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犯罪学意义上的知识产权犯罪是指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权益,对社会具有严重危害性的行为。犯罪行为的发生是犯罪外因与内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在外因层面,我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及法制环境中存在的某些不利因素,为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提供了滋生滋长的土壤;在内因层面,犯罪经济学的成本一收益理论阐释了在知识产权犯罪巨额收益的基础上,诸多犯罪外因极大地降低了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成本.最终导致个体犯罪动机的形成。提高我国公民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完善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立法,以及大力改善执法不力的现状,是当前形势下知识产权犯罪防治之举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2.
关于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导致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原因包括主观、客观和外界环境等多种因素。网络成瘾诱发的主要犯罪有侵财犯罪、性犯罪、人身伤害犯罪、黑客犯罪等。要根据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点,制定预防青少年网络成瘾导致犯罪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3.
出入境边检民警的职务性犯罪不仅危害国家主权、安全和口岸秩序,而且影响了国家的整体形象和国际声誉。边检民警职务性犯罪的原因有外因和内因两个方面,采取的对策也因犯罪的三个阶段而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4.
浅析女性犯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性 ,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 ,是法律侧重保护的对象。但处在社会变革环境中 ,各个阶段的女性群体在内因和外因的共同作用下 ,对各种社会规范有意无意的逾越也日渐增多 ,从而导致女性犯罪呈现急剧增长趋势。本文从女性性别与犯罪的关系 ;女性犯罪性别差异的趋势 ;女性犯罪的主观因素进行了分析探讨 ,并提出了加强女性知识教育 ,提高女性素质 ,增强自立、自强能力等五条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5.
犯罪主观方面,是刑法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刑法实务中定罪的一个重要方面。而犯罪主观方面的含义,又是犯罪主观方面的最基本的问题,然而就在这一问题上,我国刑法理论界的认识还不尽统一。因此,加强这方面的探讨,无论是对刑法理论还是对刑法实务,无疑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一、关于犯罪主观方面含义的诸多观点当今世界不同的刑法理论对犯罪主观方面的表述各有不同。在大陆法系的刑法理论中,犯罪的主观方面在有毒性这一构成条件中加以论述。所谓有责是指只有在行为人具有责任能力和故意或过失的情况下,才能对其进行谴责。在英美法…  相似文献   

6.
犯罪主观方面是近现代刑法理论的一个基本课题。在大陆法系传统刑法系传统刑法理论中 ,犯罪主观方面和刑事责任能力共同构成有责性要件 ,成为犯罪的三要素之一 ;在中国大陆现代刑法中 ,犯罪主观方面要件是犯罪构成四要件之一。中国古代刑法是现代刑法的重要渊源之一 ,探究古代犯罪主观方面的法律精神和沿革 ,有助于准确认识和完善现代刑法  相似文献   

7.
环境犯罪之所以存在,一方面是由于主观上的故意和过失造成,另一方面是科技水平的限制而导致的。我们要预防环境犯罪的发生,就必须以增强公民环境意识为切入点,从而规范人的行为,提升人的素质,实现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8.
目的犯研究     
目的犯是一种没有特定目的便无法构成特定犯罪的一种犯罪形态,是以超过的主观要素为罪责要素的犯罪。在我国《刑法》中既存在法定目的犯的规定,又存在非法定目的犯的规定。目的犯的目的在我国目前通行的犯罪论体系中是作为与故意并列的犯罪主观方面的一个构成要素而存在的。对目的犯的一些特殊犯罪形态的研究,对刑法理论的充实和司法实践的指导均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犯罪数额对财产犯罪定罪量刑的作用逐渐显现。通过对犯罪数额概念及历史沿革的考证,对犯罪数额与犯罪形态以及犯罪主观方面之间关系的探究,确定"概括故意按客观,确定故意按主观"标准的合理性是科学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因为能够处理好自身与违法性和社会危害性的关系,且能够吸纳正当化事由,四要件犯罪构成的可取性应予肯定。而在肯定四要件犯罪构成的可取性之后,我们还应消除因“基本逻辑错误”“基本立场错误”和“基本前提错误”而对犯罪构成所形成的新的疑虑,且应赋予犯罪构成以“司法学顺序性”或“方法论顺序性”。进一步地,当把认定犯罪的方法逻辑和司法效率结合起来,则四要件犯罪构成的“内序”应确定为“犯罪主体—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观方面”。最终,四要件犯罪构成应重申的“核心要件”便是“犯罪主观方面(要件)”,而这是由“犯罪主观方面(要件)”与其他犯罪构成要件的相互关系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1.
对共同犯罪的停止形态问题加以阐述,提出一个共同犯罪的停止形态是以整个共同犯罪为标准界定的,而不是因各个共同犯罪人的主观意志和客观行为不同而有不同的停止形态,也即犯罪形态是犯罪的形态,而不是犯罪人的形态。  相似文献   

