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东欧国家指原东欧国家。东欧是一个政治概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美苏两大阵营,简称为东、西方。根据《雅尔塔协定》,受苏联控制的欧洲国家,包括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民主德国、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等国家被称为东欧国家。1990年前后的政治剧变,东欧的概念已不再使用,这些国家改称为“中东欧国家”。尽管中东欧国家试图仿照西方政党政治的模式建立多党制和议会民主制,但受历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其转型过程中建立的政党政治有自己显著的特点。一、党派林立的多党制 1989年以前,东欧国家基本上是一党制。1989年波兰、匈牙利等国执政党先后通过了关于“政治多元化”、“工会多元化”、“实行多党制基础上的议会民主”等决定,中东欧国家在极短的  相似文献   

2.
恩格斯说过,重大历史事件都是一种“合力”的结果。像苏联解体这么重大的事件,决不是某一两个因素使然。可以说,它是苏联几十年来不断积累、潜伏着的各种矛盾和危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恶性发展和总爆发的结果。我们曾将苏东剧变的原因和教训归纳为这么四句话:苏东剧变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西方的  相似文献   

3.
《党风建设》2000,(7):8-10
1991年的“8·19”事件和不久后的苏联解体,是20世纪最具震撼力的历史事件之一。它也引起了中国对社会主义、今后的建设和发展道路等重大问题的反思。近几年来,中国学者对从苏联剧变中吸取什么教训的研究一直没有停止过。  相似文献   

4.
白雪 《党史纵横》2005,(1):48-49
1956年2月25日,在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的最后一天,赫鲁晓夫在会上作了《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在这个报告中,赫鲁晓夫把以前口口声声称为“父亲”、“慈父”的斯大林指责为“暴君”、“刽子手”、“独裁者”和“破坏社会主义法制者”,使整个世界震惊,给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带来严重的思想混乱。1956年10月,先后发生了波兰事件和匈牙利事件,西欧各国都发生了大批共产党员退党事件。赫鲁晓夫当时内外交困,地位岌岌可危,他非常需要在兄弟党内有影响的中共伸出手拉他一把。于是,他给中共中央发了一封“十万火急”的电报,请中共…  相似文献   

5.
1989年 ,一场举世瞩目的剧变 ,使东欧国家的原政权相继倒台。当时 ,东欧不少人对剧变后的前景期望值很高 ,他们对未来充满了憧憬。有的西方学者甚至欢呼 :这是“历史的终结” ,从此东方和西方将是“一个模样”。也有学者冷静地认为 ,在东欧“所发生的这些事件正逐渐展开 ,其前景尚难预料”。10年来发生的事实证明 ,东欧在其体制转型的过程中 ,确实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 ,甚至失败。富人富得流油穷人一贫如洗东欧剧变10年来的情况并不像西方国家人士想象的那样 ,这里不但没有出现令人鼓舞的“习惯性自由” ,而是前景堪忧 ,特别…  相似文献   

6.
王丽 《求实》2003,(Z1):96-97
1991年12月的明斯克会议和《阿拉木图宣言》宣告了“独立国家联合体”的建立和走过70年历史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解体。一个20世纪的世界超级大国,一个曾经开辟了人类历史新纪元的社会主义强国,就这样不复存在了。 苏联剧变无论对各国的共产党,还是对各国人民来说都是一堂极其深刻的教育、警示课,更给致力于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的各国执政的共产党提出了严峻挑战。苏联剧变的根本原因是没有及时、成功地对苏联模式进行根本性的改革,而直接原因是由于苏共领导人的错误路线所造成的政治动乱。当然,这里也包括西方国家积极推行“和平演变”战略的原因。究其根本,内因仍然是苏联剧变的主要原因,其中苏共自身的演变更是苏联剧变的前导和解体的真正原因。本文就是从苏共自身的发展和演变来分析苏联剧变的原因和探讨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的建设问题。 一、苏共指导思想的演变是党和国家剧变的前提  相似文献   

7.
记者:白大使,在您担任我国外交部苏欧司副司长期间,东欧前社会主义国家发生了剧变,后来您又出任了我国驻保加利亚大使,对于东欧剧变,您怎样看待?白寿绵:1989年前后,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民主德国(东德)、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等前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在很短的时间里,相继发  相似文献   

8.
匈牙利散记     
苏伟 《红岩春秋》2011,(1):77-80
在参访匈牙利之前,我与匈牙利的“神交”不深,对这片土地的印象仅仅限于:或大诗人裴多菲“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的名篇;或因匈奴而与中国有说不清关系的言说;或1956年、1989年的两次“波匈事件”均“波及中国”的史事。如今身临其境,才得知匈牙利不但历史文化渊源非常深厚,  相似文献   

