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我国的新型毒品蔓延迅速,已成为目前和将来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当前新型毒品的形势和检验现状,面临的挑战与困难,对检验新型毒品存在的问题提供对策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当前新型毒品立法的滞后性体现在新型毒品的成瘾标准难以确定;依现有技术还很难对新型毒品滥用者进行准确的检测;对摇头丸等新型毒品法律定义至今仍未统一,给打击工作带来了难题;对新型混合毒品的量刑以一种主要毒品成分为依据不太合理。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新型毒品蔓延迅速,已成为目前和将来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当前新型毒品的形势和检验现状,面临的挑战与困难,对检验新型毒品存在的问题提供对策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对新型毒品犯罪的打击防范是目前禁毒工作中最为紧迫和棘手的问题。本文拟通过对国内外的新型毒品犯罪法律规制措施分析梳理,从刑事法律视角层面,提出规制新型毒品犯罪的建议。建议相关的司法解释能及时增加对新型毒品的定义、种类、所属的管制级别、准诉标准、量刑尺度等规定;相关司法解释能尽快完善关于毒品含量鉴定的鉴定分析方法、换算标准、鉴定的案件范围等具体内容,便于实践中操作;在恰当时机提高新型毒品犯罪相关定罪量刑依据的法律效力。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温州地区及平阳县2004-2008年涉毒案件进行调查发现,当前毒品犯罪呈现吸贩毒人员面多量广、毒品种类增多、大宗毒品交易突出、外来人员贩毒活动猖獗等新特点.司法机关在办理涉毒案件中的"诱惑侦查"、新型毒品犯罪数量的认定标准、毒品犯罪分子规避法律等问题都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6.
析秘密研制新型毒品的违法犯罪动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科学技术的普及 ,掌握了一定有机合成术的制毒分子完全可以变换手法合成以苯丙胺为主要结构的各种各样的“冰毒”、“摇头丸”等新型毒品。实践证明 ,打击新型毒品犯罪 ,必须尽快建立健全以毒品检验、监测为主的高科技禁毒队伍。从武汉市毒品检测中心发现的多达 2 0余种易制毒化学品及合成试剂的案例中 ,提示我们“科技强警 ,科技禁毒”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7.
新型毒品“K“粉的蔓延原因及遏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型毒品“K”粉的发展蔓延不仅摧残了吸食者的身心健康,同时引发了严重的社会问题,破坏了社会稳定,遏制新型毒品的蔓延刻不容缓。当前,吸食“K”粉案件不断蔓延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其特点是以群体吸食为主、低龄化趋势明显、无正当职业居多、隐蔽性强和“K”粉来源地较复杂等。遏制“K”粉蔓延必须完善禁毒工作的法律法规,为打击吸贩新型毒品违法犯罪活动提供法律保障; 在堵源截流、坚决铲除娱乐场所毒品违法犯罪活动的同时,加强禁毒宣传力度和禁毒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8.
毒品犯罪极强的隐蔽性特点决定了此类案件的侦破难度较大,司法实践表明犯罪分子的立功是破获此类案件的非常重要的线索和来源。现行法律和相关法规对毒品犯罪中立功适用没有考虑到毒品犯罪的特殊性,有必要扩大毒品犯罪中立功的成立范围。  相似文献   

9.
毒品检验方法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毒品检验是打击毒品违法犯罪的一项关键性技术工作,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毒品检验技术方法呈现出多样性。本文以2000年至今的《刑事技术》、《中国药物滥用预防杂志》、《分析实验室》及大量有关化学物品分析的学刊为基础研究资料,结合我省有关毒品检验公安工作实际,对涉及的众多毒品检验分析方法进行比较、筛选、总结,以期对从事毒品检验的技术人员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10.
云南新型毒品蔓延的规律和特点是:新型毒品违法犯罪形势严峻.查获的新型毒品大多来自国外和省外等6个方面,打击新型毒品的瓶颈是法律法规滞后,公安机关在打击处理新型毒品上成本过高,对吸食新型毒品的检测难度大,毒品掺假给司法实践带来了难题.要遏制新毒毒品必须完善对新型毒品界定和量刑的相关立法,提高认识,加大对新型毒品的打击力度.  相似文献   

