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统一论坛》2007,(1):28-29
亚洲◎近日,温家宝总理访问菲律宾期间,接见了菲律宾统促会会长李荣郇。李荣郇会长表示,菲律宾华侨华人殷切希望中国早日实现和平统一,菲律宾华侨华人将坚定不移地为此做贡献。温家宝总理对菲律宾华侨华人多年来为促进中国和平统一所做的工作表示感谢。  相似文献   

2.
旷文清 《黄埔》2013,(6):17-19
1939年我刚满16岁,参加了在南岳举办的游击干部训练班,此间我被一位将军看上了,因为我会书写、勤奋又老实,他希望收编我做他的随身侍从。以后的11年里我一直跟随着这位将军,出生入死,寸步不离!甚至我28岁成家后,仍住在将军寓所附近,尊敬他尤如父执,而将军也由始至终待我如同家人。这位将军就是余程万。  相似文献   

3.
1949年国民党退据台湾后,利用国际环境的“有利”因素,极力促进菲律宾华文教育,意在达到影响和控制华侨社会、与中国大陆争夺东南亚华侨的文化阵地等目的。为此,台湾当局积极发展菲律宾华文教育事业。战后菲律宾华文教育的发展表明:一方面台湾当局对中华文化在菲律宾华侨社会的传承做出了积极贡献,但另一方面也导致了当地的华文教育在台湾当局的影响下带有许多消极因素。关于战后台湾在菲律宾华文教育的研究,可以为当前大陆汉语国际推广战略的实施提供许多借鉴。  相似文献   

4.
明末在菲华侨人数多达三万余人,时为东南亚规模最大的华侨社会。但由于中菲贸易衰落,华船抵菲急遽减少,且菲律宾的西班牙殖民政府严厉限制华侨入境并苛待在菲华侨,闽粤商民多往东南亚其他地区。至19世纪中期,菲律宾华侨不足万人,是东南亚各国规模最小的华侨社会。  相似文献   

5.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有两位科技少将,杜之明是其中之一。这位看上去平常又普通的知识分子,已经在西北工作了30多个年头,而且始终没有离开戈壁滩,在我军数据评定、战标评定、精度分析等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他身上几乎没有将军们戎马一生的威严,如果不是将军的肩牌标示着他的身份,人们很难把他与将军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6.
明天是戴安澜将军诞辰100周年纪念日。为缅怀这位著名的国民革命军抗日将领,也是我们尊敬的黄埔学长,今天,民革中央和黄埔军校同学会联合举行座谈会,共同追忆戴安澜将军短暂而辉煌的一生,以及他为国家、为民族所作出的重要贡献。我受李运昌会长的委托,代表黄埔军校同学会,在这里讲几句话。戴安澜将军是安徽无为人,少年在私塾读书时就以勤奋而著称。1922年,他考入安徽公学学习。此时,他志存高远,决心投身到振兴中华的伟大事业中去。他提出:“为政不在多言,要使幼有所教,壮有所归,老有所养。”1924年3月,他与一批热血青年奔赴广州,参加了国民…  相似文献   

7.
一部200余万字、7093个条目的《世界华侨华人词典》已由北京大学出版社隆重推出,无疑,这是90年代中国侨史学界的一大盛举。金秋时节,作为对华侨华人问题颇有兴趣的我,兴致勃勃地来到了北京大学燕南园,拜访了词典主编、亚非研究所周南京教授,请他谈谈本词典编纂的前前后后。 周教授是位十分健谈、开朗、个性鲜明的学者。在同行中,以实干家著称,著述甚丰。他的《菲律宾与华人》一书今年在菲律宾出版,被誉为菲律宾华人研究中的一部力作。见我造访,他忙放下案头厚厚一叠《东南亚的历史词典》一校稿,让座之余,便打  相似文献   

8.
王亮  车晴 《两岸关系》2011,(8):20-22
张自忠将军是两岸同胞共同崇敬的民族英雄,他的名字与尽忠报国的事迹镌刻在每个中华儿女的心中,名垂千古。今年8月11日是张将军诞辰120周年纪念日,适逢8月15日抗战胜利66周年纪念。本刊专访了张自忠将军之女、原北京市政协副主席——已有88岁高龄的张廉云,让这位和蔼矍铄的老人为我们讲述将军那些鲜为人知的感人故事,并期待两岸携手将张自忠将军精神发扬光大,共图中华民族之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9.
读书偶感     
偶翻《道德经》.便去查阅老子的资料,可遗憾的是,老子作为中国古代文化两大哲学流派之一道家的鼻祖,其身世、生平事迹,远在汉代司马迁那里就已经很茫然了。《史记-老子列传》为他作了一个四百多字的传记.而且其中有许多揣测性的词语.所以对老子的生平后人只能知其大概。书店里有关老子的传记也只能是带有演义性的传奇了。今年是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为纪念这位伟大的航海家.中央电视台录制了郑和下西洋的电视剧。但,当年郑和下西洋的航海日志,  相似文献   

