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有资产是指由国家以各种方式包括货币投资、实物投资、技术成果投资和投资效益形成的资产,以及由国家法律确认的各类资产。国有资产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物质基础,是国家的经济命脉,是全体劳动人民的血汗。我国宪法明确规定,社会主义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可是,近十多年来,国有资产流失问题日益严重,流失的形式也日见多样化。尤其是近几年笔者在司法实践当中,还发现特殊形式的国有资产流失现象,即企业在依法解决经济纠纷的法律诉讼过程当中,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国有资产流失现象。这种情况下的国有资产流失现象,以其自身的方式特…  相似文献   

2.
背景──国有资产流失严重 国有资产是国家拥有和控制,并为国家带来权益(经济利益或其他效果)的一切有形和无形的、劳动的和非劳动的产物。国有资产包括资源性资产和非资源性资产;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经营性资产和非经营性资产等。国有资产的流失就是指国有资产及其权益在未得到补偿或补偿不足的情况下,被非国有性质的产权主体所拥有或控制,或者国有资产虽未被非国有性质的产权主体所拥有或控制,但其带来的经济效益或其他效果的全部或一部分被非国有性质的产权主体无偿占有或控制。当前,在原为国有企业的上市公司(或国有股占控股…  相似文献   

3.
试论对国有资产的刑法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有资产,是指国家依法取得和认定的,或者国家以各种形式对企业投资和投资收益、向行政事业单位拨款等形成的资产。国有资产流失,就是国家财产所有权即国家占有、使用、收益、处分国有资产的权能受到侵害。它或表现为占有主体被非法扭曲错位,或表现为使用上的不当,或表现为收益受到损害,或表现为处分上的不合法,或以上情况兼而有之。  相似文献   

4.
企业国有资产产权是国家对企业以各种形式投入形成的权益、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各种投资所形成的应享有的权益,以及依法认定为国家所有的其他权益。据财政部会计决算统计,截止2002年底,中国国有资产总量共计118299.2亿元,国有企业占用75699.7亿元。如何管理好这笔庞大资产,没有一套完善的法律机制来维护,势必容易引起国有资产流失。  相似文献   

5.
一、关于国有企业公司制改建中国有资产投资主体的确定问题 国有资产即国家所有,或称人民所有的资产,由经营性资产、行政事业性资产和资源性资产三部分构成。其中的经营性资产,是指国家作为出资者在企业中依法拥有的资本及其权益。由于我国国有企业中的国有资产绝大多数表现为经营性资产,因此实现经营性资产的保值增值既是我们搞活国有企业的主要目标追求,也是健全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重要指导思想。但由于我国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长期处于不健全的状态,致使国有企业的投资主体一直停留在“国家”、“全  相似文献   

6.
国家所有权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和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家所有权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和发展谢次昌国家所有权是全民所有制的法律表现,全民所有即国家所有的财产在我国的实践中称为国有资产。到1995年底,我国国有资产的帐面价值(清产核资后的现值)已达51920亿元,其中经营性资产41320亿元,非经营性资产10...  相似文献   

7.
国有资产是我国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加强国有资产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最根本的就是要依法管理,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法制建设。正如十六大报告指出的:“国家要制定法律法规,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膛行出资人职责,享有所有者权益,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这一要求深刻说明了加强国有资产相关法制建设对于建立国有资产管理新体制的重要性,同时也进一步强调了在法制轨道上加强对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已迫在眉睫,本文拟就如何建立国有资产法律法规,加强国有资产法制建设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中国监察》2013,(19):52-52
基本案情 田某,中共党员,系某镇国有资产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负责单位所属国有资产的变卖处置工作(变卖资产所得主要用于镇里发放拖欠的工资)。2008年6月,田将单位所属的一台闲置机械设备以7500元的价格公开变卖后,因单位拖欠田工资8000元,田遂私自将该款用于个人看病和生活开支,  相似文献   

9.
遏止国有资产流失的法律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有资产是指由国家以各种方式——货币投资、实物投资、技术成果投资和投资效益形成的资产,以及由国家法律确认的各类资产。国有资产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物质基础,是国家的经济命脉。我国宪法明确规定,社会主义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可是,近十多年来,国有资产流失问题日益严重,据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的统计和测算:从1982年到1992年,由于各种原因造成国有资产流失、损失高达5000多亿元,平均每天流失1.3亿元;①近两年,每天有1个亿的国有资产在流失。②触目惊心的事实表明,遏止国有资产流失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0.
政企分开何时到位——为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献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锡秋 《中国律师》2002,(11):27-30
国务院是国有资产所有权的代表吗国有资产是指全民所有即国家所有的财产,是指国家以各种形式投资及收益、接受馈赠形成的,或者凭借国家权力取得的,或者依据法律认定的各种类型有形和无形财产及财产权利。根据这个定义,国有资产可分为经营性国有资产、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和资源性国有资产。国有产权是指国家财产所有权以及与财产所有权有关的经营权、使用权等财产权,不包括债权。而一般所说的或目前所遇到的紧迫的国有资产管理问题,均是指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管理问题,也可以说是国有产权的管理和实现方式的问题。我国目前国有资产的管理…  相似文献   

