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厦门大学台湾研究所主办的“21世纪亚太经济发展与两岸关系学术研讨会”,于1998年7月24日至25日在厦门大学克立楼举行.参加这次学术研讨会的有来自台湾的邱义仁、萧全政、陈忠信、林忠正、郭正亮等学者,来自北京的海峡两岸关系研究中心、台湾研究会的学者和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经济学院、政法学院、历史系以及厦门大学台湾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共计30多人.正式提交会议的论文16篇,其中台湾学者6篇,在会上报告的有12篇.  相似文献   

2.
由福建省闽台交流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院、福建省历史学会以及厦门大学台湾研究所联合举办的“海峡两岸台湾移民史学术研讨会”于1999年12月6日至12月9日在台湾移民的主要祖籍地漳州举行。来自海峡两岸19个高等院校和社科院、所的研究台湾移民史的50多位专家、学者与会,提交论文34篇。  相似文献   

3.
1988年1月30日至2月1日在台北举行的“台湾史研究会第一届台湾史学术研讨会”,宣读了本所陈孔立教授的论文:《清代台湾移民社会的特点——以问俗录为中心的研究》,该文收入《台湾史研究会论文集》第一集,1988年6月出版。陈孔立的另一篇论文:《清代台湾社会发展的模式问题——评“土著化”和“内地化”的争论》提交在香港大学举办的“台湾经济、历史。文学、文化国际研讨会”,并在台湾《当代》杂志第30期上发表。杨锦麟助理研究员所写的《李万居后期思想的转变》是本所主办的“海峡两岸首次台湾史学术交流会”论文,在1988年12月9—10日台湾《民众日报》上发表。  相似文献   

4.
祖国大陆最早成立的从事台湾研究的学术机构──厦门大学台湾研究所近期迎来了建所20周年纪念日。2000年7月17日,厦门大学台湾研究所建所20周年庆典在厦门大学隆重举行。全国台联会副会长苏民生、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研究局副局长程金中、全国台湾研究会常务副秘书长曹治洲等出席了庆典会。参加庆祝活动的有厦门大学领导和来自海峡两岸学术界的专家、学者以及有关人士一百多人。庆祝会上,厦门大学台湾研究所范希周所长首先介绍了该所的发展历程和研究概况。研究所成立之初即坚持以“历史地、全面抛、实事求是地认识台湾”为指…  相似文献   

5.
何笑梅 《台声》2000,(9):10-10
祖国大陆最早成立的从事台湾研究的学术机构———厦门大学台湾研究所 ,最近迎来了建所20周年纪念日。2000年7月17日 ,厦大台湾研究所建所20周年庆典在厦门大学克立楼隆重举行。全国台联副会长苏民生及国务院台办、全国台湾研究会等方面的领导代表出席了庆典会。参加庆祝活动的有厦门大学校领导和来自海峡两岸文化学术界的专家、学者100多人。庆祝会上 ,厦大台湾研究所所长范希周介绍了该所的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厦大台湾研究所坚持以“历史地、全面地、实事求是地认识台湾”为指导思想 ,致力于台湾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等…  相似文献   

6.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所在香港热心人士的赞助下,主办了“郑成功研究国际学术会议”。这个会议于1987年7月19日至22日在厦门大学举行。来自美国、荷兰、日本、香港地区和国内的30多位教授、专家、学者参加了这一盛会。会上,各位专家、学者交流了近年来有关郑成功研究的最新成果,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以科学的态度对各种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整个会议自始至终洋溢着浓厚的学术气氛。这次会议共收到论文30篇,其中厦门大学提交了11篇。这些论文选题广泛,除了对  相似文献   

7.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历史研究所原所长、《台湾研究集刊》原常务副主编李祖基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21年1月29日在厦门逝世。李祖基,男,福建省莆田市人,1952年出生,1964年考入莆田县第一中学初中部,1966年“文革”开始后,辍学回乡。1977年恢复高考后考入厦门大学历史系,1982年1月毕业,同年考入厦门大学历史系中国地方史专业,师从著名学者、厦门大学台湾研究所首任所长陈碧笙教授专攻台湾史。1984年硕士毕业留校工作。生前为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并先后担任历史研究所所长、《台湾研究集刊》编委、常务副主编等职务。  相似文献   

8.
《台湾研究集刊》2010,(4):94-94
由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举办的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三十周年庆典暨“台湾研究新跨越”学术研讨会于7月10日在厦门大学科学艺术中心召开。  相似文献   

9.
和耀红  叶玮 《台声》2002,(6):30-31
素有“鹭岛”美誉的海滨城市厦门,当年曾是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基地。4月17日至19日,由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厦门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台湾民主自治同盟厦门市委员会、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联办,厦门市郑成功研究会等单位承办的“纪念郑成功驱荷复台34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这里举行。本次研讨会共收到论文近50篇,来自海峡两岸以及美国、荷兰的5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有30余名学者专家作了大会发言。海峡两岸及海外的有关学者专家齐聚鹭岛,共同纪念、研讨两岸人民共同景仰的民族英雄郑成功,堪称盛事,…  相似文献   

10.
由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主办、江西省台联协办的全国“第三届台湾民情研讨会”于九月十三日至十五日在江西省南昌市召开.这次有大陆对台工作部门、学术单位、专家学者及熟悉台湾情况的老台胞参加的研讨会,收到与会者提供的论文二十多篇.四十余位专家、学者遵照“更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工作方针,广泛地进行交流,并探讨如何促进两岸经济更好合作,推动两岸交往交流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1.
1983年8月9日至12日,两岸学者20余人齐聚北京香山饭店,举行了自1949年以来的第一次学术交流会。在这之前厦门大学虽已成立台湾研究所,并已吸收过台湾学者参加研讨会议,但那只是个别的,也非正式邀请,  相似文献   

