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丢失枪支不报罪客观方面若干问题的认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立  韩光军 《河北法学》2004,22(8):101-107
犯罪的客观方面是犯罪行为的客观外在表现,犯罪的客观方面是考察整个犯罪构成的向导,是发现和认定犯罪的主观方面的基础,丢失枪支不报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丢失枪支不及时报告,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对丢失枪支不报罪的客观方面如"丢失枪支"、"不及时报告"、"严重后果"等方面从理论上进行探讨和认定。  相似文献   

2.
随庆军 《河北法学》2005,23(3):94-96
对丢失枪支不报罪立法设计上的缺陷及其完善问题,从罪状、法定刑与法理三个层面上作了一定程度的探讨,建 议将该条修改为:依法配备、配置枪支的人员,在枪支丢失、被盗、被抢或者被骗后不及时报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 徒刑或者拘役;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相似文献   

3.
贺平凡  时军 《法学》2007,(7):143-147
被告人为抢劫而携带枪支并不等于为抢劫而使用枪支,使用枪支是指行为人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故意向对方显露抢支或开枪射击的行为。但如果行为人毫无针对性地将枪持在手中则不属于使用枪支,而是携带枪支行为。携带枪支而使用的情况实施抢劫,不能认定为持枪抢劫。被告人非法携带、运输枪支,根据重行为吸收轻行为的刑法理论,应以非法运输枪支罪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从保障被告人的辩护权和尊重检察机关的公诉权出发,法院只能针对公诉机关的指控来认定,不宜改变指控罪名认定。  相似文献   

4.
从枪弹痕迹识别非制式枪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区分发射枪支为制式枪支与非制式枪支是枪弹痕迹检验鉴定的第一道工序。对于一些制造粗糙的非制式枪支,其发射的弹头、弹壳上的痕迹特征属性很明显,容易与制式枪支相区别。但对于一些加工很好的非制式枪支,特别是那些用制式的零部件组装的枪支,仅凭单个痕迹就很难与制式枪支相区分。本文就此问题作如下讨论。1 制式枪支的痕迹特征制式枪支的生产、加工都有严格的标准,各个零部件的数据要求精确到0 .0 1mm ,其表面光洁度更有特殊的工艺要求,所以制式枪支发射的弹壳痕迹都很规则,基本上能反映出造痕客体的形状大小和加工特征。对于有一定磨损…  相似文献   

5.
根据美国宪法第二修正案,人民拥有和携带武器的权利不受侵犯,因此,美国民众拥有持枪权,该权利一度成为共和国自由的守护神。但是,美国逐渐枪支泛滥成灾,枪害问题日益严重,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开始怀疑私人持枪的正当性,美国民众在对待枪支的态度上逐渐分化。美国多数普通民众是介于"护枪派"和"禁枪派"之间的"限枪派",他们较为一致的意见是应该加强枪支管理,他们害怕枪支泛滥、痛恨枪害频发,但又不愿意轻易放弃持枪权。美国在枪支问题上陷入了深深的困境。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利用网络实施贩枪的案件不断滋生和蔓延,对检察机关依法能动履职促进“治罪”到“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网络贩枪案件具有涉案枪支种类多样、作案隐秘化、犯罪身份虚拟化等特点,检察机关在枪支比动能鉴定、罪名选择和管辖权确定等方面存在难点。对此,应全面审查涉案枪支,综合评估社会危险性,做到宽严相济,以实现精准打击和有效治理,维护社会秩序与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7.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犯罪分子运用的手段及使用的犯罪工具也在不断发展变化。枪支在各种犯罪活动中被越来越多地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枪支管理法》颁布实施后,认定“私藏枪支弹药罪”必须对枪支弹药性能作鉴定,因此在打击涉枪犯罪的过程中,枪支弹药性能的鉴定就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8.
浅析涉案枪支性能的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社会上依然存在一定数量的各类枪支,从枪支的分类来看,有军用的、民用的和特种枪支,有制式的和自制的等等。公安部于2001年9月制定了关于《公安机关涉案枪支弹药性能鉴定工作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规定凡是涉案的枪支必须经过技术鉴定。近几年来,我市平均每年受理的涉案枪支鉴定达100余支。但在实际工作中,《规定》中有些规定是难以把握的,需要通过工作实践来逐步总结和领会,就相关问题讨论如下。1涉案枪支鉴定的期限公安部《规定》第五条指出,一般的鉴定和复检应在15d内完成。疑难复杂的应在1个月内完成。而有些案件因诉讼期…  相似文献   

9.
枪支检验鉴定是地市级公安机关痕迹人员经常遇到的问题.关于鉴定标准,公安部(2001)68号通知《公安机关涉案枪支弹药性能鉴定工作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已作了明文规定:"(一)凡是制式枪支、弹药,无论是军用枪支、弹药,还是民用枪支、弹药,一律认定为枪支、弹药;(二)凡是能发射制式(含军用、民用)枪支子弹的非制式枪支(包括私自制造、改制枪支),一律认定为枪支;(三)对于不能发射制式(含军用、民用)枪支子弹的非制式枪支,按下列标准鉴定:将枪口置于距厚度为25.4mm的干燥松木板1m处射击,当弹头穿透该木板时,即可认定为足以致人死亡;弹头或弹片卡在松木板上的,即可认定为足以致人伤害.  相似文献   

