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产者是今天中国社会的一个新型阶层,并将成为明天的小康社会的主流人群。中产者到底是些什么人?他们是怎么成为了中产者?他们的形成和发展,正在或者将会对我们的社会和生活带来怎样的改变和影响?  相似文献   

2.
<正> 在去年12月25日北京大学举行的第七届"光华新年论坛"上,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提出了如下观点:中国的发展,需要中产者队伍的壮大;而中产者队伍的壮大,主要应该依靠较低收入者的收入提高,而不是靠实行高税收,把富人降为中产者。厉以宁教授作为一个经济学家,在国内具有相当的影响。但是,读了媒体转载的厉以宁教授的上述观点,我个人感觉不当之处很多。  相似文献   

3.
新年的钟声刚刚敲过,美国的四个专家代表团就以各种名义陆续访问台湾。这些高级代表团急匆匆访台,其用意是什么?他们向台湾当局传递什么信息?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群体性突发事件不断发生,日益成为困扰我们的严重社会问题,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障碍。如何认识新形势下的群体性事件?如何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这是当今社会面临的重大课题。本刊摘取了中央党校地厅级干部进修班(第53期)突发事件与危机管理研究专题班部分学员的论作,看看他们是如何认识这一问题的。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群体性突发事件不断发生,日益成为困扰我们的严重社会问题,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障碍。如何认识新形势下的群体性事件?如何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这是当今社会面临的重大课题。本刊摘取了中央党校地厅级干部进修班(第53期)突发事件与危机管理研究专题班部分学员的论作,看看他们是如何认识这一问题的。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群体性突发事件不断发生,日益成为困扰我们的严重社会问题,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障碍。如何认识新形势下的群体性事件?如何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这是当今社会面临的重大课题。本刊摘取了中央党校地厅级干部进修班(第53期)突发事件与危机管理研究专题班部分学员的论作,看看他们是如何认识这一问题的。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群体性突发事件不断发生,日益成为困扰我们的严重社会问题,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障碍。如何认识新形势下的群体性事件?如何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这是当今社会面临的重大课题。本刊摘取了中央党校地厅级干部进修班(第53期)突发事件与危机管理研究专题班部分学员的论作,看看他们是如何认识这一问题的。  相似文献   

8.
很难想象一个人人见了犯罪分子都噤若寒蝉的社会将是什么样。我们需要见义勇为的真心英雄。然而,本应受到社会“厚待”的他们却遭遇到种种尴尬。 在我国,每年至少涌现几万起见义勇为善举,真正得到有关部门认定,获得奖励的却不多。英雄流血,发自正义和良知,成为英雄后,并不图任何回报,但无奈的现实,让他们流泪走上讼诉之路。我们的“时代榜样”何时不再流血之后又流泪?  相似文献   

9.
王秀真 《半月谈》2004,(11):11-14
一段时间以来,治理网络和荧屏,为未成年人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那么,作为当事人的未成年人。他们如何看待网络与荧屏对他们的影响?又有什么好的意见和建议?最近,本刊召开了一个由老师、学生共同参加的座谈会,大家就此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相似文献   

10.
正一面是城市就业难,一面是农村人才缺,大学毕业愿不愿意到农村去?不少人有热情、有向往,但也有困惑和迷茫:农村的舞台有多大?到农村能干什么?会有怎样的酸甜苦辣?近几年,一批批有志青年怀揣梦想、扎根农村,有的当大学生村官,有的是农企职工,有的回乡创业,他们把汗水洒在希望田野,书写无悔青春。我们将与你一起走近他们,希望他们的故事能给你启迪,相关政策信息和专家建言能给你帮助,祝你走好迈向社会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11.
调查与思考     
一中学阶段是一个人世界观初步形成的重要时期。中学生在中学阶段初步形成了正确的世界观,将来就能对国家的进步、社会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相反,就可能成为庸庸碌碌的人或社会中的消极因素。今天的中学生将是二十一世纪,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力军。如何使他们担当起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大业?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在帮助中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还  相似文献   

12.
春节将至,异地务工、经商、求学、生活的人群又将掀起返乡高潮。据统计,目前我国流动人口总量已达1.4亿多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10以上。如此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在我国历史上乃至当今世界都实属罕见。流动人口当前的生存和生活状况怎样?他们需要国家和政府提供哪些帮助?他们需要社会和公众给予怎样关注?带着上述这些问题,本刊记者专访了研究流动人口问题的专家,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主任尹中卿。  相似文献   

13.
新的社会阶层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由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和自由择业的知识分子组成的社会利益集团.他们具有构成多元性。发展快速性,诉求复杂性和贡献巨大性等特点,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及生活等的重要推动力量。他们追求的社会认可,政治参与和社会参与,将会对统一战线工作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要以社团为纽带,社区为依托,紧紧抓住其代表人士,积极引导他们加入社团组织,把他们团结和凝聚在党和政府周围,成为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信息时代的来临,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当“网瘾”这个词汇突然出现时,我们又是那么的担忧和无可奈何,因为这个群体很大一部分是青少年,他们是祖国的未来。我们不无担忧:青少年如何“破网”而出?  相似文献   

15.
中国农业发展后出现的大量剩余劳动力将向何处去?是否会像有些国家那样纷纷涌向大城市成为一个爆炸性的社会问题?中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会不会拉开城乡距离?等等。本刊记者就这些问题访问了近几年来率领社会调查组深入农村考察的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下面是他的谈话。  相似文献   

16.
处于世纪之交的农村青年已成为当前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生力军和主力军.对他们的成长与发展及其在社会生产、生活、学习等方面的活动,由谁来引导?由自我引导,还是靠家庭引导、伙伴引导抑或组织引导?这是个关系到我党能否拥有农村青年,并带领他们在农村现代化建设中努力奋斗的重大课题,也是认识现代农村共青团组织的存在价值,改进团的工作方式需要探讨的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17.
台湾"九合一"选举结果出炉之后,许多学者开始反思其中的原因。其中一个普遍性的结论是,青年人或"首投族"的投票倾向成为影响这次县市长选举尤其是台北市长选举结果的关键因素之一。那么,当今台湾青年人有怎样的社会心态与价值观?是何种因素影响他们的观念与投票行为?这些问题确实是值得思考的。  相似文献   

18.
中职生,将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劳动力大军,而各种责任意识的淡漠将如何使他们承担起建设祖国的重任?反思学生当中的种种不良表现,我认为最根本的是由于他们对他人、对家庭、对社会缺乏最起码的责任感。因此,中职学校德育首当其冲的是责任教育。一、中职生责任意识缺失的  相似文献   

19.
常萍 《公民导刊》2004,(3):36-36
“青少年犯罪”这个词就像一道重重的鞭痕,烙在每个有良知的人心中,让人一想起,心灵深处就产生挥之不去的疼痛感。正值花样年华的他们,本应该生活在充满爱的阳光里,但这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被他们自己亲手断送了。为什么他们年纪轻轻就会有那么冷酷的心理?是什么原因使他们变成这样?作为一名检察官,每当翻开那厚厚的卷宗时,心里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毁灭他们的是自己?是家庭?还是社会?  相似文献   

20.
将市场经济制度作为经济改革的终极目标,在一部分人中引起争议。中国将来的市场经济模式会成为北欧那样的收入差极小,但社会缺乏动力的福利社会?还是成为像英美那样比较自由放任的,收入差较大,但社会充满动力的社会?还是无可奈何地滑入拉丁美洲式的权贵垄断市场资源,贫富收入差极大,社会充满动荡的社会?人们提出这些疑问,当然基于贫富差距日益恶化的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