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弘扬中华文化、培育和谐精神、传承中华美德,已成为时代的强音。在2007年11月1日至4日举办的"第三届儒家伦理与东亚地区公民道德教育论坛"上,与会的领导及海内外专家学者围绕"儒家伦理·公民道德教育与和谐文化建设"这一主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探讨。论坛旨在充分挖掘伦理道德智慧,努力丰富公民道德教育与和谐文化资源;深入探究中和之道,以挖掘其育人价值,致力于健全人格培育;强调通过多种渠道,努力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强调弘扬中华文化贵在行动,介绍各具特色的儒学普及教育活动的有益经验,搭建对话与共享的平台。  相似文献   

2.
2011年10月30日,由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国际儒学联合会、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联合举办的“国学大众化传播与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五届“儒家伦理与东亚地区公民道德论坛”在北京举行,来自香港中文大学、台湾东吴大学、澳门大学、马来西亚孔学研究会、新加坡道教学院、国际儒联、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共中央党校、山东大学、  相似文献   

3.
由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与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联合主办的第六届“中华美德教育行动”师资培训班,于2007年7月4日至7月12日在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成功举行。本届师资培训的重点是内地中小学的校长和骨干教师,47位学员分别来自北京、黑龙江、山东、河南、湖北、重庆、四川、天津、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弘扬、普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推动对青少年进行道德教育,提升新一代中国人,特别是青少年的道德修养水平,为中国乃至人类建设新道德服务,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王殿卿教授承担了教育部“十五”重点课题“学校中华美德教育与社区道德建设互动”。与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合作,该项课题将在本世纪前十年持续开展“中华美德教育行动”的研究项目。“中  相似文献   

5.
由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和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联合举办的第五届“中华美德教育行动师资培训班”,于2006年7月2日至7月10日在新亚书院成功举行。本届师资培训的重点,如同前几届一样,仍是中小学的校长和骨干教师。参加培训的47位学员,分别来自北京、黑龙江、山东、河南、湖北、重  相似文献   

6.
正2012年7月4日-11日,由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和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联合举办的第十届"中华美德教育行动师资培训班",在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如期举行。参加培训的有来自北京、天津、黑龙江、四川、山东、重庆、湖北、广东、陕西、内蒙等各地教育系统代表共计44人,其中校长11位,区县教委负责人3位。同往届一样,本届师资培训内容分为开幕典礼、专家讲座、香港大陆两地教师及校长交流中华美德教育情况、参观香港中小学及廉政公署等四大部分。参加培训的学员深感培训各环节安排合理,内容丰  相似文献   

7.
由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与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联合主办的第三届"中华美德教育行动"师资培训班于2004年7月5日至7月13日在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成功举行.本届培训班的学员由来自北京、黑龙江、山东、江苏、湖北、湖南、四川等地的四十余名中小学校长、老师组成,作为主办方之一的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派代表参与了本届培训班的组织工作.本届培训班以中华美德中的"廉耻"为主题,与前两届的"礼"、"义'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系列.  相似文献   

8.
本文回顾了王殿卿教授主持的"中华美德教育实验研究"十年来的研究历程,阐述了该项研究与中国文化建设、公民道德建设的密切关系,着重分析了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模式以及该项研究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美德是作为意义人做应该做的事并且力求做得更好的基本品质。高校教师的美德对学生成长有着重要影响,而高校教师及学生的美德对引领社会进步、促进公民道德建设有着重要的示范意义与引领作用,必须做好美德教育工作。为此,要充分利用高校特有的美德教育资源条件,要充分发挥高校美德教育所特有的基础作用,要遵循美德教育特有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由澳门教育暨青年司主办、澳门基金会提供赞助、中国上海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和澳门中华学生会协办的第二届亚洲地区青年问题国际研讨会于1994年9月3日至4日在澳门举行。中国、香港、马来西亚、日本、澳门等国家和地区的27位专家学者应邀以文赴会。会议围绕“现代化与青年参与”的中心议题进行了为期两天的报告与讨论。山东省青少年研究所副所长、本刊主编张华同志应邀赴会并做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青年职业流动与职业价值取向”的专题报告。为了帮助热心的读者了解亚洲地区国际青年研究的状况,本期特编发这组研究报告与论文摘要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1.
10月25日至26日,由中组部主办、中国延安干部学院承办的第二届党性教育“延安论坛”在中国延安干部学院举行。来自全国组织部门、干部培训机构、高校、研究机构、革命纪念馆及中央新闻宣传单位的近70名代表,围绕“挖掘革命传统资源、打造党性教育品牌”的主题,就依托革命传统教育资源加强全党党性教育、切实提高党性教育科学化水平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相似文献   

