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张侃 《中国减灾》2012,(2):23-25
从理论上讲,大的灾难对受灾群众、救灾人员乃至全社会都会产生极大的心理冲击。灾难性事件发生后,大部分人能够在没有专业人员帮助的情况下自愈心理创伤;但是,也有少数当事人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并可能长期持续。因此,及时对相关人群进行心理援助(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2.
边检民警心理危机干预,指边检机关在分析民警产生心理危机原因的基础上,调动各种可利用的资源,采取各种可能和可行的措施,限制乃至消除参与人员紧张、过激的心理失衡状态。心理长期高度紧张、工作乏味、不满意感长期积累、劣性情绪不断增加等是边检民警心理危机产生的主要原因。建立边检民警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培养专业心理咨询队伍、切实从优待警、推进"EAP"的应用、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危机干预方式等是边检民警心理危机干预的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3.
警察是我国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工作的危险性、特殊性和工作环境的恶劣性经常使他们处于高度紧张状态。若超出心理承受能力,往往会产生心理危机,甚至会出现自杀现象。对警察自杀进行危机干预,以防止自杀的发生势在必行。警察自杀前有一个明显的心理发展过程,其认知、情绪和行为上都会表现异常。自杀后的干预对象主要包括自杀未遂者、目击者、同事以及亲属。  相似文献   

4.
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自然灾害或重大突发事件后,约30%至50%的人会出现中至重度的心理失调,及时的心理干预和事后支持能够有助于症状缓解。而在灾难发生一年内,20%的人可能出现严重心理疾病,需要  相似文献   

5.
劳教人民警察因长期担负对特殊群体(劳教人员)的管理和教育工作,来自社会、家庭和个人等各方面的压力容易产生职业心理倦怠,诱发各种消极情绪,给教育矫治工作带来负面影响,并反过来进一步加大其心理倦怠程度,从而形成恶性循环.为此,劳教场所应通过矫正认知,改善工作环境等多种手段消除劳教人民警察职业倦怠心理.  相似文献   

6.
卧底警察指经过精心挑选,通过变造身份、伪装成特殊人员潜藏于犯罪组织内部,依法收集犯罪证据、掌握犯罪情报、最终成功捣毁犯罪组织的法定侦查人员。卧底警察身处最危险的环境,扮演特殊的“角色”,与形形色色的危险人物打交道,需要时刻保持警惕以防暴露自己的身份。在履职过程中,卧底警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很多情况下由于无法向他人倾诉,只能自行消化、自我调整,长此以往就会发展成为严重的心理危机,影响到顺利完成卧底任务。因此,有必要对卧底警察心理危机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采取更为有效、切实可行的措施对卧底警察心理危机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7.
美国灾难心理干预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美国在灾难后开展了大量的灾后心理干预工作,具有完备的灾后心理干预方法和特殊干预模式。但是纽约州从事精神卫生的专家在"9·11"事件后对灾难心理干预作了研究,令  相似文献   

8.
犯罪嫌疑人在接受讯问时,其心理变化过程是拒供动机和临界供述动机博弈的过程。处于被讯问状态的犯罪嫌疑人基于主客观方面的心理需要会逐步产生临界供述心理。临界供述心理是讯问成功的重要突破口,讯问人员应该准确把握犯罪嫌疑人出现临界供述心理的时机,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方法进行讯问控制,使犯罪嫌疑人由临界供述心理转变为供述动机,如实供述案情。  相似文献   

9.
王莹莹 《中国减灾》2010,(12):20-21
一场灾难过后,留下的不仅仅是废墟,还有留在人们心中的心理创伤。因而,在灾难过后,如何平复人们的心理创伤,成为专业人员探索的重要课题。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副研究员龙迪博士所领导的安心团队在灾区进行长期的灾后心理援助实践,  相似文献   

10.
美国在灾难后开展了大量的灾后心理干预工作,具有完备的灾后心理干预方法和特殊干预模式。但是纽约州从事精神卫生的专家在“9·11”事件后对灾难心理干预作了研究,令人吃惊的是,他们的第一个结论是:都没有准备好对大规模暴力事件或者灾难事件作出精神卫生方面的应答。公共精神卫生系统,包括社区都没有做好这种准备,因为“迄今为止,灾后心理干预还不是主流”。  相似文献   

