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笑 《群众》2024,(3):59-60
<正>“千万工程”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了万千人民群众,探索出一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中国的科学路径,充分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淮安是生态资源丰富的江淮水乡,要认真学习借鉴“千万工程”的科学理念、系统思维和创新方法,将其转化为推动城乡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突破的务实行动,努力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作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山东省邹平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努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与精神文明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融通融合,着力打造“精致文明、智慧实践”品牌,乡村振兴文明变的“邹平样板”逐步形成。  相似文献   

3.
刘焕明 《群众》2020,(12):35-36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阵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不断提升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全社会文明程度。”被列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全国试点以来,宜兴市坚持先行先试、全域推动,形塑“三级五建五平台”工作架构,以示范创建为抓手,以志愿服务为依托,通过高站位统领文明实践工作、全市域构建文明实践体系、优质化创树文明实践品牌等举措,努力打造文明实践样本,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推向深入。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和自然关系的思想和辩证思维为基础,批判地吸收了西方生态哲学有机论、整体论的哲学世界观、自然观,并充分吸取了中国传统文化精华,对中国传统生态智慧和生态文明思想做了创造性的转换。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创新集中体现在“生命共同体”“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地球生命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这四个原创性概念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创新主要体现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治理实践中,必须坚持问题导向,运用矛盾论、整体论、系统论、协同论、两点论、重点论、底线思维和红线思维等,构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确立生态文明建设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中的基础和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5.
<正>新时代新征程的关键词之一是“中国式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党校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等及其伟大实践,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路径选择,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中国式现代化让中国充满新兴 ,量,这样的中国让美国感到世界霸主地位受到挑战。  相似文献   

6.
曹磊 《今日海南》2023,(2):19-20
<正>2022年,临高县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八次党代会精神为主线,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群众文明素质和城乡文明程度全面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升,为推动临高“三区一园”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文明观有其独特的理论逻辑、道路探索与理想形态,通过对资本逻辑的文明批判、跨越卡夫丁峡谷的探索和共产主义文明构想实现了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超越。中国式现代化从主体逻辑、道路确证、价值旨归三方面对马克思主义文明观进行了传承与创新,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所进行的现代化探索,使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理论逻辑、实践道路和理想形态日渐丰盈,不仅在知识论意义上重绘了马克思主义文明图谱,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文明观重思人类文明与现代化问题的宏大使命与时代担当。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从“文明蒙尘”“被动卷入”“照搬照抄”逐步迈入了“伟大复兴”“主动探索”“自我革命”的新时代,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当代中国文明叙事、理论进程与实践参照,为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绘就了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中国样本。  相似文献   

8.
《乡音》2024,(3):55-56
<正>践行为民造福的宗旨,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具体目标之一。为进一步发挥文明实践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的作用,石家庄市园林局体育公园一以贯之“以民为本为民服务”宗旨,在“守正”中践行文明初心,在“创新”中做好为民服务文章,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有热度、有温度,更有幸福度。  相似文献   

9.
张志芳 《前进》2023,(2):50-52
<正>党的二十大站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军的新征程”的战略高度,要求“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明确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要求,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0.
<正>在中央确定的全国首批5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县(市、区沖,海口市的琼山区、美兰区入选。海口市按照中宣部和省委的部署,坚持把持续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主线,整合资源、突出特色,努力打造百姓家门口的"服务中心、慈善中心、信仰中心"。截至目前,琼山区及美兰区2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3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陆续挂牌并开展赫。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新时代文明观是马克思主义文明观中国化的历史产物,是解决当代人类面临文明问题的时代产物,是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实践产物。习近平新时代文明观系统阐发了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文明交往新理念、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等文明问题,科学回答了“人类文明向何处去,不同文明如何和平共处”的“文明之问”。面向新的百年历史,我们要在习近平新时代文明观指导下,激发文明自觉,坚定文明自信,推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构筑文明交流互鉴平台以推进人类文明治理现代化,加强政党合作以共建人类文明共同体,不断推进人类文明创造性发展。  相似文献   