12.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党中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面向未来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它既是国家现代化建设新的动员令,也是科技界和文化教育界的共同机遇。为了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搭建双赢的学术交流平台,探寻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有效途径,2006年3月14日,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科研处组织举办了以“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科技·教育·文化”为主题的首期学术讲坛。中国工程院倪光南院士、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曾天山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石中英教授,以及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的教师参加了本次论坛。论坛以专家主题发言、教师参与对话的方式,围绕着科技自主创新、教育科研体制创新、人才素质培养、文化创新等主题进行了热烈的探讨和交流。现将与会学者主要论点予以刊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3.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党中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面向未来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它既是国家现代化建设新的动员令,也是科技界和文化教育界的共同机遇。为了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搭建双赢的学术交流平台,探寻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有效途径,2006年3月14日,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科研处组织举办了以“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科技·教育·文化”为主题的首期学术讲坛。中国工程院倪光南院士、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曾天山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石中英教授,以及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的教师参加了本次论坛。论坛以专家主题发言、教师参与对话的方式,围绕着科技自主创新、教育科研体制创新、人才素质培养、文化创新等主题进行了热烈的探讨和交流。现将与会学者主要论点予以刊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4.
一、条件越来越好,因为人同此心 在第五届中华美德教育行动师资培训班的开幕典礼上,钱逊教授致辞时说: 弘扬传统优秀的文化,越来越受到全国上下普遍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2013年7月2-9日,由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与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联合举办的第十一届中华美德教育行动师资培训班成功举行。中华美德教育行动师资培训自2002年启动,至今年共举办11期。本期班共安排五个单元课程,分别由钱逊教授、徐锦尧神父、刘国强教授、莫家良教授、陈学然博士主讲。此外还组织参观了廉政公署、新亚中学、协和小学和田家炳基金会并拜会香港著名慈善家田家炳先生,并利用一整天时间与香港教育专家、管理人员开展德育经验交流。  相似文献   

16.
“中华美德与青少年道德教育”学术研讨会与师资培训班,暨纪念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成立十周年庆祝活动,于2004年11月18日至21日在北京隆重举行。鲜艳夺目的欢迎横幅使会场穿上了节日的盛装,来自全国各地中华美德实验基地的100多块展板与各类中华传统文化手工制作的实物,摆满了宾馆的各个角落,以其独特的魅力和丰厚的内涵,烘托着会议的主题,  相似文献   

17.
巧家县教育局在实施“云岭先锋”工程中,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省委七届五次、六次全会和县委党建工作会议的安排部署.以“云岭先锋”工程为有效载体,切实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有效地转变机关工作作风,把实施“云岭先锋”工程与三个文明建设和实现“两基”攻坚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全县教育事业加速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3,(1):F0002-F0002,F0003
2012年12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延安干部学院主办、新华网协办的第三届党性教育“延安论坛”在中国延安干部学院举行。本次论坛的主题是“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来自组织部门、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研究机构和新闻媒体的领导和专家学者一百余人参加了论坛。论坛以政策解读、主题发言、现场论坛、教学观摩、案例分析、远程论坛等形式。深入分析了当前党的群众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探讨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改进群众工作和加强党性教育的新思路新举措。  相似文献   

19.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与官德民风和文明建设云松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所通过的决议,明确把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建设列入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我们不妨把领导者的职业道德称作“官德”,而把由民众的社会公德等所促成的社会风气称作“民风”。显然,官...  相似文献   

20.
5月28日至6月1日,我随湖北省组织的县市区党政主职培训班学员一起,到河南省的郑州市、鹤壁市、新乡市、新郑市4地,学习考察了河南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