10.
彭慧  孙莹 《八桂侨刊》2016,(1):16-25
菲律宾是东南亚地区受恩庇主义影响深远的典型国家,经历了传统道义恩庇向现代政治恩庇的转变,而菲华社会的发展深受菲律宾主流社会变化和发展的影响,经历了被动卷入到主动融入菲律宾恩庇关系网络的过程。本文以菲律宾历史发展脉络为线索,整合归纳了学术界对不同时期菲律宾华侨华人参与恩庇关系网络的研究,为深入探讨菲律宾恩庇主义与华侨华人群体的关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马科斯总统在菲中关系缓和的前提下,打破菲律宾历届政府奉行排华政策的惯例,采取积极的同化政策,放宽华人入籍限制,使菲律宾华侨得以获得公民权,转变为菲律宾国家公民。文化上的侨校菲化政策推动了外来少数民族族群的华族很快融入菲律宾主流社会。从1975年至1985年,在马科斯同化政策的影响下,菲律宾华人社会形态发生了剧变,从侨民社会向公民社会转形,菲律宾成为世界上华侨华人融入所在国最好的国家之一。  相似文献   

12.
颜梅生 《传承》2010,(28):48-50
在1955年授衔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众多开国将军中,只有一个是独脚将军。这位将军,不仅历经战争洗礼,九死一生,而且著作等身,被中国作家协会吸收为会员,成为闻名军内外的将军作家。他叫谢良,1915年出生于江西省兴国县长冈乡。1930年15岁的他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后,历经土地革命战争、长征、解放战争,并历任要职。1955年被  相似文献   

13.
今年是李默庵将军诞辰一百周年,回想我家几代人曾与他交往的历史,使我深切缅怀这位老前辈。李默庵将军是湖南人,毕业于黄埔军校  相似文献   

14.
人生七十古来稀。但对于一个把事业、奉献、他人放在第一位的人来说,年龄永远是次要的。笔者认识的一位老华侨、慈善家卢章煌先生就是这么一个人。他用高尚的品格经营自己的人生和事业,创造出巨大的物质财富,如今可谓功成名就,但他低调处事,永葆和善、仁慈之心,且谦逊地认为自己的贡献微不足道。这位和蔼可亲的华侨身上确实有许多给我们启迪的地方。  相似文献   

15.
2002年2月16日,菲律宾和平统一促进会与菲律宾华文教育研究中心共同举办了以中国和平统一为主题的“全菲大中学校华裔学生作文比赛”,来自菲律宾各地的17所大中学校的116位华裔学生参加了比赛。经过认真评选,最终选出佳作17篇。参赛的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多方查阅有关资料,纷纷以年轻人饱满的热情、朴实的感情和流畅的文字,阐述了他们对中国和平统一的认识和看法。很多同学在作文中揭露了台独分子企图分裂中国的阴谋,表达了海外华侨华人盼望祖国和平统一的共同心愿,并表示要为中国的和平统一作出贡献。4月23日,获奖的17位同学在菲律宾和平统一促进会副会长蔡国明为名誉团长,沈文、林金城为正副团长的率领下,前往北京、上海等地参观访问。该团一行得到了菲律宾著名华人企业家菲律宾和平统一促进会常务指导员陈永栽先生的资助。  相似文献   

16.
目前,拉美有华裔和华侨华人估计共约600万,其中混血华裔有400—500万。纯中华血统华侨华人约百万。拉美有33个国家和12个地区,华侨华人和华裔主要集中在8个国家。以下,拟根据2002年以来笔者实地考察和资料调研情况,参照其他有关资料,对拉美华社现状与特点试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7.
《统一论坛》2005,(4):39-40
亚洲2005年8月14日,由菲律宾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菲律宾华侨抗日反歼大同盟和菲律宾华侨抗日游击支队等70个当地华人社团联合举办的“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暨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历史图片展”在马尼拉开幕。200多名各界人士参加了开幕仪式。中国驻菲律宾大使吴红波和菲律宾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陈本显联合主持剪彩。2005年8月21日,由泰国中华总商会、泰国潮州会馆、泰华各姓宗亲联谊会、泰国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联合泰华各界社团共同主办的“纪念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的图片展览”在泰国曼谷市举行。中国驻泰国大使馆张九…  相似文献   

18.
从寒冷的北京,来到温暖如夏的马尼拉参加菲律宾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成立大会,非常高兴。今天来到会场感受到其场面之宏大、气氛之热烈、情绪之高昂,近千位菲华社会在各个行业有成就的朋友济济一堂,共同庆祝菲律宾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的成立。我们虽然踏在异乡的土地,但深深被华侨华人的爱国之情,报国之举所感动。请允许我代表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向菲律宾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的成立暨委员就职典礼表示热烈地祝贺,向各位来宾朋友表示崇高的敬意。  相似文献   

19.
《春秋》1996,(4)
在中国军界,有这样一位将军,抗日战争爆发的第二年,在鲁西北抗战受到严重挫折的时候,他只身来到鲁西北,创建了八路军一二九师抗日先遣纵队,重新打开了这一地区的抗日局面。这位将军,不是别人,正是建国后曾先后担任过国家石油工业部第一任部长、总后勤部政委、高等军事学院院长和中央军委顾问等职,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的李聚奎将军。李将军是湖南省安化(今涟源)县人。早年参加过北伐战争,  相似文献   

20.
今年6月下旬,广西华侨历史学会两位同志分别访问了学会会长陈伟芒教授和顾问钟文典教授。他们均对当前广西侨史研究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恳切的建议。 陈伟芳教授听说侨史学会要出版《广西华侨华人资料选编》,认为有重大意义,填补了广西侨史的空白。他说,还可收集整理广西侨领、华侨的资料,陆续出版《八桂华侨人物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