9.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作为西方世界“和平演变”的武器.其破坏性早已被苏联东欧国家的剧变所证实。它承认支流.否定主流.孤立分析历史进程中的某一事件进而否定整个历史进程的特征.更是让许多专家学者直指其实质就是历史唯心主义。自赫鲁晓夫以来.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从萌芽到形成一股思潮.矛头直指苏联社会主义制度标志性的代表人物和重要事件.力图通过否定斯大林、否定列宁、否定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等来彻底摧毁苏联的历史功绩.制造俄罗斯历史的断裂带。  相似文献   

10.
浅析新疆“伊、塔事件”发生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伊、塔事件”是指1962年4、5月份发生在伊犁、塔城的边境居民大规模的非法越境逃苏事件,这次事件给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其发生的原因:一是沙俄的历史影响;二是前苏联对伊犁经济、军事、文化渗透和控制;三是中苏关系恶化后,苏联驻伊犁领事馆和苏侨协会的直接策划和参与;四是主观上我们对苏联霸权主义本质认识不够,放松了警惕,同时当时我们国家处于经济困难时期,基层组织工作比较落后。反思、总结“伊、塔事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12.
李永忠 《党史纵横》2004,(10):21-21
今 年是 邓小 平 百 年 诞辰 ,又值 中 华 人民共 和 国建 国 55 周 年 。 从 报刊 、广 播、电视 、网 络 大 量 的 文 章 节 目 中 ,从 人 们 对 他的 真 切 怀 念 中 ,我 感 到 ,作 为 改 革 开 放 总设计 师 的邓 小平 同 志 ,似 乎 从 来就 没 有 离去,他其 实一 直 就在 我们 中 间。 25 年 的 改 革 开 放 ,使 “中 国 式 ”的 社会主 义 ,从横 向 看,既 不 同于 世 界 别 国;从纵向 看 ,也有 别 于自 己过 去 。 中 国特 色社 会 主 义 之所 以 成 功 ,我 以为得 力 于总 设计 师 邓 小 平 “做 模 型 ”、“建样板 间 ”的方 法 …  相似文献   

13.
说"诚"道"信"     
"诚",是儒家哲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是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中庸》中说:"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无疆."古代的思想家从天地生养万物的自然过程中,看到了天地真实无妄、自强不息的特征,就把这种特征称作"诚",并由此推出人的行为准则:"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宋代理学大师程颐曾提出:"修学不以诚,则学杂;为事不以诚,则事败;自谋不以诚,则是欺自心而自弃其忠;与人不以诚,则是丧其德而增人之怨."曾国藩也说:"天地之所以不息,国之所以立,圣贤之德业,所以可大可久,皆诚为也.故曰: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精诚所至,金石亦开,鬼神亦避,此在己之诚也".所有这些都对人的本性、人的价值、人的使命提出崇高的要求,并激发人们用"至诚"的标准来规范自己,协调人与人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的道德进步.  相似文献   

14.
年轻时,他首创亩产皮棉超百斤纪录,是远近闻明的"棉花刘,离休后,他带领农民科技致富,使老百姓的腰包鼓了起来,村民们争着抢着让他去讲课搞培训,人们又开始叫他"抢手刘",他就是彰武县离休老干部刘承福.  相似文献   

15.
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提出了"三个有利于",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成为我们各项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判断标准.世纪之交,江泽民同志在广东考察工作时提出"三个代表",解决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不仅对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性质和任务作出新的理论概括,也成为衡量我党的先进性和战斗力的根本标准.党的两代领导核心,分别在不同的历史时刻,从不同角度,对当代中国的同一历史性课题--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出了判断标准,其思想内涵和精神实质是一致的,两者相互联系,互为条件,互为因果,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相似文献   

16.
“三个代表”的重大意义和生命力在于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现实问题,对“三个考验”的挑战作出了适时而有力的回答。  相似文献   

17.
“历史周期律”作为反映历史、社会、国家、民族、政党、政权的兴盛衰亡的一种历史现象,始终是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思考和探索的共同课题。胡锦涛总书记在西柏坡学习考察时,重温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号召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牢记毛泽东同志当年倡导的“两个务必”,牢  相似文献   

18.
“三个代表”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在我们认真学习和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要着重把握“三个代表”的科学内涵、根本要求和历史地位等。为此,需要回答“三个代表”与“两个先锋队”的关系。“两股进步潮流”与“两个先锋队”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使中国没有按照马克思恩格斯论述的“五种社会形态”的顺序进入资本主义社会,而是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此开始,中华民族面临着两大历史课题:…  相似文献   

19.
认识自我是哲学探究的最高目标,人正是在“认识你自己”的过程中,才实现了自身的完善与超越。然而在对人自身的认识过程中,形成一种本质主义的思维方式,把人的本质看做先验的或预成的。因此,现代人学思想要排除对人的本质规定,把人看做是一个不断生成的过程,是一个自我创造、自我实现和自我完善的过程,人被认为是自由的生成之物,而不是固定的预成之物,于是便实现了对人自身的认识从人的本质维度向人的生成维度和自由维度的哲学转变。  相似文献   

20.
~~“三山计划”与“南进政策”@李海涛 @张成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