11.
农村房屋不是商品,但可以转化为商品并上市交易。农民拥有自己的房屋所有权,但并不拥有土地的所椒;农民买卖自己的房屋,并不能买卖属于集体的土地。因此,农村房屋买卖应该实行“房地分开”;非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也可以购买农村旁屋,但除了支付房屋价格以外,还应向集体经济组织支付地租,地和是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实现形式。城乡资产融合,城乡房屋同地同房同质同价,政窬在整个城乡房屋的开发环节、持有环节、交易环节都能收取税放,这种税放收入量大、稳定,应该成为地方政府的主要收入来源。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昆明市公安局不间断地组织专项打击整治行动,有效遏制了拐卖儿童犯罪案件的多发势头。但此类案件还是边打边发,难以有效根治。原因:1、买方市场巨大的需求,刺激着拐卖儿童犯罪的滋生与蔓延;2、城市外来务工人员违反计划生育,子女“放养”现象普遍。建议:1、从立法上加大对拐入地买方市场和买主的打击、惩处力度;2、对不履行监护职责的家长制定具体的处罚条款;3、出台打击拐卖儿童犯罪协作工作机制;4、建立全国性的失踪被拐儿童父母DNA数据库。  相似文献   

13.
思想政治教育应围绕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服务这一主题,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历史现象进行客观全面地评述,并且敏锐地捕捉和紧跟思想文化界的前进脉络,与时俱进,大力推动思想文化界的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14.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仍然是构建和谐、创新型社会的一项非常必要的、刻不容缓的任务。思想政治工作是通过各种方法和渠道对人们的思想进行政治导向的过程。这一工作既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又是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力保证,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  相似文献   

15.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内在的理论品质,同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共命运,与科学技术革命的出现、发展相一致。现代科技革命的日新月异、迅猛发展不会改变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只会发展和丰富其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是不会过时的,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它都是指导科学技术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16.
中华民族凝聚力是中华民族的生命力。改革开放不仅大大地增强了中国的经济实力、军事实力,也大大地增强了中华民族凝聚力。从深层看,就是增进了中华民族的认同。民族认同是民族产生和民族凝聚力发展的基本条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民族成员所认同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也不断发展,从而推进民族认同的变化,并制约着民族凝聚力的强弱。民族认同的程度、民族凝聚力的状况。从根本上说,决定于对民族领导核心的认同程度。改革开放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发展提供了较坚实的物质基础:拉开了建设民主、自由、富强的现代中国的序幕;促进中华民族凝聚力不断增强;改变了中华民族政治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的形象。当前,我国社会有两个“认同点”(或“凝聚点”)特别值得注意:一是民生问题,二是腐败问题。只有坚持全面的改革开放,才能推进中华民族的认同,才能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相似文献   

17.
网络与青年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应用 ,人们的生活、工作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人们的观念也随之发生变化 ,研究网络对青年的影响 ,积极制定对策 ,做好青年思想政治工作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全球化与民族国家的消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化使国家的界限变得模糊 ,对国家的职能和作用产生冲击 ,对国家的主权地位提出严峻挑战。但这并不能得出民族国家过时甚至消亡的结论。因为 ,无论从一国之内还是就世界范围来看 ,政治的冲突、经济利益的差异和文化意识形态的对立都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全球化并没有创造出使国家最终消亡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条件 ,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民族和国家意识。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刑事诉讼强制措施的历史发展沿革之阐述、刑事诉讼强制措施本质上的权力与权利之分析、刑事诉讼强制措施法律控制的法理内涵棗法律与权力关系之阐发、刑事诉讼强制措施的诉讼价值和目的的评价,从系统性和整体性的层面上,批判与分析我国刑事诉讼强制措施基本理论现状,提出相关认识,以促进刑事强制措施理论的完善,推进我国司法实践中的刑事强制措施实施民主化、人权化、进步化之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20.
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毁灭证据、伪造证据、妨害作证罪的客体是复杂客体,既侵犯了司法机关刑事诉讼活动的正常进行,又破坏了我国的刑事辩护制度;本罪客观方面是实施了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威胁、引诱证人违背事实改变证言或作伪证的行为,"威胁"和"引诱"的认定一定要慎之又慎;本罪犯罪主体是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实践中多数是律师构成;犯罪主观方面只能由直接故意构成。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毁灭证据、伪造证据、妨害作证罪是行为犯,因而必然存在未遂形态。要关注本罪的刑罚适用,免于处罚的情形亦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