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常生活中,常见有的领导提升调离期间,上级红头文件一发,原单位只忙着为其举办欢送会及告别宴,而经济责任离任审计一事却无人问津。待一个个领导干部拍屁股走人后,本单位才发现有的领导干部走时留下了“经济手续不清,侵害国家利益”等一连串问题,造成国有资产大量流失。为此,各级领导必须高度重视这一问题。钻没有审计的空子留下问题一串串领导干部在原单位工作期间,都分管着一方面或几个方面的业务,对于划拨资金、采购货物、入库进账有不可推卸的把关、审批的责任。但他们离任时,借没有人过问离任审计一事,任何手续也不交接,便匆匆走人,结…  相似文献   

2.
探索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是党中央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制度的一项重大创新,是审计署牵头推进深化改革的一项重大任务。此项审计刚刚起步,没有现成的、直接可以操作的模式,需要明确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与经济责任审计、资源环境审计的关系,确立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目标,研究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内容与重点,探索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推进措施。  相似文献   

3.
1999年 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县级以下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第四条规定了“领导干部任期届满,或者任期内办理调任、转任、轮岗、免职、辞职、退休等事项前,应当接受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这一规定明确了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应实行“先审计、后离任”。  “先审后离”有利于上级领导和组织部门充分利用审计结果,以防止领导干部使用上的失察和失误。而且“先审后离”可以有效制止领导干部离任前的“突击花钱”等行为。但实行“先审后离”,在实际工作中难以操作。首先,最大的困难是目前领导…  相似文献   

4.
《廉政瞭望》2011,(1):30-31
以后敢吼“没有强拆就没有新中国”的党政官员或许会绝迹,“带血的GDP”也可能会大大减少。2010年12月8日,中办、国办印发了《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按照这个规定,从乡镇干部到省部级干部都将接受任中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审计的内容不仅仅有廉政,而且还有经济决策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内容。审计的结果将记载进入档案,直接决定领导干部的升迁。  相似文献   

5.
基层动态     
《共产党人》2006,(19):24-24
彭阳县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强化审计力度,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逐步制度化、规范化。一是将审计工作作为一项长期工作纳入到领导干部考核、管理中,并把审计结果作为考核、提拔、使用干部的重要参考依据。二是审计对象的范围不断扩大。按照县委的要求,从今年开始,县委组织部  相似文献   

6.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不久前印发了《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将中央和地方各级党政工作部门主持工作的领导干部纳入经济责任审计对象范畴,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将作为考核、任免、奖惩被审计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并归人被审计领导干部本人档案。  相似文献   

7.
一是做“老好人”。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主要是各级领导干部。在审计过程中个别审计部门或审计人员碍于面子或好人主义思想作祟等,常出现敷衍塞责,应付了事,甚至息事宁人,为领导干部开脱责任等现象。 二是审用脱节。经济责任审计的目的是为选拔任用领导干部提供依据,但从近年来一些地方开展的审计事项看,大部分属于先离后  相似文献   

8.
倪光辉 《求贤》2011,(1):22-22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文件,将中央和地方各级党政工作部门主持工作的领导干部纳入经济责任审计对象范畴,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将作为考核、任免、奖惩被审计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并归入被审计领导干部本人档案。  相似文献   

9.
去年12月下旬,中纪委、中组部、国家监察部、人事部、审计署在武汉召开了七省市一地区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座谈会。明确提出了全国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组织、人事、审计部门要把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列入重要的工作议程,加强协调、科学组织、充分运用审计成果。对党政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进行任期经济责任审部和国有企业、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工作,  相似文献   

10.
任期审计好     
有位企业经理在离任审计时,被查出贪污挪用巨款,结果被处以极刑。在行刑前,他对前来采访的记者说:“要是审计部门在我任职期间便对我进行审计,那该多好啊。那样虽然我早已被查处,但也不至于落得今天这样的下场,现在一切都太晚了。”这位贪官的一席话,不能不引起我们各级审计部门的重视。对领导干部尤其是掌握实权的部门领导及企业负责人进行离任审计,是加强监督、抑制腐败现象和各种不正之风的有力举措。通过离任审计,可使一批失职、渎职、腐败的领导干部受到应有的惩处。但是,仅有离任审计还是不够的,还需要实行任期全程审计。…  相似文献   

