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沈芝 《新视野》2006,1(2):75-77
近年来城市史研究方兴未艾,对西欧中世纪城市的探究也成了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对行会、市民社会、大学等西欧中世纪城市所具有的经济、社会、文化特征进行了系统考察,指出在中世纪城市中蕴含着许多近代性的因素,成为近代欧洲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源头。  相似文献   

2.
近代科学的产生与古代各门学科的存在、发展及古希腊时期的理性思维有着密切的联系。与此同时,中世纪的经院哲学也为近代科学的产生提供了条件。在欧洲大学中关于自然哲学的辩论为近代科学的产生提供了一种特定的理性探究活动。伴随着近代科学的产生,科学家的社会角色也就相应地形成了。  相似文献   

3.
一流大学与排行榜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大学,从它诞生的时候起,就以“研究高深学问”作为自己的使命。从中世纪到近现代,大学的模式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20世纪中期以来,由于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文化的提高,发达国家以及许多发展中国家的高等教育虽然已进入大众化阶段,培养应用型、职业型人才的院校已占有相当大比重,但以研究高深学问为宗旨的精英教育机构尤其是研究型大学,仍然十分繁荣。不过,时代不同了,高深学问的内涵和大学的培养目标发生了变化:19世纪以前,高深学问指的是学术知识与思维方式,大学培养的是具有人文素养的“绅士”;20世纪以来…  相似文献   

4.
"民主"并不是人类自诞生以来就有的共识,而是近代以来随着经济社会化的发展和共和制的普及而逐渐被不同阶级、不同民族共同认可的。在中世纪及以前,民主制并不是普世价值观念,君主制才是普世价值观念。又如"平等",在中世纪及以前,也不是普世价值观念,不  相似文献   

5.
<行动纲领>出台 原捷克斯洛伐克是人杰地灵之国.早在中世纪,其文化、科技就领先于世界.1945年国民生产总值曾跃居世界前6名,举世瞩目.  相似文献   

6.
一、历史教训:单纯升学导向造成中等教育发展迟缓远在中世纪时,英国就有了享誉世界的大学和公学,但教育的普及水平相对落后。19世纪初,普鲁士、法国、瑞士、荷兰等国都确立了国家负责公共初等教育的原则,而英国直到1833年才通过教育补助金法案。1870年的《福斯特法案》规定5-12岁的儿童应受初等义务教育,1902年颁布了关于建立公立中等教育制度的《巴尔福法案》,但已迟于德国一个多世纪。此后,英国历届政府都致力于推进中等教育普及,义务教育年限也不断提高。20世纪初为14岁,1918年提高到15岁,1944年《巴特勒  相似文献   

7.
朱晞 《探索》2008,25(1):154-160
马克思说:"在古代世界,商业的影响和商人资本的发展,总是以奴隶经济为其结果".恩格斯说:"或者是像古代那样,城市在经济上统治乡村".上述经济情况是存在的,但只是雅典、罗马的一种局部现象,所以,奴隶制,作为一种占统治地位的生产方式,只是雅典、罗马的一种局部现象.除雅典、罗马外,恩格斯说:"中世纪是从粗野的原始状态发展而来的";"毫无疑问,农奴制和依附关系并不是某种特有的中世纪封建形式……例如在特萨利亚很早就有了";赫罗泰"处于农奴地位".肯定了农奴制和依附关系在古代的存在.  相似文献   

8.
刘贵华 《学习月刊》2009,(20):27-28
近代早期(1500--1750年)是英国民族国家兴起的重要时期。教育作为传播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推动民族国家形成的重要途径.在此期间也获得了相当程度的发展。这一时期英国大学教育发展的重要表现是教育明显具有民族性特征.中世纪英国大学是欧洲教会机构的一部分.是非英国化的。但到近代早期.大学逐渐走出了“欧洲化”状态.  相似文献   

9.
西方的中世纪是基督教占统治地位的神圣文化时期.神圣文化的功能就在于:按照人们的宗教同类意识、通过社会关系来建构属神的价值认同系统(社会文化价值目标是其核心),并在此基础上,提供封建秩序所需要的伦理准则与群体生活方式.十四世纪末,伴随着中世纪步入风烛残年,神圣文化的价值认同系统也走向自我否定,从而导致了人们对基督教的社会文化价值目标——追求“至善”,实现此岸德性与彼岸幸福的配称一致——产生了普遍的绝望心理.这具体表现为:(1)神圣文化的重心从维护信仰的超  相似文献   

