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2024开年第一课,习近平总书记聚焦金融高质量发展。在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面对“关键少数”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这一重大课题,再次表明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反映了习近平经济思想和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内在统一性,向我们指出了推动文化与经济融合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文化如水,润物无声。  相似文献   

2.
国风 《学理论》2008,(9):88-90
何为文脉?文明演化之历史血脉是也。它代表文明演进的方向。古往今来,每一种新的文化现象的产生,往往是先由其“先知先觉”的代表人物所首创,然后为大家所学习并继承发扬开来。“天不生仲尼,万古如常夜”。为了表示对这些伟大人物的敬仰和纪念,感激他们为人类文明作出的贡献,后人把这些人物称之为“圣人”。如中国的孔子,西方的苏格拉底。这些文化巨匠们所创造的文化成果,在社会上开始逐渐被流传,奉为后人的楷模。文明总有它的发源地。这些文明在一个地方创造出来后,慢慢地就被人们流传到其他地方,成为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文化。如周公制“礼”作“乐”,先在周人的地方施行,后来就传遍天下,大家都以周之“礼”“乐”为规范。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和平发展既要靠实现文化上的“洋为中用”以给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注入活力,也要靠实现文化上的“中为洋用”以消除偏见与歧视,使中国获得平等和受尊重待遏。但后者目前更应受到重视。中国文化自有许多方面可为“洋”所用。商品输出,包括文化产品的输出,还不能实现真正意义的文化上的“中为洋用”。实现真正意义的文化上的“中为洋用”必须大力加强中国文化的对外宣传,而中国的历史、中华民族的思想以及中国的现实国情与发展理念应是中国文化对外宣传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钱穆以“扩广群”、“历永世”为原则将世界文化划分为中国、印度、欧洲三大文化,分析了中印欧三大文化的个性精神,指出文化个性决定于环境,并且从文化个性的角度得出了“中国文化最优论”的结论。钱穆的世界文化个性思想有其合理性和积极意义。但是其对文化个性的概括显得不充分;“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观点脱离了社会生产方式;“中国文化最优论”也只有放在具体的历史条件下来评价才有意义。  相似文献   

5.
基于中国妇女饱受“四权”压迫的悲惨历史与中国现代化道路探索的现实需要以及对中国妇女解放道路的理论思考,毛泽东以经济形象、政治形象、文化形象、家庭形象、革命形象为主要内容对中国新妇女形象进行建构。其建构出的中国新妇女具有“男女并驾,如日方东”的劳动者形象、“团结起来”“站立起来”的主人翁形象、“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学习者形象、“勤俭持家”的家庭建设者形象与“不爱红装爱武装”的斗争者形象的多维面相,体现了毛泽东妇女解放思想的丰富内涵。毛泽东对中国新妇女形象的建构,在思想遵循、着力路径与目标导向等方面有其鲜明特征,对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秩序与妇女自身的现代化都产生了巨大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6.
李阎 《学理论》2024,(1):14-17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党的十八大以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彰显“融通四方、传达善意”的文化情怀、倡导“和“”德”的文化态度、秉持“人民性”的文化价值标准,为建构民胞物与、追本溯源的中华文化体系提供了准则和方向,为中华民族文化复兴起到了理论定向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是重大的理论问题.在马克思诞辰200周年、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真正传播开来逾百年之际,有必要深化认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会通”现象和问题.“会通说”是三十多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文化之谜”的主要解答模式,有合理性,也有局限性.从内在机理上看,“会通说”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解谜是不彻底的,文化客体间的“会通”只是基础,文化主体的“接受”才是关键.从文化观角度看,立足于狭义文化观立场的“会通说”,并不能完整系统地反映和建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逻辑.从广义即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可见,由文化的“会通”进到实践的“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矛盾运动展开的两个基本环节,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文化逻辑的主客体辩证法.“主体接受论”是对“会通说”的合理继承和深化,它更全面完整地展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辩证法.  相似文献   

8.
近代中国的历程是伴随着“西学东渐”的这一历史潮流展开的,随着“西方文明”的自我堕落和民族危机的日益加深,本土文化再度复兴,一股文化上的保守主义思潮在学术界流传开来.而帝国主义对中国的“鲸吞蚕食”,将面临“瓜分豆剖”境遇的中国赶上了“救亡”的历史大舞台.启蒙让位于救亡,夹杂着十月革命的炮火声,社会主义思潮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开来,成为拯救中国的新思潮.在多股思潮和现实的合力之下,民族情绪所催生的“中国化”思潮成为学术主流,“学术研究的中国立场”凸显.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党人,在“学术中国化”的大背景下,审时度势,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不仅有利地促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而且引导着文化精英的思想主流,将“中国化”这一普遍的精神趋向推向新的高潮.  相似文献   

9.
论毛泽东实事求是思想的传统文化渊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思想作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源泉的 ,同时凝聚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丰富经验 ,批判地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毛泽东正是在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行”、“求实”、“经世致用”的思想和认识论观点的基础上 ,加以创造性地发挥 ,从而形成了实事求是这一重要的思想路线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社会可说是一种“伦理”为本位的社会,自鸦片战争后,这种传统的社会结构开始被破坏,而以契约为本位的新的社会结构的因素开始一点一点产生。但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并不顺利,屡遭挫折,所以产生了明确要求用“契约”文化取代“伦理”文化的新文化运动,力图从“文化”入手促进中国社会结构的改变。  相似文献   