11.
卢勤 《人民论坛》2010,(6):214-215
汶川和玉树两次大地震过后,心理志愿者应运而生,开始对受灾人员开展心理援助工作。取得成效的同时,也产生了专业人员水平参差不齐以及援助的可持续性得不到保证等一系列问题。完善心理援助志愿者培训和督管的体制,建立一个长期有效的心理志愿者培训模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稍有风吹草动小女孩就喊“又地震了” 赵国秋(浙江省医疗救援队心理危机干预专家组组长) 救援地点:四川平武县 5月18日上午,我们已经到达平武县,10个人分成两组,一组在平武县人民医院对伤员以及家属还有部分参加救援的人员进行心理干预,另外一组在马路上对灾民集中点的灾民进行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心理危机发生源考察及干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危机是一种非常态的真实存在.它产生的消极情绪及行为絮乱已逼近包括大学生在内现代人群的现实生活.因而,厘清大学生成长的烦恼、交往的困惑、学业的冲击、就业的危机、情感的伤痛等心理危机诱因,完善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的组织机制,提高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水平,做好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预警工作,对于化解和释怀大学生心理危机是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4.
高校辅导员采用团体心理辅导的方法对贫困大学生的抑郁心理状态进行心理干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一系列设置合理规范、操作科学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营造了融洽、团结、安全的团队气氛,能够在成员的心路历程中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能够促进他们转变认知,树立起自信心,产生对他人、对团体和对社会的信任感,对贫困大学生的抑郁心理具有较好的干预效果,值得在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推广。  相似文献   

15.
李娟  逄峰 《青年论坛》2008,(4):36-37
产生心理危机的大学生较多是有自我认知与思维模式差错,个性缺陷,挫折承受能力差等主观方面的特点;同时社会现实中的矛盾冲突,大学生活的适应与压力,人际关系和就业方面的压力都成为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客观因素.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积极面对,提高危机干预专业知识,改进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16.
《新东方》2020,(2)
罪犯刑满出狱前的心理状态极为特殊,心理状态的变化是导致罪犯行为改变的原因之一。好的心理转变会导致好的行为,例如积极改造,这会使罪犯剩余刑期的改造十分顺利;相反,坏的心理转变会引致不好的行为,例如自暴自弃,这会让罪犯在剩余的刑期里产生逆反心理,导致罪犯抵制改造。因此及时了解刑满前罪犯的心理状态,并对其进行及时的心理治疗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社会心理作为低层次、不成系统的社会意识,对于党的路线具有重要影响,在党的路线制定这一环节,社会心理因其预告作用,它所产生的影响是重要的参照作用;社会心理对党的路线执行阶段的影响较为复杂。一般地说,当党的路线正确与民众意愿较为一致时,社会心理会对党的路线执行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反之,则会产生消极的阻碍作用。当党的路线错误,民众能够认识到错误是有利于错误路线的纠正的;但如果错误路线与民众落后的社会心理相一致时,则落后的社会心理只会更加助长错误路线的升级。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从事"三高"工作,警察面临突发的创伤性事件持续增多,造成的心理压力不断加大,若超出其心理承受能力,往往容易产生心理危机。在警察心理危机干预过程中,社会支持系统的建立和完善对个体心理健康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警察社会支持系统包括组织支持、家庭支持、朋辈支持以及社会支持,在危机干预中应该把构建警察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作为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昊平 《中国减灾》2011,(16):30-31
萧伯纳有句名言:让你疲惫的不是连绵不断的群山,而是你鞋子里的一粒沙子。其实,很多的时候,"灭顶之灾"并没有能力破坏我们的信念,只是我们因为自己给自己使绊儿;即便真的是沉重得让人难以喘息,也应该想到:因为我们失去了,所以不能失去更多。于是,"心理干预"开始让我们凝眸,开始提醒我们,到了清除你鞋子里那粒沙子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20.
《中国保安》2013,(10):70-71
各种突发性灾害事故不仅会对人们造成身体上的损伤,还会对他们的心理产生剧烈的冲击,诱发一系列心理创伤。灾难造成的强烈惊吓和悲恸刺激会使人处于一种非正常的心理状态。心理救助就是对发生情绪心理障碍者进行心理咨询、心理疏导和心理治疗,使其尽快恢复正常的心理状态,以正确地判断事态的严重性,积极面对现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