10.
在马克思主义诞生前,西方和谐思想可分为古希腊、中世纪和近代三大阶段。从发展路径上来看,它们基本是沿着肯定(古希腊)——否定(中世纪)——否定之否定(近代)的逻辑轨迹曲折发展的;从主要内容来看,无论是古希腊时期的朴素和谐观,还是中世纪的神学和谐观,以及近代资产阶级主客辩证和谐思想,对于科学理解和把握当代和谐社会的建构问题都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书荐     
《当代贵州》2013,(7):52-52
作者:(法)托克维尔翻译:邢晓宇出版社: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旧制度与大革命》摘录:大革命的特殊目的是要到处消灭中世纪残余的制度,但是革命并不是在那些中世纪制度保留得最多、人民受其苛政折磨最深的地方爆发,恰恰相反,革命是在那些人民对此感受最轻的地方爆发的;因此在这些制度的桎梏实际上不太重的地方,它反而显得最无法忍受。  相似文献   

12.
《奋斗》2020,(6):F0003-F0003
戚佑烈(1913-1997),山东威海人。我国著名历史学家,世界中世纪史学科的开拓者与奠基人之一,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历任北京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副教授,哈尔滨师范学院副教授、教授、历史系主任,哈尔滨市政协委员,黑龙江省历史学会名誉会长、中国世界中世纪史学会副理事长和名誉理事长等。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一位重庆人在中国史学界很活跃,许多高层学术活动和党政领导干部学习讲座都有他的身影,他甚至还受邀走进中南海,面对面给江泽民同志讲历史,中共中央办公厅根据江泽民同志指示,将他以及另外7位著名史学家在中南海的讲稿汇编成集,加上按语发至全国县团以上单位,供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学习参考,这个讲稿集就是后来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编辑出版、名噪一时的历史名著《中外历史问题八人谈》的蓝本。这位重庆籍学者叫庞卓恒,重庆市铜梁县小林乡人,天津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休斯顿大学亚美研究中心客座教授,中国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研究…  相似文献   

14.
校庆作为大学发展中的一项特殊活动,对于推动大学各项事业发展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尤其是对提升大学文化更是具有独特的助推功能。本文结合青岛科技大学60华诞校庆概况,分析了校庆与提升大学文化间的内在关联性,探讨了校庆对大学文化提升的积极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就新时期大学校庆如何在大学文化提升中更好地发挥作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高校学生管理民主化法治化与和谐大学之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是社会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和谐大学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高校学生管理民主化和法治化是构建和谐大学的基本要求.文章就高校学生管理民主化和法治化在构建和谐大学中的意义、基本内涵等进行了理论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6.
《党建文汇》2014,(9):11-11
塔里木大学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建在沙漠里的大学。1958年,王震在地图上指着“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腹地阿拉尔说:“就在这里,给南疆人民建一所大学!” 大学刚挖出一个容身的地窝子,首批大学生就来报到了。白天坐在沙滩上看书,晚上黑板就挂在胡杨树上。学生们一边开荒一边学习,很多个夜晚,新来的师生在胡杨林里迷路了.全校师生提着马灯在大漠里寻找……  相似文献   

17.
大学行为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大学大爱行为文化,就是要把大爱精神内化为大学人的自觉价值追求,把爱心与责任真正融入到大学行为文化建设的实践中去,建设和谐校园.根据大学人在学校的岗位、角色,不同的主体在大学行为文化建设中的责任和要求也必然存在差异.因此,在大学大爱行为文化的建设实践中就必须充分考虑到这些差异,既要区别对待,又要统筹兼顾.  相似文献   

18.
大学治理的本质涉及到大学权力的运行问题,而公共政策也蕴含着权力的配置问题。从公共政策的视角出发来探讨大学治理问题,大学治理分为外部治理和内部治理。外部治理体现的是政府、社会与大学三者权力主体的权力配置与平衡问题,这直接体现在大学章程的制定之上,类似于公共决策过程;内部治理则强调的是大学内部各个权力主体之间的权力配置与平衡问题,直接体现在大学规范化管理方面。大学治理的科学性就直接体现在大学章程与大学规范化管理的关系上,大学章程是大学的宪章,是根本法的地位,那么大学规范化管理则是大学章程的具体实施,是大学章程的真正执行。二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决定了大学是否"善治"。  相似文献   

19.
行政化已成为我国大学的痼疾,去行政化是我国大学历史发展的必然。但在去行政化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误区,其突出表现为大学对外部生存环境的依赖,以为只要实现大学自治就达到去行政化的目的,而自治视野下大学去行政化却存在着诸多困境。大学需重塑学术自由理念,落实教授治学,制定大学章程,从而实现去行政化。  相似文献   

20.
我从事老干部服务工作19年,其间在老干部大学为老同志面对面服务8年。这8年间,我深深感到,老干部大学就像一个大家庭,1500多名老同志就好比是这个大家庭里的长辈,而40多位教师和班主任如同兄弟姐妹。8年的朝夕相处,我与老干部大学的师生们结下了深厚的感情。老干部大学中的那些事,常使我这个老干部工作者难以忘怀。老有所学展示人生追求来老干部大学学习的老同志,个个热情高涨。大家抱着"学习伴随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