10.
杨成然 《江淮法治》2011,(14):33-33
不久前,马鞍山市花山区人民检察院依法公诉了一起持枪索债案件,一审法院经开庭审理,依法判决侍某犯非法携带枪支危及公共安全罪,判处拘役4个月。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查阅大量的法律资料、枪支鉴定方面的相关文献资料,研究分析《公安机关涉案枪支弹药性能鉴定工作规定》和“枪弹杀伤力刑事科学技术鉴定标准”的征求意见稿等法律规定的不足之处,对非制式枪支的认定、杀伤力标准进行理论探讨,找出合理和可行的鉴定标准,并针对现在的枪支鉴定相关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为枪支鉴定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伊明 《政府法制》2012,(31):30-31
9月21日晨,辽宁省盘锦市村民因不满政府修路毁坏自己的耕地,与施工人员发生纠纷,后被前来处理的警方开枪击中最终死亡。随后盘锦官方表示,民警枪支使用符合相关法律规定。作为国家权力赋予其的重要职权,警察使用枪支更需要经过合理且严格的控制,以保障公民的权利。  相似文献   

13.
枪支及枪支分类在《中国刑事科学技术大全·枪弹痕迹检验》一卷中枪支(Amm)是指发射枪弹的器械,是利用火药燃烧时产生的气体型射击武器。枪支口径通常小于10毫米,重量不超过50公斤。在1996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枪支管理法》(以下简称《枪支管理法》)第四十六条中规定枪支是指以火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互联网和物流快递行业的迅猛发展,网络涉枪案件呈现逐年递增态势,查缉非制式枪支散件数量日益增多,由此产生非制式枪支散件定义泛化、枪支散件鉴定规则不明及组装枪支的行为定性难等问题。为此,有必要通过审查专用性来界定枪支散件的范畴,明确枪支散件抽样鉴定的适用条件及规范程序,准确认定组装枪支的行为性质等,以促进规范打击网络制贩枪支犯罪。  相似文献   

15.
赵春华非法持有枪支案是一起普通的刑事案件,然而,该案一审判决被媒体披露以后,引起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该案的教义学分析涉及枪支认定标准、目的性限缩解释和责任排除事由等问题,“依法入罪,以理出罪”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只有通过出罪事由的正确适用,才能使定罪量刑的结论具有合理性,并获得公众认同。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利用自制手枪发射制式子弹进行犯罪的案件逐年增多,枪支的制作工艺已经得到不断的提高,许多枪支已经具有自动上弹、抛壳等装置,枪管内也加工了膛线,少数枪支甚至还加装了消音器。本文介绍利用消音器痕迹认定涉枪案件中的枪支。  相似文献   

17.
枪支性能和杀伤力鉴定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1996年1O月1日,我国颁布、施行了新的《枪支管理法》、第四十六条指出:“本法所称枪支,是指以火药或者压缩气体等为动力,利用管状器具发射金属弹丸或者其它物质,足以致人伤亡或者丧失知觉的各种枪支.”上述定义的枪支,指出了作为枪支应具有的基本构件性能(包括能源、发射物、枪支的基本组成,射击动作的可靠性),和发射物对目标的作用效果,即杀伤力,也是鉴定枪支的法律依据.枪支的检验,鉴定也应从构成枪支的基本要素,性能和杀伤力上进行.  相似文献   

18.
田蕊 《刑事技术》2015,(1):79-81
由制式64式手枪改制的枪支,其射击弹头、弹壳上的痕迹位置、形态也因改制手法和部件的不同而存在差异,给检验增加了难度,利用其射击弹头、弹壳上的痕迹对发射枪支进行同一认定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案中,笔者在非制式64式手枪的拉壳钩上使用颜色标记,并对标记枪支发射的带有自制底火的改制弹壳进行检验,从而对拉壳钩在异常位置遗留的痕迹进行了确认,为使用异常位置拉壳钩痕迹进行发射枪支的同一认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由于各种枪械的机件特征不同,枪支发射时将在弹头上留下反映枪械机件特点的种类及特定特征.通过研究枪械生产制作和使用过程中其部件特征形成的基础上,从弹道学原理入手,分析了枪支发射过程中弹头痕迹形成的机理和痕迹特征的变化因素,为枪支同一认定鉴定中检材与样本特征产生差异的原因分析及得出可靠的鉴定意见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方法.  相似文献   

20.
由于各种枪械的机件特征不同,枪支发射时将在弹头上留下反映枪械机件特点的种类及特定特征。通过研究枪械生产制作和使用过程中其部件特征形成的基础上,从弹道学原理入手,分析了枪支发射过程中弹头痕迹形成的机理和痕迹特征的变化因素,为枪支同一认定鉴定中检材与样本特征产生差异的原因分析及得出可靠的鉴定意见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