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陆海天:从流浪者到爱国港商张珂他30多年前曾流落在广州街头,如今却成了珠江三角洲一带颇具声望的亿万富翁;他每天黎明即起,从香港驾车赶到深圳蛇口上班,晚上6点再回到香港;他在蛇口工业区拥有几万平方米的厂房和员工宿舍,却没有一间自己的休息室;在商业文化泛...  相似文献   

2.
大话倪匡     
倪匡是谁?在世人眼中,他是与金庸、黄霑、蔡澜齐名的"香港四大才子"之一;他是东方的艾西莫夫,是著名科幻小说《卫斯理系列》《原振侠系列》的创作者;他还是香港著名女性作家亦舒的哥哥、演艺圈玉女派掌门人周慧敏的公公……在倪匡的头上,顶着无数金字招牌,然而,去掉这些明晃晃的头衔去看倪匡,你却只会看到一个古灵精怪、开朗豁达的性情中人。他不似金庸严肃,不似古龙多情,却拥有更多快乐的智慧和对生活的独到见解——  相似文献   

3.
胡柯 《小康》2014,(5):70-72
尽管李嘉诚屡次出面竭力否认自己并没有抛弃香港和中国内地,但是,李超人的资产转移报表却一次次地出卖了他。  相似文献   

4.
在香港,有一家著名的纺织集团的领导者,他们是兄弟俩,几十年来一直没有分家,公司里两支笔签字却没引发过任何矛盾;他们努力在全世界开拓市场,自己每天过的是普通平民的简单生活,却多次慷慨捐资数百万港元帮助家乡兴办教育……他们就是香港亚非纺织集团副董事长、香港毛纺出口商会主席香港湖州同乡会会长陆增镛,香港亚非集团董事长兼总裁陆增祺兄弟。从当年的白手起家到今天的成为一个拥有多个海外分公司,在香港和世界的纺织品贸易中占有较大份额、有着举足轻重影响的跨国集团的领导  相似文献   

5.
采访香港金马企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冯桂林先生之前,我只知道他是香港新生代富有传奇色彩的成功人士,他的公司每年在美国市场销售服装多达40万打,营业额数千万美元,被业内人士誉为“服装经营奇才”。他是中国大陆第一位拥有新型梅赛德斯──奔驰S级豪华轿车的香港人,他在香港、美国和上海都有自己的公司,他是香港居民,也有美国绿卡,但又不愿加入美国国籍。 然而,当我第一眼见到他时,都着实愣了一下。朴实自如、儒雅,50岁左右,中等个头,略有发福,不会想到他是个腰缠万贯的亿万富翁,看上去更像一个才识渊博的儒雅学者。更让…  相似文献   

6.
杨延昭 《世纪行》2006,(3):44-45
提起香港,人们的印象首先是国际大都市、东方芝加哥、国际金融中心、国际商贸中心、国际旅游中心、国际信息中心、国际运输中心、国际(轻工业)制造中心,最快反映到人们脑海里的词汇大约就是高楼林立、现代气派、灯红酒绿、光怪陆离等等。在到香港以前,我对香港的印象大抵也没有脱离上述范围。但到香港以后,香港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却不只这些。相反,也许是这些概念在自己脑海里比较根深蒂固的缘由,到香港后虽有所体验却不太深刻,倒是香港的文化建设让我的心灵受到震动。  相似文献   

7.
他出生于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二个春天,他的人生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进程紧密联系在一起,上下求索,风云激荡,情倾大地。他曾转战深圳、武汉、上海、香港与海外市场;他曾涉足教育、百货、酒店、旅游、房地产、证券金融等众多行业;他的事业乘改革开放的东风开始,从105元到数亿资产,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翻天覆地的历史变革。他就是深圳市金鹏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利焕南。利焕南是一位上世纪80年代末移居香港的民营企业家,和其他许多港商一样,他与祖国大陆尤其是深圳特区有着深厚渊源。但利焕南亦有自己的独特之处,他对中国共产党有着深刻认识…  相似文献   

8.
据说前些年香港人如果告诉你“我中文不好”时,实际上是暗示他从小接受的是纯正的英文教育,多少有些夸耀自己教育背景的意思。近年来,普通话对港人显得日益重要,香港地铁播报站名使用的是英语、粤语和普通话三种。约访时,黎伟成一再声明自己的普通话讲得不够好,与之交谈时,我才明白他实在是一种谦虚——像很多香港人一样,黎伟成的普通话已讲得有模有样。而杨汉成在记者采访徐炽时,以他的粤语普通话临时客串了一把翻译。  相似文献   

9.
90岁高龄,有财产有家业,远在香港的家温馨而幸福。一个魂牵梦萦的心愿,使他不顾已是耄耋之年,远涉千山万水来到贵州的崇山峻岭,来到少数民族的小山村,捐资修建希望小学,为那里的孩子们奉献自己的夕阳晚情。他就是香港中华出入口商会荣誉会长、香港润华行有限公司董事长、民建会员黄佩球先生。这是一位有着赤诚爱国之心的老人黄佩球先生曾任民建中央委员,广东省四、五届政协委员,六、七、八届人大代表(香港)。他是一位资深的爱国主义者,抗战期间就率先抵制日货,1948年由民建组织创始人之一章乃器先生介绍入会;1951年为支援国家建设将自己的结…  相似文献   

10.
真正的巴桐     
真正的巴桐化夷巴桐是香港知名作家,以前我读过一些他的散文和诗,觉得他很有灵气和才华。没想这次去台湾,在香港却有缘与他相识。我们见面虽只有两次,但他豪爽大度,快人快语,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春节前,我和元隆广告公司的总经理关师应邀去台湾访问,由香港过境...  相似文献   

