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6 毫秒
1.
邓小平提出的允许一部分地区和个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从而促进整个国家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分配理论的丰富、发展和创新,更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带有方向性的要求。通过对福建农村实践共同富裕思想的典型调查,我们深切感受到,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实践问题。正确认识和解决好这个问题,对于全面坚持和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关系极大。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就我同农村的改革与发展问题,发表了许多重要的理论观点。例如,关于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的思想,关于发展农村生产力的思想,关于先富后富和共同富裕的思想,关于坚持科教兴农的思想,关于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发展集体经济的思想等等。这些重要的论断,内容丰富,谋深虑远,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这一思想体系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我国农村改革与发展的宏伟纲领。本文联系上海郊区实际,就如何发展大城市郊区农村经济问题,谈一些粗浅看法。必须坚持农业为基础…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初探许静共同富裕思想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研究这一思想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一、共同富裕思想体现了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的严肃思考和深刻认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  相似文献   

4.
威海市是山东省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的地区之一,农民收入水平在山东省一直位居前列。但是农村经济发展也是不平衡的,贫困村、贫困户仍占一定比重。威海市委、市政府认为,不能因为整体经济水平高,就忽视解决贫富差别问题,经济发达地区更应该按照邓小平同志共同富裕思想,率先实现农民的共同富裕,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关于农村改革与发展的基本观点○李金明邓小平同志对农业和农村工作非常关心和重视,始终当作一个战略重点,紧紧抓住不放。他关于农村改革开放的一系列论述,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在全党重视农业的情况下,认真学习这些理论,对贯彻...  相似文献   

6.
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通过辛勤劳动和依靠科技先富起来,先富帮后富,后富学先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消灭剥削。这是邓小平同志关于“部分先富”理论的主要内容。这一理论是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在个人消费品的分配上,仍然存在平均主义的弊端,同时又存在分配不公的问题。为了更好地贯彻依据邓小平同志关于“部分先富”理论制定的方针政策,很有必要对这一理论作进一步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共同富裕”是邓小平理论中的一个闪亮主题。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究其道德关切表现为: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中的伦理特征和深蕴其中的忧乐关怀精神以及对古代“民本致富”、“德生于力”、“ 忧乐境界”思想的创新发扬。由此也足以见识到邓小平伟大的人格魅力和崇高的道德境界。江泽民同志集成和发展了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而且在共产党员在处理“先富”和“共同富裕”的关系中深化了这种道德价值。  相似文献   

8.
编者按: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共同富裕》课题组的研究成果《共同富裕思想在福建农村的实践》一文,1996年11月28日在《人民日报》刊出,1996年12月3日《福建日报》全文转载,《福建论坛》作了摘要刊登,本刊也在1996年第12期上全文刊载,在福建社科界和实际工作部门引起较大反响。最近,本刊组织本省的部分专家学者、领导干部就这篇文章及其所涉主题进行讨论。现将主要论点摘登如下。理论联系实际论述发人深省李光荣《福建省委党校教授):《共同富裕思想在福建农村的实践)一文,读后很有启发,深深感到小平同志关于共同富裕的思想,深得人…  相似文献   

9.
吴文祥 《唯实》2022,(3):64-66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推动共同富裕,短板弱项在农业农村,优化空间和发展潜力也在农业农村.苏州是邓小平同志最早印证"小康构想"之地,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勾画现代化目标"之地,有责任、有条件在实现共同富裕上加快探索,切实履行"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重...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地区非均衡发展思想是构筑在中国国情和发展大格局基础上的战略构想,将这一战略构想运用于浙江省地区发展战略选择,对进一步加快浙江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非均衡发展:邓小平对中国地区发展的恢宏构想 邓小平从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全局和加速中国发展的大格局出发,提出了通过非均衡发展带动全国大发展的多层次多方面相对统一的战略构想。具有丰富的内涵和较为完整的体系,它包括: 第一,地区非均衡发展的目标。邓小平同志在分析我国人口多、底子薄、地区之间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平衡的状况时指出:“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我的一贯主张是,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大原则是共同富裕。一部分地区发展快一点,带动大部分地区,这是加速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的捷径。由此可见,小平同志提出地区非均衡发展思想的最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就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战略眼光,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提出了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帮助和带动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伟大构想,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处于世纪之交的今天,农村“八七攻坚”已经到了决战阶段。对此,本刊记者就有关问题,日前在北京访问了刘成果同志。  相似文献   

12.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突破──学习邓小平同志关于共同富裕的论述韩荣璋,陈立旭当前,人们对共同富裕的问题议论较多,尤其是面对收入差距的拉大,产生了种种忧虑,要解决群众思想上的困惑,除了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健全有关法规以外,还有一个正确认识和深入宣传邓小平...  相似文献   

13.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小平同志指出:“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73页,以下引用此书不再注明出处,只注页码)那么,如何理解共同富裕?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应具备哪些条件?怎样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本文拟就这些问题谈些粗浅认识。 (一) 共同富裕是一个不断缩小贫富差距的过程 关于共同富裕,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谈话中指出:“共同富裕的构想是这样提出来的: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起来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第374页)早在1978年,小平同志就曾提出:“在经济政策上,我认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同志在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实践中,深刻地揭示出了共同富裕和社会主义之间的内在联系,精辟地提出了“共同富裕”的思想,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明了方向。然而共同富裕的目标远未实现,仍然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必须坚持的正确价值取向。在新的历史时期,进一步思考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共同富裕”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党制定了“部分先富”、“先富带后富”、逐步达到“共同富裕”的大政策。在这一政策推动下,一部分地区、企业和一部分人首先富裕起来,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有了提高。然而,近几年来社会上爆发了一股拜金主义思潮,甚至有人认为“共同富裕”就是鼓励人们一味地追求物质利益和提高消费水平,笔者认为这是对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误解。“共同富裕”除包含物质富裕的内容外,同样蕴含着丰富的精神文明的思想,在当今形势下,重新研读并完整而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其深刻内涵,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农村改革理论与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李凤梧农村改革理论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邓小平同志观察形势、研究问题、作出决策,始终没有忘记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他关于农村改革问题的一系列论述,对于保证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乃至整个...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关于共同富裕的理论郭志华共同富裕的科学构想,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组成部分,是在中国条件下实现共同富裕的理论、道路和政策。本文要探讨共同富裕构想的理论来源,着重研究它的主要内容和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以及共同富裕在实践中的贯彻。共...  相似文献   

18.
在当今中国,对于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一个著名的“大政策”、“大原则”、“新办法”——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可谓是家喻户晓,无人不知。自实行允许一部分人先富的政策以来,中国的社会经济和人民的生活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令国人激奋...  相似文献   

19.
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共同富裕思想占有重要地位。邓小平同志认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这就揭示了社会主义最本质的优越性,进一步标明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并且在深层次上规定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方向,展示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终发展目标。 (一) 邓小平同志认为,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和先决条件是发展生产力,认为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  相似文献   

20.
略论邓小平的波浪式发展思想赖亦明邓小平同志在新的历史时期,思考得最多、最深远的是如何发展中国,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的问题。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使全国人民共同富裕。在南巡谈话中.他又把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重要本质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