名誉权。因此新闻对其的报道应该是有限度的报道,即既要谴责其犯罪行为,又不能侵犯其享有的正当权利。作为新闻报道的对象,其报道价值表现在可以形成一种揭露、威慑和防范犯罪的舆论氛围,以打击和防范犯罪,形成对社会犯罪予以舆论控制的态势;对于公众而言,认清犯罪的本质,从心理上产生一种排斥感,达到预防犯罪的目的。基于报道原则和报道价值的考虑,新闻对犯罪嫌疑人的报道方式为现场报道、非现场报道和批注式报道。  相似文献   

6.
为适应入世的要求,作为国家一项基本法律的刑法,也必须要从基本的价值理念到具体的制度,作一个全面的调整与变革。具体地说,在价值取向上,刑法的人权保障机能应成为刑法的优先选择价值。在刑事政策上,正确处理犯罪化与非犯罪化的关系,科学划定犯罪圈;更新刑事处罚理念;以行刑社会化为指导,重构行刑模式。此外,在犯罪主体、犯罪类型及刑法条文结构等方面也要作相应的调整。  相似文献   

7.
随着微信日益成为媒介融合背景下新旧媒体主要的信息传播平台,其影响力与日俱增,不论是读者还是媒体都对微信编辑的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受制于传统新闻体制、管理模式、制作流程和职业理念,当前微信公众号编辑能力和现实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不能充分释放公号在传播信息、塑造品牌和营销推广方面的巨大潜力。鉴于此,本文着力于剖析当下微信编辑在微信公众号制作、推广等方面存在的编辑素养不高、观念落后和能力低下的问题,从强化互联网思维、恪守内容为王和优化知识结构方面给以提升建议。  相似文献   

8.
论网络环境下领导干部媒介素养的培养和提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媒体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以及网络媒体传播方式的新特点对党政领导干部的媒介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升领导干部的媒介素养不是简单地培养应付媒体的能力,而是政治素养、人格素养、新闻素养、技术素养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新媒体逐渐代替传统媒体,成为公众传播信息和获取信息的主要工具。新媒体传播机制,需要网民真正的提高媒介素养"软能力"。网民媒介素养的提高,有利于规范网络舆论,维护虚拟社会和现实社会的秩序。对网民个人来说,也有利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利用能力的提高,为个人提供良好的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0.
领导干部的媒介素养是提升领导艺术和领导水平的能力体现。新时期领导干部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是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需要、正确有效引导舆论的需要、打造阳光政府的需要,以及推进全民媒介素质教育的需要。对领导干部媒介素养的要求,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具体表现。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媒介素养,要从改变官员作风、建立健全新闻发布制度、加强培训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1.
当前中国刑事立法处于不断犯罪化的过程中。总体来看,犯罪化的趋势符合社会转型中新增社会问题对刑法治理的需要;符合中国刑法当前规范确证的价值选择,也有利于犯罪防控;符合扩大司法权规制范围,以实现保障人权的宪法目标;符合公众对刑法的认同,以更好地接近刑法谦抑要求的"妥当的处罚"。但必须注意到,尽管犯罪化的整体趋势值得肯定,在当前犯罪化过程中的一些技术问题仍然值得商榷。探讨更合理的方式方法,才能让犯罪化趋势发挥最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案件新闻的受众分为两类,一类是普通公众(generalpublic),一类是某些特别的公众群体(specialgroups)。在案件新闻的受众中,某些特别的公众群体确指那些有犯罪倾向(或潜意识)的受众和正在犯罪或已经犯罪的受众。这两类受众对案件新闻传播的心理期待是不同的,由这种不同决定了案件新闻传播者在传播案件新闻事实时要处理好三个关系,案件新闻传播才可能在上述两类受众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刑法发展呈现出犯罪化、重刑化、处罚前置化等特征,社会治理效果却不明显。现代社会治理视野下,采用刑法谦抑理论具有增强公众认同、平衡刑罚权与公民权利以及恢复和稳定社会关系等优势,是极为有效的治理理念。刑法谦抑要求寻求妥当的最小处罚范围,提倡用宽和但必然的刑罚阻止人们犯罪以及再犯罪的心理,要求以减少法律和社会之间的矛盾为目的对刑法进行限缩解释。同时也应划定底线,严防权力滥用,重视长远效果。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涉警新闻呈不断递增的趋势,警方应对媒体的能力也在不断加强。但同时也存在着诸多问题,暴露出警察媒介素养的欠缺。针对警方在应对媒体时存在的种种现实问题,公安院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及早培养,提高警察的媒介素养:培养警察应对媒体的良好心态;培养警察建立新闻关系网络的能力;培养警察使用各种新闻手段的能力;培养警察担当新闻发言人的技能;培养警察网络舆情监控能力。  相似文献   