12.
谈犯罪统计     
犯罪统计是统计科学在犯罪研究问题中的具体运用,或者说犯罪统计是以统计科学原理为指导研究犯罪问题。犯罪统计的对象,简单讲即犯罪现象的数量。但值得强凋的是我们的犯罪统计不只是单纯的对犯罪数量进行记载,还要在掌握犯罪数量的前提下,分析犯罪现象的数量特征、关系和变化的规律。除此而外,还要统计导致和影响犯罪数量增减的诸原因,其中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有社会的也有自然的、有整体的也有局部的,  相似文献   

13.
陕西省流动人口主要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流动,他们难以适应城市是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其极端表现为犯罪。预防流动人口犯罪,应当以加强流动人口城市适应为切入口,注重流动人口的素质教育,将社会外部要求转化为自我内心尺度,从主观上消除或减弱犯意的产生;通过科学管理规范其社会行为,割断可能导致犯罪产生的外部条件,防患于未然;针对犯罪问题,则应采取果断手段依法严肃打击。  相似文献   

14.
流动人口主要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流动,他们难以适应城市是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其极端表现为犯罪。预防流动人口犯罪,应当以加强流动人口城市适应为切入口,注重流动人口的素质教育,将社会外部要求转化为自我内心尺度,从主观上消除或减弱犯意的产生;通过科学管理、规范其社会行为,割断可能导致犯罪产生的外部条件,防患于未然;针对犯罪问题,则应采取果断手段依法严肃打击.  相似文献   

15.
目前,未成年人再犯罪率正逐年递增,有效遏制有犯罪前科的未成年人重新违法犯罪已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要从未成年人再犯罪的内因和外因上综合治理,才能切断其犯罪根源,完善我国的社区矫正制度是预防未成年人再犯罪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6.
金融诈骗犯罪主观目的的内涵与证明标准和证明程度是判断金融欺诈行为是否构成犯罪的关键。长期以来理论界的众说纷纭导致了诉讼证明的困难重重 ,进而导致了司法实践的主观随意。为公正合理地处理金融诈骗犯罪案件 ,解决诉讼证明的司法困境 ,需要在刑法中对金融诈骗的犯罪构成进行分段规制 ;并需规范推定的司法适用  相似文献   

17.
缺席审判程序是针对被告人因各种原因缺席,导致审判程序无法正常进行而制定的一项制度,其主要适用腐败犯罪、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等案件,同时,对于这些违法犯罪所得的资产追回也作了明确规定。文章对于缺席审判的多元价值进行了相关研究及思考,进而分析了关于刑事缺席审判的适用审思,避免因被告人缺席审判影响到案件的最终裁判结果。  相似文献   

18.
混合罪过浅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刑法根据行为人主观上罪过的形式,将犯罪划分为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犯罪的故意分为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过失分为疏忽大意过失和过于自信过失。这对于准确地认定犯罪,区分其社会危害性的严重程度,正确地适用刑罚,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但是,在实践中往往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即在认定某些案件是故意犯罪还是过失犯罪,是哪种故意或过失时,其界限不好把握.这类案件往往发生争议。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从犯罪构成的主观要件来看,往往是因为行为人在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时,其主观心理状态既有故意因素,又有过失因素,或者两种故…  相似文献   

19.
转化犯是指行为人在实施足以构成基本罪的危害行为后,由于行为人主观方面的变化,并出现了特定的犯罪情节,而使基本罪的性质转化为另一重罪,而按重罪定罪量刑的犯罪形态。转化犯的构成特征分为客观特征和主观特征。客观特征主要由形式特征、前提、转化条件、法律特征等构成;主观特征主要围绕犯罪故意及犯意转化而展开。  相似文献   

20.
立足于犯罪学立场,通过澄清对象、手段、主体与主观等要素内涵,进而将恐怖主义犯罪定义为:个人或组织运用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方法,以非战斗性目标为直接攻击对象,旨在营造社会恐怖,最终实现民族、宗教、社会等政治目标的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传统观点将恐怖主义犯罪局限为一种有组织的犯罪形态,但这一观点正在为日趋严重的"独狼"恐怖主义现象所打破。暴力是恐怖主义犯罪的主要实现方式,但是非暴力手段同样能为恐怖分子所运用。政治目的性是恐怖主义犯罪的本质特征,具体表现为追逐、获取或者影响国家权力的主观意图。依据主体与主观的分类标准,恐怖主义犯罪的外延可划分为多种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