11.
一、关于国有资产管理法概念国有资产管理法是一个新的法律领域。目前,在法学辞典中还没有集录这一概念。根据国有资产管理立法工作的实践,我们认为,国有资产管理法的概念表述为:国有资产管理法是调整作为国有资产所有者的国家与国有资产经营者、使用者之间,在国有资产占有、使用、收益、处分中发生的产权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研究这个概念,要弄清楚下面几个问题:(1)国有资产是指国家依法取得的或者由于资本金投入及其收益、接受馈赠等形成的各种形态的资产。全民所有的国有资产来源于下列渠道:一是国家依法取得的资产;二是资本金的投入及其收益,主要是国家投入国  相似文献   

12.
第一条 为了加强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登记管理,健全国有资产基础管理制度,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登记(以下简称产权登记),是指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代表政府对占有国有资产的各类企业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产权状况进行登记,依法确认产权归属关系的行为。 第三条 国有企业、国有独资公司、持有国家股权的单位以及以其他形式占有国有资产的企业(以下统称企业),应当依照本办法的规定办理产权登记。  相似文献   

13.
以控股机构对国有资产进行管理在对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方面,意大利、奥地利、新加坡等国家采取国有控股公司这一组织形式,即在中央政府部门和基层企业之间,根据所管理资产的数额和分布设立若干国有控股公司。这些控股公司一般为企业法人,受政府部门委托经营受托范围内的国有产权。  相似文献   

14.
目前,各地以承包、租赁、转让等形式对企业进行了改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改制后,部分经营者利用职权谋取私利,损害国家、集体、职工利益,引发群众集体上访、越级上访问题不容忽视。 l、国有资产严重流失。改制后,由于国有资产管理的相对滞后,部分经营者认为取得企业的经营权后就拥有了资产的处置权,对国有资产随意处置,有的甚至进行“暗箱操作”,低价、无偿变卖给亲朋好友,从中牟取私利,变相侵吞国有资产;有的经营者利用经营企业的资本、技术、资源等来经营自己的“小企业”。有的利用国有资产抵押贷款,把贷款大肆挥霍…  相似文献   

15.
一、集体私分国有资产罪的概念和构成所谓集体私分国有资产罪,根据修订后的刑法第三百九十六条第一款规定,是指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违反国家规定,以单位名义将国有资产集体私分给个人,数额较大的行为。集体私分国有资产罪的构成要件: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一方面侵犯了国家资产的所有权,另一方面危害了国家管理职能的正常进行C国家财产所有权是一种法律规定的权利,是财产所有者依法对其财产实行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它由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四种权能构成。集体私分国…  相似文献   

16.
论国有资产的不同性质与制度创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何国家都存在着数量不等、规模各异、所有权属于国家的资产,即国有资产。但是,国有资产所承担的社会职能和发挥的功用并不完全相同。法律上之所以将国有资产划分为公产与私产,是因为两类国有资产在取得、占有、使用、处分、管理、保护等方面都有着极大的不同,需要不同的制度安排。我国是国有资产庞大的国家,对国有资产的不同性质进行划分,并对不同性质的国有资产进行相应的立法与制度设定是完善我国国有资产法律制度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7.
根据王某案定性的争论,本文从以下四方面进行分析。 一、本案中经济实体的财产是否属于国有资产 1993年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国有资产产权界定和产权纠纷处理暂行办法》第2条对“国有资产”作了明确定义,即国有资产是指国家依法取得和认定的.或者国家以各种形式对企业投资和投资收益、国家向行政事业单位拨款等形成的财产。1999年8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试行)》附则部分对国有资产界定为:“国家依法取得和认定的.  相似文献   

18.
作者认为,资产占有的社会性及所有权主体的特殊性所带来的产权关系的复杂性、宏观经济体制改革相对滞后对国有企业活力的抑制及资产管理和经营的法制化程度不高,是我国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主要难点。因此,国有资产立法所确立的新的国有资产管理经营体制,不仅要注重国有资产宏观管理职能的专门化和国有资产中介经营机构的企业法人化,而且必须以产权主体权、义、责统一为出发点,建立国有资产管理和经营的责任制,并通过对国有资产产权管理机构及中介经营机构权限的科学界定以及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在国有资产管理中的法律地位,建立强有力的国有资产运营监控体系。  相似文献   

19.
知识视窗     
国有资产的范围国有资产是属于国家所有的一切财产和财产权利的总和。我国国有资产量大面广,按照用途和性质划分,可分为经营性国有资产、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资源性国有资产。经营性国有资产,即用于经营的国有资产,是指国家作为出资者在经营单位中依法拥有的资产及权益。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即非经营性国有资产,是指党政机关、各级政府及其派出机构、文化教育和卫生等事业单位所占有的国有资产,以及由社会公众共同使用的公共设施和公共工程等国有资产。资源性国有资产,是指以资源形态存在并能带来一定经济价值的国有资源。广义上的国有资产…  相似文献   

20.
国家将严查国有资产流失大案我国国有资产流失问题是国内外舆论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国务院有关《国有企业财产监督管理条例》的颁布、实施,对于解决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最新统计资料显示,1994年,全国清产核资的12.4万户国有工商企业,全部资产损失达2231多亿元,全部资金挂帐2206.9亿元,两项加起来占清产核资国有工商企业全部资产的10.7%。这些初步核查已足以揭示国有资产流失的严重性。根据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的调查,造成国有资产大量流失的原因,主要是我国目前正处于新旧体制转轨时期,新的国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