11.
张迁 《瞭望》2006,(48)
11月17日,北京民族文化官举行了中国第一个以人权为主题的大型综合性展览“中国人权展”;22日,“尊重和促进人权与建设和谐世界”国际人权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此前新华社发表评论指出,“要建立一种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制度文化”,“要培育一种根植于人们内心深处的普遍的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精神文化”。一系列举措表明,中国正力图打破关于人权的传  相似文献   

12.
乔成果同志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中注意并抓住了贯通于中国诸多文化现象中的一个基本特征和基本精神——“和合”精神,并从“协调”切入,对中国传统的“和合”文化进行研究和阐释。他曾发表过《协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艺术》、《试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和合”精神》等论  相似文献   

13.
“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和显著特征。当前,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如何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充分吸收和运用中国“和”文化的宝贵资源,是一个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课题,值得认真探讨。  相似文献   

14.
中国道路既有实践生成的逻辑,也有文化生成的逻辑。前者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结合的过程;后者则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因为科学社会主义所追求的价值是公平,而公平、公正等都“公”的观念恰恰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元素。马克思主义并不是以整套体系的方式进入中国的,而是随着西方启蒙主义时期的现代性观念如民主、科学、平等、公平等观念传入中国的。西方这些观念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公”的观念在东西方两条文化河流中流动、激荡,最后两条文化脉络因“公”的观念而搭建起了一道桥梁,最终在20世纪初相互融合而成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这无疑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文化母腹。同时,最初是因战争失败,后来又因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两大因素促使中国知识分子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反思,从器物文化、制度文化、思想文化的三重反思,从而逐渐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社会实践的指导地位,从而实现了从文化逻辑向实践逻辑的转换,最终寻找到了古老东方国家现代化的中国道路。  相似文献   

15.
习近平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重要论断,深刻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个结合”思想的全新认识,是推动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发展的指导方针。从“一个结合”到“两个结合”有着积累演进的历史过程。“一个结合”是“两个结合”的前提基础,“两个结合”是“一个结合”的拓展深化,两次结合共同致力于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两个结合”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要以认清和把握中国发展具体实际为立足点,以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切入点,以坚定不移走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为落脚点,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要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化和文明,其中一条主线是了解中国的真善美。要让世界读懂中国,其中一个主篇章是讲好“真善美中国”故事。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中国贡献,需要我们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让“真善美中国”走向世界舞台。  相似文献   

17.
祁程  郑忆石 《理论导刊》2012,(4):57-60,87
百年演进中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同中国传统文化之间有着诸多相似相通的因素,其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无疑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前提和思想资源.在哲学思维方式方面,传统辩证思维方式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有着多层次的相通,在继承的基础上形成了新的哲学范式;在社会思想的文化价值心理方面,“大同”理想作为世俗的社会理想,经几千年历史阐释流转积淀为中华民族一种恒久的文化价值心理,与“共产主义”的价值追求具有相通性;在传统文化的价值结构取向方面,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与中国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的交互,体现了民生“共同体”的社会价值结构模式;在社会践行的贯彻方面,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与中国哲学的“知行观”相得益彰;在哲学思想与方法方面,中国传统哲学的“实学”思潮,形成一种重“实事求是”、经世致用、躬行践履的思想和学术价值取向.这些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找了生长的土壤和空间.  相似文献   

18.
何少林 《理论探索》2007,1(4):16-18
20世纪30年代,围绕中国文化的发展问题展开了一场论战,“十教授”提出的“本位文化”论是这场论战的诱因。张岱年积极参与了这场论战,提出了综合中西文化之长、建设以中国文化为主的“综合创新”的文化观。张岱年没有简单地肯定或否定“本位文化”论,而是发展和超越了“本位文化”论。在对文化认识不断深刻的今天,我们不应一味地贬抑“本位文化论”,而应一分为二地认识和评价“本位文化”论。  相似文献   

19.
正如“玄鉴”“静观”的认识论,“致虚”“宁静”的人生哲学和以“无为”为基本原则的社会政治、历史观一样,老子的文化思想也长期为人们所误解,认为老子是一个极端的文化否定论者,这其实有因文生义的误解。老子的文化思想在《道德经》第十九章、第八十章有过集中的表述,在其他不少章节也多有涉及,如第十二章,第四十八章,第三十一章等等。  相似文献   

20.
大凡稍微了解一点中国传统思想和传统文化的人,都知道古代中国人最敬老天爷,也最怕老天爷,只要一说起“天意”、“天命”、“天道”、“天心”等等这些字眼,不但百姓既信又怕,就是至高无上的皇帝,也要降尊崇奉,打起“受命于天”的旗号而称“天子”,在祭天的时候还要向天老爷叩头如仪。在漫长的岁月中,“天”成了世间万事万物的主宰。然而这个在人们心目中有意志而又万能的“天”,它的意志和能量又是从哪里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