12.
吴永宏 《群众》2022,(12):4-6
<正>江苏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要“充分发挥交通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先行作用,大力推进交通强省建设,着力打造交通运输现代化示范区”。2022年2月14日,省委省政府召开江苏交通运输现代化示范区建设推进会。部省共建江苏交通运输现代化示范区,是交通运输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交通成为中国现代化的开路先锋”战略定位的创新举措,也是江苏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光荣使命的重要实践。全省交通运输系统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充分发挥交通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先行作用,以走在前列的使命担当打造交通运输现代化的江苏示范。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这一思想的创立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新的飞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其核心内容主要包括“六个必须坚持”“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和“十三个方面的成就”。这一思想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方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路径及其成果等方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做出了重大原创性贡献。  相似文献   

14.
为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地落实,江苏省张家港市乐余镇打造“理响乐余”理论宣讲品牌,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点、岗),以党史学习教育、“强国复兴有我”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为契机,通过不断充实壮大宣讲队伍、强化优化阵地建设、丰富创新宣讲方式,切实把党的“好声音”传入寻常百姓家。  相似文献   

15.
姚焕 《党建研究》2023,(9):39-43
<正>当前,全党正在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阔步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以这次主题教育为契机,深刻领会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的科学思维与方法,真正把“看家本领”学到手、把“源头活水”运用好,把理论武装成效转化为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实际行动,转化为做好本职工作、推动事业发展的生动实践。  相似文献   

16.
《中国机关后勤》2023,(4):40-42
<正>加强对绿色文明办公、节能减排、垃圾分类、无烟机关建设的宣传引导,让“人人参与、共创共建、共享成果”的环保意识入心入脑,从而转化为行动自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强大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17.
西方的文明形态论是一种观念形态的文明发展史观,同时它在解释文明的发展规律及其方向时也带有明显的历史唯心主义倾向,因而理应遭到批判。但是它的多样文明共同发展的观点与马克思主义的文明史观基本一致,因此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本文认为,“中国模式”就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中国模式”的文明形态是由生态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和主体文明等依据严密的逻辑结构整体生成的一种新型文明形态。“中国模式”的文明形态是在新中国六十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演进生成的。“中国模式”文明形态的生成遵循一种整体生成论的思维发展逻辑,它是一种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生成论”逻辑,因而具有正确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赵斌 《人民论坛》2023,(6):40-45
中国式现代化,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发展,又彰显了人类现代化道路探索的中国智慧。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构建,与中国式现代化实践进程的推进,引发国际学界的广泛关注。海外中共学是海外中国学的重要分支,在认同中国式现代化文明价值的同时,又关注中国式现代化的全球关怀。海外中共学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认知反馈,可从人口规模、共同富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平发展等层面予以探讨。同时,海外中共学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认知偏好,可归因于信息来源、主体间认知、叙事结构等方面因素,对此,可从点面结合、海外中共学视角深化、全球叙事结构等层面对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全球叙事路径进行系统优化。海外中共学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发展提供了“他者视镜”,而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发展及其实践进路,亦可能以海外中共学的他山之石为引,科学地、辩证地推进新时代中国与世界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9.
陈儒茂 《今日海南》2022,(12):48-50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系统阐述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科学谋划了未来一个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大政方针,是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全面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就是要紧紧围绕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紧扣服务海南自贸港建设的使命担当,系统谋划体现昌江特色、服务全局的现代化路径,打造更多更好的中国式现代化昌江场景,奋力走好彰显山海黎乡特色的绿色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0.
朱厚敏 《求索》2023,(2):46-54
社会主义中国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人类文明新形态之“新”,其参照系之一是西方现代性文明。西方现代性文明是经由西方率先开启的现代化历程所形成的首个现代性文明,但“先发”并不意味着“唯一”,文明自身的历史运动规律与范式多样性赋予了现代性文明以多样性、人类文明新形态以合理性。人类文明新形态以马克思主义实践思维的辩证法思考问题、制定方案、推动发展,从而规避西方现代性之觞,实现超越。人类文明新形态依托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而存在,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偏废。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后发性决定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作为全新的现代性文明,离不开西式现代性文明的参与和建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因而人类文明新形态是社会主义现代性文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立足中国自身具体实际形成的现代化道路,因而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式现代性文明,是现代性文明的中国样态。人类文明新形态整体图景涵盖中国和世界两个维度,其中国维度表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所囊括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之综合,其世界维度表现为构建以“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