15.
媒介化社会既是对当前媒介变革深刻影响社会发展这一时代特征的高度概括,也是现代警务发展的特殊社会语境。媒介警务已包容、取代宣传警务、新闻警务,成为媒介化社会语境下的警方媒介应对战略。媒介警务建设意在认识媒介、思辨媒介、利用媒介、影响媒介,建立适应现代警务发展的话语系统和解释系统,规范媒介应用,识别媒介化风险,重塑媒介形象,提升媒介素养,创造良好的媒介环境,指导现代警务的规范演进和质态提升。  相似文献   

16.
在高等教育阶段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及方法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众传媒对人们生活的影响逐渐加深。它在为人们提供信息、娱乐、教育服务的同时,其负面作用也日益显现出来。因此,加强媒介素养教育,引导受众正确认识、利用媒介已经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社会问题。其中,对大学生这样一个频繁接触、使用媒介的群体进行媒介素养教育显得尤为紧迫,有必要探索在高校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方法与途径,力求为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起步找到一个突破口,从而为促进全民族媒介素养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媒体素养教育是针对大众传播媒体对人的影响而提出的一种教育思想和培育方法。它以培养人的媒体素养为核心,使人们具备正确使用媒介和有效利用媒介的能力,并建立获得正确媒体信息、信息产生的意义和独立判断信息价值的知识结构。互联网时代的媒介环境以其多元性、复合性、娱乐性、互动和虚拟性吸引着公安院校的学员,成为他们了解外部世界最重要的渠道之一。在互联网时代的媒介化社会里,处在成长与发展关键阶段的公安院校学员应努力提高积极运用媒体的能力、学会正确地制造媒体产品、对无所不在的信息有主体意志和独立思考,才能更好地发展自我、服务公安、奉献社会。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女性自主意识日渐鲜明地进入新闻传播领域 ,现今的大众传媒不再将女性置于边缘位置 ,而是投入了大量的关注。本文通过对武汉地区都市类市民报纸的简单抽样调查 ,对娱乐新闻栏目的分析中探讨女性形象在媒介中的实际角色。认为在娱乐新闻对女性形象充满欣赏、溢美之情的关注和报道之中 ,在她们独立、理性的强者姿态之下的依然是弱者依附、感性的心态。这依然是对男权话语的隐性解读 ,是一种实际上的不平等 ,是对女性“积极的歧视”。  相似文献   

19.
当代青年的审美情趣和理念呈现出个性化和开放化、感性化和行为化、流行化和与世俗化的趋向。当代青年的艺术审美体验出现的缺陷,应在切实加强学校以艺术教育工作、引导青年摆脱娱乐文化的低俗情调、提升网络的审美文化价值诸方面做细致的工作,以提高青年的审美素养。  相似文献   

20.
在当今社会,舆论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被消费所异化,公众舆论显示出了与以往不同的消费性趋势:一是出现了一批新的话题人物,作为消费文化的符号代码来满足公众的娱乐需要和消费快感;二是媒介有意识地针对新闻事件设置乃至人为制造各种话题引发受众讨论,诱导受众发表意见,进行舆论消费;三是民意调查充斥媒体,社会越来越依赖民意调查,同时民意调查的结果在很多方面诱导着人们的选择和行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