11.
前不久 ,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县级以下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 ,为审计机关提供了明确的经济责任审计依据。本文就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难点与对策谈谈看法。  一、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难点1.先离任后审计给审计机关实施审计增加了难度。在审计实践中 ,领导干部往往是先离任后审计 ,在审计对象不在场的情况下进行审计 ,给审计人员核实、取证带来诸多困难。2 .经济责任审计的法制不健全给审计机关实施审计增加了难度。对党政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的程序、职责权限…  相似文献   

12.
近日,中央巡视组在“回头看”过程中,发现一些干部存在“小圈子”问题,一些领导干部肆无忌惮拉帮结派。干部“小圈子”问题,并不是巡视反馈中的新鲜表述,早在中央对各省的第一次巡视中就被提及。例如,广西等部分省份存在“一些领导干部任人唯亲、搞‘小圈子’”等问题。而“团团伙伙”也是一直以来各类通报出现的高频词语。(新华网)  相似文献   

13.
开展领导干部离任审计是各级党组织赋予审计机关的一项新职责,其意义和作用非常重大。  相似文献   

14.
针对审计查出的财产交接不清、新官不理旧账等问题,近日河北省武强县委、县政府出台了《武强县领导干部离任交接管理暂行办法》。办法实施以来,“调令到手,拾腿就走:责任不清,是非不明”的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相似文献   

15.
所谓全程经济责任审计是对领导干部在任前、任期、离任三个环节都进行经济责任审计的一种监督方法,它是从过去实行的干部离任审计发展而来的,是针对当前干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倾向性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新的、有效的审计监督形式,其目的是使领导干部上任不接糊涂班,在任不做糊涂官,离任不交糊涂帐。  相似文献   

16.
所谓全程经济责任审计是对领导干部在任前、任期、离任三个环节都进行经济责任审计的一种监督方法,它是从过去实行的干部离任审计发展而来的,是针对当前干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倾向性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新的、有效的审计监督形式,其目的是使领导干部上任不接糊涂班,在任不做糊涂官,离任不交糊涂帐。  相似文献   

17.
一、领导干部违纪违法现象的重点时期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时期 ,是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时期。从个体来看 ,党政领导干部的违纪违法现象又大多集中在以下五个重点时期 :一是班子换届调整时。有一部分人希望自己能从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为此 ,他们采取一些不正当的手段搞贿选 ,拉关系 ,找门路 ,跑官要官 ,或捏造事实 ,虚假举报 ,造谣中伤竞争对手等等。二是喜事盈门有礼时。每当此时 ,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便抓住机会 ,表示“意思” ,而一些“聪明”的领导干部则在礼尚往来的旗号下 ,趁机“合法”地敛财。三是升迁无望失意…  相似文献   

18.
资讯快递     
《廉政瞭望》2012,(4):78-79
大邑县 领导离任须审计耕地保护 近日,该县印发了《领导干部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离任审计办法》,规定对乡镇党委主要负责人离开领导岗位,实行经济责任审计时,实施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责任一并审计。审计内容包括任期内本区域建设用地总量、耕地保有量等五个方面。《办法》明确了问责的情形,包括领导干部任期内本区域建设用地总量、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达不到上级下达指标要求的等四个方面。审计结果将作为考察考核和监管干部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9.
近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甘肃省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实施办法》,规定对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依法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审计结果将成为考核、任免、奖惩被审计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并归人本人档案。  相似文献   

20.
各级党政机关处于社会的中枢地位 ,领导干部的升迁沉浮关乎社情民意。经济责任审计作为对有关领导考核、考察、任用的一种辅助手段 ,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做好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略陈己见。一、新形势下加强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第一 ,它是遏制职务违法犯罪的有效形式。目前 ,经济体制正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 ,在新旧体制交替时期 ,经济运行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改革开放的洪流冲刷了人们固有的观念 ,洗涤了陈旧的思想 ,但也夹带着污浊的附属物 ,致使有的领导干部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