11.
香港一半是中产家庭何谓中产阶层?香港科技大学经济系教授雷鼎鸣认为,应以收入为主要标准,同时辅之以教育程度、职业和住房。依据这一较为宽泛的标准,他认为香港的中产家庭至少占全港家庭的50%以上。其中,现家庭月收入在1.75万元港币以上、受过高等教育、有自住房的香港家庭,当属香港中产金字塔的底部。在香港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吕大乐看来,他自己的成长  相似文献   

12.
<正>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茅盾在1940年前后曾赴新疆,他本想去支教,发展新疆的教育和文化,但最终却以仓促逃离新疆而收场。在新疆,茅盾究竟经历了什么?新疆被当成第二个延安茅盾,原名沈雁冰,1938年他曾在香港居住,一边积极进行文学创作,一边参加社会活动。1938年10月,广州失守、武汉沦陷,这让身在香港的茅盾产生离港之  相似文献   

13.
《台声》2020,(13)
正拥有多地身份的麦大杰,谈起上世纪70年代于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系毕业后,每月往返香港台湾两地工作的日子,他幽默地说道:"当时我到香港拍戏,人家说我是台湾导演;到台湾拍戏时,别人又称我香港导演;到大陆拍片时,大家则难以辨别我的身份,我便戏称自己是地球人。"与戏剧的渊源  相似文献   

14.
杨孙西 《当代广西》2014,(13):58-58
正毛泽东是新中国的缔造者,但许多人不知道,他也是保持香港繁荣稳定的最早决策者。1949年10月,解放军解放了广州,兵临深圳界河边,却停止了脚步。这是为什么?难道是害怕英国在香港的一万多名驻军?当年12月19日《香港华侨报》头版头条的报道揭出了其中的秘密:"毛泽东已保证香港地位安全,英国年内承认中共。"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政治家之一,毛泽东生前虽未亲自踏上香港这片土地,但却长期关注香港问题,重视香港,并为香港回归做好了战略和政治外交方面的准备。解  相似文献   

15.
在广州做进出口贸易的黄先生与几位朋友买了香港某公司保险,年缴保费6万多元。现在他想退保,却怎么也联系不上那名业务员了。黄特意去了一次香港,经公司认定,由于签约地不在香港,他的保单被认定“无效”,更谈不上什么退保拿回保费。黄先生今年2月份经朋友介绍,与香港某寿险公司的业务员韩小姐认识。一来二往熟悉后,韩小姐便鼓动黄先生购买保险,并声称自己公司的保险保费低,保额高,承保范围广,在全球任何地方可以索赔。韩小姐还承诺,投保时交纳人民币,理赔时可以返还美元。听到这么诱人的条件,终于心动了的黄先生便答应购买。黄先生就在广州…  相似文献   

16.
故乡情,赤子心。郑兆财先生是淮安市政协的一位特邀委员,是一位已经86岁高龄的香港委员。他捐出自己的个人积蓄,在家乡涟水县创办了"郑梁梅学校"。他在平素的政协活动中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海外游子的赤子情怀和长者的道德风范。郑老自1993年担任淮安市政协委员,至今已连任三届。他深知政协委员不仅是一项政治荣誉,更是一种责任。他身处香港,心系家乡,认真履行委员职责。他用真心,为家乡孩子读书办好学;他用真意,为家乡建设穿针引线,推介项目,搭好桥;他用真情,为家乡扩大开放、交流合作,加强联谊,交好友。他古道热肠,无私奉献,爱国、爱港、爱家乡。  相似文献   

17.
一位年逾古稀、满头白发的老人,不愿在香港颐养天年,却三天两头在香港与福建漳州两地之间奔忙。这个人是谁?他就是香港漳州同乡总会常务会董事、香港环球天然有机肥(漳州)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金生先生,一个平平实实的中国人。让中国产品成为外国人面前的“洋货”王金生先生祖籍南靖县,1925年出生于印度尼西亚。他五岁回中国,一年后,父亲便与世长辞。由于家里穷,所以他念过小学,便停学在家。几十年来,他靠勤奋自学,一步一步地走上成材的道路。他当过小学教师和校长,还当过卫生院见习生、钟表修理匠。新中国成立后,他先后担任过钟…  相似文献   

18.
2013年8月2日,浙江省诸暨市公安局看守所内。气温高达摄氏39度。“香港风水大师”徐泓吴拿着起诉书副本有些焦躁不安。这是在他关押后一直想看到的东西,又是他极不想看到的,手拿起诉书,"他仍在问看守所管教:“我没有骗人家钱,都是他们自己要给我的。我怎么就成了诈骗罪?”其实,大师此刻仍在他自己营造的“角色”里。纵观他几年来行径,与其说他是一个“香港风水大师”,倒不如说他更像是一个“导演”。那他究竟是个怎么样的人呢?  相似文献   

19.
“举双手迎接新香港!”这是香港知名人士、香港北海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展堂先生在香港回归即将到来之际说的话。今年7月1日,香港回到祖国的怀抱,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其实,有关香港的话题早在几年前便一再升温,到今年3月全国人大和政协会议召开期间,更成为一个大热门话题。众多来自香港的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其中大多是香港各界知名人士纷纷发表谈话,喜迎“九七”回归之日的到来。身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委员和香港回归庆祝委员会委员的徐先生以自己人生经历为例,说明了自己对香港回归所抱的信心。他说…  相似文献   

20.
1990年1月,85岁高龄的邓小平在会见香港知名人士李嘉诚先生时说:“我自己争取活到1997年,就是要在中国收回香港之后,到香港自己的土地上走一走,看一看。”此后,他还动情地说过,香港回归祖国后,就是坐轮椅也要去,哪怕在香港的土地上站一分钟也好。然而,就在离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仅剩132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