12.
陈伟健 《台声》2002,(10):46-47
今年5月底在福建南安市举行的“郑成功与台湾学术研讨会”上,来自台湾侨光技术学院的女博士陈瑛,以“探讨明郑与清和议时期的郑家女性角色”为题发表论文,引起与会学者、专家的极大兴趣。在以往“郑成功学术研讨会”提交的专著、论文,大多是从政治、军事、经济贸易等层面论著这位民族英雄,而几乎没人谈及女性角色。带着几分的好奇和钦佩之情,记者专门采访了这位曾在厦门大学求学3年的台湾女博士。记者与陈小姐交谈的话题首先从研讨会上的“郑家的女性角色”论文开始。陈小姐告诉记者:我在厦门大学学习时就是专门研究妇女问题的。此…  相似文献   

13.
2003年11月中旬,由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厦门大学台湾研究所主办的“台湾经济与两岸经贸关系”研讨会,在福建省武夷山市举行。出席这次研讨会的,有来自大陆各地和台湾、香港、澳门地区以及日本的专家学者。其中:台湾的专家学者来自“国家政策研究基金会”、台湾大学经济系、海洋大学应用经济研究所、中山大学公共事务管理所、淡江大学大陆研究所、义守  相似文献   

14.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所前所长、著名台湾问题专家范希周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04 年10 月31 日在福州逝世。     范希周教授是福建省寿宁县人,1950 年 1 月23 日出生。1984 年从厦门大学历史系研究生毕业后,一直在厦门大学台湾研究所从事科研工作,1987 年 3 月起先后担任厦门大学台湾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副主任等职务。范希周教授还兼任福建省人民政府顾问、福建省台湾研究会副会长、闽台高校交流促进会副会长、海峡两岸关系协会理事、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理事、全国台湾研究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等职务。     范…  相似文献   

15.
陈在正老师是厦门大学台湾研究的一位重要奠基人和开拓者。厦门大学台湾研究所成立之前,他在历史系当系主任时,就积极组织历史系教师开展台湾史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台湾研究所成立之后,他先担任副所长,1984年12月至1987年3月任所长。他担任所长期间,推动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为台研所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个人的台湾史研究也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16.
读林氏这篇论文,首先感受到的是:台湾文学史研究,正确地说是日本殖民统治下的新文学运动史研究,终于进入了新阶段,或者在它应该进入新阶段的时候来到了.在这个《台湾的台湾史研究》特集中,我之所以要对既非单行本又非概括性的论文的这篇论文说点什么,原因就在这里.首先,简要回顾一下1945年以后关于日本殖民统治下的新文学运动(以下简称“日据下新文学运动”)的研究历程.  相似文献   

17.
由中国义和团研究会、四川省社科联、湖南省社科院、湖南省社科联、江苏省社科院、《近代史研究》编辑部、天津中西文化研究所、四川省近代教案史研究会、四川师范大学、安徽省社科院历史所、山东省历史学会、湖南师大历史所、湖南省历史学会、怀化地委等25个学术机构和团体共同发起的第四次“近代中国教案”学术讨论会于1992年11月10日至14日在湖南省怀化市举行。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北京、天津、四川、安徽、江苏、贵州、湖北、山东、陕西、甘肃、湖南等11个省市及香港地区的专家学者70余人,会议收到论文30篇。与会学者坚持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双百方针,围绕近代教案的成因、性质与影响这一中心议题,展开了十分热烈的讨论和争鸣,取得了富有成效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台湾史研究会”是台湾地区的一个以研究台湾历史为主的民间学术团体。该会由郭衣洞、钟肇政,叶石涛、张晓春、王晓波、陈映真、尹章义等四十七人发起,于1987年3月15日在台北市成立。第一任理事长是王晓波教授,副理事长是尹章义教授。  相似文献   

19.
《台声》2016,(14)
正近日,《台湾史名家研究论集》在台湾出版。这套丛书,共14册,由台湾兰台出版社出版,收录了海内外14位历史名家(大陆学者5位)对台湾史研究方面的贡献。著名专家学者、全国台联会长汪毅夫名列其中。《汪毅夫·台湾史名家研究论集》全书收文22篇,38万字。该丛书是名家们半生学术著述精华所在,他们各是一方学术领域的权威,内容掷地有声,是台湾史研究的一座丰功碑及  相似文献   

20.
由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主办的“台湾经济、历史、文学和文化国际讨论会”,1988年6月29日至7月2日在香港大学举行。来自中国大陆、台湾、香港、美国、日本、西德、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的30多位教授、专家和学者参加了讨论会。向这次会议提交的论文共25篇。经济方面论文9篇,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台湾经济的发展及其属性、海峡两岸经济的互动与互补关系、跨国公司在台湾的投资。台湾的外汇储备和政府的政策、台湾小型企业的管理结构及劳工招募方法等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提出了许多的见解。社会方面论文6篇,这些论文,着重于分析台湾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带来的社会结构的变动和社会生活的变迁、环境保护、台湾社会的亲属结构、台湾意识、台湾的长老教会等方面的问题。历史方面论文3篇,分别对清代台湾社会的发展模式、禁止偷渡和携眷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